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辽宁
多彩辽宁
  • 辽宁全新旅游宣传口号发布: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
    10/07
  • 辽宁省沈阳市:老北市里赏非遗
    10月4日,国家级非遗项目“北市摔跤”在沈阳老北市景区上演,少年摔跤手登台切磋,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欣赏。
    10/07
  • 辽宁省大连市:文艺志愿者走进大连海事大学燃情放歌
    让艺术点亮生活,让音乐陶冶情操。9月23日晚,由大连市文联指导,市音协主办,大连海事大学工会、市音协声乐专业委员会、大连最美女子合唱团承办的迎中秋庆国庆声乐专场赏析音乐会在大连海事大学礼堂精彩举行。大连最美女子合唱团在王玮、佟金璇的指挥下,演唱了《大海啊故乡》《贝加尔湖畔》《回娘家》等风格各异、编配优美的歌曲,宋丹丹、南洋、李慧子、孙汝杰等大连市青年歌手演唱了《一杯美酒》《两地曲》《南泥湾》等脍炙人口的声乐作品。沈阳音乐学院声歌系副主任、男高音歌唱家刘航专程赶到大连,演唱了《是你一直想着我》《今夜无人入睡》《我的太阳》等3首歌曲,以精湛的技艺和富有创意的处理,将音乐会的氛围推向高潮。音乐会最后在全场合唱《我和我的祖国》的优美旋律中结束。迎中秋庆国庆声乐专场赏析音乐会在大连海事大学礼堂精彩举行。(图片来源:受访单位提供)市文联发挥文艺家精英组织的作用,以文艺志愿的形式走进大学校园,把严肃音乐和主旋律文艺作品带给高校学子。用优美的作品陶冶学子们的情操、娱乐学子们的生活,是文联多年来一直坚持的工作之一。这场音乐会的成功举办和广受欢迎,将进一步鼓舞文艺志愿者们把文艺送给群众,送往基层。大连海事大学团委书记冯誉超表示,文艺志愿者的精彩演出让师生们不出校门就欣赏到优美的声乐作品,精神得到极大的愉悦。市音协声乐专业委员会主席、大连最美女子合唱团团长南洋透露,10月份,文艺志愿者还将走进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用多样的队伍和曲目为青年学子们带去精彩演出。记者:彭杭
    09/28
  • 第四届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沈阳召开
      这是9月25日拍摄的第四届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式。  当日,第四届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沈阳开幕。本届洽谈会以“共推振兴新突破、共享发展新机遇”为主题,会议期间还举办“数字赋能智造未来”主题展览、“2023辽宁国际美丽健康产业博览会”等多场活动。  新华社记者龙雷摄  9月25日,人们在“数字赋能智造未来”主题展览上参观。  9月25日,工作人员在“数字赋能智造未来”主题展览上与机器人对弈。  9月25日,人们在“数字赋能智造未来”主题展览上参观。  9月25日,人们在“数字赋能智造未来”主题展览上参观。  9月25日,人们在“数字赋能智造未来”主题展览上参观。  9月25日,参展商(右)在2023辽宁国际美丽健康产业博览会上介绍产品。
    09/28
  • 志合越山海 携手创未来——2023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式侧记
    图为第四届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式现场。(摄影:查金辉)金秋九月,丹桂飘香。浑河之畔,盛迎宾朋。9月25日,由商务部、中国贸促会、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四届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沈阳新世界博览馆盛大开幕。这是一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实践——本届辽洽会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后东北地区的首场大型经贸活动,是东北三省一区与海内外各方嘉宾共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一次具体行动,也是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之年举办的全省最大规模的开放交流活动。