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辽宁
多彩辽宁
  • 辽宁抚顺:“冰雪+民俗” 春节敞开玩
    火红的灯笼亮眼夺目,五颜六色的花灯挂满树梢,中国龙景观小品引来观众打卡……春节期间,以“回家过年”为主题的电音迎春灯光秀在抚顺东林园激情上演,每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夜幕下,灯光绚烂,舞台上响起动感的舞曲,游客在冰天雪地里尽情舞动,肆意挥洒豪迈激情,让现场变成欢乐的海洋。游客春节假期在清原满族自治县玉龙溪冰雪大世界开心游玩。(摄影:门莹)春节期间,抚顺市推出了“激情冰雪燃冬抚顺”“抚暖人心文化惠民”“龙腾盛世乐享消费”三大旅游板块,举办了电音迎春灯光秀、名优特农产品年货大集、迎春灯展等近40场文体旅活动,活跃旅游市场,拉动节日市场消费。全市接待游客人数175.9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86亿元,按可比口径分别增长135.31%和276.26%。以“冰雪+民俗”为主的文旅活动备受青睐。从大年初一开始,各雪场、冰场及戏雪乐园的接待人数不断增加。三块石冰雪嘉年华、天女山冰雪欢乐季、玉龙溪冰雪欢乐谷、禄霖滑雪场、雷体冰雪大世界、大岭台冰雪欢乐谷、浑河之上等冰雪娱乐场所成为游客休闲旅游的热门景点。抚顺各县区组织开展民俗表演、迎新灯会、年货大集、满族农庄过大年等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新抚区、顺城区、东洲区、新宾满族自治县等地的迎新春灯展、灯光秀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观赏。世界文化遗产清永陵、4A级旅游景区赫图阿拉城推出“游祖陵逛皇城享好礼”活动,游客们在欣赏白雪红墙的古建筑美景的同时,体验特色民俗文化。春节8天假期,抚顺市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7540万元,同比增长15%左右,其中餐饮销售同比增长18%,零售业同比增长11%左右。记者:崔振波
    02/22
  • 沈阳故宫:关东建筑龙文化于此大成
    在中国古建筑中,龙形象变化万千,发挥着装饰和结构作用,展现出中国古建筑的独特体系。从地理上说,沈阳故宫是山海关外唯一现存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于1625年,集汉、满、蒙、藏建筑风格于一体,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特别是崇政殿,其姿态万千的龙形象与建筑巧妙结合,呈现出多元文化建筑风格,凸显中国古建筑的恢宏、气派和文化张力。关东建筑龙文化于此大成。“装饰龙”变化万千为建筑增添灵性“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说文解字》中对龙形象的描绘充满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崇拜。从新石器时代的堆塑龙、玉雕龙到唐代体态丰满的龙,再到宋代的“九似”龙,龙形象从简洁粗犷变得精细、清晰,并在器物和建筑上衍生出多种形象。考古发现,商周时期,龙纹广泛用于青铜器物上;战国时,龙纹已开始用于建筑瓦当上;从汉代起,以龙纹装饰建筑之风已十分兴盛。当腾云驾雾的龙与建筑构件相结合,建筑便有了灵性,特别是在明清时期宫廷建筑上,龙形象无处不在。作为中国古代文化以及人类建筑宝库中的珍贵遗产,沈阳故宫历经近400年依旧光彩夺目。其中,崇政殿是一座硬山五开间前后廊式建筑,建于1.5米高的台基上,高近12米,是沈阳故宫建筑群中最为显赫的建筑,这里的龙形象尤其丰富,或显或隐,无处不在。殿外,可见屋顶正脊两端、与垂脊交叉节点上张口相对、黄绿色夹杂的龙吻。房屋两侧墀头(位于房屋两侧山墙的边檐,主要用于支撑房屋的前檐并具有一定的装饰作用)上有身为黄色、鳍为白色、发与尾为绿色的琉璃龙。