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大美中国
大美中国
  • 空中之眼瞰“塞上绿洲”
      山西省右玉县南山森林公园一角(5月18日摄,无人机照片)。  夏日时节,山西省右玉县处处绿意盎然,森林、村落、农田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右玉,位于晋蒙交界、毛乌素沙漠风口地带。新中国成立初期,右玉林木绿化率不到0.3%,一年到头,黄风肆虐。70多年来,右玉县干部群众持续不断植树造林,林木绿化率提高到现在的57%,创造了将“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的生态奇迹。  新华社记者詹彦摄  山西省右玉县新城镇田园景色(5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  山西省右玉县四台沟村田园景色(5月18日摄,无人机照片)。  山西省右玉县四台沟村田园景色(5月18日摄,无人机照片)。  车辆在山西省右玉县新城镇道路上行驶(5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  山西省右玉县新城镇田园景色(5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  山西省右玉县南山森林公园一角(5月18日摄,无人机照片)。  山西省右玉县杀虎口风景名胜区风光(5月18日摄,无人机照片)。  山西省右玉县南山森林公园一角(5月18日摄,无人机照片)。  山西省右玉县新城镇田园景色(5月18日摄,无人机照片)。
    05/24
  • 黑龙江伊春:“夜经济”点亮新“夜”态
      5月19日,游客在伊春夜市休闲游览(无人机照片)。  夏夜,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的伊春夜市烟火气升腾,人们在这里品尝美食,畅游集市,感受新“夜”态的活力与激情。  新华社记者张涛摄  5月19日,在伊春夜市,小朋友等待美食出炉。  5月19日,游客在伊春夜市休闲游览(无人机照片)。  5月19日,在伊春夜市内,商家正在制作美食。  5月19日,游客在伊春夜市排队购买美食。  5月19日,游客在伊春夜市内休闲游览。  5月19日,游客在伊春夜市内游览。  5月19日,在伊春夜市内,商家正在制作饮品。  5月19日,游客在伊春夜市休闲游览。
    05/23
  • 甘肃兰州:河口古镇“黄河灯展”亮灯
      5月19日,游客在河口古镇“黄河灯展”上参观游览。  当日,位于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黄河岸边的河口古镇“黄河灯展”正式亮灯。此次灯展以“河口耀千年·丝路映万古”为主题,各类灯组交相辉映,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览。此次灯展将持续到10月底。灯展活动期间,河口古镇还将举办盛装巡游等活动,为游客带来丰富的参观体验。  新华社记者陈斌摄  5月19日,游客在河口古镇“黄河灯展”上参观游览。  5月19日,游客在河口古镇“黄河灯展”上参观游览。  5月19日,游客在河口古镇“黄河灯展”上拍照留念。  5月19日,游客在河口古镇“黄河灯展”上拍照留念。  5月19日,演员在河口古镇“黄河灯展”上演出。  5月19日,游客在河口古镇“黄河灯展”游览。
    05/23
  • 飞阅河西走廊“长城露天博物馆”
      这是5月17日在甘肃省嘉峪关市拍摄的悬壁长城(无人机照片)。  甘肃省是长城资源大省,境内长城总长度3654公里,居全国第二。其中,河西走廊现存汉长城1400多公里、明长城1200多公里,被誉为“长城露天博物馆”。雄山峻岭中的气势磅礴、荒漠戈壁上的古朴沧桑、第一雄关内的威严壮阔,生生不息的长城精神,在这座“博物馆”里流传千年。  新华社记者陈斌摄  这是5月17日在甘肃省嘉峪关市拍摄的悬壁长城(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陈斌摄  这是5月17日在甘肃省嘉峪关市拍摄的悬壁长城(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陈斌摄  这是5月17日在甘肃省嘉峪关市拍摄的关城景区(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陈斌摄  这是5月17日在甘肃省嘉峪关市拍摄的关城景区(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陈斌摄  这是5月17日在甘肃省嘉峪关市拍摄的关城景区(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陈斌摄  这是5月17日在甘肃省嘉峪关市拍摄的关城景区(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陈斌摄  这是5月16日在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拍摄的山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陈斌摄  这是5月16日在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拍摄的明长城(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陈斌摄  这是5月16日在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拍摄的金山子烽火台(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陈斌摄
    05/22
  • 贵州麻江:以花为“媒”激活乡村旅游
      5月17日,游客在贵州省麻江县宣威镇药谷江村赏花。  初夏时节,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县宣威镇药谷江村种植的500余亩金鱼草竞相开花,色彩斑斓的花谷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花赏景。  近年来,麻江县宣威镇春夏季种植金鱼草、薰衣草,秋冬季种植菊花等花卉,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和农业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花卉产业,以花为“媒”带动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社记者杨文斌摄  5月17日,游客在贵州省麻江县宣威镇药谷江村赏花。  新华社记者杨文斌摄  5月17日,游客在贵州省麻江县宣威镇药谷江村赏花(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杨文斌摄  5月17日,游客在贵州省麻江县宣威镇药谷江村赏花(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杨文斌摄  5月17日,游客在贵州省麻江县宣威镇药谷江村赏花(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杨文斌摄  5月17日,游客在贵州省麻江县宣威镇药谷江村赏花。  新华社记者杨文斌摄  5月17日,游客在贵州省麻江县宣威镇药谷江村赏花(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杨文斌摄
