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美中国
- 内蒙古:甘德尔山上的岩壁“精灵”5月27日,两只岩羊走在甘德尔山坡上。岩羊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生活在高山裸岩地带,可在悬崖峭壁上攀爬跳跃,被称为“岩壁上的精灵”。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境内的甘德尔山上生活着一群岩羊,随着当地生态保护力度加大,它们经常从山顶来到山脚下的草坡吃草、喝水,完全不介意来往的车辆和行人。新华社记者贾立君摄 5月26日,一只岩羊穿过甘德尔山的马路。岩羊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生活在高山裸岩地带,可在悬崖峭壁上攀爬跳跃,被称为“岩壁上的精灵”。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境内的甘德尔山上生活着一群岩羊,随着当地生态保护力度加大,它们经常从山顶来到山脚下的草坡吃草、喝水,完全不介意来往的车辆和行人。新华社记者贾立君摄 5月26日,一只岩羊从甘德尔山的马路上走过。岩羊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生活在高山裸岩地带,可在悬崖峭壁上攀爬跳跃,被称为“岩壁上的精灵”。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境内的甘德尔山上生活着一群岩羊,随着当地生态保护力度加大,它们经常从山顶来到山脚下的草坡吃草、喝水,完全不介意来往的车辆和行人。新华社记者贾立君摄 5月26日,一只岩羊在甘德尔山上觅食。岩羊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生活在高山裸岩地带,可在悬崖峭壁上攀爬跳跃,被称为“岩壁上的精灵”。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境内的甘德尔山上生活着一群岩羊,随着当地生态保护力度加大,它们经常从山顶来到山脚下的草坡吃草、喝水,完全不介意来往的车辆和行人。新华社记者贾立君摄 5月26日拍摄的甘德尔山岩羊。岩羊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生活在高山裸岩地带,可在悬崖峭壁上攀爬跳跃,被称为“岩壁上的精灵”。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境内的甘德尔山上生活着一群岩羊,随着当地生态保护力度加大,它们经常从山顶来到山脚下的草坡吃草、喝水,完全不介意来往的车辆和行人。新华社记者贾立君摄 5月26日,一只岩羊站在甘德尔山一处悬崖边上。岩羊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生活在高山裸岩地带,可在悬崖峭壁上攀爬跳跃,被称为“岩壁上的精灵”。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境内的甘德尔山上生活着一群岩羊,随着当地生态保护力度加大,它们经常从山顶来到山脚下的草坡吃草、喝水,完全不介意来往的车辆和行人。新华社记者贾立君摄 5月26日,一只岩羊在甘德尔山马路边吃草。岩羊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生活在高山裸岩地带,可在悬崖峭壁上攀爬跳跃,被称为“岩壁上的精灵”。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境内的甘德尔山上生活着一群岩羊,随着当地生态保护力度加大,它们经常从山顶来到山脚下的草坡吃草、喝水,完全不介意来往的车辆和行人。新华社记者贾立君摄05/29
- 广州:亚洲象家族再添新丁5月27日,广州长隆的新生亚洲象宝宝在吃奶。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的亚洲象家族迎来两名新丁。4月30日,亚洲象莉娜产下一头公象,出生时体重88公斤;5月12日,亚洲象伊拉产下一头母象,出生体重达108公斤。大象妈妈莉娜和伊拉均为长隆野生动物世界亚洲象种群繁育基地繁殖的亚洲象。至此,长隆亚洲象家族已繁衍至第三代,现共有27头大象。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 5月27日,广州长隆的新生亚洲象宝宝在妈妈的陪伴下玩耍。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的亚洲象家族迎来两名新丁。4月30日,亚洲象莉娜产下一头公象,出生时体重88公斤;5月12日,亚洲象伊拉产下一头母象,出生体重达108公斤。大象妈妈莉娜和伊拉均为长隆野生动物世界亚洲象种群繁育基地繁殖的亚洲象。至此,长隆亚洲象家族已繁衍至第三代,现共有27头大象。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 5月27日,广州长隆的新生亚洲象宝宝在红泥堆玩耍,这些泥土可以帮助大象护理皮肤和补充盐分。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的亚洲象家族迎来两名新丁。4月30日,亚洲象莉娜产下一头公象,出生时体重88公斤;5月12日,亚洲象伊拉产下一头母象,出生体重达108公斤。