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丹东
- 跑稳“第一棒”!丹东前两个月经济数据出炉从市统计局获悉,今年前两个月,丹东市聚力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运行起步平稳,基本向好。规上工业增势较好行业增长面超六成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4%。工业用电量13.6亿千瓦时,增长7.1%。从工业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1%,制造业增长10.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6.0%。分行业看,全市涉及32个行业大类中,有20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其中,纺织服装、服饰业同比增长37.6%,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8.2%,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28.3%,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6.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7.1%,汽车制造业增长12.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9.3%,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6.1%,金属制品业增长31.5%,仪器仪表制造业下降3.9%。1-2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13.3%,比全省高7.0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民间投资增长较快1-2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1%。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增长28.9%,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6.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74.4%,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0.3%,三次产业投资占比由去年同期的14:27.3:58.7转变为21:23.2:55.8。从投资主体看,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0.7%,占全部投资比重为80.2%。从重点行业看,全市工业投资同比下降7.5%,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21.7%。其中,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12.8%,占全部工业投资的46.4%。市场消费开局良好城镇消费提升较快1-2月,全市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8亿元,同比增长10.2%。按消费区域分,城镇实现限上消费品零售额17.6亿元,增长11%;乡村实现限上零售额1.2亿元,与上年持平。分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18类主要商品中,13升5降。比重前十位的商品种类中,石油及其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2.8%,汽车类商品增长9.9%,粮油食品类商品增长22.7%,中西药品类商品增长10.5%,服装类商品增长0.5%,家电和音响器材类商品增长38.6%,通讯器材类商品下降1.9%,烟酒类商品增长47.7%,金银珠宝类增长41.7%,饮料类下降1.3%。分商品零售渠道看,限额以上批零单位实现网络零售额0.6亿元,同比增长23.1%。财政收入增速提升存贷款余额双双增长1-2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6亿元,同比增长18.8%,其中税收收入8.9亿元,下降12.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2.2亿元,增长23.5%。1-2月份,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481.4亿元,同比增长8.9%。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507亿元,增长7.2%。货物出口同比下降进口小幅增长1-2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25.4亿元,同比下降6.6%。其中,出口总额21.9亿元,下降8%;进口总额3.5亿元,增长3.1%。消费价格小幅下降八大类“五涨两降一持平”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0.2%,八大类“五涨两降一持平”。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下降2.6%,衣着类上涨1.5%,居住类持平,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2%,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4%,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9%,医疗保健类上涨0.3%,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3.7%。在食品价格中,粮食下降2.7%,鲜果下降7.6%,水产品持平,猪肉下降1.2%,鲜菜下降5.8%。记者:刘响03/28
- 96座!丹东鸭绿江航道“路标”换新啦3月19日下午4点,装载4座夏季常规灯浮标的“丹航021”轮缓缓驶离丹东航道工作船码头,沿着航道全速行进……大约30分钟后,轮船到达目标点位,开始更换浮标作业,起吊、定位、抛设……大家配合默契。“航道浮标就是大家经常看到的分布在江面上的红色或者绿色物体。”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航道服务中心航标段负责人介绍,浮标是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保障,航道服务中心航标段目前维护管理辖区各类航标152座。从岸边望去,江中的浮标不大,其实它们个头不小,一般直径在1.5~2.4米,重量1.2吨以上。当天,根据潮水和风向的变化,工作人员共设置浮标4座,计划4月中旬前更换浮标96座,同时发布航道通告。在冬季,辖区航道使用的是北方江海水域特有的冰期灯浮标,结构比较坚固,具有很好的抗冰抗寒耐压作用,但是标体较小,船舶不容易发现。根据国际标准,每年3月,我市航道部门需要撤回上一年11月布设的冬季浮标,换成春夏季浮标。记者:姜慕馨03/27
