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彩辽宁
- 沈阳故宫:白雪镶红墙 锣鼓贺新春02/05
- 辽宁沈阳:故宫里过大年02/05
- 辽宁省大连市举办“非遗贺新春——我的家乡年”活动为迎接蛇年春节,营造欢乐、祥和的中国年氛围,1月25日,由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非遗贺新春——我的家乡年”活动在一家商场举办。活动现场。(摄影:王华)金州益昌凝糕点制作技艺、辽南刘氏面塑、金州原曲白酒酿造技艺、太平鼓传统民族手工技艺以及虎头鞋帽传统手工技艺等十个独具大连本土特色的非遗代表性项目组成琳琅满目的非遗市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带着他们的“非遗好物国潮新品”现场展示、互动及售卖,引得市民热情参与。记者:王华01/27
- 辽宁省非遗项目展示展销活动在朝阳市举办制作手工糖、品尝粘豆包,年货集市大饱口福;体验红土泥塑、观看皮影演出,非遗展演营造热闹氛围……1月22日至23日,辽宁省非遗项目展示展销活动暨朝阳市“非遗年货购物月”非遗大集在双塔区慕王府一楼展厅举办,吸引众多市民体验、选购、打卡。摄影:李松娟走进热闹非凡的集市,各类非遗好物琳琅满目,现场人气爆棚。栩栩如生的皮影戏吸引了人们的注意,伴随着铿锵的鼓点,皮影人物开始演绎精彩的故事。非遗展台整齐排开,剪纸、刺绣、泥塑、木雕等特色鲜明的非遗项目令人目不暇接。“有些非遗项目只在电视或者书本上看过,今天在现场体验感觉很新奇。”游客卢爽和潘芊羽高兴地说。除了精美的工艺品吸引人们驻足,集市上的传统美食也备受青睐,凌源缸炉烧饼酥脆掉渣,南园猪脸香气扑鼻,令人垂涎三尺……美食展区将具有辽宁特色的饮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游客们一边品尝,一边赞不绝口,享受这地地道道的东北风味。本次非遗大集还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传承非遗文化、展示文化自信的舞台。他们通过购买和使用非遗商品,展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市民李明女士在向记者展示她购买的木雕时说:“这个木雕猴十分精致,我把它带回家送给孩子,让他了解一下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希望家乡今后能多举办这类活动。”据了解,本次活动,来自全省各地的非遗项目齐聚朝阳,沈阳胡魁章制笔工艺、大连贝雕、岫岩玉雕、阜新玛瑙雕等64项极具地域特色的非遗项目让人大开眼界,朝阳市共有13个项目参加展示展销。记者:闫哲01/27
- 锦州市2025第十四届古塔庙会盛大启幕“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1月22日,农历小年,2025第十四届古塔庙会在锦州市古塔公园盛大开幕,在蛇年新春的序曲中,奏响一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狂欢。本届庙会以“锦州年·最东北”为主题,为期22天,横跨春节与元宵节两大传统佳节。庙会紧扣节日氛围,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接踵而至,为锦州市民和游客带来一场全方位的沉浸式体验。当天下午2点,雄狮舞动,金龙翻腾,锣鼓喧天,在此起彼伏的欢呼与喝彩声中,2025第十四届古塔庙会正式拉开帷幕。开幕式堪称一场视听盛宴,节目内容丰富,涵盖多种艺术形式。