这是一个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的高端平台——自2020年首届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举办以来,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企业将目光投向辽宁,一大批合作项目签约落地,辽宁同国内外各界交流互动日益频繁。本届辽洽会规格再次提升,在开幕式上辽宁邀请到全国10个兄弟省区市的副省级领导和其他13个省区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经贸代表团;8个国家驻华使节;来自50余个国家和地区73家世界500强和全球知名企业的高管;来自国内27家中央企业的负责人,21家国内知名民营企业的高管,多家知名金融机构负责人,以及国内外40余家商协会和经贸促进机构代表,齐聚一堂、共谋发展。热情地握手、深情地交流、真情地邀约,转化成一次次深入合作。本届辽洽会期间,各方企业、各地政府将签署271个项目,总投资额将达到5863.4亿元。共享新机遇“一过山海关,投资天地宽。”开幕式上,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作为在辽投资多年的企业家,向在场嘉宾发出了真诚的召唤。多年的深入合作、不断扩大的产业规模,让王均金成为辽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见证者之一。“近年来,辽宁政企联动更加频繁。今年4月,辽宁省深入长三角地区举办招商引资促进周等活动,这次又通过辽洽会将诸多长三角地区的企业请进辽宁,让我们看到了辽宁人的真诚,更看到了辽宁的转变和辽宁的机遇,坚定了大家在辽宁投资兴业的信心。”王均金表示。同样关注辽宁动态、看准辽宁机遇的还有中国贸促会党组书记、会长任鸿斌。他在致辞中表示,从大势看,党中央对东北、辽宁振兴始终高度重视。东北、辽宁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时代机遇。从发展看,今年上半年,辽宁的主要经济指标增幅10年来首次高于全国水平,辽宁走出多年来最困难时期,全面振兴其时已至、其势已成。期待更多有识之士,挖掘辽宁潜力、共享发展机遇。扎根辽宁20年,从2003年第一间工厂在沈阳投产开始,韩国希杰集团就已经成为和辽宁共同成长的好朋友,“中国高度重视东北振兴,辽宁作为东北重要的开放窗口,发展已经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这里不仅产业基础雄厚、人才储备丰富,还拥有很强的消费能力,是个投资兴业的好地方。”开幕式上,中国韩国商会会长、韩国希杰集团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尹道瑄表示。共辟新赛道工业大省、科教大省是辽宁的标志性名片。近年来,辽宁奋力书写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一手抓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正加快形成,发展新动能正不断集聚。“这是我首次参加辽洽会,大会无论从规模上还是质量上都让我感到震撼。开幕式上的推荐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辽宁的新面貌。这里不仅有厚重的传统产业资源,还在新材料、航空航天装备、工业机器人等新赛道上有了很好的布局。在产业发展上与陕西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互补之处。期待未来能与更多辽宁企业携手在新的产业赛道上奔跑向前。”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陈忠表示。盛会开幕的同时,智维精准(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在沈阳投资建设的研发生产基地正在加速建设之中,三期工程总投资将达30亿元。公司董事长、CEO李兆彬说:“选择辽宁,关键在于这里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有非常多的技术人才,同时,辽宁医疗研发资源深厚,我们不久前刚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联合创建了研发基地,也是我们在国内第一次和医院联合开展科研合作,希望在协同创新中取得更优的成果。”共筑新高地开幕式上一只“孔雀”成为行业焦点。已经连续四届参会的辽宁老字号孔雀手表,借力辽洽会正展翅高飞。“我们每年都参会、参展,通过展会我们与天梭、天王、飞亚达等多家企业达成了合作,也让更多中外消费者看见了崭新的‘孔雀’。今天我们带来去年刚刚研发成功的码表表芯,期待在本届大会收获更多合作。”孔雀表业(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杨威说。