另外,栏杆望柱上的圆雕龙、栏板上的飞龙、殿前御路石雕龙、御道两侧抱鼓石上雕刻的戏珠龙等,这些龙形象与建筑融为一体,在景墙上起装饰作用,可谓匠心独运。崇政殿内堂陛前双柱上雕刻着“二龙戏珠”,龙形象恣肆张扬。(翻拍自《崇政殿研究》)当然,从全国来看,用龙装饰景墙并不多见,上海豫园有一条“龙墙”,用泥塑成的龙头和瓦片组成龙身,五条巨龙伏于粉墙上,极具动态。沈阳故宫博物院原研究员佟悦介绍,龙形象的运用凸显崇政殿的威严和华贵,特别是内堂陛前双柱上盘着的一对龙雕,龙头探出柱外,相对而出,张牙舞爪。在两柱之间的额枋上有一火焰珠,构成“二龙戏珠”的立体画面,给人以威严、不可侵犯之感。这样的龙形象虽不多见,但在山西晋祠内建于北宋天圣年间的建筑上可以找到相似的设计,其大殿前方的8个廊柱上各盘着一条木雕龙,昂首竖角,张口向前,门前的两条龙也是龙头向内、相对而出模样。此外,福建的宫庙建筑中也常用龙柱来装饰。这种设计是中华龙文化与传统建筑完美结合的范本。崇政殿所雕之龙变化万千。抬头仰望,其梁枋上绘有大量龙形象彩绘。金龙配以祥云、瑞草,在蓝天中翱翔,栩栩如生,使宫殿显得更加金碧辉煌。值得一提的是,宝座上方的藻井顶部有一木雕龙,龙头冲下,龙身盘旋,极具动感。崇政殿彩绘龙形穿插枋。(摄影:谭硕)“结构龙”设计巧妙发挥支撑架构作用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最后一个高峰阶段,尤其宫廷建筑,深沉、大气,注重传统审美观念,在屋檐、墙壁、屋顶等部位或雕刻或绘画龙形象,以此来表达人们对龙的崇敬和祝福。沈阳故宫中龙形象有很多,崇政殿最典型。这里的龙,除了具有象征意义外,更多的是与建筑构件融合,发挥着结构作用。枋是置于柱间或柱顶的横木。在崇政殿的房檐下,穿插枋被雕刻成龙状,龙头从檐柱上探出,龙身横穿檐柱和金柱,将二者连在一起,龙尾则伸进室内。佟悦解释说,这一设计不仅保证了建筑的功能性,更凸显了材料本身的质感和建筑自然的特点,这条龙承担着房屋的结构作用。此外,建筑梁枋上的彩绘龙不仅装饰出崇政殿的威严气质,还对建筑材料起到防腐保护作用。崇政殿外,望柱下的排水口也采用龙的形象,传说它是没有角的龙,性喜水,多用于排水口处,被称为“螭首散水”,这是文化寓意与建筑功能充分融合的典型。相似的设计在北京故宫中也被广泛应用。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普遍使用的构件,起到遮蔽檐头、阻止瓦片下滑的作用。从目前出土文物来看,用龙纹装饰瓦当在战国已经出现,在汉代十分兴盛。在崇政殿的勾头瓦和滴水瓦立面上,均装饰了盘龙纹样。史料记载,沈阳故宫建筑群历经初建、改建和增建才形成了今天的规模。清太宗时期,沈阳故宫中轴线上第一座建筑是大清门,其左右两侧分别是文德坊和武功坊,组成四合院式布局,龙形象应用其中。殿后的内廷区建在近4米的高台上。“这组建筑在效果上对崇政殿起到承接和烘托的作用。”佟悦说。乾隆时期,崇政殿前后两侧被改建成飞龙阁、翔凤阁等建筑,形成整齐对称的格局,使坐落在正中的崇政殿与两侧东西向建筑主次关系更为规整清晰。与此同时,大清门前两侧的朝房、朝楼、奏乐亭也重新修葺,并在正面加筑了一座五龙琉璃照壁,构成规制较完整的宫门单元,龙形象被更广泛使用。此后建成的文溯阁、戏台等一组宫殿,构成了沈阳故宫西路,崇政殿处于100多座建筑的核心。沈阳故宫建筑群布局完备,形成器宇轩昂的龙建筑,成为世界级文化遗产。崇政殿内丹陛柱头装饰的神兽,龙头上长着白色羊角,具有藏式建筑风格。(摄影:谭硕)若隐若现的龙形象体现多民族文化融合以满族审美为基调,融入汉、满、蒙、藏等民族文化风格,这是沈阳故宫建筑群的特色之一,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留下独特印记。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许多只似龙的神兽藏在崇政殿多处柱头上:龙的面庞、羊的犄角。这种龙形象是沈阳故宫建筑群装饰的重要代表。佟悦介绍,这一神兽形象与藏族建筑中出现的神兽相似,是汉藏文化融合的特征。此外,崇政殿的檐下大木柱也与传统建筑做法不同:柱子没有直通到顶,而是柱头承托横木,这样的设计源自藏族建筑。