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丹东
- “端午经济”热气腾腾逛街采购、品味美食、避暑戏水、野餐露营。这个端午,丹东市消费市场持续升温,“端午经济”热气腾腾。据重点监测企业数据显示,端午假期,服装、日用品、烟酒、化妆品等销售额较同期增长10.45%,餐饮营业收入增长20.38%。丹东市各地区商旅文体融合,消费场景多样化,端午消费呈现多重精彩。振兴区,开展促消费活动30余场次,拉动节日消费超过2000万元。万达广场、安东老街、天赐未来城等重点商贸企业客流量增长5%至8%。元宝区,借力惠民消费券,百货家电企业销售火爆,天成电子销售额上升40%,京东电器销售额上升47%。振安区,抓住“高考季”,辖区酒店推出高考特惠房、高考营养自助餐等带动客流量、销售额双增长。合作区,部分酒店营业额增长80.5%,参与家居家电以旧换新活动的单位客流、订单明显增加。东港市,部分超市、百货发起端午惠民消费券活动,节日期间客流量日均5000人次以上。凤城市,发放线上优惠券带动客流量8万人次,拉动消费增长150余万元。宽甸满族自治县,大商场、购物中心推出特价商品,延长营业时间,餐饮企业推出各种满减优惠,客流量不断攀升,火爆了整个假期。记者:李美臻刘响06/14
- 深耕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沃土丹东耘垦牧业有限公司、东港华瑞彩钢有限公司被列入2023年度(第八批)省级绿色工厂名单;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有限公司获评全国X射线荧光光谱链主企业;丹东东方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丹东克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恒星泵业有限公司获评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三星示范基地……这一项项荣誉,也是丹东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注脚。近年来,丹东市全力推进简政放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不断强化的服务意识和持续优化的业务机制,厚植营商沃土,提振发展信心,激发市场活力。同时,广大民营企业家以新益求新的创新精神、龙头锯角的冒险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海纳百川的宽容精神,推动民营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市场准入、退出机制简易化、流畅化,开启“全程网办”时代。依托辽宁政务服务网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登记流程及内容不断优化,从事企业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外事项的经营者可直接向登记机关申请登记注册,由登记机关依法核发营业执照。业务规范、数据标准、平台服务接口的统一化,实现了全市登记注册的标准化、无差别办理。今年以来,丹东市通过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新设经营主体6023户,占新设经营主体总量的99.5%。丹东市发展改革委建立健全机制,推行业务科室初审和特定机构复审的公平竞争内部双审查模式,公平竞争审查的制度化、科学化得到持续提升。印发《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暨“净源”专项行动方案》,通过集中抽取检查对象、选派第三方评估人员等方式进行情况抽查。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发现并督促纠正违反公平竞争审查标准的政策措施70份,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及时得到清理废除。丹东市工信局编制《丹东市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推动各开发区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会同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法院进园区”系列活动;积极推进“企业办事不出园区”,已确定将42项(主项)审批职能赋予合作区管委会实施,将49项(主项)审批职能赋予高新区管委会实施,涵盖项目审批立项、用地、施工和验收全链条审批事项。多举措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加强对民间投资项目的融资支持,丹东市发展改革委多次开展“助企纾困普惠直通”对接活动,对接专精特新、科技型等企业300余户,融资17亿元。进一步优化金融营商环境,持续开展“只跑一次腿、报一次材料”阳光贷款等活动。畅通银企信息互通对接,支持企业项目建设,并推送企业到省融资信用平台争取资金支持。截至目前,丹东1514户企业在省平台实现线上融资102.2亿元。