在交流中形成方向共识,在沟通中促进合作意愿,辽洽会随着影响力扩大,平台效应受到各方广泛赞誉。青海都兰丰海枸杞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何顺说,辽洽会的规模和政府重视程度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体现了辽宁对外开放的坚定态度,也为他们这样的源头产品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商贸机遇,希望在和辽宁的客户合作中达成共赢。第一次参加辽洽会的李芹,带来了“独一无二”的即食莼菜产品,想给辽宁的消费者带来独特的味蕾体验。身为重庆市水火土食品产业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她认为辽洽会这样的平台有助于公司在东北找到志同道合的商业伙伴,以他们更懂本地人文、渠道的特质,帮助自己公司把产品卖得更远。而在亚洲渔港东北区业务总监宋继东看来,展会不只是展示自己和接触行业信息,同时也通过与政府方面的接触,掌握企业面临的政策走向,而后调整自己企业的发展目标,以便更好地跟上时代的步伐。走出去,世界就在眼前;引进来,眼前就是世界。辽洽会,将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诚邀全球志士牵手辽宁、绽放精彩。记者:孙大卫胡海林
    09/27
  • 辽宁:畅通国际物流通道 打造开放新高地
    近日满载1130吨货物的X8059次列车从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发出。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占地面积达17.7万平方米,提供集装箱集结到发、场内装卸搬运、海关监管、报关清关等服务,让客户实现一站式办理、一条龙通关。今年1月至8月,全省共开行中欧班列317列,同比增长5.6%,可直达汉堡、杜伊斯堡、法兰克福等11个境外终到站,辐射20多个国家的50多个城市。记者:查金辉
    09/27
  • 2023中韩友好之夜音乐歌舞晚会9月24日晚举行
    9月24日晚,由沈阳市人民政府、韩国驻沈阳总领事馆主办,沈阳市商务局、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承办的2023中韩友好之夜歌舞晚会在沈阳盛京大剧院举行。当晚,中韩艺术家们用精彩的演出为观众献上了一场视听盛宴。(摄影:李浩)中韩传统艺术魅力四射昨晚的演出以童声诵读《小雅·鹿鸣》开场,琴瑟和鸣的乐曲声婉转而悠扬,稚嫩的童声带领观众们穿越历史长河,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穆桂英挂帅、杨门女将、四郎探母、铡美案、卖水……京剧《国粹风华》以熟悉的故事、绝美的扮相、经典的唱腔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让观众再一次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由韩国传统音乐家权泰庆与中央民族大学庄静老师带来的两首作品《伽椰琴散调》和盘索里《四季歌》,是韩国传统音乐中典型的代表作品。《伽椰琴散调》将竞技音的华丽和南道的深沉音混合在一起,表现出长短的韵味。盘索里《四季歌》则是以春、夏、秋、冬作为人生的比喻,是一部极具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作品。两位艺术家精彩的表演也令观众赞不绝口。李倩是第一次带孩子来看韩国周的演出,她说感觉非常震撼,既有传统文化的熏陶,又有流行艺术的感染,既有歌舞表演的精彩纷呈,又有器乐演奏的余韵悠长,可以说是一场难得的视听盛宴。王先生是第三次来看韩国周的演出,他表示每一届的演出都极具特色,体现了文化之美、艺术之美,更彰显了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现场开启“追剧时刻”从拿到节目单开始,现场的很多年轻观众就欢呼起来。在韩中歌曲联唱中,很多知名的韩剧主题曲都让观众一饱耳福。来自上海韩中跨界音乐组合“AliBand”,自2018年起,每年都会在上海街艺开幕式上演出,曾获得“上海最佳街艺”奖项。昨晚他们演绎了《鬼怪》《太阳的后羿》等知名韩剧主题曲以及《曲奇》《爱很简单》《你觉得怎么样》等众多耳熟能详的韩国歌曲,流行、古典、欧美等表演风格多元融合让现场年轻观众痴狂,演出现场仿佛变成了“追剧时刻”,瞬间掀起了一个小高潮。而来自韩国国家代表3级B-boy舞者Physicx和他的兄弟们“BrotherGreen”,在舞台上把新生代的活力四射与艺术家级的高超舞技融合展示出来,精彩的街舞表演再次赢得观众热烈的掌声。一位在沈阳工作的韩国观众说:“在沈阳能够听到、看到这么多原汁原味的韩国节目,让我倍感亲切,也缓解了我的思乡之情。