大象妈妈莉娜和伊拉均为长隆野生动物世界亚洲象种群繁育基地繁殖的亚洲象。至此,长隆亚洲象家族已繁衍至第三代,现共有27头大象。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 5月27日,广州长隆的新生亚洲象宝宝与妈妈寸步不离。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的亚洲象家族迎来两名新丁。4月30日,亚洲象莉娜产下一头公象,出生时体重88公斤;5月12日,亚洲象伊拉产下一头母象,出生体重达108公斤。大象妈妈莉娜和伊拉均为长隆野生动物世界亚洲象种群繁育基地繁殖的亚洲象。至此,长隆亚洲象家族已繁衍至第三代,现共有27头大象。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 5月27日,广州长隆的两只新生亚洲象宝宝在妈妈的陪伴下玩耍。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的亚洲象家族迎来两名新丁。4月30日,亚洲象莉娜产下一头公象,出生时体重88公斤;5月12日,亚洲象伊拉产下一头母象,出生体重达108公斤。大象妈妈莉娜和伊拉均为长隆野生动物世界亚洲象种群繁育基地繁殖的亚洲象。至此,长隆亚洲象家族已繁衍至第三代,现共有27头大象。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 5月27日,广州长隆的新生亚洲象宝宝与妈妈寸步不离。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的亚洲象家族迎来两名新丁。4月30日,亚洲象莉娜产下一头公象,出生时体重88公斤;5月12日,亚洲象伊拉产下一头母象,出生体重达108公斤。大象妈妈莉娜和伊拉均为长隆野生动物世界亚洲象种群繁育基地繁殖的亚洲象。至此,长隆亚洲象家族已繁衍至第三代,现共有27头大象。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 5月27日,小朋友在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创作亚洲象绘画。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的亚洲象家族迎来两名新丁。4月30日,亚洲象莉娜产下一头公象,出生时体重88公斤;5月12日,亚洲象伊拉产下一头母象,出生体重达108公斤。大象妈妈莉娜和伊拉均为长隆野生动物世界亚洲象种群繁育基地繁殖的亚洲象。至此,长隆亚洲象家族已繁衍至第三代,现共有27头大象。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 5月27日,广州长隆亚洲象妈妈卷起红泥撒在身上,这些泥土可以帮助大象护理皮肤和补充盐分。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的亚洲象家族迎来两名新丁。4月30日,亚洲象莉娜产下一头公象,出生时体重88公斤;5月12日,亚洲象伊拉产下一头母象,出生体重达108公斤。大象妈妈莉娜和伊拉均为长隆野生动物世界亚洲象种群繁育基地繁殖的亚洲象。至此,长隆亚洲象家族已繁衍至第三代,现共有27头大象。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05/28
- 黄河边发现大型古墓群 出土文物2000余件黄河边大型古墓群出土的秦汉时期的带釉陶瓷(5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李丽静摄 黄河边大型古墓群出土的一组青铜材质的笔帽(5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李丽静摄 黄河边大型古墓群出土的一个带铭文的青铜器(5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李丽静摄 黄河边大型古墓群出土的秦汉时期的带釉陶瓷(5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李丽静摄 黄河边大型古墓群出土的一枚随墓主人下葬的铜印章(5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李丽静摄 这是西汉墓内出土的部分铜器的拼版照片(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这是西汉墓内出土的部分陶器的拼版照片(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这是秦人墓中的侧身屈肢葬(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带“陕市”印戳的陶器(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带“陕亭”印戳的陶器(资料照片)。新华社发05/27
