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丹东
- 水丰水库来了个社会实践团7月24日,沈阳工学院“绿水青山”社会实践团一行12人来到水丰水库,开展以“兴国造重器,治水夯根基”为主题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在水丰水库,同学们认真听取水利专家和随行教师的讲解,了解水库的运行管理机制和对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了解抗美援朝时期保卫水丰发电站的故事,对先辈们的英雄事迹感触良多。据悉,从2013年起,沈阳工学院“绿水青山”社会实践团立足能源和水利专业特色,利用假期开展“三下乡”活动,培养学生们的实践应用技能及创新能力。本次活动通过参观调研丹东水丰水库和葫芦岛乌金塘水库等地,实地了解水利水电工程发展状况,为新时代水利事业发展聚力赋能。记者:田治华08/12
- 丹东市5项地方标准立项从丹东市市场监管局获悉,《城市公共汽电车候车亭建设规范》等5项丹东市地方标准近日正式立项。今年4月,丹东市市场监管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丹东市地方标准管理办法》,本着地方标准的制定有利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提高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原则,公开征集2024年度丹东市地方标准项目。同时,委托第三方技术机构从标准查重,是否符合地方标准的制定范围,标准制定的必要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论证评估,最终确定将《城市公共汽电车候车亭建设规范》《塑料大棚水果萝卜生产技术规程》《切花芍药种植技术规程》《花卉产品等级盆栽杜鹃》《软枣猕猴桃灰霉病鉴定与综合防治技术规程》5项标准列入2024年度丹东市地方标准立项计划。丹东市市场监管局将强化业务指导,鼓励科研机构、社会团体、高校和龙头企业共同开展标准研制工作,定期邀请省内标准化专家对标准研制工作“会诊把脉”,切实提升地方标准立项质量。记者:王俊08/12
- “七夕”恰逢周六 结婚登记“不打烊”8月8日从丹东市民政局了解到,8月10日是传统节日七夕,全市各县(市)区婚姻登记机关将正常办公,为市民办理婚姻登记业务。民政部门工作人员介绍,有需求的市民可登录辽事通APP或拨打电话预约办理婚姻登记业务,按预约时段到场,避免出现人员拥堵情况。8月10日,“‘七夕’集体颁证仪式”将在丹东新区举办,倡导现代文明简约婚礼仪式,弘扬传统优秀婚俗文化。届时,丹东市户外颁证基地、振兴区民政局摩天轮景区结婚登记服务站将揭牌,为市民办理婚姻登记业务。各县(市)区婚姻登记处咨询电话如下:振兴区婚姻登记处0415-2392727(振兴区摩天轮景区结婚登记服务站0415-2392401);元宝区婚姻登记处0415-2818204;振安区婚姻登记处0415-2893369;东港市婚姻登记处0415-7149016;凤城市婚姻登记处0415-8152168;宽甸满族自治县婚姻登记处0415-5123421;丹东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仅办理涉外婚姻登记业务)0415-2179002。记者:戚文08/12
- 全民健身 与奥运同行巴黎奥运会激战正酣,8月8日全国第16个“全民健身日”的到来,更是点燃了丹东市全民健身的热情。当天下午,由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市教育局、市妇女联合会、市残疾人联合会共同主办的“2024丹东市全民健身日”活动在帽盔山公园举行。旱地冰壶令人耳目一新,足球、篮球运球绕杆轮番上演,乒乓球、羽毛球参与感十足,摸高挑战赛更是高潮迭起……随后,全民健身展示展演开始,武术、柔力球、广场舞、体育舞蹈、花式跳绳、花毽展示等全民健身精品项目一一登场,其间穿插跳绳挑战赛与毽球速踢赛、奥运知识问答等多项现场互动体验,让市民群众共同享受“与奥运同行”的乐趣。本次活动得到了体彩的大力支持,通过邀请残疾人参与全民健身各项体验活动,为即将到来的残奥会加油助力。记者:张怡媛于上茹08/12
- 丹东市振兴区体育旅游节开幕7月24日,2024丹东市振兴区体育旅游节暨2024中国·丹东第四届亚欧地区国际标准舞(体育舞蹈)国际公开赛举行开幕式。本次体育旅游节,不仅吸引到全国60多个代表队近1200名选手参赛,还吸引了多位国际优秀选手前来参赛,将进行2400余场次对决。此外,还设置了全民健身月健身舞展演、全民篮球赛、机关气排球比赛、社区趣味运动会等项目。2019年,我市成功举办首届“舞动奇迹·鸭绿江边”国际标准舞公开赛,将国际高品质赛事引入丹东,成为东北地区为数不多的国际标准舞公开赛。2023年,更是吸引了众多国际选手参与其中,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2024中国·丹东第四届亚欧地区国际标准舞(体育舞蹈)国际公开赛由中共丹东市振兴区委员会、丹东市振兴区人民政府主办,民建丹东市委青年文化委员会、丹东市振兴区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承办、丹东市振兴区体育舞蹈协会协办,北京星诺时光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运营。今年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振兴区将落实好全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设计推介优质旅游线路,倾力创作优秀文艺作品,引进开展高水平体育赛事,不断擦亮“辽字号”文体旅融合发展的金字招牌,助力城市发展。作者:孙欢王立军刘海东王俊08/12
- 抗美援朝纪念馆“硝烟中的不朽容颜”专题展览开展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1周年,7月26日,抗美援朝纪念馆推出“硝烟中的不朽容颜——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原创专题展览。本次展览打破了以往按时间排序的传统布展思路,秉承“以人物形象捕捉灵感,用历史照片呈现主线”的全新设计理念,精选61张定格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表情、神态、动作的历史照片,通过“离别故土奔赴战场”“英勇无畏浴血奋战”“积极乐观斗志旺盛”“胜利凯旋喜笑颜开”四个单元,生动再现了志愿军战士们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喜、怒、哀、乐,力求将昔日朝鲜战场的情景再现与今天观众的历史认知相融合,让更多的观众近距离地触摸历史。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记录了志愿军将士如何在艰苦卓绝的战场上一步步走向胜利,诠释了最可爱的人身上所体现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当天下午,抗美援朝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和游客们一起集中参观了专题展览。记者:刘海东08/12