为大力培育优化人才环境,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丹东市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同时持续开展各类招聘活动。2023年,全地区共建设创业孵化基地13所,入驻企业329户,带动就业1788人。全地区累计组织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返乡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67场,服务用人单位1289家(次),提供生产制造类、专业技术类、管理类、服务类等就业岗位10234个,需求人数13500余人(次),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意向2180余人(次)。线上线下两手抓,打造宣传新矩阵,营造“筑巢引凤”爱才就业氛围。2023年,利用抖音平台开展“直播带岗”活动26场,开展“人社领导走进直播间”活动11次,提供就业岗位2556个,招聘人数1.02万人。同时,全地区开展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13场,累计服务用人单位260余家(次),提供生产制造类、专业技术类、管理类、服务类等就业岗位1200余个,就业岗位需求人数达2300余人(次)。记者:刘响06/14
- 丹东市推动柠檬、草莓产业链融通日前,丹东市工信局会同振兴区政府、全国工商联烘焙业公会经销商委员会、丹东希悦股份有限公司组成考察团,赴重庆汇达柠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潼南总部考察学习。重庆汇达柠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集柠檬种植、研发、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集团公司,拥有国家级专利20余项,自主研发柠檬精深加工技术300余项,年产值达30亿元以上。考察团一行走进汇达柠檬生产车间、柠檬博览馆、产品展示中心等区域,全面了解柠檬深加工过程及产业发展等情况。据介绍,丹东草莓与潼南柠檬在产品研发、成果转化、市场渠道等方面特性相近,在产业链对接及供应链互通等方面合作空间广阔。考察期间,丹东希悦股份有限公司与重庆汇达柠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双方就柠檬、草莓产业链融通达成初步共识。下一步,丹东市工信局将积极推进丹东希悦草莓深加工项目,以点带面,推动我市食品深加工产业发展。记者:刘响06/14
- “知联益课”助力小浆果产业发展近日,丹东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专家服务团联合市工商联,围绕“助力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主题,开展第三期“岗位建功·知联益课”民营经济大讲堂活动,进一步厚植小浆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根基。活动邀请农业领域党外知识分子专家分别为东港市、宽甸满族自治县、振安区的小浆果种植户讲授优质农业赋能课程,内容涵盖数字化管理、链条化布局、培育知名品牌等。下一步,丹东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专家服务团将继续发挥全市近百名农业领域党外知识分子专家资源优势,结合丹东农业资源特色和现实发展需求,分批分次、分众分层开展送课送教等活动,为丹东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记者:宋琳06/14
- 端午节 传承文化向未来06/13
- 15省记者联手,“沿着长城看中国”,今天从丹东出发1984年,《北京日报》《北京晚报》联合八达岭特区办事处等首都单位,共同发起了“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开创了社会集资修复长城的先例。邓小平、习仲勋等中央领导同志为活动欣然题词,极大地激发了海内外中华儿女保护长城的热情。今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乡亲们的回信中要求,接续努力、久久为功,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好长城。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纪念“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开展40周年,15家省级党报携手,启动“沿着长城看中国”大型采访活动,通过全媒体平台呈现万里长城今朝风貌,共同书写长城文化保护新篇章。(资料图)6月11日,为期6天的“沿着长城看中国”全国省级党报联动报道采访活动在辽宁正式启动。此次采访活动由北京日报社、辽宁日报社共同成立联合采访报道组,在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大力支持下,从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丹东虎山长城开始,深入探访辽宁省长城沿线的重要段落,采访足迹遍及丹东、本溪、抚顺、朝阳、葫芦岛等多个地级市,旨在全媒体呈现长城的宏伟与壮丽,挖掘长城保护的宝贵经验、文体旅融合促进经济发展的生动案例,讲好辽宁长城故事,弘扬和继承长城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此次采访活动将在“纸端”与“指端”同步呈现。采访团队将邀请长城沿线文旅部门负责人作为向导,带领大家感受不同长城段落的特色风貌、历史底蕴、民族文化,品读各具特色的长城故事,共同推介各地长城景色、文旅融合项目,讲述长城保护修缮背后的故事等。06/12
