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辽宁
多彩辽宁
  • “互联网+”为辽宁工业插上智慧的翅膀
    刚落地又要启程,自从沈阳鸿宇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工厂管家APP综合解决方案”入选国家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以来,总经理高国平的日程总是排得很满,几乎每半个月参加一次与工业互联网相关的推广活动。高国平的忙,背后是工业互联网的热。近年来,辽宁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从规划指导、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产业推进等多方面下真功夫。如今,工业互联网的种子已经在老工业基地生根发芽,成为转型升级的强劲动力。10月17日,记者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获悉,截至目前,全省上云企业已超过2万户,其中工业企业超过6000户;5个项目入选国家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入选数量位居东北第一;3个项目入选国家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项目;7个项目入选国家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项目;5个项目入选国家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6个项目入选国家2019年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数量居全国第三位。辽宁工业基础雄厚,发展工业互联网优势得天独厚、起步较早,是全国率先在该领域制定相关计划的省份之一。近年来,《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方案》《推进网信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辽宁省5G产业发展方案(2019-2020年)》等文件相继出台,推动工业互联网成为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东软集团“基于工业互联网智能化远程运维服务平台”、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矿山工业互联网智慧生产平台”、大连亚明汽车部件“汽车压铸件及模具生产数字化网络集成创新应用”等3个项目入选国家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我省还推荐鞍钢集团、恒力石化、抚顺石化、大连冰山等数十个项目投标工信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业互联网)专项,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我省还积极促进企业运用云计算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沈阳市出台《沈阳市引导企业上云实施方案》,对上云企业给予资金奖励,单个企业最高补助限额达200万元。大连市出台《大连市企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本钢集团“本钢云平台管理系统一期项目”等3个项目入选国家企业上云典型案例。“工业互联网是对大数据的深度应用,是一个产业互通互联的过程,因此加强对外合作,培育发展生态尤为重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航天云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已经在沈阳落地,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中国信科)下属企业大唐融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与沈抚新区签约,大唐融合“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将落户沈抚新区。
    10/18
  • “又见红山”精品文物展在沈阳开展
      10月16日,观众在观看展品。当日,“又见红山”精品文物展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展出石器、陶器、玉器等246件,许多珍贵文物为首次面世,展览将持续到2020年1月16日。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10月16日,观众在观看展品。当日,“又见红山”精品文物展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展出石器、陶器、玉器等246件,许多珍贵文物为首次面世,展览将持续到2020年1月16日。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10月16日,观众在观看展品。当日,“又见红山”精品文物展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展出石器、陶器、玉器等246件,许多珍贵文物为首次面世,展览将持续到2020年1月16日。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10月16日,观众在观看展品。当日,“又见红山”精品文物展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展出石器、陶器、玉器等246件,许多珍贵文物为首次面世,展览将持续到2020年1月16日。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10/17
