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丹东
- 跑一场“丹马” 爱上一座城跨越山海,来丹相见。9月22日,2024丹东鸭绿江马拉松鸣枪起跑,1.5万名不同肤色、不同年龄的跑者,用激情和汗水丈量这片土地,完成一场“最美”的征程。竞技与快乐并存万人齐跑“丹马”本届“丹马”共有1.5万名跑友参赛,外地选手占比68%,高于去年15个百分点,其中还有来自肯尼亚、伊朗的国际友人。参赛选手中,既有蓄着花白胡子的七旬老者,也有还在婴儿车里就被父母推出来感受马拉松氛围的婴孩。现场一片热闹祥和,选手们操着不同口音,却能在一起欢声笑语、相互鼓励,共同分享快乐。奥运冠军唐宾、崔晓桐来到现场为跑友们呐喊助威,奥运冠军王丽萍、邢傲伟、张会,以及丹东籍篮球名将孟铎、贺天举在出发区参与领跑,与跑友们共襄“丹马”盛会。赛道上随处可见身着特制服装的选手,“江南四大才子”“小恐龙”“奥特曼”……成为“丹马”赛道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跑步赏景品美食感受别样“丹马”本届“丹马”的赛道全程沿鸭绿江,一路经过“力与帆”雕塑、鸭绿江断桥、月亮岛等丹东知名景点。选手们一边奔跑,一边感受着丹东独特的风景。来自四川的鲁女士是第一次来到丹东,看着丹东独特的景观,她不禁感叹:“趁着还能在丹东住几天,要多去打卡几个景点。”今年的“丹马”还对美食补给区进行了全面升级,赛道上设立了非遗美食展位5个、美食流水席13个,全长百余米,满族传统小吃、米叉子、焖子等10余种特色美食供选手们品尝。选手们在享受“奔跑+美食”快乐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热情好客。选手们边跑边吃,有的手里端着刚出锅的焖子,有的品尝朝鲜族特色打糕,还有的因为挑花了眼,在美食区前驻足思考到底要先尝哪个。“这个米叉子太好吃了!”“焖子才是人间美味啊!”争论哪种美食更好吃的声音不绝于耳。热情服务护“丹马”感受人文温度本届“丹马”是自2006年办赛以来规模最大、外地跑友最多的一次,赛事保障也得到了全面升级。今年共有1800余名志愿者提供服务,140余名裁判员提供技术服务,近200名医疗与急救人员全程守护,1900余名公安和安保人员保驾护航,50余名官方配速员定速巡航。赛道沿途共设立15个补给站,为选手提供充足的饮用水和饮料。同时,设立移动卫生间、能量补给站、医疗救助站和降温喷淋装置等,满足选手们的基本需求。在全、半程马拉松终点,组委会还安排了多名拉伸师为参赛选手提供科学拉伸、放松恢复等专业服务。“服务真的太好了,跑完以后真的很累,拉伸一下轻松了不少。”跑完全马正在做拉伸的刘先生说。全民热情高涨收获一致好评清晨的丹东秋寒袭人,可起点集结区和赛道四周早早就挤满了参赛选手和来助威的市民。选手们进行热身,相互鼓励,市民摇旗呐喊,拍照留念,热闹非凡。“能跑完马拉松的都是勇士。作为丹东人,在如此盛大的赛事面前,一定要展示出最好的精神风貌,让外地人感受一下丹东的热情。”志愿者孙女士说。“去年参加‘丹马’,我是半马女子组第四名,今年夺得了全马女子组冠军,进步真的非常大。”在接受采访时,全程马拉松女子组冠军朱晓琳说,她是大连人,她的爱人就是丹东人,这一年来经常在“丹马”的线路上练习,因此当她得知今年丹东将再次举办马拉松时,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今年的‘丹马’要比去年更完善,祝愿‘丹马’越办越好。”8岁的李念恩、何礎妃小朋友在班主任石敬的陪同下参加了欢乐跑。“我们班一共来了14个人,跑马拉松很好玩,我明年还想跑。”两名小朋友在接受采访时开心地说。比赛落幕,激情依旧。相信,火爆的“丹马”一定会让更多的人了解丹东、爱上丹东、走进丹东,感受这座中国最大最美边境城市独有的魅力。记者:于国洪09/26
- 洁净城市迎国庆为持续做好创城工作、喜迎国庆佳节的到来,9月19日下午,市城市环境服务中心环卫部组织环卫时传祥志愿者服务队50余人以及2台清扫车、4台垃圾清运车、2台洒水车,来到站前广场和花园路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活动现场,志愿者们有的手持抹布,认真擦洗护栏;有的弯腰捡拾垃圾,精准锁定每一个烟蒂、纸屑,仔细清理每一个角落。清扫车和垃圾清运车阵阵轰鸣、有序作业,和志愿者们一起营造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准备好迎接各方来客。记者:张怡媛09/26
- 丹东市首届中医药适宜技术技能竞赛完赛9月24日,丹东市首届中医药适宜技术技能竞赛完赛。来自各县(市)区中医医疗机构的52支参赛队伍参赛。本次比赛由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总工会联合主办,市中医院承办,旨在以赛促学,加快我市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激励广大基层中医药工作者广泛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检验中医药适宜技术在推广与应用中所发挥的作用。大赛自7月下旬开始组织动员。8月以来,各县(市)区卫生健康局分别组织了岗位技能练兵,从中选拔优秀人才进入决赛。另外,为了检验今年以来市卫生健康系统持续开展的“名中医进基层”系列活动成果,12组进基层专家团队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各选派参与培训的1名医护人员参与成果检验组的比赛。大赛还设团体表演组,由各县(市)区、市中医院组织参赛团队开展八段锦气功操竞赛。由市卫生健康委和市融媒体中心共同创作的歌曲《大江归海百草香》压轴登场,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记者:田治华09/26
