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丹东市举行匹克球协会成立大会
    1月23日,丹东市匹克球协会成立大会举行,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和首任会长,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丹东匹克球普及推广正式迈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共享”的新阶段。接下来,我市开展百场匹克球培训活动,积极引进和举办高水平、高规格的匹克球赛事交流活动,深挖匹克球装备产业潜能,引领匹克球运动持续升温,促进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记者:张怡媛
    01/27
  • 丹东“非遗贺新春”年货购物节开市
    为营造一个盛大、丰富的“非遗年”,领略看非遗、品非遗、购非遗的文化体验,丹东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市文化体育旅游发展服务中心于1月22日在丹东万达广场3号大厅举办“非遗贺新春”年货购物节展示宣传活动。本次活动组织丹东市特色非遗项目和产品展示展销,分为“年货市集”“匠心守艺”“非遗送福”三大板块。“年货市集”设置了18个展位,其中有省级非遗项目凤城满族荷包、丹东满族刺绣、丹东剪纸、民间字画、丹东“吹糖人”等民俗产品展示,同时汇集了满族食品、朝鲜族特色小吃、回族传统面食等特色美食,市民在购物的同时,深度感受地道传统的“中国年”;“匠心手艺”活动现热闹非凡,人头攒动,精美的荷包引来市民驻足欣赏,年味儿十足的花饽饽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剪纸传承人用一把剪刀瞬间在红纸上剪出喜庆的图案,引得现场观众称赞,“吹糖人”吸引了现场小朋友体验和购买;非遗传承人挥毫泼墨,将新春的诚挚祝福投诸笔端,写下春联和“福”字赠予现场观众。这些蕴含美好愿景和满载祝福的春联和“福”字让现场墨香满溢,浓浓的年味儿扑面而来。活动现场,大家沉浸在祥和欢乐的节日氛围中,游客和市民在各展位前驻足欣赏、购买、拍照打卡。此次活动旨在让市民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使非遗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连接点,感悟非遗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非遗传承人的智慧技艺,为丹东市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势。记者:刚越
    01/27
  • 60余名丹东籍优秀学子“看家乡”
    1月21日至22日,由丹东市委组织部主办,市教育局协办的“知丹东、爱丹东、兴丹东”丹东籍优秀学子社会实践活动举行,60余名丹东籍双一流院校在读大学生参加活动。在为期两天的社会实践中,学子们先后来到丹东东方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孔雀表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哈曼(中国)科技有限公司等本地优秀企业,详细了解企业的发展历程、技术实力、设施设备、产品应用等情况。就读于清华大学的迟程表示:“东方测控这家公司令我印象尤深,其在智慧矿山领域技术研发达国内领先水平,与多家矿业集团深度合作,业务扩展到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这让我认识到,在丹东这片红色的热土上大有可为。”在北国之春小浆果种植基地,学子们参观了草莓种植大棚和草莓博物馆,赞不绝口:“这个白色草莓太好吃了,没想到草莓还有这么多品种……”在抗美援朝纪念馆,学子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观看历史图片、文物展示和影像资料,深入了解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志愿军战士的英勇事迹,感悟当代青年接续奋斗的初心与使命。活动期间,主办方还精心安排了包饺子、写对联和匹克球体验活动,让学子们在感受年味儿的同时,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正在清华大学读研的宋慧然说:“这次活动让我重新认识了解了家乡,更激发了我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我将带着这份热爱,继续在求学之路上砥砺前行。”记者:于国洪
    01/27
  • 丹东文旅诚邀各地游客来丹过大年
