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大美中国
大美中国
  • 贵州威宁:欢庆彝族火把节
      这是7月29日拍摄的贵州省威宁县彝族火把节活动现场(无人机照片)。  7月29日,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迎来一年一度的彝族火把节。火把节期间,当地举办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欢庆彝族火把节。  新华社记者杨文斌摄  7月29日,火把手在贵州省威宁县彝族火把节上点燃火圈。  7月29日,姑娘们盛装参加贵州省威宁县彝族火把节活动。  7月29日,人们在贵州省威宁县彝族火把节活动中弹奏月琴。  7月29日,演员在贵州省威宁县彝族火把节活动中表演“撮泰吉”。彝族“撮泰吉”是一种古老的戏剧形态,被称为“戏剧活化石”。  7月29日,人们在参加贵州省威宁县彝族火把节活动。
    07/31
  • 云南宁蒗:雨后泸沽湖
      7月29日拍摄的雨后泸沽湖(无人机照片)。  位于中国西南滇川交界的泸沽湖有“高原明珠”之称,湖面海拔2690米,面积约50平方公里,以绝美的湖光山色和神秘的摩挲文化,吸引众多海内外游客。  新华社记者刘莲芬摄  7月29日拍摄的雨后泸沽湖(无人机照片)。  7月29日,游客乘船游览雨后泸沽湖。  7月29日,游客乘船游览雨后泸沽湖。  7月29日拍摄的雨后泸沽湖(无人机照片)。  7月29日拍摄的雨后泸沽湖(无人机照片)。
    07/31
  • “全球老虎日”走进黑龙江东北虎林园
      这是7月29日在黑龙江东北虎林园拍摄的东北虎。  当日是全球老虎日,“东北虎的世界世界的东北虎”全球老虎日系列主题活动在黑龙江东北虎林园枫彩广场正式举行。活动现场公布了“圈养东北虎基因组”三个重要发现,同时举行了亚冬会吉祥物回到原型诞生地的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和市民前来参观。  黑龙江东北虎林园位于哈尔滨市,是世界最大的东北虎人工饲养繁育基地——中国横道河子猫科动物饲养繁育中心的重要饲繁基地。  新华社记者张涛摄  这是7月29日在黑龙江东北虎林园拍摄的东北虎。  这是7月29日在黑龙江东北虎林园拍摄的东北虎。  7月29日,在黑龙江东北虎林园,人们排队准备入园。  7月29日,在黑龙江东北虎林园,参会人员现场切蛋糕。
    07/30
  • 城市更新让百年老街“潮”起来
      7月28日,游客在龙门浩老街·下浩里参观游览。  地处重庆市南岸区南滨路中段的龙门浩老街是重庆首批城市更新试点项目,老街区域内有两百多幢不同时期、不同形态的建筑,开埠文化、巴渝文化在此交融。近年来,当地秉承“变拆为留”理念,将自然、文化、艺术、数字等元素融入老街的更新改造中,并根据老街历史文化特点进行业态布局。  如今,重焕新颜的龙门浩老街吸引了不少青年创业者落户,崭新的业态为老街注入时尚活力,使老街成为热门的网红“打卡点”,受到游客青睐。  新华社记者黄伟摄  这是7月28日拍摄的龙门浩老街。  7月28日,在龙门浩老街·下浩里,青年创业者曾进在她主理的方舟遗留物·标本工作室制作标本。  7月28日,顾客在龙门浩老街·下浩里一处商铺内休息。  7月28日,在龙门浩老街·下浩里,游客在一家艺术杂货店外拍照。  7月28日,在龙门浩老街·下浩里,青年创业者曾进(右一)在她的工作室内为游客讲解标本知识。
    07/30
  • 云南丽江:暑期旅游持续升温
      7月27日,游人在云南丽江古城品尝纳西美食。  今年暑期以来,云南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拉市海等景点旅游持续火爆,“舍不得的丽江”吸引四方游客来此避暑休闲,体验独特的纳西文化魅力。  新华社记者刘莲芬摄  7月27日,游客和居民在云南丽江古城打跳游玩。  7月28日,游人在云南丽江玉龙雪山游玩。  7月28日,游人在云南丽江玉龙雪山景区观看《印象丽江》演出。  7月28日,游人在云南丽江玉龙雪山观云海。
    07/29
  • 黑龙江宝清:“废弃矿坑”变身生态公园
      7月27日拍摄的黑龙江省宝清县翡翠湖矿坑公园景色(无人机全景照片)。  近年来,黑龙江省宝清县实行“生态综合修复+衍生产品植入+数字空间改造”的发展模式,利用废弃矿坑打造集野外露营、婚纱摄影、卡丁车运动、森林康养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兴郊野旅游度假目的地和特色生态休闲公园,取得良好生态和经济效益。  新华社发(许丛军摄)  7月27日,游客在黑龙江省宝清县翡翠湖矿坑公园游览(无人机照片)。  7月27日,游客在黑龙江省宝清县翡翠湖矿坑公园游览(无人机照片)。  7月27日,游客在黑龙江省宝清县翡翠湖矿坑公园游览(无人机照片)。