- “双百日”攻坚行动促进青年就业为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高质量充分就业,近日,丹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在全市开展2024年“振兴有你·就有未来”丹东市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和培训服务“双百日”攻坚行动。本次行动主要针对2024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有意来丹就业创业的广大青年群体、在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登记的失业青年(包括往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16至24岁失业青年)以及2025届省内普通高校毕业生。本次行动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并举,政策支持与服务保障并重,普遍服务与重点帮扶并行,统筹抓好教育、培训和就业,确保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工作跟踪回访率和就业服务率达到100%,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毕业生100%就业,有培训意愿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均可享受相应培训服务和补贴政策,稳步提高中青年新就业占比,巩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留丹来丹就业创业和人口净流入的良好态势,为打好打赢攻坚之年攻坚之战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记者:李美臻09/26
- 联合执法守护“舌尖上的安全”近日,由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等多部门组成的联合检查组,对食品安全领域开展执法检查行动,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检查组重点检查接待旅游团队的餐饮单位、景点周边餐饮单位、特色餐饮企业,对餐饮单位的食材采购渠道、储存条件、加工制作流程等进行细致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当场提出整改意见,责令其限期整改,对情节严重的依法予以处罚,及时消除餐饮安全隐患。同时,执法人员还向经营者、消费者宣传了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增强经营者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督促餐饮企业进一步规范原料采购、清洗消毒、食品留样等重点环节;引导餐饮企业在醒目位置张贴印有杜绝餐饮浪费内容的海报,进一步引导公众珍惜粮食、文明用餐。记者:王俊09/26
- 丹东8月份全是优良天儿近日,市生态环境局通报8月全市各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情况。8月,全市环境空气有效监测天数31天,优良天数31天,其中,优29天,良2天;优良天数比例100%,同比持平。PM2.5平均浓度为12.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7.4%。PM2.5浓度超过全市平均值的县(市)区,从高到低依次为东港市、合作区、凤城市。O3浓度超过全市平均值的县(市)区,从高到低依次为振安区、凤城市、振兴区。1至8月,全市环境空气有效监测天数244天,优良天数229天,其中,优116天,良113天;超标天数15天,其中,轻度污染13天,重度污染2天;优良天数比例93.9%,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25.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4%。优良天数比例低于全市优良天数比例的县(市)区,从低到高依次为元宝区、凤城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合作区。PM2.5浓度超过全市平均值的县(市)区,从高到低依次为凤城市、合作区、东港市。O3浓度超过全市平均值的县(市)区,从高到低依次为振安区、合作区、振兴区。记者:戚文09/26