此外,这些柱子底部的柱础上雕刻莲花瓣加如意的纹样,这也与藏族文化高度关联。可以说,汉藏结合式的建筑设计极大地丰富了清代官式建筑的营造体系。沈阳故宫建筑群多为硬山式建筑屋顶,屋面仅有前后两坡,这种样式多见于中国北方,尤以民居采用最多。对此,佟悦认为,这恰恰是崇政殿的独特之处,体现出满汉融合的特点。佟悦认为:“崇政殿的硬山式屋顶对东北人来说是适宜北方气候的房屋设计。选择建造一个自己熟悉的环境是人之常情。同时,从崇政殿的具体构造和装饰来看,五开间并装饰大量的龙形象,体现出其建筑等级很高,庄严、壮美,极具皇家风范。这与日常所见的硬山式建筑有着很大的区别。”佟悦进一步解释说,将盘龙纹融入瓦中是中原文化特点,而故宫建筑中琉璃瓦黄绿颜色的搭配则体现满族的审美喜好。此后,在清代规制中,黄琉璃只有宫廷和庙宇建筑可用,包括沈阳故宫后加建的太庙组群以及碑亭,屋顶覆盖的均是黄琉璃瓦。另外,从整体颜色上看,以青、绿、红为主,崇政殿的彩画风格古朴、热烈,有一种亲近自然的粗犷之美,“和玺彩画”与“苏氏彩画”互用,龙融入自然山水、故事传说中,这些是满汉文化融合的典范。记者:谭硕
    02/22
  • 经典诗词舞台剧点亮大连大剧院
    2月15日、16日,大型经典诗词互动舞台剧《梦回唐宋——中华诗词大会》在大连大剧院火爆上演。大连大剧院内座无虚席,掌声、欢笑声此起彼伏。作为春节演出重点剧目之一,《梦回唐宋——中华诗词大会》连演4场,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热烈追捧。演员与小朋友们互动。该舞台剧以沉浸式互动的演出形式带领孩子们开启一场与古诗人的超时空对话,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穿越历史长河,与李白、杜甫一起吟诗对话,领略诗歌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小学生暖暖看完演出后开心地说:“过年来剧院看这样一场演出,特别开心,书本里的诗人都活了,我也了解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古诗背后的故事。”据悉,大连文化产业集团所属两大剧院和大连歌舞剧院还为广大市民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2月23日、24日,大连大剧院将演出“开心麻花爆笑舞台剧”;元宵节当天,大连人民文化俱乐部将举办《龙舞盛世》元宵音乐会;2月25日,大连歌舞剧院将在金三角剧场演出元宵节音乐会,大连人民文化俱乐部将上演大连青韵室内合唱团合唱音乐会。记者:彭杭
    02/21
  • 辽宁朝阳:春节假期文旅市场火爆出圈
    从缤纷璀璨的迎春灯会到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从魅力四射的冰雪运动到热气腾腾的温泉之旅,从美景如画的天鹅湾到朝阳文化元素满满的博物馆……春节假期,朝阳文旅消费“热辣滚烫”,文旅市场实现“开门红”。记者2月18日自市文旅广电局获悉,全市春节假期累计接待游客281.5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74亿元,同比2023年分别增长277%和927%,两项指标增长率均居全省第三位。数据显示,全市接待域外游客106.15万人次,占比达37.7%,其中接待京津冀地区游客34.77万人次,占比达12.35%。全市17家博物馆接待游客13.4万人次;12家重点旅游景区,包括4A级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接待游客33.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57.96万元,交出了三年行动攻坚之年攻坚之战开局起步的亮眼成绩单。朝阳迎春灯会游人如潮。观灯会赏文物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龙腾盛世·凤鸣朝阳”2024辽宁朝阳迎春灯会是朝阳市近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的灯会。