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大美中国
大美中国
  • 创新中国——70年中国面貌变迁述评之二
    历史,公正地记录着一个国家走过的70年印迹。  从一穷二白起步,在砥砺奋进中开拓,世界深切感知着创新之中国。  每一秒钟,一辆汽车下线;  每一分钟,超过40家市场主体注册登记;  每一小时,20多万旅客乘高铁出行、500余万件快递被寄出签收……  东方大国的律动,让人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创新惊喜。70年波澜壮阔的历程,始终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一切为了人民。  创新中国的跨越  历史的长河,静观时往往风平浪静,蓦然回首,才能体会波澜壮阔。  开国大典上,参与阅兵的飞行编队一共只有17架飞机,但没有“中国造”。为了飞出气势,这支“万国牌”飞行队,不得已绕回来再飞一圈。  小到火柴、螺钉,大到飞机、汽车,那时的中国,工业几乎为零,许多地方还是“刀耕火种”,这是共和国起步时面临的贫寒“家底”。  没有图纸,就从最简单的设计干起;没有电脑,就用算盘“打”出核心数据……中国首款国际主流水准的干线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首飞成功(2017年5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一路蹒跚、一路笃行,人们终于迎来了运20、C919、AG600大飞机“三兄弟”蓝天聚首,中国不再是“没有翅膀的雄鹰”。  岁月的脚步走过70个年头。  从技不如人落后挨打到矢志创新自立自强,古老中国不断焕发青春活力,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插上腾飞翅膀。“鲲龙”AG600在珠海金湾机场起飞(2017年12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梁旭摄  一条路,见证世纪变迁。  八达岭长城脚下,古代中国的伟大工程与当代中国的创新标记在这里邂逅,被誉为中国铁路发展“集大成者”的京张高铁完成全线铺轨。  在同样的起点和终点,一百年前,中国人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全线通车。百年后,高速飞驰的“复兴号”将从长城正下方静静驶过。中铁三局工人在河北张家口京张高铁官厅水库特大桥进行铺轨作业(1月13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一粒粮,关乎家与国。  河北省南皮县,东临渤海,地多盐碱。“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一首民谚,曾道尽当地民生之艰。  昔日盐碱荒地,今朝“渤海粮仓”。李振声,这位与袁隆平并称为“南袁北李”的老科学家,数十年专注研究小麦新品种,只为将“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李振声院士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中科院南皮站)的试验田里(2014年5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一座桥,书写创造奇迹。  伶仃洋,南海进入珠江的咽喉要道。碧波之上,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飞架香港、澳门、珠海三地。这座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因大桥建设者们迸发出的创造伟力而气贯长虹。  回望历史,很少有哪个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历经苦难与辉煌;也很少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在创新奋斗中始终坚持着同一个梦想。  70年波澜壮阔,创新是不断递进的旋律。  从吃不饱到“吃得好”“吃得健康”,创新,让中国人彻底甩掉“东亚病夫”的帽子,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划出了一道急速的上升曲线;  从1952年1小时消费品零售额不足300万元,到1小时网上“买买买”就达11亿元。创新,让中国从过去的“世界工厂”变成“全球超市”;  从百废待兴到经济总量跨越90万亿元大关,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创新,让中国在70年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  古老的东方大国从沉睡中苏醒,在持续迸发的加速度中,焕发出蓬勃的活力生机。  “一部新中国奋斗史,也是一部慷慨激昂的创新奋斗史,中国式创新让‘赶上世界’的强国梦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中科院院士韩启德说。  创新中国的密码  这是一段解密的往事。  “也许我告别,将不再回来,你是否理解,你是否明白?”20世纪80年代,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将在南海开展极限深潜。参试人员心情忐忑,宿舍里响起《血染的风采》。  数百米深的深潜试验,是最危险的试验。曾经,国外一艘核潜艇失事,129人遇难。中国能成功吗?这是黄旭华院士手捧潜艇模型的肖像照片(2016年12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熊琦摄  身为潜水艇总设计师的黄旭华当场宣布:“我将与大家一起下水!我们要唱着‘雄赳赳,气昂昂’的进行曲,把试验数据成功拿回来!”  下潜的每一秒都惊心动魄。100米、200米、250米、260米……一个新的核潜艇纪录诞生了!  当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强国梦的庞然大物从水中浮起时,黄旭华激动得泪水长流。  梦想拾级而上。  这向上的每一步,汇聚了无数中国人生生不息的创新与奋斗。如阵阵清风吹散了迷雾,让精神纽带一点点延展开来。  从温饱不足到迈向全面小康,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中,无数梦想竞相绽放。创新,这颗神奇的“种子”,以惊人的速度不断“生长”。  70年来,从经济特区、国家级新区,到上海自贸区、雄安新区;从上海张江到深圳南山,从武汉光谷到成都天府……创新之花开遍神州大地。  70年来,从“筒子楼”“大杂院”到中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突破39平方米,从“一药难求”到139个品种获得新药证书,民生的“小事”,成为推动中国创新发展的“大事”。  人们疑惑,一个跨越百年沧桑,曾经封闭愚昧的古老民族,如何焕发出崭新的生机活力?曾经一盘散沙的东方大国,如何凝聚出一往无前的创新伟力?  ——制度优势是根本保障,是我们成就事业的动力之源。  2019年3月10日凌晨,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6C”卫星发射升空。至此,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第300次飞行任务。新华社发(郭文彬摄)  研制“两弹一星”、发展载人航天、实施探月工程,调南方之水、从风中取电、在云端架桥,一个个重大工程惊艳全球,架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跨越式发展的坚固强梁。  以基本医保全覆盖、养老保险覆盖9亿多人,形成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网;以7.4亿贫困人口的脱贫,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是我们的唯一选择。”“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院士说。  ——改革开放是强大动力,70年实力积累让创新巨变“水到渠成”。  改革开放一声春雷,深圳蛇口工业区喊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百万劳动大军涌向深圳,“逼”出了中国第一个人才市场;放开生活必需品价格,搞活了一个生活资料市场……  新中国的7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本身就是人类历史上最短时间内开展的最大规模的创新行动。一次次思想解放、一代代接力前行,不断开启社会“活力之源”。  ——人才集聚成关键支撑,为创新中国注入澎湃动能。  1978年底,经千挑万选,52名中青年学者启程赴美留学,而2017年底,来华的外国留学生已经超过50万;  新中国成立时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不足500人,如今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第一,越来越多的“千里马”竞相奔腾,助推中国实现历史性跃升。  ——市场广阔是魅力之源,形成创新中国的巨大“吸附效应”。  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依托庞大的市场需求,以高铁、网购和互联网支付等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涌现。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改变着今天的中国。  70年来,中国主动敞开大门、迈开大步,真正让中国赶上了世界潮流,融入了世界体系,成为历史的创造者、潮流的引领者。  创新中国的希望  于都河北,东门渡口。  80多年前,中央红军在这里集结,迈出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步。曾经的硝烟战火已随着滚滚河水远去,如今的于都河畔,“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伫立于此。不远处,一枚“长征”火箭模型与纪念碑遥相呼应。  从永载史册的红军长征,到新中国成立后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两座精神的丰碑,架起了民族独立复兴的精神之柱。  是创新,让这一切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苦难走向辉煌。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2019年会以“极不平凡”被人们铭记。  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纷扰;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交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用创新伟力来爬更陡的坡,迎更急的浪。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革时代的技术日新月异,我们所面对的风险与挑战也与日俱增。”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怀进鹏院士说。  天下之事,非新无以为进。  面对日趋激烈国际竞争,如果我们仅凭“一招鲜”或者“几招鲜”,很难有长足的进步,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  “我命由我不由天。”一句热血的台词在2019年的这个夏天火了。哪吒,这个中国传统神话里的神奇小子,成了中国暑期电影档的票房冠军。不服输、不认命,境遇再坎坷,也要闯出一片天。  精神的力量,并非只存在于高光时刻,更在危难关头突破命运的阴霾。  创新发展“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  小至一镇一村,大至神州南北,70年的光辉历程,见证了新中国的沧桑巨变;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千千万万的奋斗者砥砺前行。  要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用创新做引擎,心无旁骛推动高质量发展,“冲刺”全面小康不停步。  要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沉得住气、稳得住神。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推出一系列支持鼓励创新的重磅举措,奋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要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保障,要从强调增长速度到注重发展质量,就要用改革的创新举措,温暖中国人的心房。因为,创新的增长点就蕴含在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中。  “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80多年前,方志敏烈士这样畅想《可爱的中国》。  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个历史节点上,对创新中国的最大致敬,就是创造新的更大奇迹;对历史的最好纪念,就是书写“可爱中国”新的辉煌篇章。