    07/29
  • 绿染南华山
      这是7月25日拍摄的南华山风光。  南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宁夏中卫市海原县,总面积30.18万亩,是宁夏中部干旱带上的“绿色水塔”和“天然氧吧”。  20世纪90年代前,南华山还曾是一座牧山,山体大部分以草原为主。通过30多年的植树造林、生态修复,南华山年降雨量逐渐增加,生物多样性进一步丰富,现有森林面积9.17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0.7%,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  新华社记者冯开华摄  南华山上野花绽放(7月25日摄)。  这是7月25日拍摄的南华山风光(无人机照片)。  南华山上野花绽放(7月25日摄)。  这是7月25日拍摄的南华山风光(无人机照片)。  这是7月25日拍摄的南华山风光。
    07/26
  • 夏日三亚
      7月23日在海南省三亚市拍摄的三亚湾景色(无人机照片)。  夏日时节,海南省三亚市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椰影婆娑、美景如画。  新华社记者蒲晓旭摄  7月22日,游客走在海南省三亚市白鹭公园内(无人机照片)。  7月23日,众多游客乘游艇在海南省三亚市游玩(无人机照片)。  7月22日拍摄的海南省三亚市红树林生态公园景色(无人机照片)。  7月22日拍摄的海南省三亚市白鹭公园和临春河景色(无人机照片)。  7月22日拍摄的海南省三亚市白鹭公园景色(无人机照片)。  7月22日,游客在海南省三亚市白鹭公园游玩。  7月23日在海南省三亚市拍摄的三亚湾景色(无人机照片)。
    07/26
  • 中外少年儿童携手登长城
      7月24日,参加活动的中外少年儿童在游览黄崖关长城。  当日,2024天津国际少儿艺术节“世界儿童登长城”活动在天津市蓟州区黄崖关长城举行,来自中国、埃及、乌兹别克斯坦、瑞典等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少年儿童一同攀登长城,在增进友谊的同时实地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新华社记者赵子硕摄  7月24日,来自瑞典的少年儿童在游览黄崖关长城。  7月24日,来自中国澳门的少年儿童在攀登黄崖关长城。  7月24日,来自埃及的少年儿童在攀登黄崖关长城。  7月24日,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少年儿童在黄崖关长城上游览。  7月24日,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少年儿童在黄崖关长城上游览。
    07/25
  • “火把原乡”布拖县欢庆彝族火把节
      7月24日,一队彝族妇女参加朵洛荷表演。  7月21日到24日,“火把原乡·清凉布拖”2024凉山·布拖彝族传统火把节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举行。服饰展演、火把狂欢夜、朵洛荷歌舞及传统选美、传统民俗竞技比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当地彝族群众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游客共度火把节。  位于四川省大凉山腹地的布拖县是火把节的发源地,是“中国彝族火把节之乡”。  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  7月24日,一队彝族少女参加朵洛荷表演及传统选美。  7月23日,几位彝族女孩准备参加服饰表演。  7月22日,在布拖县火把广场,人们围着火堆跳起达体舞(无人机照片)。  7月22日,在布拖县火把广场,人们围着火堆跳起达体舞(无人机照片)。  7月22日,在布拖县火把广场举行的传统火把节开幕式上,表演队伍展演朵洛荷(无人机照片)。
    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