市直相关部门和双塔区密切配合,组织开展精彩纷呈的文化表演,为灯会增加亮点看点,“凤凰飞天”、慕容公子巡街、龙宝宝观灯、汉服美女赏灯等表演营造出热闹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灯会期间,开通公交摆渡专线,满足外地游客和本地市民的观灯出行需求;设置2处游客温暖驿站,为游人提供休息和免费的朝阳特色小吃。自灯会正式亮灯以来,累计接待域内及周边游客104.86万人次,其中假日期间接待游客54.7万人次,线上线下热度居高不下。朝阳博物馆文物前游客驻足观看。春节假期,朝阳博物馆开启“夜游”模式,最大限度满足游客参观需求。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朝阳博物馆推出“访博物馆·寻华夏龙”活动,掀起研学游热潮,接待游客约14000人次;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推出6项惠民活动,邀请国内外游客前来感受“文明发端地古国牛河梁”的魅力和神奇,接待游客10826人次;赵尚志纪念馆推出7项文化活动,带领游客重温红色记忆,接待游客31900人次。看天鹅逛大集文旅市场释放消费潜能被新华社、央视点赞的北票市红村天鹅湾,成为“假日必游打卡地”。“赏天鹅之美、与天鹅相约”新春主题打卡活动,推动“天鹅节”效应延续。从大年初一开始,红村天鹅湾观赏天鹅游客量持续走高,累计接待游客30万人次,单日最高接待游客5万人次,同比翻了一番,带动周边餐饮民宿日日爆满,已成为全国各地“鸟友”的观鸟胜地。北票市红村天鹅湾成群天鹅嬉戏觅食。市县联动多点发力,促进文旅消费。喀左县利州古城结合蒙古族民俗风情开展“新春大集”系列活动,平均日接待游客1.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0余万元。双塔区在凤凰山景区开展大型诗词表演、舞龙、舞狮、“集五福印章打卡”等民俗文化活动,接待游客2.6万人次,旅游收入46.9万元。朝阳县贾家店农场举办首届民俗文化旅游节,接待游客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0万元。龙城区举办“大美龙城、悦享冬季”文旅系列活动,其中“龙腾四海迎新春”第二届“村晚”抖音平台点击量4.5万人次,快手平台点击量14.3万人次;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接待游客6100人次,旅游收入58.8万元。戏冰雪泡温泉文旅体融合增消费活力春节假期,冰雪运动保持人气不降、热度不减。朝阳市抢抓发展冰雪经济机遇,组织开展“激情冰雪、活力朝阳”冰雪系列活动,围绕冰雪竞技、趣味游艺、体育比赛等板块,举办“八市联盟”速度滑冰邀请赛、少儿速度滑冰比赛、雪地足球比赛等赛事和“单腿驴”、滑冰车、雪地摩托、亲子冰上自行车等趣味冰雪活动,吸引更多人群参与冰雪运动。各县(市)区乘势而上,让“冷资源”撬动文旅“热经济”。建平县依托全市冬季旅游活动启动仪式开展系列活动8项,推出全国首届国家级非遗项目“冰上黄河”,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70余万元。凌源市万源滑雪小镇接待游客10447人次,旅游收入37.2万元。龙城区庙子沟滑雪场接待游客2768人次,旅游收入41.52万元。喀左龙源旅游区“冰雪嘉年华”接待游客17.05万人次,旅游收入实现新突破。温泉旅游也成为春节消费的爆款,“冰雪、温泉”成为假日旅游出行选择。凌源市开展“戏冰雪泡温泉、来凌源过大年”文旅节庆活动,热水汤温泉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2万人次,其中女神宫汤泉城接待游客9390人次,旅游收入106万元;山屿汤度假酒店接待游客1163人次,旅游收入24万元。喀左县浴龙谷温泉度假区接待游客1.8万人次,旅游收入205万元。