    09/18
  • 民主中国——70年中国面貌变迁述评之三
    70年前,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创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篇章,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  70年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为国际社会贡献了实现民主的中国方案。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这是代表投票表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新华社记者丁海涛摄  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  每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有值得铭记的历史性时刻。  1954年9月,1200多位各地选举产生的全国人大代表齐聚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政治制度由此在古老而崭新的中国落地生根。  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  98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实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  70年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在自强、自立的过程中,中国人民选择了与西方截然不同的民主政治模式——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形象地比喻。  根植中国现实,这一制度有效保证了人民享有更加广泛充实的权利和自由,更加广泛深入参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  从“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到修改选举法实现城乡居民“同票同权”;从调整和每个家庭息息相关的生育政策,到修法赋予设区的市立法权为地方改革发展注入新活力……一系列制度和实践,实现了对民主理念和方法的建设性创新。  顺应时代潮流,这一制度展现出集中力量办大事,促进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独特优势——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49年的49.7元提高到2018年的28228元,实际增长近60倍;GDP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由1978年的1.8%上升到2018年的近16%;高铁营业总里程在短短10年内突破3万公里……一个个人间奇迹在中国大地诞生。  制度唯坚持发展,方彰其生命;探索唯艰难困苦,方玉汝其成。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反映人民意愿,顺应时代潮流,能够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提供政治制度保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  2018年6月3日,福建省浦城县仙阳镇巽岭村党员群众对村党支部委员的履职满意度进行测评。新华社记者张国俊摄  制度更加健全,渠道更加通畅  这是共和国宪法发展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  2018年3月11日下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高票表决通过,如潮的掌声,在万人大礼堂长时间响起。  肩负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神圣职权,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代表们在这次会议上,对宪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审议。  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人民意愿成为国家意志,为国家发展擘画蓝图,凝聚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奋斗,这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过程,也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体现。  70年来,我国不断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参与,使广大人民群众反映意愿的制度更加健全、形式更加多样、渠道更加通畅。  “我从农民工中来,每天都在和新生代农民工打交道。”“95后”代表邹彬在全国人代会上积极为农民工代言。与西方不少议会由权贵精英组成不同,中国的人大代表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  数据显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一线工人、农民代表占到了代表总数的15.7%,与上一届相比提高了2.28个百分点。更多基层的声音能够进入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实现形式,不断与时俱进、完善发展,立法主导作用进一步强化,宪法法律实施和监督制度更加健全,有力保证了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要看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1979年冬,北京寒意正浓,人民大会堂内气氛热烈。一顿特殊而又普通的火锅宴在这里摆起来。  正是在这次“火锅协商会”上,五位工商界元老向中共中央提出了发展开放长江航运、发挥知识分子作用等建议,并很快形成了相关国家政策举措。  1982年,全面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施行,首次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政治协商制度的地位。  《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白皮书显示,改革开放以来,全国政协共开展2000多项视察调研,收到135111件提案,立案124868件,编刊及转送社情民意信息11688件,大多数提案的建议得到采纳和落实。  社会各界都能有效参与政治生活,基层群众得以充分行使民主权利,这就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真谛。  2019年3月9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湖南代表团会议上,邹彬(右)与其他代表交流。新华社记者王毓国摄  让每个人智慧闪光,民主更有活力  8月的北京,骄阳似火。  北京市市、区、乡镇三级1万余名人大代表走进街道、社区,就《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订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如此广泛的意见征集,只因垃圾分类关系千家万户,牵动千万市民的心。  大至宪法修改,小至垃圾分类,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70年来,这样生动而质朴的民主实践图景,在神州大地上,每天都在发生。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还权于民,废除保甲制度,建立居民委员会。从那时起,实践“人民民主管理城市”理念的居委会制度取代了保甲制度。  如今的中国,城乡基层民主有序发展,以城乡村(居)民自治为核心,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本建立。  倾听人民呼声,顺应人民期待,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调动人民积极性,让民主更有活力。  在浙江,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正在全省推行。  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回迁安置房建设……新机制使民生实事由“政府自己定自己办”转变为“群众提、代表决、政府办、人大评”,政府决策由“为民作主”变为“由民作主”,老百姓最终成为项目的受益者。  四川眉山市丹棱县的乡村,家家户户房漂亮、院整洁,村村水清亮、路通畅。  这样一幅美丽的农村图景,得益于群众广泛参与,治理了过去令人头疼的“垃圾难题”。而四川还有很多农村地区,创新议事协商形式,保证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充分发挥了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  截至2017年,全国农村普遍开展了9轮以上村委会换届选举,98%以上的村委会依法实行直接选举,村民参选率达95%;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参选率达90%以上。  让每个人的智慧闪光,融入国家治理大格局,“中国式民主”因此生机勃发。如同参天大树,中国的民主深深扎根在神州大地的“土壤”中,不断得到滋养,逐渐枝繁叶茂。  70年来,我们党坚定不移推进人民民主,为的就是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让人民实现内容广泛、层次丰富的当家作主;为的就是建设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保证决策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  回首过往,民主的进程栉风沐雨;展望未来,民主的脚步愈加坚定。  人们有理由相信,人民民主一定能在中华大地上焕发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展现勃勃生机。
    09/18
  • 法治中国——70年中国面貌变迁述评之四