- 上海博物馆举办江南文化艺术展5月25日,观众在上海博物馆展厅内观展。当日,“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展览共展出文物197件组,涵盖玉石器、青铜器、陶瓷器、书画、古籍、漆器、竹木器等诸多门类。展览将于26日正式对外开放,并持续到8月23日。新华社记者任珑摄 5月25日,观众在上海博物馆展厅内观展。当日,“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展览共展出文物197件组,涵盖玉石器、青铜器、陶瓷器、书画、古籍、漆器、竹木器等诸多门类。展览将于26日正式对外开放,并持续到8月23日。新华社记者任珑摄 5月25日,观众在上海博物馆展厅内观展。当日,“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展览共展出文物197件组,涵盖玉石器、青铜器、陶瓷器、书画、古籍、漆器、竹木器等诸多门类。展览将于26日正式对外开放,并持续到8月23日。新华社记者任珑摄 5月25日在上海博物馆拍摄的展出的浙江海宁皮影人。当日,“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展览共展出文物197件组,涵盖玉石器、青铜器、陶瓷器、书画、古籍、漆器、竹木器等诸多门类。展览将于26日正式对外开放,并持续到8月23日。新华社记者任珑摄05/26
- 上海:特色夜市 拉动消费5月24日,调酒师在上海思南公馆露天夜市进行网络直播。入夏以来,上海思南公馆推出“思南夜派对”夜间经济大排档,包括生活市集、深夜食堂、夜游露天博物馆等板块,汇集了国潮品牌、创意美食、艺术衍生品等摊位,为公众带来一站式夜间休闲“加油站”,促进夜间消费。新华社记者陈飞摄 5月24日,游客在上海思南公馆光顾露天夜市美食街。入夏以来,上海思南公馆推出“思南夜派对”夜间经济大排档,包括生活市集、深夜食堂、夜游露天博物馆等板块,汇集了国潮品牌、创意美食、艺术衍生品等摊位,为公众带来一站式夜间休闲“加油站”,促进夜间消费。新华社记者陈飞摄 5月24日,游客在上海思南公馆参观露天博物馆。入夏以来,上海思南公馆推出“思南夜派对”夜间经济大排档,包括生活市集、深夜食堂、夜游露天博物馆等板块,汇集了国潮品牌、创意美食、艺术衍生品等摊位,为公众带来一站式夜间休闲“加油站”,促进夜间消费。新华社记者陈飞摄 5月24日,游客在上海思南公馆露天夜市小憩。入夏以来,上海思南公馆推出“思南夜派对”夜间经济大排档,包括生活市集、深夜食堂、夜游露天博物馆等板块,汇集了国潮品牌、创意美食、艺术衍生品等摊位,为公众带来一站式夜间休闲“加油站”,促进夜间消费。新华社记者陈飞摄 5月24日,调酒师在上海思南公馆露天夜市表演花式调酒。入夏以来,上海思南公馆推出“思南夜派对”夜间经济大排档,包括生活市集、深夜食堂、夜游露天博物馆等板块,汇集了国潮品牌、创意美食、艺术衍生品等摊位,为公众带来一站式夜间休闲“加油站”,促进夜间消费。新华社记者陈飞摄05/25
- 天津蓟州:农家院换新颜这是5月20日拍摄的天津市蓟州区下营镇小港村“不知山乡宿”(无人机照片)。 有“天津后花园”之称的天津市蓟州区植被葱茏,风景秀丽。随着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蓟州区原有的传统农家院也变身为精品民宿,吸引着众多游客。 新华社记者马平摄 5月20日,游客在天津市蓟州区下营镇小港村“不知山乡宿”休闲拍照。新华社记者马平摄 这是5月20日在天津蓟州区小穿芳峪镇小穿芳峪村拍摄的一处农家院。新华社记者马平摄 这是5月20日在天津蓟州区小穿芳峪镇小穿芳峪村拍摄的一处农家院。新华社记者马平摄 这是5月20日在天津蓟州区小穿芳峪镇小穿芳峪村拍摄的一处农家院。新华社记者马平摄 5月21日,在天津市蓟州区渔阳镇西井峪村的一处农家院,游客采摘新鲜蔬菜。新华社记者马平摄05/22
- 重庆:格桑花开长江畔5月20日,在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长江岸边,游客在格桑花海中游玩。近日,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长江岸边的格桑花竞相开放,吸引游客前来赏花观景。新华社记者唐奕摄 5月20日,在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长江岸边,游客在格桑花海中游玩。近日,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长江岸边的格桑花竞相开放,吸引游客前来赏花观景。新华社记者唐奕摄 5月20日,在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长江岸边,游客在格桑花海中拍照留念。近日,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长江岸边的格桑花竞相开放,吸引游客前来赏花观景。新华社记者唐奕摄 5月20日,在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开满格桑花的长江岸边,远处航道上一艘轮船缓缓驶过。近日,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长江岸边的格桑花竞相开放,吸引游客前来赏花观景。新华社记者唐奕摄05/21