精心谋划部署外媒助力朝阳文旅发展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春节假期朝阳文旅市场的火爆,并非偶然。全市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超前谋划,创新举措,主动作为,自1月份起,全面启动“关东风情·欢腾朝阳”迎新春文旅体系列活动,涵盖七大主题、16个必打卡地、十大文体活动、15条龙年冬季旅游精品线路、百场文旅体活动,同时推选出非遗类、农品类、工艺品类、食品类“四大类”,共28个系列、146种商品入选朝阳旅游“后备箱”商品名录。自系列活动启动以来,全市文旅市场持续升温,重点景区客流量持续攀升,“后备箱”商品销量持续增加,朝阳知名度持续扩大。外媒的助力将朝阳推向全国。聚焦重大赛事和文旅活动,朝阳市采取事前预热宣传、事中宣传、事后综合宣传相结合方式,构建立体式宣传矩阵。春节期间,国省媒体纷纷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朝阳,在央视、光明日报、央广网、人民网、辽宁日报、辽宁卫视等20多家媒体刊发报道90余篇,网络浏览量达到6亿人次。其中,“北票天鹅”在央视直播2次,央视经济频道消费新主张栏目“家乡的年味”专题报道1次,央视新闻报道5次;辽宁卫视都市频道专题报道2次。“迎春灯会”在央广网、新浪、腾讯新闻、国际在线、北斗融媒发稿54篇。辽视春晚的一首《朝阳花开》,将朝阳这座魅力城市唱响全国,吸引各地游客来朝旅游。春节假期,市领导和市县两级文旅系统制定周密的安全生产假日工作方案,调度指导安全生产和文化旅游服务工作。文旅部门会同公安交警、应急、消防、交通、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卫健、机关工委、信访、电业等部门深入各县(市)区、文旅场所、旅游景区检查指导工作,为游客营造了更加舒心、更加满意的旅游环境,全市未发生重大旅游服务质量投诉事件和安全事故,文旅市场安全、平稳、有序。文旅市场的爆火出圈,释放的不仅仅是消费潜力,更彰显了文旅产业的生机和活力。透过文旅产业这个窗口,可以感受到朝阳各行各业正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决心、更加顽强的意志斗志,坚决打好打赢攻坚之年攻坚之战,为朝阳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夯实基础、蓄势聚能。记者:马隽
    02/21
  • 辽宁省北票市:玩冰雪 过大年
    春节期间,北票市首届“冰雪嘉年华”活动热度不减,市民们茶余饭后纷纷走出家门,来到台吉彩虹桥下的“冰雪嘉年华”活动现场,滑冰玩雪,欢度佳节。不少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体验冰滑梯、冰车、冰球、滑雪圈、雪橇等冰上娱乐项目,尽情享受着冰雪带来的快乐,很多成年人童心未泯,也通过各种冰上娱乐方式过把瘾,重温儿时的记忆,现场欢笑声、尖叫声不断,男女老幼其乐融融,营造出了一片欢乐祥和、热闹喜庆的浓郁春节氛围。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北票市的旅游业态,激发了文旅新活力,给市民们带来了良好的冰雪旅游体验,特别是为春节期间游玩提供了好去处。活动将持续到2月底。记者:宗术权
    02/20
  • 辽宁大连金普新区市场主体发展实现“开门红”