- 丹东港装船作业效率创新高近日,装载5225吨外贸钛精矿的“弘佳17”货轮缓缓驶离丹东港9#泊位。此次作业,仅用14.5小时就完成首轮装船任务,单机效率达122吨/小时,创丹东港今年以来同类船舶作业效率新高。高效装载的背后,是丹东港口集团对硬件设备的更新和工作方法的创新。过去,杂货码头使用的老式铲车吨袋吊具,结构单薄,在频繁的作业中易发生变形与磨损,且作业时铲斗容易遮挡司机视线,不仅影响作业效率,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今年,丹东港引进了新型铲车吨袋吊具,比起原有吊具,具有结构强度更可靠、吊装点分布更合理、操作空间更开阔等优点,可以更快地完成自行摘钩操作,提升作业效率约10%。目前,新型铲车吨袋吊具已完成吨袋装载作业2600吨,实现了高效安全作业的目标。近日,满载2.4万余吨硅石的“国海联98”货轮缓缓驶离丹东港南1#泊位,丹东港根据客户分票装载的要求,首次采用在单一货舱进行二次特殊平舱的作业方式,即便受降雨影响,依然比计划作业时间提前4小时完成装载任务,装载质量得到客户的肯定。针对非矿散货,丹东港今年引进了具备更高斗容、更高抓取率的非矿类散货抓斗,让大小块货物的装载作业效率分别提升了40%和100%。截至目前,该抓斗已完成非矿类散货装载作业约30万吨,节约作业成本29.91万元。高效的装载作业能力,为丹东港进一步开拓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记者:刁庆峰03/27
- 丹东市开展春季大型招聘会3月23日,丹东市“春暖辽沈·惠企护航”保用工促就业助振兴攻坚行动(3.0版)启动仪式暨春季大型招聘会举行。活动由市人社局、元宝区人民政府主办,市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联合各县(市)区人社局及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承办。本次招聘会设置六个会场,主会场位于在元宝山公园广场,分会场分别在振兴区万达广场、振安区欧尚广场、东港市人力资源市场大厅、凤城市苏华苑广场、宽甸满族自治县客运站广场,利用“丹东市智慧化人力资源市场”平台、“丹东就业”抖音直播号及所属地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开展招聘活动。本次招聘会全市共有495家企业参加,提供就业岗位2304个,岗位需求人数达到5800多人次,进场人次9430人,达成就业意向1080人。主会场参与企业102家,提供岗位356个次,需求人数为1974人次,进场人次达3000人,达成就业意向326人。招聘会现场,氛围火爆,各企业展位前求职者络绎不绝。应届毕业生于晓琳表示:“这次招聘会企业种类多,职位多,适合我的也很多,我已经投了好几个和我专业对口的职位,期待企业下一步的面试。”参与展会的公司也对此次招聘会的效果普遍表示满意。“这次招聘会组织得太好了,今天收到了很多优秀人才的简历,大大节省了我们的招聘成本。”孔雀表业(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直播带岗专区的群众反响也十分热烈。据统计,“丹东就业”抖音直播号直播观看94696次,提供对接服务1746次人次观看,线上用工咨询持续不断。除“丹东就业”抖音直播号以外,其他所有分会场也开启同步直播,实现“六号联动”。记者:李美臻03/27
- 丹东市5家企业入围市场监管总局信誉信息公示名单为进一步加大对守信企业的正向激励,满足企业信誉信息通过政府网站对社会广而告之的需求,今年,市场监管总局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正式上线“信誉信息”版块,将获得中国质量奖、省政府质量奖和中华老字号的信誉信息,标记在对应企业名下,向社会公示,我市5家企业位列首批名单。这5家企业是:丹东市老天祥大药房有限公司——“老天祥”中华老字号、辽宁凤城老窖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凤山”中华老字号、丹东克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四届辽宁省质量管理奖、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届辽宁省省长质量奖、丹东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七届辽宁省省长质量奖。企业信誉信息在官方系统进行展示,有利于促进企业形象宣传,扩大商业影响,提升商誉价值。下一步,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将根据辖区实际情况,梳理部门权威、入围门槛较高、示范引领效应较强的信誉信息并形成名单目录,在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和法律法规允许的前提下,报经市场监管总局同意后,将信誉信息纳入公示范围,引导激励更多经营主体守信、重信。同时,建立信誉信息能上能下机制,确保公示信息及时更新。记者:李美臻03/27
- 开设“绿色通道” 增强服务效能日前,东港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走进新兴街道北城怡景小区,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办理业务,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在申办人李某家中,工作人员耐心向卧床老人讲解办事流程,帮助其完成各项手续,暖心的服务让老人深受感动。东港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自2022年2月起开设“绿色通道”,针对不动产登记申请中的“特殊件”“紧急件”,提供上门办理、跟踪协办、延时、优先受理等服务,简化审批流程,增强审批时效,全力解决办事群众各类难题,为群众提供更加贴心、高效的服务。截至目前,东港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共开展预约上门代办服务193次,提供免排队专窗服务378次、延时错时应急性服务62次,切实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融入日常工作中,让群众真正看到变化、见到成效、得到实惠。记者:张瑞03/27
- 鸭绿江断桥景区关闭至4月底鸭绿江断桥景区关闭公告尊敬的各位游客:根据国家文物修缮保护工作的相关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为确保参观游客游览安全,鸭绿江断桥景区将全封闭进行文物修缮施工,施工期间景区暂停营业,现将有关情况公告如下:一、景区关闭时间:2024年3月29日~2024年4月底。重新开放时间视天气和施工进度等情况另行公告,关闭施工期间,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二、景区咨询电话:0415-2122145感谢各位游客及社会各界对鸭绿江断桥的关心与支持,修缮后的鸭绿江断桥将呈现更加完善、舒适的景区环境和更加安全的景区设施,为游客带来更好的参观体验。鸭绿江断桥景区2024年3月25日03/26
- 【三美】丹东这俩景区开园时间定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莽莽群山重归青翠经过一冬的分别丹东这俩景区开园时间定了03/26