  • “枫景”迷人
      10月15日无人机拍摄的位于抚顺市章党镇的红枫林。金秋时节,位于辽宁省抚顺市章党镇的500多亩红枫树正值最佳观赏期,多彩的枫叶吸引众多游人拍照留念。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10月15日无人机拍摄的位于抚顺市章党镇的红枫林。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10月15日无人机拍摄的位于抚顺市章党镇的红枫林。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10月15日,游人在位于抚顺市章党镇的红枫林拍照留念。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10月15日无人机拍摄的位于抚顺市章党镇的红枫林。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10/16
  • 东北首家百年气象站陈列馆本月开放
    记者从省气象局获悉,东北首家百年气象站陈列馆——营口百年气象站陈列馆将于10月下旬正式开放。这个气象站陈列馆,是在始建于1904年的营口气象站旧址基础上修缮而成,旨在建成集宣教、科普、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文化区,有效保护气象遗产。2017年5月17日,我国呼和浩特、长春、营口气象站以及香港天文台,在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理事会第69次届会上被世界气象组织认定为全球首批百年气象站。在我国内地,营口气象站建站分别比长春、呼和浩特早了4年和10年。此次建设开放的营口百年气象站陈列馆,本着“修旧如旧、恢复原貌”的原则,对营口气象站旧址进行了修缮屋面工程,恢复建筑地下通风夹层,复原坍塌塔楼,更换门窗、内外墙罩面、木楼梯、地面及吊顶,供暖工程,围墙工程等。今年6月,世界气象组织在瑞士日内瓦向最新一批获认定的23个百年气象站颁发证书,其中包括中国的武汉、大连和沈阳3个气象站。至此,加上上海徐家汇观象台,我国已有8个气象站被认定为全球百年气象站。而我省境内有3个百年气象站,是国内百年气象站最多的省份。据介绍,世界气象组织建立了百年气象站认证机制,推动确认百年气象站活动,是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履行其责任,提升了该类站点国际性价值。世界气象组织认为,保护包括百年气象站在内的长期观测站是政府责任,保护的是不可替代的气候遗产,是满足当代和子孙后代对长期高质量气候记录的需求。目前,国内8个至今仍在运行的百年气象台站,见证了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乃至整个民族的兴衰巨变,为人类保留了一份长期、高质量的气候遗产。而营口百年气象站陈列馆,利用其旧址修缮改造,旨在向公众传承这份遗产。
    10/15
  • 告别“蜗居”快乐宜居
     9月9日清晨,今年68岁的本溪市溪湖区矿材社区居民王福发刚起床,就拿起工具,到楼下给花坛里的菊花浇水施肥。他身后是一栋栋柠檬黄色的楼房,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素雅别致。  “15年前,我从只有10平方米、低矮破烂的棚户房搬进这50多平方米的楼房,当时就跟做梦一样。今年政府又把小区改造一新,比刚建时更漂亮,住着更舒坦。”王福发说。  他的经历,如一滴水,折射出我省居民在“住”上发生的巨大变化。  数据显示,1979年,辽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仅有3.3平方米,而到了2018年,已经达到31平方米。从一家三代七八口人挤在一铺炕上,到基本每人一居室的宽敞舒适;从拥挤脏乱的大杂院到绿色花园小区。几十年间,广大城镇居民告别了“蜗居”,实现了曾经梦寐以求的“安居”“宜居”。  棚改:500万百姓幸福安居  新中国成立初期,作为全国矿业大省的辽宁,为支援国家建设,本着“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很多企业在矿山周围建起了一片片临时住宅。这一住,就是50多年。  天长日久,这些房子低矮潮湿、透风漏雨,不但早已不适合居住,且安全隐患颇多,有一个舒适的家,成了此中百姓的第一愿望。  2005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省委、省政府下定决心,向棚户区“宣战”。  棚改涉及规划、土地、资金、拆迁、施工、回迁、生活保障等多个环节,我省采取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改造。同时,省委、省政府采取了领导包片、干部包户的办法,全省上下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昼夜兼程,在短短4年时间里,累计拆除棚户房1511.4万平方米,建设回迁楼2372.6万平方米,惠及居民41.88万户、142.7万人。  2009年至2012年,我省又启动了城市棚户区和国有工矿、林区、垦区、中央下放地方煤矿棚户区改造,让45.66万个家庭迁入新居。此后,全省按照“实事求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如期完成”的原则,共实施各类棚改92.62万套。  15年间,全省共有180.16万户、500余万居民出棚进楼。棚改既有效解决了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改变了城市面貌和生态环境,也促进了土地的合理利用,拉动了经济增长。  保障:62万余困难家庭住有所居  安居才能乐业。  随着中国改革的深入推进,实行了几十年的福利分房制度走到了终点。199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出台,标志着住房市场化、商品化的开始。在我省城镇,无数个家庭通过购买房改房或商品房拥有了自己的“快乐天地”。而在城镇居民中,依然有中低收入家庭无房或居住面积不达标。为此,上世纪90年代,我省启动了经济适用住房建设,1999年又开展了廉租房建设。  