    近日,从大连金普新区市场监管局传来好消息: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月,金普全域新增市场主体2219户,同比增长48.73%,市场主体发展实现“开门红”。辽宁大连金普新区。新增的2219户市场主体中,新增各类企业为919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为6户、个体工商户为1294户。按产业划分来看,第一产业增加117户,同比增长148.94%;第二产业增加175户,同比增长57.66%;第三产业增加1927户,同比增长44.45%。其中,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行业增势明显,同比增幅达到120~180%。辽宁大连金普新区。据统计,截至2024年1月,金普全域累计实有各类市场主体242687户,同比增长6.17%;累计实有各类企业104462户,同比增长5.56%;累计实有个体工商户137522户,同比增长6.60%;累计实有农民专业合作社692户,同比增长12.16%;累计实有内资私营企业94640户,同比增长5.75%。金普全域累计实有第一产业8780户,同比增长21.55%;第二产业26112户,同比增长6.85%;第三产业207795户,同比增长5.52%。辽宁大连金普新区。“打造更优营商环境,更好激活市场活力,是金普新区不变的追求。”新区营商环境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将继续聚焦主责主业,推出更多新举措,做好简政放权、“综合窗口”改革、数字赋能等重点工作,加快推动新区政务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站)和分中心实现综合窗口运行;将重点落实大连市“一件事一次办”新上线40个一件事,将“一件事一次办”扩展到综合窗口,并严格按照《办事不找关系指南》开展政务服务工作,进一步推进企业办事“集中办”、便民服务“就近办”、同类事项“全域办”。此外,还将推进新区自建移动端应用与“辽事通”APP对接,提升移动服务能力;依托辽事通“居民码”,推进“扫码办事”,进一步“减”材料,方便企业群众。记者:方亮陈金东李光全朴峰
    02/20
  • 辽宁省大连市:博物馆里过大年 领略“穿越时空”之美
    乘坐双层巴士,到大连博物馆感受历史沉淀与文化传承;乘坐“光影电车”,到大连美术馆领略艺术与建筑之美;漫步威尼斯水城,到世界音乐文化博物馆聆听百年音乐故事;在海浪声的伴奏下,到大连自然博物馆感受多彩海洋、探访“神奇动物”;打卡东方音乐博物馆,观赏敦煌壁画复原乐器,倾听穿越千年的古乐天籁……这个春节,由大连市文旅局主办的“城市citywalk+博物馆集章”活动深受市民欢迎。春节期间,市民在旅顺博物馆观展。在大连,走进博物馆,与文物近距离对话、参与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已成春节新风尚。记者从大连博物馆了解到,大年初一至初四,有近1.7万人入馆参观,其中小朋友有2000余人。春节期间,大连博物馆六大展览同时开放,这些展览汇聚了古今中外的艺术珍品,人们穿越时空,领略人类智慧的结晶,感受文化艺术的魅力。观展之余,家长们带着孩子一起动手制作木版年画、非遗扎染、国风手串等传统工艺品,收获了难得的亲子时光。春节期间,旅顺博物馆遴选馆藏40余件(套)文物,包括千秋龙纹镜等4件一级文物,从龙的起源、龙的形象演变、龙的象征意义等方面,展示龙的丰富文化内涵。据旅顺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大年初一,该博物馆接待观众人数达2543人。此外,该馆特别举办的“书写新年祝福”和“剪纸迎新春”活动也备受欢迎。在福卡上写满祈愿和祝福,亲手剪出一个“福”字……每个人都带着最美好的祝愿迎接新的一年。除了博物馆,春节期间,大连市各大美术馆、文创园区等文化场所也为市民准备了丰盛的文化大餐。大连中山美术馆的《“金龙献瑞·春帖迎新”大连市第五届群众春联书法展》、山上美术馆的《“龙生万象”版画名家邀请展》、大云书库美术馆的《“闹闹龙”插画展》、大连城市美术馆的《科技与“龙”艺术潮流展》、大连图书馆的《“龙吟九霄·福瑞盈门”中国吉祥纹样特藏文献展》等展览,都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驻足畅享。记者:彭杭
    02/19
  • 辽宁大连金普新区:春节假日市场“热辣滚烫”