- 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近日,由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交警大队组成的联合执法队伍,在201国道沿途设卡开展高排放机动车路检路查,现场发放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宣传手册,提醒车主加强车辆维护,减少尾气污染物排放,倡导绿色出行。图为执法人员进行柴油车路检路查设点检查只是生态环境等部门常规工作的一部分。每年,相关部门都会联合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对全市34家机动车检测机构的操作规范、档案管理、检验检测的各类图标进行现场抽检,对柴油货车监测合格率异常和外地车辆集中的检测机构进行重点检查。“像柴油货车等车辆一直是我们检查的重点,我们会保持联合执法常态化,助推丹东市大气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改善。”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科相关负责人介绍。提及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就不得不说我市近几年持续开展的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2019年10月,印发《丹东市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部署全市机动车污染治理工作,涉及机动车治理任务共56项。为确保治理任务尽快落实,我市安装固定式尾气遥感监测系统和冒黑烟车抓拍系统。市生态环境局、交通运输局和交警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队伍开展路检路查抽测,在进出市区主干路对高排放机动车进行实时抓拍,并将监测的机动车尾气相关信息上传省平台。市生态环境局还为各分局配备了10台手持烟度检测仪,用于在重点时段开展柴油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路检路查、入户抽查工作。2020年至2023年,全市累计抽测柴油车201万辆次。目前,所有涉及机动车治理的56项任务已全部完成。攻坚战首战告捷,我市又将治理视角转到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清洁上。2023年2月,印发《关于强化我市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督管理减低污染物排放的通知》,进一步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全面实施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第四阶段排放标准,持续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登记编码工作。市生态环境局于2023年聘请第三方对全市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尾气抽测工作。截至目前,已登记录入非道路移动机械2347台,核发号牌2158台,累计抽测非道路移动机械1628台。同步制定老旧非道路移动机械更新淘汰计划,综合运用排放控制区管控、定位监控、进出场(厂)登记、监督抽测等手段,促进非道路移动机械清洁发展。自2023年7月1日起,丹东市实施轻型车和重型车国六b排放标准。目前,全市已累计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中重型营运柴油货车及其他高排放车辆2万余辆。在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加强日常检查的同时,丹东市积极推进机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管理机制建设工作。由市交通运输局选定并公示9家汽车尾气排放治理维护站,机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工作业务流程图在全市机动车检测机构公示,车主可通过微信小程序等就近进行车辆尾气装置维修。记者:戚文03/26
- 丹东市常态化治理“散乱污”又到一年中加强秸秆禁烧管控的时段。3月4日,市生态环境局东港分局全员出动,兵分四路,在关键时段和重点区域进行督导督查。督导队伍积极与地方政府沟通协作,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严格执行“市—镇—村—网格员”四级责任制,确保专人负责、网格监管,实现全天候不间断巡查。同时,东港分局充实平台值守力量,由专人24小时值守,第一时间完成卫星预警接收、信息推送、组织处置,采用无人机“上岗”,构建“空中+地面”“人防+技防”立体巡查体系,有效提高巡查效率和火情告警处置能力,构建空地一体化巡防体系。图为生态环境部门专业队伍进行夜查检测“不仅是东港,每年这个时段,各地都会积极行动,加强秸秆禁烧管控。”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科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2020年,根据《辽宁省“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综合整治工作方案》要求,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公安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相关单位发布了《丹东市“散、乱、污”企业(场所)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在全地区范围内依法依规全面开展“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综合整治工作。从践行生态文明理念,调结构、促民生的角度出发,紧紧围绕改善环境质量这一目标,将“散乱污”专项整治作为攻坚克难的典型,纳入到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局中,通过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等多种手段,按照全面排查、分类整治、依法依规、限期整改到位的要求,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确保责任到位、监管到位、落实到位,有序推进全市“散乱污”整治工作。在整治过程中,相关部门通过采取拉网式排查、清单式管理和分类处置等措施,摸清底数,建立任务清单,为下一步甄别认定打下坚实基础。对排查出的“散乱污”企业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逐户进行审核认定,提出分类处置意见,通过分类处置,明确整改任务,做到有序管理、分步实施。各乡镇、街道等属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各司其职,成立联合执法队伍,实现全方位、无缝衔接推进整治工作。截至目前,有关部门对我市“散乱污”企业及集群开展的排查,共排查出“散乱污”企业44家,并建立“散乱污”整治工作台账,对排查出的“散乱污”企业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逐户进行审核认定,确定关停取缔类企业25家、整合搬迁类企业2家、升级改造类企业17家。目前,这些企业均已治理完毕。对照原底数清单排查已治理完成的“散乱污”企业现状,未发现“异地转移”和“死灰复燃”的违法行为。记者:戚文0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