希望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能够多搞一些,这对我们来说是最幸福的。”感受沈阳的幸福美好李璐的一曲《山水画中国》向观众展开了一幅水墨丹青美丽中国的画卷。舞蹈《在水一方》旋律悠长柔美,扣人心弦。而康辉的一曲《奔跑者》,仿佛让我们看到了无数个平凡的身影一起在努力地奔跑,同心协力地奔跑。记者了解到,参与这次演出的演员无论孩子还是知名艺术家,都为了这次演出准备数月之久,就是希望以最好的状态来演出,来展现沈阳的幸福与美好。晚会最后,来自沈阳市浑南区第一小学蜂蝶合唱团的孩子演唱了第十九届杭州亚运会主题曲《同爱同在》,让观众感受到了特别温暖的动人瞬间,全场观众跟着节奏打拍子,与舞台上的中韩两国小朋友一同哼唱,共谱中韩友谊之歌。很多韩国观众在晚会结束后都意犹未尽。他们希望在接下来的韩国周上,能够从多维度了解沈阳、感知沈阳、关注沈阳,全面感受新时代沈阳城市新形象。记者:盖云飞
    09/26
  • “链”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葫芦岛培育壮大千亿级基础和精细化工产业集群纪实
    石化产业是葫芦岛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全市共有43户规模以上石化企业,2022年完成产值493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49%。今年以来,葫芦岛市围绕构建“4+8”现代产业格局、培育“千百亿”产业集群的目标,鼓励头部企业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协同上下游企业,以延链、建链、补链、固链、聚链为目标,提高原料集成配套和共生发展能力,形成合理产业布局。同时,增强产业集群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打造以大宗基础化工原材料为主体、以新型农化产品为特色、以精细化工为主攻方向,以形成“油头化尾”为主要目标的发展新格局,建设有特色、有支撑的基础化工和精细化工“双轮驱动”的产业集群,为推进葫芦岛市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有力支撑。锦西石化年处理量100万吨连续重整装置即将启用。(摄影:田嘉)转型升级构建完整产业链条葫芦岛石化产业主要以石油化工、盐化工、天然气化工等基础化工为主,烧碱、聚氯乙烯、环氧丙烷、聚醚、合成氨、尿素等产品在全国占有一定地位。锦西石化原油一次加工能力650万吨/年;航锦化工生产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被誉为“新中国化学工业的摇篮”;锦天化是我国第一家以海底天然气为原料、以化肥生产为主的综合性化工生产企业。石化产业链条庞大,但“炼”有余而“化”不足、“粗”有余而“精”不足等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曾制约葫芦岛石化产业发展。产业链强则产业强。近年来,葫芦岛市不断加大基础化工及精细化工产业转型力度,着重从产业链上做文章。鼓励锦西石化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增产化工产品,依托本地下游化工企业构建“油头化尾”上下游产业链。金秋时节,走进中国石油锦西石化公司,该公司投资9.7亿元新建的年处理量100万吨连续重整装置已完成气密、管线吹扫、水联运、油联运等工作。“除重整催化剂外,其余辅材均已装填完毕,全面进入生产准备阶段。”炼油联合三部装置负责人刘佳康介绍。作为锦西石化“减油增化”的重点项目,装置正式启动后可年产含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产品近82万吨,实现芳烃产量最大化,帮助企业从“纯燃料油型”向“化工芳烃型”转型。同时,芳烃产品作为中国石油产业链企业的化工原料,可通过资源共享,使锦西石化更深入地参与到炼化一体化产业链中。与锦西石化构建芳烃产业链的葫芦岛连石化工,也开始大展拳脚,投资3.2亿元的二硝基甲苯项目正在加速推进,目前正在设计之中,计划明年可开工建设,2025年可建成投产。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是连石化工的主产品之一,产品主要用于有机合成、生产泡沫塑料、油漆、涂料和用作化学试剂。该公司是东北唯一一家甲苯二异氰酸酯生产企业,年产量达5万吨。“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生产原料自给自足的重要,这也是推动我们建设二硝基甲苯的生产线,搭建起完整的TDI生产链条的动力。”连石化工生产技术部部长芦八一介绍,项目建成后计划年产二硝基甲苯6万吨,能够满足TDI生产的需要。