    05/22
  • 古城不夜天
      5月16日,游客在丽江古城内的大石桥景点观光游览。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云南丽江古城内熙熙攘攘,来自各地的游客在这里就餐、购物、休闲娱乐,体验古城“夜经济”。  新华社记者陈欣波摄  5月16日,游客在丽江古城内游玩。  5月16日,游客在丽江古城内游玩。  5月16日,游客在丽江古城内游玩。  5月16日,游客在丽江古城一家手鼓店里体验打手鼓。  5月16日,游客从丽江古城巷子里的油纸伞下经过。  5月16日,在丽江古城一家店铺内,店主展示传统织布技艺。
    05/19
  • 走进开放式的“古城博物馆”——福州
      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5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  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的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将于5月18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  福州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建城史和7000多年历史文化积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多年来,福州持续推进文物和古厝保护工作,并将建筑单体保护扩展为区域性历史文化资源整合和集中成片保护利用,形成17个特色历史文化街区、2个遗址公园、261条传统老街巷、1200多处重点文物和古建筑的全方位立体保护体系,并探索“古厝+非遗”“文物+旅游”等模式激活历史文化遗产活力。在福州,保护利用中的古厝、古街区、古遗址成为一座座“开放式的博物馆”,彰显千年古城的历史文化魅力。  新华社记者魏培全摄  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5月16日摄)。  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5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  游客在福州烟台山历史风貌区古厝咖啡馆内休闲(5月16日摄)。  这是位于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严复故居(5月16日摄)。  游客在福州烟台山历史风貌区参观(5月16日摄)。  这是位于福州市台江区的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素有“福州传统商业博物馆”之称(5月16日摄)。  这是5月16日拍摄的福州烟台山历史风貌区(无人机照片)。  游客在位于福州马尾的中国船政文化城参观(5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  游客在福州冶山春秋园的考古发掘区唐代马球场遗址参观(5月16日摄)。
    05/19
  • 山东五莲:发展茶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5月16日,在五莲县叩官镇一处茶场,茶农在采摘茶鲜叶(无人机照片)。  近年来,山东省五莲县将茶产业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培育品牌提升品级。如今,五莲县茶园总面积3.7万亩,年产干茶1320吨,产值2.6亿元,茶产业已成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特色主导产业之一。  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摄  5月16日,在五莲县叩官镇一处茶场,茶农在加工茶叶。
    05/18
  • 山东即墨:利用闲置空间 打造健身乐园
      5月14日,市民在青岛市即墨区环秀街道一个公园骑行(无人机照片)。  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在推进城市建设进程中,利用闲置空间,打造了一批“口袋公园”“健身公园”,为市民在家门口运动休闲带来便利。  新华社发(王昭脉摄)  5月14日,小朋友在青岛市即墨区通济街道一个公园玩耍。  5月14日,小朋友在青岛市即墨区通济街道一个公园玩耍。  5月14日,市民在青岛市即墨区环秀街道一个公园骑行(无人机照片)。
    05/18
  • 山清水秀镜泊湖
      5月14日,游客乘船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镜泊湖世界地质公园游玩。  初夏时节,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镜泊湖世界地质公园内山清水秀,美丽的风光吸引游客前来游玩。  新华社记者谢剑飞摄  这是5月14日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拍摄的镜泊湖世界地质公园(无人机照片)。  这是5月14日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拍摄的镜泊湖世界地质公园吊水楼瀑布(无人机照片)。  这是5月14日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拍摄的镜泊湖世界地质公园吊水楼瀑布(无人机照片)。  5月14日,游客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镜泊湖世界地质公园吊水楼瀑布旁观赏游玩。  5月14日,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镜泊湖世界地质公园,瀑布跳水表演者狄焕然从吊水楼瀑布上纵身跃下。  这是5月14日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拍摄的镜泊湖世界地质公园风光(无人机照片)。
    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