2008年,我省又加大力度,实施了保障性安居工程,保障范围逐步扩大,保障方式更加灵活:配租与配售、实物与补贴,多种类型和方式织起一张密实的“保障网”。  从2009年开始,每年春天,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开工的庆典礼炮都会在全省各个城市响起,到年底,则会有几万甚至十几万个家庭燃起鞭炮,庆祝乔迁之喜。  2009年到2014年,我省通过经济适用住房实物及货币补贴方式,累计惠及23.5万户居民。而此后,通过公共租赁住房实物配租和发放租赁补贴,又为35万户各类住房困难家庭提供了住房保障。  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多年来,在历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都会被列入当年的民生实事,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必保。  2017年,我省又出台了旨在解决新市民住房问题的《辽宁省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四年滚动计划》,明确要求将符合条件的新就业大学生、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和青年医生、青年教师等专业技术人员,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  截至目前,全省14个市都已将新市民纳入住房保障范围,并采取实物房源与租赁补贴两种方式,保障了37554户新市民的住房需求。  改造:26.72万贫困户喜迁新居  这个夏天,朝阳市双塔区长宝营子乡骆驼山子村村民董玉立一家四口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四间大瓦房。  董玉立因病致残致贫,2019年被列入双塔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家的老房子年久失修,墙体裂缝,屋顶坍塌,且无力翻建。今年春天,政府资助3万元为他家翻建了住房,并购置了简单的家具和锅碗瓢盆,一家人“拎包入住”。  让“董玉立”们受益的是始于2012年的农村危房改造工程。2016年以前,该工程只针对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低保边缘户等,此后,调整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四类重点对象。  我省把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作为保障民生和推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省政府成立了由17个省直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并制定实施方案。每年国家下达计划后,我省都在第一时间将任务指标分解到各市。同时,我省对危房存量实行动态管理,一旦确认需要改造便立刻列入计划,各级住建部门严格按照标准监督、检查、验收危房改造的全过程,确保工程质量。  截至目前,我省共争取中央补助资金27.87亿元,已累计支持了26.72万贫困户改造危房。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千年夙愿,正在成为现实。
    10/05
  • 春潮涌动 活力迸发
    两张榜单,折射出辽宁民企成长的步伐。  2019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评选,上榜门槛已提升至185.86亿元,但我省11家企业入围,是去年的近一倍。  全国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我省9家企业名列其中。这些代表着辽宁工业未来的“新面孔”,是产业链条上“细分领域”的佼佼者。  大树参天、灌木丛集,始于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上世纪80年代,民营经济的种子在辽沈大地萌芽破土;90年代,出现了亿元级、十亿元级的民营企业;近年来,一部分已成长为百亿元级、千亿元级企业集团。现在,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超50%的地区生产总值、近30%的税收,吸纳了近60%的就业,带动了近40%的出口,已成为老工业基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聚焦核心技术、把握市场规律、破解发展难题,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前进的步伐更显轻盈。  内外兼修、志存高远,辽宁民企正在谱写更精彩的新时代乐章。  从无到有嫩芽破土  1980年8月,年仅20岁的阎晓莹腼腆地走进了沈阳市沈河区工商局。面对接待者质疑的目光,她一度脸红而逃……最终,她领到了沈阳市第一个个体经营营业执照。随后,一太电社在中街的胡同里挂牌成立。  与当年羞羞答答的阎晓莹不同,今年夏天,大学生徐佳楠一拿到毕业证,便注册了辽宁金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启了一直向往的创业之旅。  从为了糊口被迫“下海”到为了梦想创业,如今,涓涓细流已汇成汪洋大海。2018年,我省市场主体总量已逾343.8万户,注册资本(金)达11.2万亿元,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突破66万户,创历史新高。  “花草树木”蓬勃生长,源于“阳光雨露”愈发充足。  2018年末,我省召开了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电视电话会议,参会者共有1.57万人,主题就是加快民营企业发展。会上公布了包括减负、金融支持、改善法治环境等在内的23项高含金量政策。同时,2500多名正处级以上干部成为民企的实名制“服务员”。  