- 重庆缙云山:绿意盎然生态美5月18日拍摄的缙云山和山下的北碚区城区(无人机照片)。初夏时节,位于重庆市北碚区的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绿意盎然,秀美如画。新华社记者刘潺摄 5月18日拍摄的缙云山和山下的北碚区城区(无人机照片)。初夏时节,位于重庆市北碚区的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绿意盎然,秀美如画。新华社记者刘潺摄 缙云寺掩映在绿树之中(5月18日摄无人机照片)。初夏时节,位于重庆市北碚区的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绿意盎然,秀美如画。新华社记者刘潺摄 5月18日拍摄的缙云山和山下的北碚区城区(无人机拼接照片)。初夏时节,位于重庆市北碚区的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绿意盎然,秀美如画。新华社记者刘潺摄 经过生态修复后景色迷人的缙云山黛湖(5月18日摄无人机照片)。初夏时节,位于重庆市北碚区的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绿意盎然,秀美如画。新华社记者刘潺摄 5月18日,游客沿着缙云山黛湖的环湖步道游玩。初夏时节,位于重庆市北碚区的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绿意盎然,秀美如画。新华社记者刘潺摄 5月18日,景色迷人的缙云山黛湖(无人机照片)。初夏时节,位于重庆市北碚区的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绿意盎然,秀美如画。新华社记者刘潺摄05/20
- 北京:“云”中感受汽车文化魅力5月18日,在北京汽车博物馆,工作人员(左)用讲故事的方式通过网络直播平台介绍展品。当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北京汽车博物馆举办“带你穿梭汽车时光”网络直播活动,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对博物馆中的藏品车进行展示和讲解,让网友足不出户“云”游北京汽车博物馆,了解汽车百年发展史,感受汽车文化魅力。新华社记者任超摄 5月18日,在北京汽车博物馆,工作人员(后)用讲故事的方式通过网络直播平台介绍展品。当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北京汽车博物馆举办“带你穿梭汽车时光”网络直播活动,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对博物馆中的藏品车进行展示和讲解,让网友足不出户“云”游北京汽车博物馆,了解汽车百年发展史,感受汽车文化魅力。新华社记者任超摄 5月18日,在北京汽车博物馆,工作人员(右)用讲故事的方式通过网络直播平台介绍展品。当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北京汽车博物馆举办“带你穿梭汽车时光”网络直播活动,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对博物馆中的藏品车进行展示和讲解,让网友足不出户“云”游北京汽车博物馆,了解汽车百年发展史,感受汽车文化魅力。新华社记者任超摄 5月18日,在北京汽车博物馆,工作人员通过网络直播平台介绍展品。当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北京汽车博物馆举办“带你穿梭汽车时光”网络直播活动,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对博物馆中的藏品车进行展示和讲解,让网友足不出户“云”游北京汽车博物馆,了解汽车百年发展史,感受汽车文化魅力。新华社记者任超摄 5月18日,在北京汽车博物馆,工作人员(右)通过网络直播平台介绍展品。当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北京汽车博物馆举办“带你穿梭汽车时光”网络直播活动,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对博物馆中的藏品车进行展示和讲解,让网友足不出户“云”游北京汽车博物馆,了解汽车百年发展史,感受汽车文化魅力。新华社记者任超摄05/19
- 来呀,来看博物馆的“C位”——博物馆日话说镇馆之宝这是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出的唐三彩骆驼载乐俑(3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李一博摄 这是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出的唐三彩骆驼载乐俑(3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李一博摄 这是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出的唐三彩骆驼载乐俑(3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李一博摄 这是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出的唐三彩骆驼载乐俑(3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李一博摄 游客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唐三彩骆驼载乐俑(3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李一博摄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