首先登场的是架子鼓表演《相亲相爱》与《祝福你》,强烈的节奏传递出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情谊。紧随其后的《鼓舞·吉祥颂》,激昂鼓点似新春第一声号角,振奋人心,寓意新一年吉祥如意,欢乐篇章就此开启……市民沈晴说:“今年的古塔庙会真是太精彩了!一进来就被这热闹氛围感染,到处张灯结彩。我最喜欢的是那些传统的民俗表演,像舞龙舞狮,还有糖画制作,让我仿佛回到了小时候,这种热闹又充满年味的氛围,真的让人特别开心”除了精彩绝伦的开幕式表演,庙会还精心策划了民俗艺术表演、非遗展示活动、网红打卡点、花灯观赏、科技光影秀、“古塔好市”民俗美食品鉴等一系列丰富多元的活动。在这里,市民和游客既能在花灯的海洋中漫步,感受传统灯艺的魅力;又能在非遗展示区,领略民间手工艺人的精湛技艺;还能在民俗美食品鉴区,大快朵颐,品尝地道的东北美食,感受浓郁的年味。看花灯、逛庙会、闹新春,期待各地游客来逛古塔庙会,深度体验古塔独特的年味,领略锦州的年文化、东北民俗文化以及古塔深厚的历史底蕴。01/26
- 本溪丹东约你戏冰雪、逛灯会01/26
- “幸福营口过大年”2025年春节年俗文化市集火爆来袭为喜迎蛇年春节,2025年1月22日农历小年的上午,在营口市图书大厦一楼大厅,“幸福营口过大年——金蛇溢彩文化迎春”年俗文化市集活动热闹举行。活动现场喜气洋洋,充满了年俗文化元素:表达纳福迎祥的剪纸、展现幸福生活的红福字、抒发美好愿望的喜庆春联、寓意阖家团圆的红灯笼,以及巧夺天工的民间手艺人的剪纸、布贴画、年画等作品,渲染出浓浓的传统年味儿。活动共设置了体验和游艺两大板块7个区域,包含了19项活动内容。大家一起画年画、绘脸谱、包饺子、写福送福、制作糖葫芦、一起学剪纸、做布贴画、做传统吉祥轮风车等非遗手工。一起体验“智慧博弈”,与卡通人偶互动等。置身文化市集,在体验、学习和游戏中感受着浓浓的年味儿,大朋友小朋友们脸上灿烂的笑容,是现场最生动的图景,也点亮了“幸福营口过大年”的主题寓意。年俗文化市集活动同时也拉开了“幸福营口过大年”春节系列文旅活动的序幕。为庆祝首个“非遗版”春节,传承弘扬春节文化,把丰富多彩贴近百姓生活的文化活动带到群众身边,今年,由营口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主办,营口市文化旅游事业发展服务中心承办,精心策划推出了“幸福营口过大年”春节系列文旅活动,在图书大厦、营口城市书房、市博物馆等全市各文化场馆,将陆续开展“金蛇献瑞文化迎春”小年系列活动、“金蛇灵韵文化悦春”元宵节系列活动以及“蛇年生肖文物图片展+文物展”、新春电影展播等各类文旅活动37项160余场,从小年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精彩纷呈的新春文化活动将点“靓”滨城,伴随滨城百姓一起过个祥和、幸福、有年味、有文化的快乐年!(营口市文化旅游事业发展服务中心供图)作者:王祺林01/24
- 2025辽宁朝阳迎春灯会璀璨启幕喜随小年至,福自团圆来。1月22日晚,“非遗贺新春”系列活动暨2025年辽宁朝阳迎春灯会璀璨启幕。当晚,朝阳市双塔区北塔广场附近热闹非凡,五彩斑斓、造型各异的灯组同时亮起,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一场流光溢彩、年味十足的视觉盛宴。此次灯会将从1月22日持续到3月1日(农历腊月二十三至农历二月初二),历时39天。在双塔区北塔广场、慕容古街路段、佑顺寺广场布展,设置两大主题展区,包含24组大中型灯组、6个氛围亮化区域。秉持隆重、热烈、节俭的原则,因地制宜将街景亮化与灯会灯组有机结合,打造靓丽灯饰景点,形成以北塔广场和慕容街全域贯通的中轴线为主展区,融合观灯游园、餐饮娱乐、文创演艺、现场互动等多元元素,集中展示朝阳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年味,构建一个精彩纷呈的彩灯大世界,全程免费向广大市民和各地游客朋友开放。