“一子落,满盘活。”该项目启动后能够补全与锦西石化合作形成的芳烃产业链,通过锦西石化连续重整装置增产苯、甲苯、二甲苯产品为二硝基甲苯提供生产线原料。同时,TDI项目重新启动后,也可与航锦化工合作形成氢气和氯气产业链,生产出的副产品氯化氢还可返回航锦化工用于生产聚氯乙烯PVC,充分发挥区域循环经济优势和产品联运互补优势。依托头部企业打造产业链条,葫芦岛市规划了以锦西石化为链主下游延伸航锦化工、丽天新材料等企业的芳烃、烯烃产业链;以航锦化工为链主下游延伸世星药化等企业的氯碱产业链;以世星药化为链主下游延伸兰得新材料、天启晟业、天成药业等企业的医药产业链;以锦天化为链主的化肥产业链、以先达农业为链主的农化产业链、以徐大堡核电和佳华新能源为链主的新能源产业链。辽宁丽天新材料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查看生产情况。(摄影:姜帆)建链延链做强做大精细化工产业今年以来,葫芦岛市不断推进“减油增化”,推进基础化工向精细化工的产业延伸。目前,以绿色农化、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低碳烯烃、碳酸锂等为代表的精细化工产业发展迅速。辽宁先达农业科学有限公司、辽宁陶普唯农化工有限公司、辽宁丽天新材料有限公司、葫芦岛虹京科技有限公司、百万吨生态肥等一批企业、项目相继建设竣工投产,为精细化工产业发展增添了新力量。在辽宁先达农业科学有限公司,各条生产线开足马力,今年6月份建成投产的年产1000吨咪唑烟酸和3000吨农药中间体项目已进行试生产阶段,“目前我们投资1.8亿元的六期项目已经完成立项,计划于明年年初开工建设。”公司经理李志泉介绍,公司拥有50多人的研发团队,并且在海南建有实验基地,共有发明专项授权3项,实用新型授权32项,六期项目将会以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为主。在2017年作为选择性除草剂细分行业龙头的辽宁先达落户葫芦岛后,引起了虹吸效应,葫芦岛市载大瀛嘉化工有限公司、天富凯业辽宁新材料有限公司、辽宁优创植物保护有限公司等在精细化工领域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先后在葫芦岛市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投资建厂,进一步完善和增强了葫芦岛市农化产业链和医药产业链,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发展。在中国中化扬农葫芦岛大型精细化工项目现场,机器轰鸣,吊臂挥舞。作为我省打造万亿级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建设的重点推进项目,也是葫芦岛打造基础化工及精细化工千亿级产业集群的支柱项目之一,该项目从5月下旬开工就上满发条,全力推进。“在我们全力抢工期,赶进度之下,可以说每天项目都有看得见的新进展、新变化。”项目管理组副组长吴士昊向记者介绍,目前一期项目正在按计划分两个阶段进行推进,其中一阶段的道路、围墙、水沟、管网等附属配套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主体工程进度约80%,公用工程管廊钢结构安装进度过半,一期一阶段计划建设的5个生产车间中有3个已经封顶。同时二阶段基建工程建设也已经启动。同时,园区内服务化工企业的配套工程也逐步完善。园区内自建日处理能力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目前改扩建的设备安装工作结束,开始联合试运转和通水调试工作,计划年底前正式运营。农业化工是葫芦岛经济开发区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目前,这里的化工园区已落户农业及农化中间体企业1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家。虽然数量不多,但个个是行业“龙头”,随着一个个龙头企业的入驻,一项项重点项目的落地,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也将撑起葫芦岛精细化工产业的半壁江山。中国中化扬农葫芦岛大型精细化工项目建设现场。(摄影:姜帆)差异发展三大产业园区各显特色为推动化工产业形成聚链效益,葫芦岛市大手笔规划了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高新区化工园区以及打渔山化工产业园三大省级化工园区。同时,三大园区的发展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其中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主要依托葫芦岛市丰富的化工基础原料,重点发展农化及中间体、医药及中间体、染料及中间体等精细化工产业。