     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必然要走向法治化。  新中国70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适应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时至今日,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都以法治为框架、由法治来贯彻、用法治作保障。  奉法者强,则国强。  神州大地上,法治中国宏伟画卷徐徐铺开。这是人类法治文明历史上当之无愧的壮举,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保障。  艰辛探索,开辟法治中国正确道路  这是“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北山街馆区门口(2018年2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初秋时节,北京市西城区金井胡同一处幽静的院落内,曾经的主人——清代法学界沈家本的半身像静静矗立,注视着前来参观的人们。  一百多年前,沈家本主导修律运动、力图强国,却因国力孱弱、列强肆虐,随着清朝覆灭无疾而终。  千里之外的浙江杭州,浙江省档案局。  这是“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北山街馆区展出的“五四宪法”英文版(2018年2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一张泛黄的薄纸,10余个字迹不一的签名。这份特殊的“签到表”来自新中国“五四宪法”诞生之际全国广泛开展的关于宪法草案的大讨论,见证着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坚实起步。  回望70年峥嵘,一条鲜明的主线清晰可见:探索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道路决定命运,旗帜锚定方向——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积极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建设的成功经验,抓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初步奠定社会主义法治基础。  吸取“文化大革命”中法制遭受严重破坏的沉痛教训,我们党深刻认识到,法治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十七大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依法治国成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成为党史上首次专门研究法治建设的中央全会;2018年,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工作全面启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委员会主任……我们党从前所未有的高度谋划法治,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践行法治,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和落实。  2018年以来,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纪委监委积极开展纪法“周周讲村村到”宣讲行动。这是江苏省盱眙县纪检监察干部来到盱眙县太和街道漫岗社区宣讲(2018年6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李响摄  正确的法治道路,只能靠自己走出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脱胎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于丰富生动的中国实践。  1950年5月实施的新中国第一部法律——婚姻法,使无数受压迫的妇女获得了自由和新生。同年6月诞生的土地改革法,以法律的形式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1986年制定的民法通则,结束了中国没有系统的民事立法的历史。1997年对刑法进行全面修订,形成比较完备的刑法典。  走进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更加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从“有法可依”走向“良法善治”的步伐铿锵有力。  民法总则诞生,宣告中国迈入“民法典时代”;制定监察法,在法治轨道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政法领域改革向纵深挺进,破除阻碍公平正义的藩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法治德治相得益彰……  2010年,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告形成。短短数年间,法治建设已从静态的法律体系向囊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的法治体系全面提升,体现全面依法治国整体要求,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重大飞跃。  平出于公,坚守法治中国不泯初心  上世纪九十年代,18岁的内蒙古青年呼格吉勒图被认定犯故意杀人罪、流氓罪并执行死刑。18年后,该案终获再审,呼格吉勒图被改判无罪。  2019年7月30日,曾经自认“呼格案”真凶的罪犯赵志红被依法执行死刑。出乎不少人意料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在死刑复核中,对赵志红21起犯罪事实中包括“呼格案”在内的4起,由于证据不足不予确认。  呼格吉勒图的父母李三仁、尚爱云听到再审结果后与新华社记者汤计含泪相拥。新华社内蒙古分社高级记者汤计先后为“呼格案”写了5篇情况反映(2014年12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任军川摄  纠正冤错案件,靠的不是“真凶再现”或“亡者归来”。疑罪从无、证据裁判等现代刑事司法原则落到实处,正义终将不再“迟到”。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回首来路,司法进步的足迹清晰可见——  1979年,中国第一部刑法、刑事诉讼法诞生,刑事审判从此有法可依。1996年,刑事诉讼法首次作出修改,“疑罪从无”的刑事司法原则终于在法律上得到落实。  “不冤枉一个好人,不放过一个坏人”,这一广大司法办案人员曾经的座右铭,开始逐渐被更公正的司法理念、更完备的人权司法保障所取代。  2013年,延续半个多世纪的劳教制度正式废除;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等一系列刑事司法改革举措;2018年,检察机关对不构成犯罪或证据不足的决定不批捕16万余人、不起诉3万余人,人民法院依法宣告517名公诉案件被告人和302名自诉案件被告人无罪……  平出于公,公出于道。政法领域改革的深度和广度远超以往,影响深远——  一场员额制改革,全国法官、检察官“重新洗牌”。司法责任制改革全面推开,12万多名法官、9万多名检察官遴选入额,“谁办案谁负责”成为广泛共识,有效提升司法质效。  人民法院“刀刃向内”消灭“立案难”、攻坚“执行难”,最高人民检察院机构“重塑性”变革带来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等职能并行的法律监督总体布局,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执法公信力,公共法律服务开始惠及千家万户……  无法外之人,无法上之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平正义更加可触可感——  1992年,一部《秋菊打官司》走红荧幕,折射老百姓“民告官”的不易。  2014年,行政诉讼法迎来制定25年后的首次大修,破解“告官不见官”等一系列行政诉讼难题。2016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行政案件超过20万件,其中以判决方式结案的一审案件中,行政机关败诉率超过三成。  管住“任性的权力”,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依法度。  1952年,刘青山、张子善因贪污被判死刑,共和国反腐第一案轰动全国。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不论其职务多高,都将受到依法严惩。  让政府工作在法治轨道上开展,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人民对法治的信心与日俱增。  护航发展,迈向法治中国更高境界  在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的荣誉室里,陈列着一件特殊的展品。一份标着“外资审字(1980)第一号”的文件,被视为我国首家中外合资企业的“出生证明”。  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的诞生,得益于一部法律——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40年后,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外商投资法,成为新时代我国外商投资领域新的基础性法律,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次注入强大法治力量。  经济发展时代进步,离不开法治护航;社会和谐百姓平安,靠的是法治守卫。一路走来,法治始终为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从1949年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体制的五种经济成分,到1982年现行宪法明确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宪法法律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筑牢法治根基。  1986年实施中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和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让境内外人员往来实现依法管理;九十年代公司法和合伙企业法先后制定,确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新的市场体系……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行进到哪里,法治就跟进到哪里。  在福州市市民服务中心公安交管便民服务窗口,汽车租赁企业代表在办理业务(8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宋为伟摄  仅在党的十八大后五年间,国务院部门已累计取消行政审批事项600多项,设置的职业资格削减70%以上。大刀阔斧推进“放管服”改革,政务公开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经济社会活力进一步释放。  “有恒产者有恒心”。风清气正,才好放手创业干事。  值班法官吴尚伟(左二)在调解一起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4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翁忻旸摄  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人民法院加大甄别纠正涉产权案件力度,检察机关规范办理涉民营企业案件执法司法标准……法治的力量给企业家们吃下“定心丸”。  铁腕惩恶扫出朗朗晴天,社会才能和谐稳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广东省公安机关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情况(2018年7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邓华摄  2018年以来,扫黑除恶发起总攻,与“打伞破网”同步推进。一批长期得不到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被揭开盖子、撕开口子、挖出根子,让人民群众带着满满的安全感决胜全面小康。  厉行法治,重在法之必行。一个繁荣富强的法治中国,必然是人人尊法守法的法治社会。  曾经信“访”不信“法”,如今遇事先找“法”;曾经律师难找、公证难做,如今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法律帮助;打官司别再“找领导”,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有了“高压线”……法治权威成为每一个公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每个人都是法治中国的亲历者、推动者和受益者。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场深刻而重大的社会变革,为社会繁荣发展、国家长治久安夯基垒台。法治的力量,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护航中国迈向良法善治新境界,谱写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崭新篇章。