位于铁岭调兵山市的年产3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就受惠于此。有了“专属联络员”,项目开工时间比计划提前两个月,所有手续都由专人现场办理解决。  时代在变,观念在变。几十年来,崇尚企业家精神、保护企业家权益、尊重企业家队伍,早已成为社会共识。  2018年8月31日,辽商总会成立,从此辽宁籍企业家有了一个温暖牢固的港湾。数百名来自五湖四海的辽商代表“围炉而坐”,叙乡情、商大计、谋发展。他们积极宣传新辽商精神,树立新辽商形象,吸引在外辽商回辽考察、回辽投资。  从小到大活力迸发  18年前,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还是棵“小树苗”。那时新松人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不用国产机器人”。  如今,这个曾经不被重视的“小家伙”已成长为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大块头”——造出第一台国产机器人、第一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生产线,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基地,攻克了600多项重大技术、创造了百余项国内第一,产品卖到了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  如今,体量不断变大的辽企,已成为经济稳中有进的中坚力量。  8月末的长兴岛,恒力石化大连新厂绿树成荫。这家进入世界500强的民营企业有着完整的产业链,是目前国内一次性建设的最大石油炼化项目。  2019年上半年,从投资看,民间投资增长5.1%,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0.7%;从拉动作用看,私营企业增加值增长18%,同比提高8.2个百分点,快于全省10.8个百分点;从出口看,民营企业出口总额增长3.6%,占比37.9%,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  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辽宁民企也面临着和其他地区民企同样的历史课题:“创一代”老了,“创二代”能否顺利接班?而答案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成功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辽宁优力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的王赵波是个入职不到4年的年轻人,如今已受聘为公司的中层管理者。总经理金薇表示,未来的掌舵人一定是能者居之,绝不会任人唯亲。  从小作坊到大企业,从“家族化”到“职业化”,越来越多的辽宁民企采用愈加科学的运营模式,将使企业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从弱到强换挡提速  大而不强,好景不长。市场竞争中,弱者从没有立足之地。目前,辽宁民企仍存在掌握核心技术有限、竞争力不强、处于价值链低端者较多等诸多“成长的烦恼”。  发展中的问题,还需通过发展解决。企业不仅要做大更要做强做精,需要从铺摊子、上规模的粗放经营中转身,朝“专精特新”的方向前行。  这边的设计人员晚上9点离开办公室,那边的设计人员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辽宁三三工业有限公司采用中加两地利用时差“接力”进行设计研发的办法,拥有了超过同行一倍的设计效率。这种“太阳不落”“中西合璧”的研发模式,让业内人士对三三工业刮目相看,国际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有人说,辽宁缺乏百年企业。的确,“短平快”的发展模式曾一度受到热捧,但如今,一大批辽企已然学会专注和坚守。  营口市西市区西飞街,营口阿部配线有限公司的生产线正在加速运转。这个可能并不为人熟知的企业,是国内80%乘用车线束的生产者,20多年来,生产数以亿计的线束,没有一根造成过安全事故。斯坦雷、海拉、博世……78家客户中16家是全球百强,订单已排到明年。  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上半年,实现“个转企”8017户、“小升规”501户。截至目前,我省累计认定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产品(技术)2500多项,其中涉及装备制造、电力、化工、医药、新材料、农产品深加工等多个领域。  创新与专注中,更多企业从跟跑者变成了并跑者、领跑者,掌握了竞争主动权。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改革大潮中砥砺前行的辽宁民企,正在用勤劳与智慧,收获市场经济的丰硕果实。
    10/05
  • 向着小康 一路攻坚
    9月6日,建昌县小德营子乡贾家屯村扶贫车间内,54岁的李永华埋头穿针引线,熟练地操作缝纫机。靠做工每月2000元左右的收入,李永华稳稳脱了贫。  “扶贫工厂建到村里,农闲进厂,农忙下地,挣钱看家两不误。”李永华很满足。  这个扶贫车间,最多时曾吸纳2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她们在实现农村妇女向产业工人身份转换的同时,也通过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好日子。如今,还在车间工作的贫困人口只剩下十来人。  行走在田间乡野,脱贫攻坚的热潮涌动,一项项创新举措有效实施,一个个扶贫项目落地生根,一户户困难人家创收脱贫。  多年来,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的努力从未停歇。上世纪80年代,我省开始实施有组织的扶贫,扶贫方式也由救济式向开发式升级。  2015年11月,我省吹响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角。  