高新区化工园区以锦西石化、航锦化工、锦天化、连石化工、锦化研等公司的石化产业为依托,通过基础原料,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打渔山化工产业园立足葫芦岛及周边地区便利的区位交通条件,重点发展新能源、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化工产业及仓储物流产业。清晰的方向路径,不仅为葫芦岛化工产业发展提供了可遵循的路线图,也为各园区的高质量招商提高了效率。今年以来,葫芦岛市围绕芳烃、烯烃、氯碱、医药、农药等产业链延伸,形成招商图谱,按图索骥,延链、建链、补链、固链、聚链。广泛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头部企业为主体、中小企业全面发展的集群发展态势迅速形成,基础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位于葫芦岛高新区化工园区的辽宁丽天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生产的可发性聚苯乙烯(EPS)发泡成型后广泛应用于建筑保温、绝热材料,精密仪器、电器、易碎品包装材料,工艺品制作等领域。“我们在葫芦岛高新区投资建厂,主要是因为这里有不可替代的原料优势。”公司董事长陆敏山介绍,锦西石化生产的苯乙烯是可发性聚苯乙烯的主要原材料,在高新区建厂能够缩短原料采购半径,为企业减少原料运输时间,压缩成本,并且转化为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巨大优势。在丽天新材料投产后,苯板厂、包装厂等一些下游企业也纷至沓来,苯乙烯产业链条进一步延长。前不久,高新区化工园区招商再添“战果”。瞄准锦天化的化肥资源,天津忠民农业“聚氨酯包膜缓释化肥制造项目”完成摘地,即将开工建设。“依托丰富的原材料及产业配套,锚定产业链精准招商,目标清,方向明。”高新区招商局局长王乐介绍,今年以来,园区组成30人专业招商队伍,深化“驻点招商”,聘请3名园区“招商顾问”,深入开展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上半年,园区引进省外内资1亿元,签约项目7个,投资额30亿元。面对企业日益精细化、专业化、多元化的需求,葫芦岛市下好营商环境“先手棋”,通过“领导干部进园区进企业,服务振兴新突破”专项行动,各级领导全力当好项目建设服务的“店小二”,为企业纾困解难,让项目早落地、快投产。“企业筹建的时候,开发区安排‘项目管家’贴心服务,带着我们办理前期各种手续,为我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推动了项目加速跑。”提起营商环境建设,李志泉竖起大拇指:“营商环境每年都有新变化,每年都有新提升。”“油头”高昂、“化尾”劲摆,葫芦岛市“油头化尾”产业正蓄势崛起,千亿级基础化工及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已然成型。作者:姜帆
    09/26
  • 共享丰收喜悦 共谱和美乐章——辽宁各地举办多彩活动欢庆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大连市普兰店区沙包街道在隋沟村举办“庆丰收·迎中秋”活动,所辖8个行政村现场展示各自的特色农产品,并开展各类趣味竞技比赛活动,充满了丰收的喜悦。图为村民正在进行拔河比赛。(摄影:吕文正)9月23日是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为营造城乡共庆、共祝、共享丰收的浓厚节日氛围,我省从9月20日开始,以“庆丰收促和美”为主题,在大连、鞍山、营口、盘锦、朝阳5个主会场举行开幕式,在14个市及沈抚示范区和45个县(市、区)组织133项活动,充分展示全省农业发展成绩、农村建设成果、农民时代风采。田野搭舞台丰收节,“晒”收成。在营口鲅鱼圈,以“蜇香飘四方质量可追溯生活有预期”为主题的2023第六届中国(营口)海蜇节暨中国·营口国际渔业博览会、东北亚(营口)农副产品展销会于9月20日至24日举行。展会以线上直播线下展览的模式,为国内农产品企业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会场设有海蜇文化展区、新疆乌苏市展区、营口礼物等16个专业展区,突出展示营口海蜇产业优势和特色,促进营口市农渔旅融合发展,提升营口经济活力。稻浪飞歌蟹舞钳,一地双收望丰年。9月23日丰收节当天,第四届中国·盘锦乡村振兴产业博览会暨首届中国稻米全产业链创新展示会在东北新发地农产品供应链中心启幕。