    09/18
  • 文明中国——70年中国面貌变迁述评之五
    70年,神州大地上沧海桑田,14亿人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70年,不过人类历史长河的短暂一瞬,却为何能重塑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气质?  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积蓄起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明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中国,这个从五千年历史深处走来的文明大国,在民族复兴的壮丽征程中迎来新的曙光。  不忘本来:从历史中走来焕发崭新光彩  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港汊纵横,芳草如茵。  这是2019年6月23日无人机拍摄的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宫殿区。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两个多月前,“良渚古城”申遗成功,“中华上下五千年”得以“实证”。  在这里,可以感受古人建城的智慧,可以体验学者考古的劳作,也可以尽情挑选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我们,离五千年并不遥远。  北京国家图书馆,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如期上演,吸引无数目光。  2018年9月28日,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主办的“旷世宏编文献大成——国家图书馆藏《永乐大典》文献展”正式开展。这是参观者在观展。新华社记者殷刚摄  330余种珍贵藏品,通过数字虚拟、全息视屏等现代科技手段,将中华民族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永恒魅力展现给每一位观众。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文明,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接连热播,“国学热”“文物热”“诗词热”魅力不减……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饱含华夏先哲的无穷智慧,是我们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  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成为新中国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筑牢了我们文化自信的根基和底气。  这是2019年8月1日无人机拍摄的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全貌。新华社记者程敏摄  湖北黄冈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  巍峨耸立的纪念碑下,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整齐列队,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  今年夏天,1300余名记者再走长征路,行程1.6万余公里,用1万多篇生动报道,再现了壮怀激烈、惊天动地的革命故事。  参加“记者再走长征路”活动的媒体记者在六盘山脚下的“红军小道”上进行体验式采访(2019年8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  信仰之火熊熊不息,红色基因融入血脉。  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色精神在一代代人的心中传承,激励着亿万中华儿女胼手胝足的奋斗。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  回首70年,在风雨兼程的征途中,赓续精神血脉、传承文明基因,书写了国家发展的壮丽史诗,也凝聚起同心筑梦的磅礴力量。  精彩跨越:激活一池春水构筑精神坐标  历史的指针,定格在1949年10月1日——  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同志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在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长安街上,游行队伍高举红旗,纵情欢呼。  70年后,国家博物馆展出经典巨幅油画《开国大典》,再次将人们带回那个令人心潮澎湃的历史现场。  时空转换中,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已浴火重生,屹立东方。  色彩的变化,描绘出国家繁荣的图景——  绿、蓝、黑、灰,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服装色调,“列宁装”“布拉吉”……简朴的衣着折射出那个时代物质的匮乏。而如今,千姿百态的国风华服引领时尚潮流,“MadeinChina”在世界舞台大放光彩。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钱集镇新桥村村民在农家书屋阅读(2019年8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任鹏飞摄  数字的更迭,记录下时代发展的步伐——  55个,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公共图书馆的数量。而如今,这一数字突破3100大关。从“书荒”到“书海”,从纸质阅读到网络视听、网络文学、数字出版……中国人的精神食粮愈发丰富。  贵州省织金县金龙小学里的蹲式冲水卫生厕所(2018年10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张玉薇摄  理念的飞跃,印证了文明进步的力量——  “一个土坑两块砖,三尺土墙围四边。”这曾是农村厕所留给人们的印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场“厕所革命”在全国打响,推动乡村生产生活方式变革,可以“看山望水忆乡愁”的美丽乡村,释放出乡村振兴新动能。浦江之滨,垃圾分类成了上海人的“新习惯”,润物细无声的改变让“东方明珠”更加璀璨。  70年时光如水,带来的不仅是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也是精神财富的极大丰富。  湘西大山深处,一家小小的农家书屋,托举起无数孩子的梦想。  管理员向民志双脚残疾。为了读书看报,他爬到离家半里外的村部借阅报刊。为了让更多人获取知识的力量,他克服重重困难创建“明志书屋”,成为湖南省第一家农民自办的农家书屋。  “我因读书战胜了残疾所带来的不幸,希望书屋也能照亮大山娃子的未来。”  京西宾馆会议楼前厅,军功章光芒闪耀。  来自湖北的94岁老英雄张富清在前排就座,激动不已。  “看到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我们当年的流血牺牲都值得!”  伟大的时代涵养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  这是英模辈出的时代。孔繁森、李保国、廖俊波、黄大年……一大批时代楷模、最美人物,诠释和光大了中华文明的品格风范。  这是精神昂扬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高举,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为当代中国的价值公约,让社会主义道德的阳光洒满人间,文明新风吹遍神州大地。  这是万象更新的时代。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文艺的大发展大繁荣,让人民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人民科学文化素养大幅提升,社会创造力和活力不断迸发,“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动景象成为新时代的鲜明标识。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70年精彩跨越,不仅激活了一池春水,更重构了民族的精神坐标。文明中国的铿锵步履,留下时代洪流中无数生动剪影,标定了人们为之奋斗的前行方向。  开辟未来:凝聚文明力量追寻美美与共  70年,深刻改变了中国面貌,也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走向。  人类历史是一幅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在海纳百川中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在兼收并蓄中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新时代的中国故事,书写了浓墨重彩的文明华章。  文明古国,历久弥新,中国作为东方大国的气度风韵令世界愈加着迷——  8月30日晚,北京水立方,装点得宛如一个巨型篮球场。2019年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开幕式在此举行。  京剧与钢琴合鸣《天行健人自强》、古琴演奏《众人力无不胜》等,诠释共生共荣的东方哲学,弘扬中国体育文化。  风从东方来。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水墨丹青、敦煌飞天等尽显中华文明盛大气象,到2016年G20杭州峰会文艺演出令八方宾朋在诗情画意中感悟“最忆是杭州”,中华文明散发出的夺目光彩、永恒魅力,让大国外交更具自信。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以丰厚浓郁的中华美学意蕴传递“民心相通”,拨动世界心弦——  《敕勒川》《好花红》《在水一方》……在波黑首都萨拉热窝青年宫,一首首中国歌曲赢得热烈掌声。“一带一路·民意相通”少儿合唱音乐会,在两国民众间搭建起民意相通的桥梁。  坐在台下的达里娅如痴如醉,她正在萨拉热窝大学孔子学院学习汉语。“孩子们的演出非常成功!明年我要到中国去实地感受中国文化。”  自2004年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创办至今,孔子学院已走过15年的发展历程。截至2018年底,中国在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近200万……  数字的增长,折射出中国为推动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增进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的不懈努力。  合作共赢、共建共享,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实践者,彰显文明担当——  绿色、可持续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配;开创性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给出实现世界文明永续发展的中国方案;“长城脚下的世园会”让各国人民共享绿色生活之美……  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力量凝聚广泛共识。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这是中国的文明担当,也是推动文明繁盛、人类进步、世界和平发展的中国力量。