- 深入工程建设项目 促进企业信用建设为进一步加强丹东市工程建设领域的劳动用工管理,确保劳动者权益得到有效保障,近日,市劳动保障监察服务中心组织专项行动,深入多个政府、国企投资工程建设项目现场,开展了规范劳动用工、“一金三制”管理以及企业信用建设指导工作。行动中,市劳动保障监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劳动用工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重点检查了企业与劳动者劳动合同的签订情况、实名制考勤情况等,确保劳动用工的合法性和规范性。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与企业负责人沟通,提出整改意见,并指导企业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和时间表,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一金三制”管理方面,工作人员详细解读了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工资分账管理和银行代发工资制度的具体要求和实施方法。要求企业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确保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缴纳到位,农民工实名制信息准确无误,工资分账管理规范有序,银行代发工资及时准确。此外,还就如何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加强用工监管等方面提供了专业指导。在推动企业信用建设方面,市劳动保障监察服务中心强调了企业信用对于市场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向企业宣传诚信经营理念,鼓励企业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规范用工行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引导企业加强信用管理,提升自身信用等级,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优势。记者:李美臻09/26
- 丹东有机产品认证宣传周启动近日,丹东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传递信任,守护消费”为主题的有机产品认证宣传周活动,加强市场监管,宣传相关知识,让消费者会选购、放心吃。活动期间,工作组人员深入产品产地,推动有机产品进农户、商超和社区,促进有机产品供销对接;组织开展有机产品知识讲解、技能培训等活动,开展广泛宣传,加深消费者对有机产品的了解。近年来,丹东市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有机产品认证工作,抓源头治理,持续开展有机产品市场监管,培育了一批产品过硬的有机产品认证企业。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有机产品认证证书46张、有机产品获证企业34家。记者:王俊09/25
- 2024年丹东市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启动9月23日,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由市科协、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教育局、市科技局等17家单位联合主办的2024年丹东市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启动。主场活动分为科创赋能、科普为民、未来可期三个部分。活动现场展示了2024年市科协科技创新成果和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为我市新成立的7个省级开发区科协授牌,为省产才融合平台项目颁发证书,为丹东草莓标准化生产科技服务团成立揭牌,向辽宁省“首席科学传播专家”颁发聘书,向辽宁省青少年科技竞赛获奖学生代表颁发证书。2024年丹东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将持续至10月末。市科协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科技含量较高、科普元素丰富、交流互动性强的科普活动。重点聚焦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及公务员5类重点人群,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科普为民专项活动228场(次),打造叫得响、立得住的科普工作品牌。记者:栾柏醇09/25
- 奥运冠军走进丹东开讲“体育课”9月21日下午,位于丹东市振七街的易体能众达田径俱乐部迎来了三位奥运冠军,悉尼奥运会男子体操团体赛的金牌获得者邢傲伟、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冠军张会、东京奥运会赛艇女子四人双桨金牌获得者崔晓桐应邀与俱乐部的学员们及实验小学部分学生代表见面。三位奥运冠军分别与学生们分享了他们的奋斗历程和成功经验。奥运冠军与学生们面对面的交流,让孩子们感受到奥运冠军的风采,他们用汗水和努力书写了一个个传奇故事,成为孩子们心中的英雄。三位奥运冠军结合各自的经历,鼓励在场的青少年坚持锻炼、强健体魄、磨炼意志,在学习和生活中自强不息、永不言弃,争取今后也能走上赛场为国争光。奥运冠军们还现场与孩子们进行健身动作示范互动,引起学生们阵阵欢呼。大家积极参与,踊跃上前接受奥运冠军的指导。奥运冠军邢傲伟耐心指导示范,张会细心分享她的训练方法,崔晓桐认真纠正学生们的健身动作。通过奥运冠军们的精彩示范和指导,学生们不仅学到科学规范的健身知识,还真切感受到奥运冠军的体育精神和人格魅力。记者:刘海东于上茹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