2025辽宁朝阳迎春灯会呈现五大亮点。——彰显朝阳文化底蕴灯会主灯“福满朝阳”灯组,以仿照朝阳三燕龙城宫城南门为主基调,两侧灯体为凤凰展翅题材设计,体现“凤鸣朝阳”之意;“古国牛河梁”灯组,依照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红山女神”复原像,结合展现5800年前红山人的生活、劳作场景为创意设计,体现了朝阳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西有敦煌、东有朝阳”大型灯组,以代表敦煌飞天文化及身着三燕服饰、佩戴金步摇的仕女形象为创意设计,以彩灯的表现形式体现了“西有敦煌、东有朝阳”的文化交融。慕容古街设置“传奇慕容”灯组,充分体现三燕时期将士拓地千里的征战场景。——展示朝阳非遗魅力灯会的“民俗大舞台”灯组,以评剧、皮影、剪纸、宫灯等朝阳非遗文化为舞台背景,展现朝阳非遗传承之美;“童梦童心”灯组,以其身上佩戴的虎头鞋、虎头帽、香包、长命锁、龙尾等非遗元素,充分体现了非遗文化的传承及文化魅力。——演绎春节传统民俗灯会的“福星高照”“金榜题名”“松鹤延年”“喜上眉梢”“招财进宝”等灯组寓意美好,把新年的氛围感拉满格;在北塔两侧的步道内以“祈福平安”“福气满满”灯组组成通道,寓意祈求新的一年事业一帆风顺,家庭和谐美满。在慕容古街路段,精心布置“武林风”十二生肖灯组,充分展现中国传统生肖文化的魅力。——特色活动精彩纷呈在北塔广场西侧及慕容街沿线设置了百余个特色摊位,琳琅满目的年货、地道的美食以及精美的文创非遗产品将一一亮相,游客可以在此领略独特的风土人情和传统工艺。在小年、初一、正月初五、正月十五、二月二等时间节点筹备了精彩的舞台演出。同时,将在每日开展飞天凤凰、小丑互动、变脸特技、李白对诗、提灯巡游、舞龙舞狮、日常舞台节目等一系列互动活动,让市民和游客乘兴而来,载兴而归。——创意运营欢乐无限灯会期间,游客还将体验到商业购物、精彩演艺、趣味游乐等项目,营造出一站式的娱乐大餐。积极搭建全民参与文娱互动的“百姓大舞台”,使更多游客体验“百姓节目百姓演”的乐趣。同时,以三燕时期“金步摇”为创意设计,打造舞动朝阳演艺小舞台,展现慕容鲜卑文化的独特象征,叫响“西有敦煌、东有朝阳”。除此之外,还为大家带来地方特色小吃、国际美食、品牌文创、汉服旅拍等消费体验。同时,设置游戏活动参与打卡领取福利环节,为市民和游客营造了夜间消费新场景,点燃城市消费新“夜”态。记者:闫哲01/24
- 辽宁省开原市:冰上冬捕辞旧岁 网内鱼肥迎新春“收网了,起鱼咯!”2025年1月18日,在开原市南城子水库的冰面上,随着鱼把头一声吆喝,渔网被缓缓从水中拉起。一会儿工夫,一条条肥美的鱼儿在水中翻腾。在围观群众的阵阵欢呼声中,一年一度的南城子水库生态鱼冬捕节也正式拉开了帷幕。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冰封的河面上,南城子水库的冬捕现场早已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这一网已经下到水里将近两天两夜了,前几百米一般都看不到鱼,越往后鱼群越密集,我们一般每年冬天都是开三四网,小年就不下网了。”18日凌晨3点左右,天还没亮,渔工就来到了水库冰面上,开始了冬捕前的准备工作,作为一年中南城子水库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大家都不敢有丝毫松懈。专业捕捞的渔工用钢钎在厚厚的冰面上凿开一个个冰窟窿,随后将系着细细长线的引导器送入冰层下,缓缓前行。一会儿工夫,1000米长的大网便在冰层下慢慢舒展开,形成一个巨大的“网兜”。