    09/18
  • 和谐中国——70年中国面貌变迁述评之六
      中国选手、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职工赵脯菠获得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金牌(8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鲁金博摄  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题:和谐中国——70年中国面貌变迁述评之六  新华社记者熊丰  “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古老哲学,人类文明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政通人和、内和外顺、协和万邦……“和”,蕴藏着深刻哲理,从历史深处走来,在新时代闪耀光芒。  70年来,新中国在发展中实现和谐。56个民族、亿万中华儿女同心筑梦,奏响了百姓和顺、城乡和美、社会和谐的美妙乐章。  “和”的精彩——“个人梦”融入“中国梦”  8月27日,俄罗斯喀山,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  总时长18个小时、4个模块的焊接,在近乎微米之争的精度中,赵脯菠用堪称完美的表现一举夺得焊接项目金牌。  闪耀的弧光,点亮了赵脯菠的人生。这个来自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95后”小伙,初中毕业后进入攀枝花技师学院学习,如今站上了世界级最高领奖台。  知识改变命运。从新中国成立初期,4.5亿人口中80%以上是文盲,到今天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和年毕业人数居世界首位。70年来,亿万人民通过受教育实现了人生理想。  和谐,是各展其能、各得其所。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每一个梦想都可以拔节生长,每个人都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和谐中国,就有了最具活力的底色。  构建和谐,不仅要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还要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不断增进人民福祉的“加法”——改革开放以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1元增加到2.82万元;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这是一个也不能少的“减法”——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7.7亿人减少到2018年1660万人。  卓达·天津市武清区养老护理中心工作人员在给老人端饭(1月24日摄)。该中心占地面积约80亩,是一所集收养、康复、照护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新华社记者李然摄  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9.42亿人,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44亿人……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劳有所得、住有所居,一张张民生基础保障网,将一个个家庭的“小幸福”,联结成整个社会的“大和谐”。  和谐,更要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9月1日,在北京市西城区广内街道为老服务中心,志愿者为辖区内老人义务理发。新华社记者赵宇思摄  发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雷锋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如今,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注册志愿者超过1亿人,记录志愿服务时间超过12亿小时。  邻里守望、交通引导、关爱农民工、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深入生活的日常平常经常,惠及人们的衣食住行。  70年来,从“学习雷锋好榜样”到“孝老爱亲”“乡贤文化”,以和善居民、和美家庭促和睦邻里、和谐村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熔铸成向上向善的精神气质,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优良“家风”。  4月1日,在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联合调解中心,工作人员在调解一起合资纠纷。新华社记者翁忻旸摄  “和”的智慧——“崇德尚法”推动“共治共享”  浙江诸暨枫桥镇,“老杨调解中心”里的一百多本日记,诉说着调解员杨光照三十多年来的一万多个调解故事。  成立9年来,“老杨调解中心”累计受理各类纠纷近2000起,群众满意率100%,“有事找老杨”成了当地群众的口头禅。  1963年,正是这里的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  走过半个多世纪,“枫桥经验”从浙江诸暨发源,从之江两岸向全国发展。  作为一个有着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世人惊叹,中国如何在深刻变革中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长期和谐稳定?  ——70年来,法治与德治相互融合。社会在变革中和谐稳定,在和谐中生生不息。  从无法可依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成,法治在调节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成为全体公民的共同遵循。  被广泛认同的道德及时上升为法律;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违法失信惩戒机制不断完善……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治与德治的光热,共同照亮社会的每个角落。  ——70年来,从社会管控到社会管理再到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显现新气象。  7月13日,在山西省长子县常张乡莫村,调解员郭秀芳(戴帽者)在村民家里调解矛盾。新华社记者杨晨光摄  从“小脚侦缉队”到“朝阳群众”,从“刷墙贴通知”到“互联网+”,变化的是群防群治力量不断增强、现实世界向虚拟空间不断扩展,不变的是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共同助推社会和谐。  如今,促进和谐的“填充剂”越来越多。我国约40万个覆盖广泛社区社会组织,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成为维护社会和谐有序的最活跃“细胞”。  如今,化解矛盾的“减压阀”更加有效。全国共有人民调解委员会75万多个,每年调解各类矛盾纠纷上千万件,发挥了在协调社会关系中不可或缺的“减震”“弥合”功能。  不懈的实践探索,中华传统治理智慧和现代治理理念相结合的和谐中国实现路径愈发清晰。自治法治德治、共建共治共享,正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向新的高度。  “和”的发展——从“和谐共生”到“天下一家”  4月28日,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如约而至。  步入园区,中国馆映入眼帘。海坨山下,妫水河畔,一座外形如一柄如意的半环形建筑舒展于青山绿水间。这是一座会“呼吸”、有“生命”的绿色建筑。  “部分展厅覆盖于梯田之下,以提高建筑的保湿隔热性能,降低采暖能耗。同时在屋顶设置雨水收集系统,用以灌溉梯田,实现生态微循环。”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一院院长景泉说。  北京世园会,让大自然的交响乐与人类和谐相融,折射出的,是对人与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遵循。参观者在北京世园会中国馆参观(6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以最严格的制度守护生态、发挥环保督察“利剑”威力、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今日中国,与经济发展同步的是,绿色不断拓展、蓝天越来越多、河湖更加清澈。  发展,不仅要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更进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的更高境界。  立己达人,在实现自身发展同时,推动构建和谐世界,更是今日中国的责任与担当。  从应对气候变化到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从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更好发展到促进国际反恐合作……在诸多需要担当责任的国际领域,中国怀着“天下一家”的情怀,尽己之力,贡献世界。  “一带一路”倡议、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中国敞开胸怀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快车”,以实际行动提供中国智慧,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  和谐的目光,总是兼及两边,既提倡以和为贵,又坚持和而不同。  2019年5月,北京。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盛大开幕。亚洲47个国家代表,拉美、欧洲等其他地区代表就文明交流展开广泛探讨。世界各国文明平等对话、交流互鉴、相互启迪。  “和”的力量,将涓涓细流汇成江海,把点点纤尘积筑成山。  和谐,让人和自然更亲密地贴近、让不同文明在脚步间交融、让陌生的笑脸出现寻常的街头,和谐中国的生动画面,成为中华民族逐梦路上美丽的风景。