博览会以“产业兴旺助力全面振兴新突破”为主题,设置中国稻米全产业链创新展区、辽宁省特色优质农产品展区等六大区块,吸引30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联盟)参展,100余家采购商参会。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9月20日,第三届朝阳·建平杂粮节正式启幕。在农产品展销区,富硒小米、酒高粱、南果梨、食用菌、土蜂蜜等特色农产品,吸引了不少人品尝购买,直播带货更是将农产品销售推向高潮。作为全国产粮大县,建平县粮食产量连续6年突破20亿斤,杂粮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110万亩以上,盛产绿色有机、富硒富锗杂粮品种近百个,建平小米、荞麦、红小豆等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目前全县认证绿色、有机杂粮品牌达21个。农民唱主角与往年相比,今年丰收节上,体现农村和美的庆祝活动更为丰富。9月20日,大连市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庄河市青堆镇河川村启幕。在欢乐热闹的锣鼓声中,庄河大骨鸡选美、绒山羊走秀等地方特色活动不断将会场气氛推向高潮,文艺展演更是充分表达了农民欢庆丰收的喜悦。9月23日,鞍山海城市西柳镇义乌小商品城广场前热闹非凡,庆祝活动在百面锣鼓庆丰收的《鼓鸣盛世》表演中拉开帷幕。随后,大屏幕上播放的视频短片把人们带进丰收的鞍山。紧接着,紧扣“庆丰收促和美”主题的地方特色演出将庆祝活动推向高潮。白天逛展会,傍晚品美食。在营口市,海蜇节活动的“白+黑”模式,让人们全时段、全方位感受海蜇文化的魅力,体验丰收季节的喜悦。同时,活动也为商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宣传与销售机会,力争打造丰收季标杆引领项目。在朝阳市建平县,农民歌手(才艺)大赛、“和美乡村·幸福朝阳建平”短视频及摄影书法大赛、“庆丰收·赞丰收”百首诗歌征集等一系列活动,营造出全民庆丰收的喜庆氛围。记者了解到,今年丰收节庆祝活动,我省各地坚持农民主体、农业主线、农村主场的总要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展示了我省农业发展新成就、农村建设新面貌、农民幸福新生活。作者:李越吕丽刘家伟徐鑫刘立杉张旭
    09/25
  • 辽宁:农博会上感受现代农业
    “我们优选了23家企业参展,带来了一系列新产品,就是要通过农博会的平台把产品推介出去。”9月22日,第十三届辽宁国际农业博览会暨第二十三届沈阳国际农业博览会举行,在法库县冯贝堡镇榆树堡村展台,法库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福生说,“比如这款钙果罐头就是我们新近开发的,还设计了最新标识,目前村里的订单果种植已经达到200余亩,预计农民亩收入能达到6000元以上。”农博会现场。(摄影:赵敬东)本次农博会共有近万种优质农产品汇集,1386家企业参展,现代化农业成果“新”意凸显,新产品、新技术、新品牌成为与会者关注的焦点。在沈阳市综合馆,辽宁同富渔业发展公司不仅带来了“明星产品”鱼肉水饺、笨鱼丸、鱼糕,还展示了鲟鱼骨胶、鲟鱼子酱等新产品,公司负责人佟庆富说:“我们通过研发新产品,不断提升水产品的附加值,并通过农博会平台对接加工企业,拉长发展链条。”“‘鑫丰盛9909’就是我们的大棒新品种,米质好、抗性强。”在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展区,公司工作人员张铭航说。记者了解到,本次农博会邀请辽宁省农科院、沈阳农业大学、东亚种业等科研院所及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专题参展,集中展现新技术、新品种,突出精准科技助农。同时还邀请知名专家讲授食品工业发展新业态,传递最新市场信息和前沿技术动态。擦亮品牌是农产品打进国内外市场的重要举措。农博会上,既全面展示了沈阳蛹虫草、大连海参、东港草莓等知名“辽字号”农业品牌,也涌现不少企业品牌、产品品牌。辽宁养只猪猪牧业有限公司散养藏香猪达到3000余头,产品在市场上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这次公司带来了“藏巴香”品牌系列产品,公司负责人梁海洋说:“品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公司规模化、基地化、标准化程度,我们希望通过线上线下的宣传,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带动更多养殖户增收。”记者:陶阳李越
    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