-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丹东上半年排名全省第一上半年,丹东市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截至6月底,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1.8%,排名全省第一;PM2.5均值浓度30.3微克/立方米,排名全省第二;12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质断面比例100%,无劣五类水质断面,位列全省第一;6处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扎实推进蓝天保卫战根据空气质量预警,上半年,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启动8次污染天气特别管控,实现“保良”成功的天数超过12天。开展餐饮油烟专项整治,排查餐饮油烟单位1960家。开展汽修喷漆行业VOCs专项整治、重点行业工业炉窑综合治理,推动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有效应对夏季臭氧污染。碧水保卫战成效显著实时掌握国考断面水质情况,组织溯源排查,规范周边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确保“桃花水”期间水质稳定达标。开展黑臭水体水质监测及巡河工作,截至目前,四道河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94%,东港大沽沟、二道沟无名支流、大沽沟支流黑臭水体整治已完成工程量的70%。从重点入海河流总氮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海洋重点污染源综合治理、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流域海域生态治理和健全科技支撑与监测体系等方面入手,切实改善近岸海域水质。在城市净土保卫战中,市生态环境局强化污染地块监管,会同自然资源部门评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11个,开展2024年度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工作,已完成全市13家危险废物经营单位、93家危险废物产废单位、307家一般工业固废产废单位和767家医疗机构年报申报、审核等工作。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完成规模化养殖场执法检查57家和汛期畜禽粪污治理风险的排查工作。记者:戚文08/12
- 2023年丹东日报社决算公开08/10
- 江水退了!这是鸭绿江畔现在的样子连日来,随着丹东鸭绿江水位回落,滨江路沿街商铺陆续开门营业,游人数量也逐日增加,鸭绿江畔重现往日面貌。8月7日,记者在鸭绿江断桥景区看到,许多外地游客前来打卡留念。08/09
- 银杏筑梦 护蕾成长为持续巩固拓展丹东市“银杏筑梦”未成年人保护品牌项目成果,响应“辽蕾计划”省试点项目活动,近期,市民政局联合多部门陆续在我市各县(市)区开展大型宣讲活动,集中展示相关福利政策,进一步提升未成年人关爱服务水平,确保政策宣传到位、实惠普及到户。近年来,市民政局持续健全完善我市未成年人保护服务网络,并于去年5月正式建成“丹东市未成年人关爱活动基地”。该基地免费为全市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等特殊未成年人群体开放,开展文化娱乐、普法宣传、安全知识教育、心理辅导、科技教育、家庭教育指导等特色活动,为这些特殊未成年人提供了学习与活动的新场所。自“丹东市未成年人关爱活动基地”建成以来,市民政局整合资源,凝聚社会关爱力量,共同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多关爱和支持。2023年,基地共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暑期观影”“红色研学”“银杏树下同心缘”等活动19次,帮扶特殊儿童心理健康辅导200人次,帮助200名孤困儿童完成心愿,开设包括软笔书法、声乐等课程的“圆梦课堂”素质技能培训特色课114次,惠及特殊儿童近万人次。为进一步拓宽未成年人的视野,提升综合素质,今年上半年,市民政局组织开展“银杏筑梦”关爱未成年人服务品牌系列活动10余次,惠及儿童1200多人次,持续擦亮“银杏筑梦”未成年人服务品牌,全力搭建有专业、有能力、有保障、有温度的未成年人保护网络。市民政局积极响应落实省民政厅“辽蕾计划”试点项目,搭建未成年人关爱网络,建立了专业人才资源库,为振安区和元宝区困境儿童提供专业化的个案帮扶。此外,有计划地开展了“‘辽蕾’送暖,银杏筑梦”系列活动,在“六一”儿童节期间,为超过1000名困境儿童带去了节日的问候与关爱。为了让社会各界持续关注和支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让更多未成年人受益,市民政局还加大与团市委、市妇联、市司法局、市教育局、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市医保局、市残联等单位和部门的沟通协调,联合开展活动,让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生存、发展等权益得到保障,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浓厚氛围。市民政局与市残联、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紧密协作,指导市儿童福利院新增肢体康复项目,现有3名在院儿童及10名院外儿童受益。此外,与市妇联、市检察院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为3名监护缺失的困境儿童提供法律援助,并为8名困境儿童解决了实际问题。接下来,市民政局将继续在政策保障、工作队伍建设、关爱服务以及部门联动等层面发力,为守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而努力,筑牢未成年人保护防线。记者:栾柏醇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