    09/18
  • 健康中国——70年中国面貌变迁述评之七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护士引导一位通过手机预约产检的孕妇就医(2018年6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宋为伟摄  新华社北京9月15日电题:健康中国——70年中国面貌变迁述评之七  新华社记者陈聪、屈婷、邱冰清、林苗苗  70年,是一个民族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人”的历史性跨越;  70年,也是一个国家不断开启健康中国建设新局面的生动写照。  从“赤脚医生”到“全科医生”,从消灭传染病、寄生虫病到攻坚慢性病、癌症,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立柱架梁的民生举措相继实施,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不断增强,一条致力于让近14亿人过上美好生活的健康中国之路正在铺就。  这是健康中国的为民底色——70年发展筑牢亿万群众民生健康之基  新中国成立之初,多地疫病横行,农村卫生基础十分薄弱。但医疗卫生从业人员少得可怜,几乎无力解决人民群众大量的健康问题。  形势急迫。在党中央的关怀下,一条具有重大革新性的公共卫生体系之路开启——通过“中西医相结合”,在很短时间里培训出大量掌握基本技能的医护工作者,以集中力量实施预防、初级保健和公共卫生行动。  此后仅用了短短30年,中国人的人均预期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主要健康指标实现了巨大飞跃,一个覆盖绝大多数民众的初级保健体系基本建立。其中,“赤脚医生”穿行乡间村陌,用中西医结合的“土法”治病、制药,解决了农村缺医少药的燃眉之急。  改革开放后,随着卫生健康事业不断发展,“赤脚医生”变成了技能更专业、诊疗更规范的乡村医生,继续行走在基层医疗的第一线。解决了疫病横行问题的中国,也发展出众多全科医生、家庭医生这样人民群众健康的“守门人”。  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更加优化,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逐步构建……如今,我国医师数量已达360.7万,每千人口医师数达到2.59人,年诊疗人次数达到83.1亿,支撑起世界上最大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从“赤脚医生”到“全科医生”,一张张平凡的面孔,印证了中国卫生健康事业一路走来的不凡岁月;从缺医少药到村村有卫生室,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具体实践——  在山西吕梁,13个县均成立医疗集团,村卫生室达标率为91.4%,远程诊疗体系框架初步建立;  在四川乐山,针对乡村医生“招不来、引不进、留不住、考不上”的问题,通过“乡村医士班”免费定向培养474名乡村医生,逐步打造一支“永久牌”人才队伍;  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全面实施“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全州已有约3.2万人享受了“先诊疗、后付费”政策……  正如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陈冯富珍所说,中国关于医疗改革的相关决定最突出特点就是立足基层,体现政府真正把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上。  在山东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全科医生周兆敬乘船前往灵山岛(8月16日摄)。他2018年被选聘到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医共体灵山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这里的一名全科医生。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摄  这是健康中国的理念支撑——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1958年夏,毛泽东看到血吸虫病重点流行区之一江西省余江县消灭血吸虫病的新闻报道,挥笔写下《七律二首·送瘟神》。血吸虫病基本消灭,成为新中国疾病防控的“第一面红旗”。  旧中国,不仅血吸虫病,鼠疫、霍乱、黑热病、斑疹伤寒、回归热、丝虫病、疟疾、麻风病等恶性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横行肆虐,严重危害着亿万群众的生命健康,影响生产生活。  治病救人,成为国家医疗卫生工作的急迫要求。“爱国卫生运动”随即开展,通过移风易俗、群防群治,让群众疾病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城乡面貌和人民健康水平获得极大提升。  7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众的期盼已从“能看病”发展为“看好病”乃至“不得病”。与此同时,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加上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偏低,吸烟、酗酒、缺乏锻炼、不合理膳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比较普遍,由此引起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2016年10月,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勾画出打造健康中国的美好蓝图。这一部署,标志着健康中国建设的顶层设计基本形成;  今年7月,国家层面出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字里行间折射出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巨大转变。  这一中长期行动聚焦当前主要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将开展15个重大专项行动,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奠定坚实基础。  重点人群“网格式”防护——健康中国行动针对妇女婴幼儿、中小学生、劳动者、老年人四类重点人群开展专项行动,体现出全生命周期健康覆盖“一个都不能少”的坚定承诺。  重大慢病防治再出发——如今慢性病已取代传染病成为国民健康的“头号威胁”。健康中国行动明确,将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四类重大慢性病实施防治行动。  从健康知识普及和合理膳食,到全民健身和控烟,从心理健康和健康环境促进,到防控四类重大慢性病,一项项指标正不断细化,一项项民生红利即将落地,健康促进行动将在未来10年内让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傅卫指出,健康中国行动体现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是“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具体实践。  山西省闻喜县阳隅乡张才岭村村民王多文利用健身器材锻炼(1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詹彦摄  这是健康中国的生动图景——“上扬的身高曲线”“15分钟健身圈”助力健康中国迈向更高水平  “去哪儿锻炼”一度是很多人的困扰。  江苏镇江市世业镇永茂圩自然村村民洪家勇家门口的一条小河,曾几何时既是排污处也是灌溉水,“到了夏天院子里都不敢站人,更别提锻炼了”。  近年来,与“厕所革命”相伴进行的厕所下水道管网建设和农村污水处理,给农村环境进行“美颜”升级。不仅如此,村里还添置了公共健身器材,铺上了自行车道和人行步道,“走下牌桌走向户外的村民越来越多了。”世业镇世业村村委会主任何永林说。  世业镇体育活动的火热场景,是健康中国建设推进全民健身的缩影——  在各大城市,街边绿道、城市公园、公共体育馆都成为群众健身的主场地,“马拉松热”“私教课热”“广场舞热”等无一不彰显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  在农村地区,“一场两台”等体育设施已覆盖全国近57万个行政村,“15分钟健身圈”让“健身去哪里”变为“健身在身边”。  有关部门不断深化改革、创新举措,为百姓参加健身锻炼创造便利条件、营造良好氛围,让国人真正从“全民健身”中享受“全民健康”。  随着大卫生、大健康观念的树立,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大众的健身方式从单一的跑步做操,到健身房练习,再到私教课、零售制健身课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动感的节奏搭建疾病防治的首道关卡;  大众对健康状态的认知从单一的体魄强健到关注心理健康,越来越多的人主动选择通过运动、“诗与远方”、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以及接受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内心压力;  大众对健康观的理解从“疾病治疗”到“健康管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定期体检,注重通过饮食起居、运动疗法、中医药等多种措施将管理健康的关口前移;  大众对健康管理的标准从大概念的少油少盐到精确控制每天摄入、消耗的卡路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体重“斤斤计较”,与高糖高油“说再见”。  “这种趋势反映出更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吃一些‘自己觉得健康’的食物。”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营养科医师苗苗说,近几年到该院减肥门诊的人次增多,他们关心怎么吃能做到膳食均衡、如何运动能减重。  始简今巨。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仅35岁,在2018年已达到77岁;孕产妇死亡率由1500/10万下降到18.3/10万,婴儿死亡率由200‰下降到6.1‰。  70年来,我国用较少的投入取得了较高的健康绩效,多项指标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之路;  70年来,卫生健康事业的持续发展、国民身体素质的不断提高,绘就一幅健康中国的生动图景——  从西方摄影师镜头中“瘦小伶仃”的形象到向“更高、更强”的目标进发,中国孩子身高呈现“上扬曲线”,其中7到19岁儿童青少年的身高、体重等指标增幅显著;  从“吃不饱”到“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营养”,我国建立了全国食物与营养监测体系,中国居民膳食营养与体格发育状况总体改善;  从“小病拖、大病扛”到分级诊疗、三医联动,我国已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着力打造家门口的“15分钟医疗圈”。老百姓对“病有所医”的期盼,正转化为看病就医实实在在的实惠。  70年栉风沐雨,70年砥砺前行。  健康中国行动文件里,一组数据清晰描绘健康中国的未来目标——到2030年,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居民主要健康影响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因重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明显降低,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得到较大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水平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一人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国之基。站在更长远的历史视野上回望,在健康中国战略指引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健康之基正在不断夯实,人民美好生活的梦想正在走进现实……(参与采写:侠克)  浙江诸暨市中心医院医共体姚江分院全科医生蒋玲飞(左)在中心医院专家远程指导下检查病人身体(6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韩传号摄  重庆市九龙坡区陶家镇卫生院的“背篓医生”背着医学仪器行走在山村小路上(2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刘潺摄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护士长杨晓玲在保温箱前护理新生儿(5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彭源摄  参加江西南昌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总决赛的选手在进行滚铁环比赛(9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万象摄