    2024年的春节假期,大连金普新区文旅市场持续火热。据新区文化和旅游局统计,截至2月17日中午,全区共接待游客48.8万人次;综合收入4.88亿元。迎新春灯展。“龙”重登场,金普年味“浓”起来。2月9日(大年三十),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除夕特别节目《甲辰春来福暖四季》中,“金州龙舞”与全国观众见面。直播中,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州龙舞”热闹开场,4条大彩龙和1条小彩龙齐舞,寓意着“万事兴龙、龙年大顺”的好兆头。市民游客们欣赏着这项距今已有140多年历史的民间传统文化项目,纷纷沉浸其中。2月12日(大年初三),金普新区“现代与传统碰撞”的新年非遗市集走进栢都荟购物广场,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体验感满满的中国年。辽宁大连金普新区。丰富冬季旅游产品供给,金普人气“旺”起来。节日期间,金石滩度假区、大黑山风景区、童牛岭风景区等景区纷纷推出各种优惠套餐,客流量持续“爆表”,接待游客近25万人次;铭湖滑雪场、金石滩快乐雪世界、水云涧雪场和东沟野趣戏雪乐园接待游客7.7万人次;铭湖、东泉、浴殿、拾贝湾、凯伦、水云涧等温泉酒店,吸引众多亲子游家庭,接待游客近7万人次;金石滩花灯和向应公园花灯也是春节期间游客必去的打卡点,累计吸引观灯人数近2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辽宁大连金普新区。老景点玩出新花样,金普文化“热”起来。关向应故居纪念馆充分发挥红色文化优势,将革命传统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开展了百福签到、亲子童声唱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春节前改造完成的金州博物馆人气火爆,举办的“甲辰龙年打卡金博”主题系列活动受到众多亲子家庭的青睐;有着“辽宁省最美图书馆”之称的开发区图书馆和百年历史的金州图书馆也成为假期的热门打卡地,春节期间,文化场馆接待游客1.3万人次。同时,为确保文旅市场火爆而有序,新区召开春节假日文旅工作会议,部署相关工作,并在节前和节日期间开展多部门现场联合检查,严厉打击各类涉旅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及时发布春节旅游信息,为游客提供高品质的假日旅游产品和便利的假日公共服务。全区春节假日旅游市场秩序井然,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和服务质量投诉,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文明”的工作目标。记者:谢欣王洋谷悦朴峰
    02/19
  • 辽宁:花灯璀璨庆龙年
    今年春节期间,辽宁省各地景观布置融合了传统文化元素和科技手段,在重要道路、重点区域增设临时景观布置设施,让市民在欢乐喜庆的气氛中欢度春节。大连东港商务区的龙年彩灯扮靓了城市夜晚,为龙年春节增添了欢乐吉祥的气氛。
    02/11
  • 沈阳:老北市里过大年
      2月10日,小朋友在老北市景区内游玩。  春节期间,沈阳市和平区老北市景区内张灯结彩,各种演出精彩纷呈,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前往游玩过年。  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2月10日,众多市民和游客在老北市景区内游玩。  2月10日,众多市民和游客在老北市景区内游玩。  2月10日在老北市景区拍摄的“凤舞九天”演艺场景。  2月10日拍摄的老北市景区(无人机照片)。  2月10日,市民和游客在老北市景区内欣赏表演。  2月10日,众多市民和游客在老北市景区内游玩。  2月10日,众多市民和游客在老北市景区内游玩。
    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