- 丹东市举办“六五环境日”宣传活动今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6月5日,丹东市六五环境日宣传活动在万达广场举办,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环保支队、元宝区人民法院、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的环保志愿者参加活动。活动现场,市生态环境局、元宝区人民法院的环保志愿者设立了环保法律法规咨询台,结合丹东市沿海沿江、水资源丰富等特点,向市民重点介绍海洋、河流的污染源以及水源地保护措施。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的环保志愿者向群众发放宣传单和环保购物袋,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宣传低碳生活理念。活动当天,部分志愿团队来到城市内河周边开展捡拾垃圾活动,清理河岸环境卫生;全市四家环保设施单位向公众开放。近年来,丹东市大力实施蓝天、碧水、青山、沃土工程,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查处性质恶劣、影响严重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城市水质指数、空气质量指数位列全省前茅,绿色发展红利惠及广大市民。记者:戚文06/12
- 粽味飘香 浓情端午端午节来临之际,丹东市各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进一步传承端午节文化习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丹东市振兴区临江街道锦绣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锦绣物业开展“品味鲜香粽子感悟端午文化”活动,吸引数十名居民参与,大家一起动手包粽子,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丹东市振兴区永昌街道书香社区开展了“粽香话端午邻里情谊浓”活动,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一起理粽叶、填糯米、包粽子、话家常,将煮熟的粽子送给辖区的老党员、困难家庭和特殊群体,分享社区大家庭的温暖。丹东市振兴区站前街道沿江社区组织开展“巧手制作迎端午传统文化润童心”活动,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丹东市振安区九连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做香包、包粽子、送温暖实践活动,大家一同品味端午民俗文化,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丹东市振兴区站前街道金桥社区联合丹东银行开展“传承非遗端午情缘”手工饰品DIY活动,社区工作人员与辖区居民共同制作小粽子等端午饰品,现场其乐融融,热闹非凡。丹东市春英学校开展了“校社携手共育人,巧制香囊迎端午”主题适性教育实践活动,在老师和志愿者的指导下,孩子们纷纷动手制作香囊,了解端午节传统文化。丹东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组织民警和职工开展“糯米飘香迎端午”活动,大家一起包粽子,欢欢喜喜迎佳节。丹东市振兴区临江街道工人村社区开展“粽叶飘香,情暖消防”包粽子活动,社区组织党员志愿者来到振兴区救援大队,手把手教消防指战员包粽子,共同过一个快乐、充实、有意义的端午节。丹东市振兴区站前街道海华社区党委联合站前派出所、丹东银行蓝天支行等单位,举办“粽叶飘香迎端午警民畅享邻里情”端午节活动。大家以包粽子、做五彩线等形式,传承端午节文化习俗,拉近邻里感情。丹东市振兴区纤维街道黄海社区开展“浓情话端午”活动,志愿者和社区居民互相赠送香囊、粽子,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记者:吴琼06/12