    09/18
  • 美丽中国——70年中国面貌变迁述评之八
    如果透过历史的长河回望这70年,人们会看到一个怎样的中国?  70年,中国从一穷二白走到繁荣发展,一座座大山从荒凉苍茫变为绿意盎然。  70年,亿万中国人民用勤劳和汗水在神州大地上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锦绣画卷。  这幅画卷的名字叫——美丽中国。  美丽中国,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不懈追求  翻开世界植被图,你会发现整条北回归线上的陆地,大部分被沙漠覆盖。然而,在我国华南地区,却可以见到大片的绿色森林。其中,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的鼎湖山最为抢眼,被誉为“北回归沙漠带上的绿色明珠”。  这里是新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56年,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的历史也由此开篇。  走进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层层叠叠的绿意扑面而来。山间流水潺潺,峰顶云雾缭绕,空气自然清新。这里就像一个天然氧吧。  鼎湖山能成为一颗耀眼的绿色明珠,得益于季风带来丰沛雨水的滋润。而千里之外的陕北地区,干旱缺水的延安却一度“盼”水也“怕”水。  几十年前,延安越来越多的山坡被开垦成农田,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  74岁老人侯秀珍回忆说,一刮风,尘土遮天蔽日,家家门口都挂着个掸子,进门头一件事就是在门口掸土。一下雨,山上的农田根本存不住水,连泥带水就往川道的稻田里泄,农民只能用盆把稻田里的泥往外舀。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启动退耕还林工作。经过20年不懈努力,延安完成退耕还林10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2.5%。入黄泥沙量从退耕前的每年2.58亿吨降为0.31亿吨,降幅88%。  曾经荒山秃岭的延安,如今已被深深浅浅的绿色点染。山地苹果、核桃、花椒等林果业,也为退耕群众带来了富裕的新生活。  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建设美好家园,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被重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70年来,亿万中国人民为建设一个山川秀美的家园而不懈努力。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绿化祖国”运动,到改革开放后的“园林城市”创建,再到现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华大地上的绿色越来越多,城乡环境越来越美。  这是一组自带“美颜”效果的数据——  1956年来,我国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达2750处。各类陆域自然保护地面积达170多万平方公里。大多数重要的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保护,一些珍稀濒危的动植物种群得到恢复。  1978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战略决策。三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3014.3万公顷,在祖国北疆筑起一道绿色长城。  1999年来,全国累计实施退耕还林还草5.08亿亩,在保水固土、防风固沙、固碳释氧等方面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  如今,全国已建成城市公园15633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1平方米,是1981年末的近十倍。  70年,两万多天,新中国的山川正在改变模样。  美丽中国,是协同推进发展和保护的艰辛探索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1983年,一部名为《话说长江》的纪录片在全国热映。一首《长江之歌》更是唱出了中华儿女对母亲河的眷恋深情。  出世界屋脊,跨峻岭险滩,纳百川千湖,长江横贯祖国东西,是两岸数亿人民生产生活的依托。然而,随着人口增加,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污染物排放总量大、长江生物完整性下降,万古奔腾的母亲河“病了”。  长江之“病”,是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突出病症。  一个迫切想让百姓过上富裕日子、迫切想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人口大国,只用了半个多世纪,就走过发达国家两三百年的工业化历程。  与此同时,我们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空气变得污浊,酸雨侵扰,雾霾来袭;河水从“淘米洗菜”变成“鱼虾绝代”;生态系统也不时敲响警钟。  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几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艰辛探索。  时间是最客观的书写者,她忠实地记录着奋进者的步伐。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将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90年代制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2013年,对中国环境保护事业来说,值得永远铭记。  PM2.5,这种还不到头发丝粗细二十分之一的细颗粒物,在这一年成为全中国最关注的环境和健康问题。新年刚过,多地空气质量数据纷纷爆表。中国东部平均雾霾天数创下新中国成立以来之最。  2013年,“大气十条”——《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大规模开展PM2.5治理的发展中国家。  2015年,“水十条”——《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  2016年,“土十条”——《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  要蓝天、要碧水、要净土,中国以决战姿态向生态环境问题全面宣战。  《中国空气质量改善报告(2013-2018年)》显示,2018年全国GDP相比2013年增长39%,能源消费量和民用汽车保有量分别增长11%和83%,但多项大气污染物浓度实现大幅下降,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改善。  一增一减的背后,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速推进,环境法治日益完善严格,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色”越来越绿。  美丽中国,是中国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贡献  赛罕坝上闹大风,沙尘暴吓跑了即将嫁到这里的新娘子,姑娘悔婚了。  这是电视剧《最美的青春》里的一个情节,讲的就是塞罕坝造林人的故事。  几十年的绿色接力,从一棵树,到一片“海”。如今的塞罕坝,已从沙海变成绿海,成为一片生态乐土,风沙成为尘封的历史。  2017年,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布的卫星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7年,全球绿化面积增加5%,仅中国的植被增加量,就占全球增量的25%以上,位居世界首位。塞罕坝正是中国为全球“增绿”的代表。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建设美丽中国,近14亿人口大国走上绿色发展之路,是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贡献。  很多改变就悄然发生在我们身边:城区里的公交车不再突突冒黑烟,变身新能源电车;绿色低碳出行的共享单车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随手拿起手机扫一扫,每个人都可以是低碳行动者。应对气候变化,中国迈出坚实有力的步伐。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约46%,提前完成对外承诺的到2020年碳强度下降40%至45%的目标。  中国人民建设美丽家园的努力,吸引着世界目光,赢得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认可。“三北”防护林工程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立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常德、常熟、东营、哈尔滨、海口、银川等6个城市被评为首批“国际湿地城市”……  今年4月,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北京延庆盛大开幕。这是时隔20年后,世园会再次回到中国。这场园艺的“奥林匹克”成为中国向全世界展示绿色发展成就的一个窗口。  “相信北京世园会会给参观者带来享受,让绿色理念更深入人心。”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主席奥斯特罗姆说。  让子孙后代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  这是我们对美丽中国最美好的期待,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努力的方向。  70年,我们站在了一个美好的起点。沿着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继续前行,我们必将迎来一个更加美丽的中国!