数字无声胜有声。全省贫困人口由1985年末的360万人减少至目前的13.02万人,贫困人口占比从16%下降至0.6%;同期我省贫困线标准逐年提高,由240元上调至3442元。  脱贫不是终点,小康才是目标。今日之辽宁,正向着这一目标奋力奔跑。  强决心精准扶贫一个不能少  一场雨后,韭菜地里野草疯长。这可是北票市章吉营乡偏石村贫困户张国的脱贫营生,自己残疾、妻子患病,咋办?  “别怕,有党和政府,还有我们,一个困难群众都不会落下。”旨在落实精准扶贫,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当地由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员等组成的志愿服务队活跃在扶贫一线。志愿队员挽袖下地,承诺掷地有声。  所谓贫有百样、困有千种。“精准滴灌”替代“大水漫灌”是时代所需,更是时代选择。  ——精确到人,扶持对象精准。进村入户精准识别,基本摸清我省贫困人口分布、致贫原因、脱贫需求等“家底”;通过“回头看”“大普查、大排查”,完善动态管理,确保应扶尽扶,为“五个一批”分类扶持准备了条件。  ——因贫施策,项目安排精准。全省上下,扶贫干部根据每家每户致贫原因、致富意愿、致富能力等综合情况,为一家一户量身定制了脱贫计划,“一户一策”全面推行。  精准,激发了全省扶贫一线的活力,涌现出一大批精准脱贫模式和经验典型:朝阳“叠加式”产业扶贫、葫芦岛市南票区因地制宜危房改造、岫岩满族自治县“三上墙”的精准管理、宽甸满族自治县电商扶贫经验……  积跬步而至千里,积寸功而求全胜。  扶贫越到最后关头,“骨头”越硬,越需定力和毅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辽宁决心坚定、行动有力——  全局聚焦脱贫攻坚。“五级书记抓扶贫”机制成形,层层立下军令状、责任书,扎实开展“遍访贫困对象”,以上率下推动脱贫攻坚工作落实。  重点聚焦贫困县。目前5个省级贫困县、128个贫困村是我省脱贫攻坚主战场,事关如期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扶贫资金、项目、政策正向这些地区倾斜,为决胜脱贫攻坚战役打牢基础。  目标聚焦“两不愁、三保障”。针对问题和短板,我省就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等难点,精准发力。  暖人心扶贫路上“大手拉小手”  政府出资翻建了新房、帮扶单位送来羊羔、亲朋出钱砌了院墙、医院定时定量送药……辽阳县下达河乡下达河村,贫困户乔贵富被多重温暖包围,日子越来越敞亮。  放眼全省,对“乔贵富”们的帮扶实践,如一场“大手拉小手”的同行。  驻村工作队来了。2018年2月起,我省选派的1.2万名素质好、懂经济、有经验的干部陆续到乡镇任职或进村担任第一书记,覆盖全省593个经济困难乡镇和1.17万个贫困村。  结对子包扶的机关干部来了。针对不在重点扶贫村的贫困人口,铁岭全面启动机关干部结对包扶活动,确保非重点扶贫村的贫困户都有一名机关干部包扶。  爱心企业也来了。朝阳是全省贫困程度最深、脱贫任务最重的地区,宝联勇久朝阳市科技有限公司采取“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在朝阳地区建了47个扶贫工厂,安置就业及辅助就业1700余人。  ……  政府主导、定点扶贫、对口帮扶、社会各界参与的精准扶贫大格局已在我省形成。同时扶贫开发模式也由重“输血”向重“造血”转变。  外部支持有力,催化出的内生动力澎湃。  建昌县新开岭乡青山村,66岁的蒋国平虽然患有心脏病,但精神头十足,每天忙着侍弄9头大牛和52只羊。精准扶贫帮他找对路子,日子过得一年比一年红火。  如今的青山村,大家唠的是发展是致富,2016年年底全村脱贫销号以来,115户像蒋国平一样的贫困户无一返贫。  办法总比困难多。在义县,这里创建了2个国家级、5个省级巾帼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带动农村妇女2.7万人,增收5000多万元。  带着真情,带着责任,聚力脱贫攻坚。群众不脱困,帮扶不松手。  增信心产业富民“前引后推”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  建平县榆树林子镇下窑沟村过去“一穷二白”,十里八村甚至有“有女不嫁下窑沟”的说法。  穷则思变。村干部、党员带头扣大棚,通过致富的示范效应带领村民一步步发展,全村已建起3000亩地的标准棚,最终靠棚菜产业甩掉“穷帽”迈进“富门”。现在外村姑娘嫁过来,不问县城有没有房,只问家里有没有棚。  产业是脱贫之基、富民之源。  辽宁在全省确定2937个贫困村,并以村为基础制定扶贫开发规划,其中,产业扶贫被放在了突出位置。  依托产业发展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最核心的是人。  桓仁满族自治县统筹各贫困村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派优秀干部驻村,使全部贫困村的党组织班子得到精准优化。朝阳市在实践中考察检验选派干部,树立起凭业绩用人的鲜明导向,使基层党员和干部投身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同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深化农村改革渐次推进,辽宁正以脱贫攻坚统揽全省农业农村工作全局,把产业扶贫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形成了产业扶贫、农村振兴发展的新局面。  新局之下,富农产业遍地开花:北镇市中安镇富有村摘帽后依托提档升级笤帚加工业,年销300多万把,不仅脱贫而且致富;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羊角沟镇十八台村靠“能人”带动,全村养牛存栏一年多陡升10倍,村民日子越过越“牛气”……  当前,全面小康正处于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我省正全面发力、尽锐出战,增长板、补短板,为完成“历史大考”,交上一份经得起时间、经得起人民检验的优异答卷!