- 丹东多部门开展电动自行车隐患检查6月5日至7日,丹东市各地消防救援部门联合公安交警、市场监督、住建等有关部门成立15个联合检查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第三轮联合检查,各街道社区同步开展了检查行动。“消防+公安交警”,强化宣传教育。6月5日,振安区消防救援大队联合区交警大队走上街头,共同向来往电动自行车车主普及安全使用注意事项。大队宣传人员现场讲解电动自行车“消防说明书”,从电动车起火的危害、为什么易造成人员伤亡、如何防范电动车火灾、发生火灾如何自救,以及居民在电动车充电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解读,拓宽了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宣传的渠道和覆盖面。“消防+市场监管”,强化源头管控。各地消防救援大队联合属地市场监管部门,针对电动自行车销售维修企业、住宅小区等场所开展联合检查。重点检查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区域设置、住宅电梯“技防”措施,以及电动自行车有无非法改装、购买使用假冒伪劣电池等情况。“针对今天检查出来的安全隐患,我们立即进行整改,同时加大消防安全管理力度,对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演练进行培训,防范火灾事故发生。”某品牌电动自行车销售网点负责人说。“消防+住建”强化末端治理。各地联合检查组深入街道社区繁华商业网点、高层住宅小区等区域,上门开展服务指导。联合检查组在东港市某小区42号楼(属高层住宅建筑)一单元检查时,发现门厅处停放电动自行车,经物业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业主柳某拒不改正,存在占用疏散通道的违法行为,违反了《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三十七条第一款之规定,依据《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四十七条第七项之规定给予该行为人罚款人民币500元整的行政处罚。“人防+技防”强化,长效整治。为解决电动自行车充电困难的问题,部分小区建设了集中充电车棚,并安装自动断电系统,提升安全等级。同时,大部分物业公司强化主体责任落实,提高了“物业员+保洁员+保安员”巡防频次。元宝区消防救援大队还在御景苑、虹桥等小区建立7个应急消防便民服务站,夯实宣传教育和安全救助基础。振兴区消防救援大队联合区政府在老旧高层小区推广安装电动自行车进电梯声光警戒梯控系统,现已发放358部,其中172部已完成安装并投入使用,其余将在近期全部安装完毕。本轮行动开展以来,坚持“边执法、边清理、边整治、边宣传”的原则,劝导为主,查处为辅,排查高层小区90个、销售网点44处,清理违规电动自行车500余辆,10人因违法行为被行政处罚,收缴“飞线充电”线路100余套,集中宣贯15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8500余份。部分试点小区已安装电动车进电梯声光警戒系统600余部,安装工作正在持续进行中。记者:李佳泽06/12
- 656个供热项目“冬病夏治”6月3日上午9点半,在丹东市振安区绿云嘉园小区28号楼楼下,工人们正在对更换完毕的供热管道进行焊接。华孚热电负责人介绍,小区内供热管网年久老化,这次施工将对小区内5600延长米的供热管道进行更换,目前已完成1800延长米的管道更换,小区内立杠改造也在同步进行中。“管道更换后,能够有效解决管网漏点问题,提升冬季供热效果。”记者从市供热办了解到,眼下,丹东市供热“冬病夏治”专项整治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今年,丹东市供热工作突出一个“早”字,为提前谋划下年度供热工作,全面提升全市供热服务质量,根据市委、市政府“冬病夏治、补齐供热短板”的工作部署,各级供热管理部门提早行动,市供热办会同各供热企业对采暖季暴露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编制出“问题清单”,提出改进措施及工作建议,并分解目标任务,明确整改单位、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市供热办及时下发《关于对2023-2024年度采暖期存在问题进行整改的通知》,连同“整改责任清单”一并下发,清单上共分设施维护和供热服务两大项,以及换热站改造、供热管网及立杠等九个小项,共计656个整改项目。4月1日采暖期结束后,金山热电和华孚热电两家供热单位立即进入维修改造阶段,对供热管网进行水压试验,查找漏点,以便维修改造,各换热站的维修工作同时展开。“像绿云嘉园小区供热管网改造就是我们前期开工的小区之一。”华孚热电负责人介绍,今年华孚热电涉及供热管网改造的施工项目共计44项,已进场施工18项。4月1日起,华孚热电对一次网进行逐步升压检查,共发现9处漏点,已全部处理完毕,同时,新增一次网阀门13台,维修一次网阀门9台,新增排污阀12台,新建井室2座,提升了一次网管网的健康水平。除此之外,今年的“冬病夏治”工作中,华孚热电计划对61个换热站内的混水系统进行改造,消除噪声、优化系统、实现远程操控。对164台单元机组进行升级,从而提升用户的供热质量,现已完成61台机组改造。对6条管线环路进行技术改造,提升对应环路末端用户的供热质量,预计8月中旬全部整改完毕。金山热电对化纤小区的供热管网改造已于4月初开工,后续相关改造工作将于6月下旬陆续展开。记者:戚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