    近日,为广泛宣传丹东冬季旅游,激发春节假期旅游市场活力,丹东市文旅广电局先后在铁路丹东站和沈阳桃仙机场开展了别开生面的宣传推介活动,向广大旅客展示丹东冬季旅游的独特魅力,诚挚邀请各地游客来丹过大年,吸引外地游子回丹喜团圆。在铁路丹东站,市文旅广电局工作人员拉起了“来丹过大年回丹喜团圆”横幅,向往来旅客及回丹大学生赠送具有丹东特色的文创纪念品和丹东冬季旅游宣传册。工作人员向来丹回丹的旅客赠送了丹东书法家书写的“福”字。游客们手举“福”字,纷纷感叹:“丹东真好!”在沈阳桃仙机场,“来辽过年回辽过年”背景板前,热情洋溢的歌声和欢快的快板声此起彼伏。来自丹东朝鲜族文化艺术馆的演员身着朝鲜族传统服饰,演唱了歌曲《请到丹东来》,用悠扬的旋律和动人的歌声,向旅客们发出诚挚邀请。快板书《鸭绿江畔丹东真好》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在机场出口,工作人员向旅客发放了丹东旅游宣传册及文创产品,介绍了丹东春节文旅活动安排,热情邀请旅客和学子来丹旅游。很多旅客表示“假期一定去丹东看看”。2025年春节是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非遗”春节。丹东市文旅局在春节期间准备了百余场文体旅活动,并通过推出多家景区联票、景区和酒店联合优惠减免活动、抗美援朝纪念馆增加夜场、市内非遗花灯展示等活动,营造浓郁的新春氛围。热闹欢腾的特色民俗表演和艺术展演,将为市民和游客带来美好的新年祝福与文化盛宴。记者:刚越
    01/27
  • 丹东市与广西防城港市签订旅游合作框架协议
    1月20日,在广西防城港市举办的2025防城港旅游年启动仪式上,丹东市与防城港市签订了旅游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推动两市文旅产业开展深层次交流与合作。丹东市与防城港市同为边境口岸城市,也是中国最美沿海自驾公路G228国道的起、终点城市,文化旅游资源各具特色、互补性强。今后两市将在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积极挖掘沿海沿线的独特资源,推广地域特色,联合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文化旅游线路,将丹东的红色旅游、鸭绿江风光与防城港的海洋风情、边境文化等资源“串珠成链”。同时深入挖掘两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活动等元素,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旅产品,吸引更多游客体验两地文化与自然之美。启动仪式上,我市发布了冰雪温泉等精品旅游线路,防城港市推出了暖冬滨海休闲之旅、边关探秘之旅等旅游精品线路,为两地市民、游客提供多元化的旅游选择。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作为特邀单位,参加了2025防城港市春节联欢晚会,并带去朝鲜族舞蹈表演《心灵之翼》,为当地市民送去新春祝福。记者:栾柏醇
    01/27
  • 多措并举呵护“丹东蓝”
    据丹东市生态环境局消息,2024年丹东市环境空气有效监测天数366天,优良天数351天,优良天数比例95.9%,同比上升1.7%;PM2.5平均浓度为25.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3%;优良天数和PM2.5平均浓度两项指标均排名全省第一。2024年春节期间,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我市出现两天重污染天气,这是近5年来我市首次出现重污染天气。受此影响,1月至2月,我市优良天数比例和PM2.5平均浓度排名均在全省中下游。2024年3月以来,市生态环境局采取多项措施,紧密关注空气质量变动态势,不断加强大气污染监督与管控,改善环境空气质量。7月,我市空气质量排名重回全省第一,并保持到2024年底。为积极落实空气质量保障任务,强化污染天气应对,2024年市生态环境局强化向上对接沟通,根据空气质量预警情况,启动11次特殊天气大气污染特别管控行动,加大重点区域和高值点位巡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交办,有效提升空气质量靶向管控能力。市生态环境、公安、交通运输、住建、市场监管、工信等部门合力打出强力治污“组合拳”,形成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全方位、持续化推进高压态势,全力促进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其间,持续强化移动源污染管控。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公安部门加大路查路检力度,对检测超标车辆依法依规处理。截至2024年底,抽测柴油车356辆,超标车辆28辆,给予警告处罚9辆、行政处罚19辆。对全市各类工地及企业作业现场在用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登记编码,建立全市销售柴油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企业名单和机型清单,进行常态化监管。强化对全市机动车排放检测机构的日常管理,对34家存在问题的检测机构进行立案处理。深入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综合治理,通过精细化、个性化统筹设计,对不同类型企业加强监管。对全市石化行业企业及化工园区企业进行全环节、全流程排查。对全市汽修喷漆行业进行全面排查。梳理全市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1吨以上企业18家,制定专项治理方案,目前已完成18家企业“一厂一策”方案编制工作。同时,以玻璃、矿物棉、石灰、电石、铸造和菱镁行业的工业炉窑为重点,开展低效失效大气污染治理设施排查。在此基础上,持续强化施工扬尘管控。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扬尘整治行动,不断推进扬尘污染的源头管控和精细化治理,切实做好物料堆场扬尘污染防治工作。记者:戚文