    10/05
  • 从“有”到“优”品质生活
    儿子和儿媳工作忙,62岁的纪阿姨几年前就从老家过来帮着带娃儿。对她来说,忙点儿没啥,最犯难的就是一日三餐,如何搭配更营养、更健康,真是一门大学问。  对此,纪阿姨经常感慨,“我们小时候,愁的是咋能吃饱,如今,愁的是咋能吃好,真是大不一样!”  一个“愁”字,两种心情。从“有没有”到“优不优”,折射着新中国成立70年来居民消费水平与观念的巨变。  打开辽宁统计年鉴,两个端点的数据对比更加直观:1949年到2018年底,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524.5倍;1978年到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74.3倍。  消费,一头连着宏观经济的“基本盘”,一头连着微观个体的“小日子”。从“三转一响、凤凰永久、一衣多季、凭票供应”到“智能电器、新能源汽车、网络购物、移动支付”,  从“温饱型”到“享受型”,从规模化、排浪式到个性化、差异化,布帛菽粟、游乐居行之变的背后,是居民收入的持续提高,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所带来的供给能力的不断增强。  大江大河奔腾不息,一枝一叶拔节生长。向上向好的生活,见证着辽宁发展的壮阔进程,刻印着辽宁人民的奋斗足迹。  需求之变:从“买不起”到“选择难”  8月15日,第四届中国(沈阳)国际儿童产业博览会在辽宁工业展览馆开幕。78岁的刘丽华特意从抚顺赶过来,想给重孙女选个“上档次”的礼物。几个小时下来,却没什么成果,只因“东西太多,挑花了眼”。  “300多个参展商,500多个展位,4天成交额7500万元!”展会结束当日,辽展集团的于秀丽和同事们兴奋地在微信朋友圈发出“此刻的想法”。  这种购销两旺的场面,在我省已是常态。1949年,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有5.6亿元,1978年为85.3亿元,1990年为460亿元。今年,仅前7个月,已达8565.9亿元。  “买买买”的底气来自于鼓起来的“钱袋子”。1978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337元,今年上半年为10709元,位列全国第八位。改革开放40年来,辽宁省人均GDP年均增长1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4%,居民消费支出年均增长11.7%。  需求侧“要啥有啥”,供给侧“要啥卖啥”。计划经济时期,辽宁市场主体单一,产品短缺,“有没有”成为消费的关键词。进入市场经济,在“看不见的手”的配置之下,辽宁商业空前繁荣。今年上半年,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359.03万户,同比增长8.28%;全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5.70万户,同比增长11.15%。于是,选择困难,成为更多人“蜜甜的忧愁”。  结构之变:从“生存型”到“享受型”  这个暑期,知名气球艺术设计师、沈阳小伙蔡忠诚的业务量爆棚。生日庆典、同学聚会、婚礼喜宴上,设计一再超常规,气球造型越来越出众:30米长的章鱼,400平方米的迷宫,10米高的城堡……“无关吃穿的气球,被人们赋予了许多与幸福有关的内涵。”蔡忠诚说。  小蔡的感受,与统计数据的分析高度契合。1996年以前,我省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始终处于50%以上,基本处于温饱状态;到2000年恩格尔系数下降到40.3%,处于小康时期;2001年以后恩格尔系数一直处于40%以下,已进入富裕阶段。  从温饱到富裕,从追求生存到注重享受。70年来,我省消费结构持续提档升级,“幸福”二字不断被重新定义。以改革开放以来的数据为例,1978年到2018年,辽宁城镇居民用于基本生活的吃、穿等生存型消费增加8835元,增长27.5倍,而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则下降了39.3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40年来,全省居民用于享受型消费品和发展型消费品的比重却在不断上升。以家用汽车为例,2000年城镇居民的百户拥有量为0.4辆,2017年为29.3辆,17年增长67倍,年均增长28.2%;服务精神生活、满足发展需要,2017年,教育文化娱乐支出3164元,年均增长11.4%;2018年年底,移动电话普及率112.0部/百人;在对“美”的追求方面,去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零售类总值中,化妆品类零售额达64.1亿元,金银珠宝类零售额为108.8亿元。  方式之变:从“挤卖场”到“动手指”  9月3日7时01分,陈曦阳从丹东火车站登上G398次列车去往北京。17分钟后,车至凤城东站。望向窗外,他很快就发现了站台上为他送餐的外卖小哥。  接过餐盒,小陈在外卖软件上输入好评。“这次出差,我的吃穿用行,每样都离不开外卖小哥。”小陈说。  互联网时代,伴随着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购物方式正在发生着颠覆性变革。无论何种商品,如果不想出门去“大卖场”,只要在家动动手指就没有买不到的东西。  去年“双11”期间,仅前16个小时,辽宁人的成交额就达50.9亿元,消费额排全国各地第12位。由此,京东商城网购大数据库将我省定义为“消费型省份”。  纵观四季,2018年,我省全年商品零售额为12412.0亿元,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857.5亿元,比上年增长28.7%。  买的多,卖的也不少。葫芦岛泳衣、岫岩玉制品、佟二堡皮草、小北河袜子、东港户外用品、昌图清河鲜玉米……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网络覆盖范围的扩大,一些曾经沉寂或原本默默无闻的“辽字号”,也成了备受追捧的“网红”。  9月,位于沈抚新区的东北亚数字贸易平台的展示中心里,大屏幕上,每秒钟1.5个跨境商品订单的速度,显示着我省产品的实力。  “丰富的商品门类,对我省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的推动力十分强劲。”9月2日,在福建考察跨境商品市场时,经过与辽宁优势多方面对比,省电子商务协会副会长曹悦文信心十足。自2014年沈阳海关正式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以来,全关区3年跨境电商货物出口国家和地区已达83个,出口额累计达到9774.2万元。  70年,辽宁人的“购物车”越来越“满当”,货品越来越丰富。轻松消费,幸福满满。