    09/18
  • 开放中国——70年中国面貌变迁述评之九
      在位于上海临港的上海南港码头,新出厂的汽车等待装船转运(6月27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新华社北京9月17日电题:开放中国——70年中国面貌变迁述评之九  新华社记者于佳欣、何欣荣、王雨萧  这是2018年中国的一组数据——  1分钟,中国进出口约5700万元;  1小时,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近7家;  1天,全国对外直接投资3.92亿美元;  开放的中国,每一刻都在发生巨大改变。  70年,两万多天,人类历史长河的短暂一瞬,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全方位开放的中国,却实现伟大历史性转折,创造了令世界惊讶的中国奇迹。  穿越70年时光隧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放的中国必将续写新的传奇。  轮船靠泊在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曹妃甸片区内的文丰码头装卸货物(8月27日无人机拍摄)。当日,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曹妃甸片区揭牌。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开放,标注发展高度  2019年6月,一辆即将出口巴西圣保罗的城轨车辆,在中车四方正式下线。  这辆为当地“量身定制”的列车,将装备南美洲第一条机场线。“列车专门安装了计数传感器,将让车辆调度和线路运营管理更‘聪明’。”中车四方主任设计师牟晓莎说。  如今,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自主研发创新的高技术设备,出现在世界越来越多角落,成为享誉全球的一张金名片。  然而,在上世纪60年代,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只能通过出口大米、煤炭等初级产品,来换取橡胶等急需物资。  从“卖大米”到“卖高铁”,70年中国外贸规模从1950年的11.3亿美元发展到2018年的46000亿美元,增长超过4000倍,不仅实现了量的飞跃,更实现了质的提升。  外贸变迁只是中国开放发展的一个缩影。70年,开放中国迸发出神奇力量,让神州大地风云激荡,变化沧海桑田。  几年前,美国一位名叫萨拉的记者写了一本书——《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书里记录,她曾尝试一年不买“中国制造”会怎样,结果,从牙刷、刀片、玩具,到服装、鞋袜、电器,想找到“中国制造”的替代品,着实困难,最后不得不放弃试验。  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链条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各个国家都活跃着中国制造、中国装备、中国建造、中国技术的身影……开放的中国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  潮涌东方,开放以兴。  7月23日无人机拍摄的位于上海临港产业区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新华社记者丁汀摄  1978年,伴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让中国突破封闭僵化的老路,重新迈出走向世界的步伐。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扬帆入海,在国际大海的“呛水”中,学会了游泳和搏击风浪。  进入21世纪,开启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征程的中国,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  一组数字,见证70年光阴故事的无比精彩——  70年,中国经济总量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600多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超90万亿元,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70年,中国成长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外资流入国、第二大商品消费国;  70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超4000倍,吸引外资累计超过2.1万亿美元,对外投资实现从零到千亿美元的飞跃,中国已成为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  前不久,到访中国的基辛格协会副会长、美国前副国务卿罗伯特·霍马茨感慨:“上世纪70年代,我第一次和基辛格博士访问中国。如今再次来到这里,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取得的巨大成就,超乎想象!”  开放,重塑了中国面貌,让中国成为“世界的中国”。  中国游客在瑞士因特拉肯的少女峰景区游览(2018年10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徐金泉摄  开放,提升民生温度  今年8月,肯德基首家快手主题店亮相北京前门。携手国民短视频平台快手,全国约3000家肯德基店也同时玩起跨界合作。  这家店正是肯德基于1987年11月12日在中国开业的第一家店。那时顾客往往需要排队2小时才能等到一个座位。遇上周末,光餐厅外排队就有400多米,须分段分时放人进店。  第一家外资餐厅,第一家外资零售店,第一家外资化妆品……从曾经的“第一”,到融入点滴生活,见证百姓生活变迁的在华外资企业,也因此获得丰厚的成长土壤。  开放,创造了发展的机遇,也释放出民生的温度。  百姓不再“望药兴叹”——  曾几何时,价格高昂的“救命药”,让患者感叹“等不起”“用不起”。而今,抗癌药零关税新政实施、进口药审批步伐加快,让百姓看病变得更加从容。  足不出户就能“购”遍全球——  顾客在上海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里选购进口商品(7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陈飞摄  挪威三文鱼、西班牙火腿、新西兰牛奶、智利大樱桃……这些曾经“可望不可及”的全球网红食品,已“飞”入越来越多寻常百姓家。如今,中国跨境电商规模已稳居世界第一,覆盖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不再是梦——  曾经,出国旅游是老百姓做梦也不敢想的事,今天,出境旅游已成中国人生活中的“必需品”。数据显示,1995年至2017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由0.05亿人次增至1.43亿人次,年均增长17%,成为全球最大出境游市场。  70年百姓生活一日千里。背后是中国不断敞开大门、拥抱世界的勇气和智慧。  从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4个经济特区,到2019年全国拥有18个自贸试验区,中国不断迈向制度型开放新阶段;从1979年诞生第一部外资法律,到2019年实现“外资三法”合一并出台外商投资法,中国对外商投资的促进和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从降低进口关税,到一再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开放释放的民生红利越来越大……  这个8月,包括山东在内的6个新设自贸试验区正式成立。青岛市民李琛先生从未想过,有一天能因此在“家门口”就享受国际化医疗服务和教育资源。  同在这个月,北京推出了190项举措,聚焦服务业全链条开放,涉及互联网信息、金融、医疗、文化旅游等领域。  开放,将让更多以前不敢想的事,猛然就来到眼前。  这是2018年5月10日在山东青岛拍摄的中车四方高速动车组总装车间。新华社记者李紫恒摄  开放,带来融合深度  开放,让中国因世界而跃升,也让世界因中国而精彩。  白俄罗斯中白工业园,小牛村。曾经坑洼的土路,如今变成一条崭新平坦的柏油马路。  “中国人是好朋友!我们终于告别了一脚水、一脚泥的日子!”路修好的那天,村里最年长的塔季扬娜老人专门送来一筐自己种的草莓,欣喜地流泪。  远在几千公里之外,巴塞罗那的超级计算中心,联想集团支持研究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检测视网膜疾病。可以想象,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不断加快,更多先进技术将帮助当地人改善生活、增加就业。  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开放,更彰显大国担当。  136个国家,30个国际组织,195份合作文件,覆盖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贸易……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诞生于2013年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在世界更多角落落地生根,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居民带来沉甸甸的获得感。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像中国这样,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如此的机会,中国扩大开放给世界带来了机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如此评价中国的开放成效。  回望70年,一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带着被“开除球籍”的危险,持续不断改革开放,如今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以及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维护者和建设者。  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改革,加快构建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日韩自贸区、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中国正在与世界发生更深度的互动。  当今世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和多边主义受到挑战,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全球化暴风雨,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将选择如何前行?  2018年10月10日,工作人员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药品仓库取药。当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通知,将17种抗癌药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乙类范围,并确定了医保支付标准。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中国以实际行动,表明将开放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  从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并复制推广,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从设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再到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主动张开双臂,以实际行动拥抱世界。  还记得只用了8个月就在上海临港完成建厂的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其创始人马斯克是一个对速度追求几近偏执的人,却感慨上海创造了让他吃惊的“临港速度”。  而这样的开放速度,正在中国上演——  7月30日,新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正式实施,长度再度压缩,服务业、制造业、农业等领域进一步开放;  8月16日,上海启动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  8月26日,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6省区的6个新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揭牌;  再过一个多月,上海黄浦江畔,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大幕将启,届时中国将再会世界八方宾客,以开放胸襟与全球共享中国机遇和精彩……  打开开放大门,走过70年光辉岁月的中国,将以更加从容的节奏阔步向前,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续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篇章。
    09/18
  • 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09/11
  • 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中国长江上游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简称三峡。长江三峡是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也是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全长192公里,也就是常说的“大三峡”。
    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