    01/27
  • 边境线上的冰雪运动会
    1月25日,由市文旅广电局主办的2024-2025年丹东市社区冰雪运动会在丹东新区“有桥城市露营”举办。在“有桥”这个边境线上的嬉雪场,参赛选手们尽情享受趣味冰雪运动所带来的澎湃激情。爬犁竞速赛,选手们驾驭着爬犁在冰面滑行,你追我赶;雪坡滑行拔旗赛,选手们从雪坡上飞驰而下,抢拔头筹;雪地拔河比赛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加油声、欢呼声此起彼伏。本次活动作为丹东市首次以冰雪为主题的社区运动会,不仅是冬日边境风光的展示,更是冰雪运动推广深入基层的有益尝试,让丹东人走进冬天、玩转冰雪,切身体验“鸭绿江畔丹东真好”的质朴深意。来自振安区、振兴区、元宝区的社区群众和残疾人联合会组织的残障人士,共200余人参加活动。于坤娜于洪磊记者/刘海东
    01/26
  • 迎新春年货大集!购就对了~
    春节临近,为有效激发消费市场活力,营造浓郁节日氛围,市商务局精心协调组织各地区商家,围绕年节消费需求,全力筹备迎新春年货大集促消费系列活动。此次系列活动时间跨度大,从新春伊始一直持续至3月下旬。记者/刘响
    01/26
  • 新春大集 热闹开锣
    春节临近,丹东市各地大集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1月16日是元宝区金山镇奶场村大集日,现场热闹非凡。集市上年货种类繁多,令人目不暇接。新鲜蔬菜、水果、肉类、海鲜等食材一应俱全。热气腾腾的煎饼摊上,身着花棉袄的摊主忙得不可开交。年轻的海鲜商贩一边吆喝着“黄蚬子便宜喽”,一边开启网络直播。春联、“福”字、大红灯笼等传统节庆饰品琳琅满目,将集市装点得年味儿十足。如今,新春大集不仅为市民提供了购置年货的便利场所,更成为传承和弘扬春节传统文化的集散地。记者:张尧
    01/26
  • 直播成为瓦房村“新农活儿”
    年终岁尾,天刚亮,丹东市振兴区纤维街道瓦房村村委会门前已是门庭若市,现场村民每人领到一个大礼包。“能拿到礼包,多亏了咱的‘新农活’呀!”“还是咱瓦房村的书记领大家干得好!”对于这份新春礼物,村民赞不绝口。当天,瓦房村还为全村853名60岁以上老人发放了养老福利金,共53万元。大家交口称赞的背后,是瓦房村党总支书记姜黎娜带着村“两委”摸索出直播助农的新途径——村民放下锄头、拿起镜头,把直播卖货变为“新农活”,走出了全新的致富路。瓦房村拥有14亩经济林,种植软枣猕猴桃一直是村民增收的重要渠道。2024年9月,眼看到了丰收季,软枣猕猴桃的身价却一路暴跌,并且出现了“卖难”。“我是村党总支书记,不能看着果子烂在树上。”想到让农货“触网”,姜黎娜硬着头皮开了第一场直播。一场直播下来,直播间里虽然仅有三四十人,却卖出了十几单,这让她看到了希望,于是创建了“小姜书记助农带货”电商品牌。然而,由于经验不足,直播间卖货收效甚微。线上销售效果不好,那就吸引大家来咱瓦房村逛逛。姜黎娜干脆不卖货了,而是让直播间动起来。她访农户、逛田园,将直播间搭在田间地头,除了介绍村里的土特产品,还展示村内的风土人情、田园风光,邀请周边市民来瓦房村体验采摘野趣。还真别说,效果十分给力。去年国庆节期间,村里来了上百辆自驾游汽车,周边市民纷纷来到瓦房村体验沉浸式采摘。村民不仅售出大量软枣猕猴桃,连带着村里的西红柿、鸭蛋、白菜等也搭上了顺风车。为更好地推动“村播”发展,让村货出村,瓦房村建起村级电商直播基地,一些村民陆续加入直播队伍。返乡青年牟阳是瓦房村的蓝莓种植大户,去年通过村级直播平台赚了2万余元。牟阳略带腼腆地告诉记者:“我是个不太会表达的人,以前做电商直播简直不敢想,后来在村里的直播平台一次性推销出200箱蓝莓,让我对直播有了兴趣!”草莓种植户都业娟也有同样的感受。“有一回,村里将直播间搭在我的草莓大棚里,五湖四海的村干部都来帮我推销草莓,一下子卖出去不少,真爽!”都业娟乐呵呵地说。五湖四海的村干部都来了?“做直播宣传家乡,我深知自身力量有限。所以,我们来自全国的村党支部书记抱成团,相互推荐农产品。村村抱成团,产品握成拳。只有共同宣传,才能产生更大效应!”姜黎娜解释说。在瓦房村,不仅村民可以共享直播间,推广自家的农特产品,其他乡镇甚至外省的朋友也来到了瓦房村的直播间,像来自汤池镇集贤村、东港市黑沟村以及山东省青岛市、黑龙江省密山市的村干部,大家共同探索如何干好直播销售农产品这个“新农活”。截至目前,“丹东瓦房村小姜支书”抖音账号已开展助农带货直播60余场,售卖软枣猕猴桃5000余斤,增加村集体收入4万余元,带动村中个体经济增收7万余元,带动周边村镇增收10万余元。记者:李曼
    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