    10/05
  • 守正创新“老字号”焕发新魅力 ——“叫响辽宁品牌”系列报道之三
    守正创新“老字号”焕发新魅力——“叫响辽宁品牌”系列报道之三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翻开“辽宁名牌”发展史,“萃华金店”“老边饺子”“八王寺汽水”“胡魁章笔庄”等耳熟能详的“老字号”品牌映射出辽沈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历经沧桑的老字号,是辽宁弥足珍贵的自主品牌,在繁荣活跃市场、满足百姓消费需求、丰富历史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时代演进、需求迭代,也意味着老字号需要顺势而为,作出调整改变。新时代下,面对机遇和挑战,我省一些老字号苦练“内功”,呈现出经营方式愈加现代化、服务意识和竞争意识显著增强、经营理念发生新变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等特点。  9月5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叫响辽宁品牌”主题系列发布会第三场,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我省培育和塑造老字号品牌有关情况。  注入新理念焕发新活力  据介绍,目前,我省拥有省级以上老字号企业114家。这114家老字号平均年龄136岁,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企业达62家。  2018年,全省114家老字号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073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年营业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3家,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2家,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的企业1家。114家企业中,有87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占比达七成,其中46家企业的增幅达两位数,占比为40%;114家企业的整体利润增长10.2%,其中83家企业实现了利润增长,占比72.8%。老字号价值在“老”,出路在“新”。我省一些老字号企业并未一味“啃老”,而是不断注入新理念,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新理念,体现在经营方式愈加现代化。我省大部分老字号企业经营方式已由原来的作坊式单体经营转变为现代连锁或集团化经营。如老边饺子、萃华金店、老天祥大药房等企业,通过采用现代经营方式,积极发展连锁和组建集团,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市场竞争和抵御风险能力不断增强。省商务厅对72家老字号企业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省老字号企业在经营发展方面,主要采取的措施为“增加新产品”,所占比重为19.5%,其次是“提高服务水平”占18.3%、“改善经营环境”占13.4%。此外,一些企业还采取了增加新工艺技术、增设新分公司、降低成本、增加宣传广告、增加新生产线等措施来促进自身发展。建立新机制升级新技术改造升级老字号,触及深处,涉及体制机制。在我省,一批老字号正在冲破企业和市场完全对接的障碍,建立充满内在活力的新体制和新机制。1895年成立的萃华金店,在2004年通过企业转制,由深圳翠艺珠宝首饰实业有限公司注资重组为股份制企业,使得企业再度进入高速发展的轨道。老字号品牌也是依靠不断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而维护的。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以三沟白酒、海城市正骨医院等企业为代表,我省众多老字号在维护原有技术的基础上加大创新力度,提高其产品的质量和工艺水平,并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研发,推出新产品和新技术,从而进一步提升品牌优势和知名度。  打造新环境塑造新优势  营造长期稳定的政策扶持环境对激发老字号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尤为重要。  2017年,为进一步挖掘我省老字号的品牌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省商务厅等14个部门出台《关于促进老字号改革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在技艺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创新等六方面予以大力支持,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实效。  2018年,我省与全国12个省市一道与京东集团发起成立“中华老字号无界零售发展联盟”,推动我省老字号企业触网。目前,我省已有49家老字号企业开通网上销售渠道,网上销售额实现420亿元。下一步,我省将搭建老字号“引进来”“走出去”平台,通过举办“中华老字号(辽宁)博览会暨老字号品牌发展高峰论坛”等系列活动,打造东北三省最大规模的老字号博览会;将老字号作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赴境外参加各类经贸洽谈活动,不断提升辽宁老字号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开设“辽沈老字号网上商城”,开发适应网络销售的商品和款式。此外,我省还将推进老字号与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建设若干“老字号”特色商业街区、老字号主题博物馆,开发“辽宁老字号”伴手礼,通过“老字号+旅游”“老字号+演艺”等模式,打造辽宁特色旅游产品。