透过冰层,记者能清晰地看到渔网在冰下随着水流缓缓移动。上午9时,伴着机器轰鸣的节拍,下到水中的渔网开始缓缓被拉出水面,南城子水库冬捕活动的重头戏也将呈现。随着一声嘹亮的号子,经验丰富的渔民们齐心协力,将巨大的渔网缓缓拉起,冰面下欢腾的鱼儿破水而出,鲤鱼、草鱼、鲢鱼等鱼类应有尽有,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银色的光芒,肥硕鲜活的鱼儿欢腾翻跃,现场一派“冬捕头网大丰收,鱼儿肥美人欢歌”的丰收美景。冬捕是我国北方部族古老的捕鱼方式,也是人们祈福美好生活的一种独特仪式,从辽金时代一直流传至今。南城子水库隶属于开原市水利局,水库控制流域面积为50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净流量为9020万立方米,最大库容为2亿立方米,水质达到优质Ⅱ级饮用水标准。南城子水库出产的鲢鱼和鳙鱼都是纯天然生长,不投喂任何饲料,所以这里产的鱼很受欢迎。中午11时,此时渔网已经出水800米,但是能看见的鱼还是非常少,就在围观群众纷纷议论时,“鱼把头”告诉大家:“不用着急,网尾已经看见鱼了,今天保证大家都能满载而归。”很快,人群中的掌声和笑声淹没了“鱼把头”的声音。不一会儿,长长的渔网犹如一条传送带,把鱼源源不断地从冰下输送出来。低于2公斤重的鱼,会被渔工们重新放回水中,让它们继续自然生长。随着鱼越来越多,从四面八方聚拢来的人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欢叫声也一浪高过一浪。记者在现场看到,冬捕工作人员们站在冰面上分工协作、相互配合着将渔网向岸边移动,当新鲜捕捞的大鱼由吊车起运上岸,一经落地,等待已久的群众争相抢购,带回家一饱口福。“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花鲢,这几条鱼我都要了!”现场很多人争着买下相中的活鱼,都想在新年之际让亲朋好友尝尝鲜。热闹的场面,让现场不少百姓用手机镜头对准出水的大鱼拍照,也有人现场开直播与大家分享冬捕盛景。南城子水库冬捕负责人于水介绍,今年南城子水库一共进行3次下网的捕捞,前两网属于试网阶段,每网上鱼都在1万斤左右,根据前两网的试验和选址,第三网下到水里后迎来了大丰收,粗略估算第三网上鱼斤数在8万斤左右,为了满足大家参加冬捕的热情,会有一部分鱼在现场直接售卖,比较畅销的还是以花鲢为主,售卖价格为15元/斤。在人群外围,还有四五辆活水车正在“待机”,等待新鲜的鱼儿装车,运往沈阳、长春等地。“这儿水质好,鱼肉嫩,好多地方抢着要。”于水告诉记者,现场售卖结束后,剩下的活鱼会被收购商拉到周边城市直接出售,为百姓的节日餐桌奉献鲜美的生态鱼大餐。记者:杨世光江鸿董家良邢春雨01/23
- 辽宁省2025年全国春节“村晚”示范展示活动陆续举办——民俗入“村晚”乡味正浓“今天彩排,明天就正式演出了,这是给俺们村争脸面的好事,大家都很自豪,演员们早早就出发了。”1月21日,朝阳北票市五间房镇五间房村于成廷文化大院负责人于成廷对记者说。这场演出是2025年全国春节“村晚”示范展示活动之一,我省今年共有3个村入选,这些“村晚”与当地历史文化深度结合,反映了精神文明新风貌,展现了浓郁的乡土风情,营造了喜庆的节日氛围。1月21日,朝阳北票市五间房镇五间房村的全国春节“村晚”示范展示活动正在进行彩排。受访者供图“村晚”现场看冬捕冰天雪地里,秧歌、高跷等东北特色浓郁的表演逐一亮相,演员们身着鲜艳服装、手持彩绸扇子随着音乐尽情舞动……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全国春节“村晚”示范展示点之一,沈阳市康平县胜利街道镇西村的演出活动于1月11日在卧龙湖广场举办,当天也是康平卧龙湖冬捕季开幕式,两场盛大活动相结合,让整个村庄都洋溢着喜庆氛围。