    10/05
  • 品牌农业铺就乡村振兴路——“叫响辽宁品牌”系列报道之二
    品牌农业铺就乡村振兴路——“叫响辽宁品牌”系列报道之二 品牌强则农业强,品牌盛则农业盛。  近年来,我省围绕粮油、蔬菜、水果、畜牧、水产等优势特色产业,积极推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农产品品牌建设,已经形成盘锦大米、盘锦河蟹、朝阳小米、朝阳蔬菜、大连大樱桃、鞍山南果梨、铁岭榛子、东港大米、东港草莓、北镇葡萄、辽育白牛、辽宁绒山羊、辽参等一批深受国内外消费者信任和青睐的知名品牌农产品。  9月4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叫响辽宁品牌”主题系列发布会第二场,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我省培育和塑造农业品牌的有关情况。  围绕特色产业建设农业品牌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农业品牌建设,深入推进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着力培育壮大特色农业优势产业,农业品牌覆盖率和品牌价值得到明显提升。各地均加大对农业品牌建设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力度,沈阳、大连、朝阳等市出台推进农业品牌建设相关文件,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2019年,省级财政投入农业品牌专项资金1100万元,重点支持5个区域公用品牌建设。  随着农业品牌建设工作的展开,我省品牌农产品量质齐升,影响力不断扩大。2018年,从区域品牌价值来看,盘锦大米达到525.7亿元,盘锦河蟹达到295.5亿元,东港草莓达到77.5亿元,绥中白梨达到51.6亿元。截至去年年底,辽宁名牌农产品达到218个,特产之乡101个,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90个,绿色食品1066个,有机食品88个。我省还先后获得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产品34个,入选2017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4个,2018年评选认定辽宁百强农产品品牌124个。  夯实基础后,大步走出去。今年以来,我省针对主要目标市场,先后在北京、广州、长沙、长春等地举办辽宁品牌农产品推介会,组织参加了2019世界高端米业大会。全省各地也结合自身优势开展推介活动,极大提升了品牌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大连大樱桃已占北京市场份额1/3强,盘锦大米已进入华南市场。我省农产品对外出口额实现50亿美元/年,位居全国前五。  用标准化提升产品质量信誉  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经营,是品牌建设的重要环节。  如何实现品牌农产品质量稳定、供给有效,我省大力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品牌发展,走标准化发展之路。制定《辽宁农业品牌建设规划》《加快推进辽宁农业品牌建设实施意见》,明确了农业品牌建设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推进措施。  将现有品牌做大做强。我省将针对品牌小而散的状况,通过组建区域性或跨区域性的产业联盟,对现有品牌进行整合,并做好品牌的策划、包装等工作,以提升现有品牌的整体对外形象和实力。在这方面已有盘锦大米产业联盟等成功典范,另外跨区域的大连大樱桃产业联盟正在启动。  制定和完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农产品品牌评价地方标准,推进品牌产品标准化生产、经营典型示范和推广工作。实行“五化”“六统一”模式,即品牌产品生产规范化、产品安全化、营销品牌化、管理信息化、服务专业化和统一品牌、统一规程、统一标准、统一农资、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有效提升了品牌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信誉度。  打造品牌协同互补新格局  顺应消费需求升级的大背景,打造更多更好“辽字号”农产品,我省将进一步打好农业品牌建设组合拳。到2020年,我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要达到50个、农产品品牌500个,其中农产品知名品牌50个。到2025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要达到200个、农产品品牌达到2500个,其中农产品知名品牌150个。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省将继续重点围绕粮油、蔬菜、水果、畜牧、水产等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和壮大农产品品牌。通过强化品牌培育,形成区域公用品牌引领带动、农产品品牌协同互补的农业品牌发展新格局。
    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