当天10时,民俗表演为“村晚”预热。欢快的音乐、热情的舞蹈一亮相,便赢得观众阵阵掌声。随着文艺演出正式开始,现场气氛被推向高潮。序曲《大康平》极具东北风情,鼓阵快闪《大东北我的家乡》、舞龙舞狮乐坊《龙腾蛇舞中国年》展现了东北韵味,二人转《田间地头逗你乐》逗得观众捧腹大笑。文艺演出结束后,冰雪娱乐环节开始了。雪圈、雪滑梯、雪地摩托、雪地越野车等冰雪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与此同时,卧龙湖冬捕季启动,渔民们身着传统捕鱼服饰,手持渔网,在冰面上凿出冰洞,开始了传统冬捕活动。随着渔网缓缓拉起,一条条肥美的鱼儿跃出水面,现场欢呼声响起,一片沸腾。“这个活动办得太好了,大家聚在一起唱歌跳舞玩冰雪,特别有过年的氛围。记得小时候过年,大人会带我们看秧歌、玩冰雪。在我的认知里,咱们东北的冬天就该这么过,我想这种感觉就叫乡愁。”一名参加活动的游客对记者说。歌伴舞、京东大鼓、二人转、评剧表演……1月21日,朝阳北票市五间房镇五间房村“村晚”的彩排有序进行,各类百姓喜闻乐见的节目轮番上演。这场“村晚”已经纳入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直录播计划,因此大家都拿出了最好的精神状态彩排。朝阳北票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局长郝福银告诉记者,今年春节“村晚”分为闹春、颂春、舞春、迎春四部分,共14个节目。这些节目来自于多个乡村文化大院、文化志愿者团队等,很多节目完全由村民自导自演,让观众感受到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一村一品”有特色据了解,我省这3场全国春节“村晚”示范展示活动中,不仅有五间房村这种从乡村文化大院“走”到全国平台的节目,也有充分展示当地渔猎渔耕历史民俗的活动,堪称“一村一品”。“近年来,北票市五间房镇五间房村注重文化活动开展,村里的文化大院成立8年自创节目30个,演出180余场。这些节目宣传好人好事好政策,弘扬了时代文明新风,为建设美丽乡村贡献了文化力量。”郝福银说,五间房村已经举办了七届“村晚”,在北票市文化馆统一规划下,文化大院的活动越办越规范化,每年“村晚”成为村民翘首期盼的节日。今年入选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点后,大家都希望把属于五间房村的文明新风、乡村活力展现给全国观众,干劲儿更足了。“全国春节‘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和冬捕季开幕式联动,既能全方位宣传康平传承千年的渔猎文化,原汁原味展现本地民俗民风,还能让外地游客沉浸式体验康平的春节氛围。”康平县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旅游科科长张佳妮向记者介绍,为了筹备这次别具一格的“村晚”,村民们热情高涨,自发组织起来,历经数月刻苦排练,最终为大家奉献出精彩纷呈的节目。另外一场“村晚”也与当地的民俗文化深度融合。丹东东港市孤山镇大鹿岛村全国春节“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将于正月十三,与大鹿岛祭海祈福仪式活动同步举行。据悉,大鹿岛村祭海祈福仪式已列为丹东市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性项目。仪式以舞龙舞狮、扭秧歌、耍灯碗、烟花秀、放海灯等形式开展,展示独具地域特色的渔家民俗文化。记者:刘海搏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