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大美中国
大美中国
  • 30秒看广西|春暖花开,走遍广西魅力乡村,山色水韵画中游
    美丽的桂林市临桂区会仙镇新农村。图片来源:广西新闻网近年来,广西各地大力挖掘特色资源,对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美化村容村貌,改善居住环境,发展各类特色文旅、特色农业项目,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中的“红军魂”大型石雕记念墙。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在广西,游客朋友可以前往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百色起义纪念馆、凭祥友谊关和镇南关等地,感受红色八桂,忆往昔峥嵘岁月,感悟革命先烈的豪情壮志。百色凌云浩坤湖景区湖山秀美、岸线曲折。图片来源:广西新闻网百色乐业大石围天坑。图片来源:新华网也可以领略桂林阳朔、大新明仕田园、凌云浩坤湖、乐业大石围天坑群、平南县北帝山等地的诗意山水,欣赏秀美田园风光,看美丽宜居乡村发展新貌。桂林龙脊梯田。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而壮乡欢歌民族风情游、多彩非遗文化体验游两条主题线路,则可以细品桂北龙脊梯田、资源八角寨、柳州三江鼓楼和风雨桥、梧州骑楼城的风采,感受龙州天琴、三江侗族大歌、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瑶族长鼓舞……游客在金秀瑶族自治县体验“竹竿舞”。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游客可以品味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感受八桂大地上少数民族多彩的风情和热烈的节日氛围,领略广西古老非遗的传奇和魅力。一趟旅程,一路山色水韵,砥砺信仰力量,满心盛满阳光。青山绿水间一幅幅山水画卷徐徐展开魅力乡村也正在以其独特的姿态吸引着全世界各地的游客来这里休闲游玩看山、见水、忆乡愁来广西的乡村邂逅无尽的诗意
    04/29
  • 第十一届残运会开赛!吉林省选手首战夺金!
      4月27日,全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奥会越野滑雪比赛在吉林市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场举行,来自全国省(市)、自治区的14支代表队近70名残疾人运动员参赛,吉林省运动员张孝坤勇夺金牌!  本次比赛包括肢体组、视障组、听障组三个组别,二十九个小项,将持续一周的时间,据了解本场听障组的比赛,男子女子同时出发,距离分别是,自由技术10.4公里和自由技术5.2公里,经过半个小时的比拼,男子1号运动员和女子7号运动员用时最短,率先冲过终点,其中男子1号的张孝坤是吉林省唯一的一名初赛运动员,并夺得开赛首金。张孝坤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好,雪板兄弟很快,非常好。”  中国吉林网了解到,张孝坤今年32岁,是吉林省白山市人,曾多次入选越野滑雪国家队听障组集训,参加全国乃至国际滑雪赛事并多次取得团体极速第1名个人极速第一名等好成绩,这一次张孝坤参加的是自由技术10.4公里和传统技术5.2公里。  “今天上午抽签的时候,抽到1号他就比较紧张,他应该说是第1圈到第3圈是稳步提升,每一圈赢10秒钟,到第4圈的时候已经巩固到50秒。”张孝坤教练吴小峰说道。  吴小峰表示,像今天这样中距离的比赛并不是张孝坤的强项,未来几天将迎来短距离的比赛项目,张孝坤会继续加油,争取更好的成绩。“本次比赛也是国际雪联的一个积分赛,如果他积分能够拿到参赛的资格,国家会给他一个参加奥运会的机会。”  据了解,本次运动会是2022冬残奥会开幕前的最后一次大型赛事,比赛设置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两个项目,越野滑雪将在5月1日结束,冬季两项将持续到6月6日。  “残疾人比赛跟健全人比赛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有不同残疾类别参加比赛,因为健全人可能男是多少,女是多少,它就两个组别,我们分三个组别到四个组别是这样。”中国残联体育部竞训处二级调研员杨冬平说道。  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高畅  图片由吉林省残联提供
    04/29
  • 云南元江:高温下的劳动者
      在茉莉花基地里,花农正在采摘茉莉花(摄于4月24日)。新华网发(杨晓国摄)  4月中旬以来,云南省元江县开启高温模式,最高气温曾超过40℃。在炎热天气下,仍有许多劳动者不畏烈日骄阳,一如既往履行职责,坚守岗位。(杨晓国摄影报道)  在茉莉花基地里,花农正在采摘茉莉花(摄于4月24日)。新华网发(杨晓国摄)  基地里的茉莉花(摄于4月24日)。新华网发(杨晓国摄)  基地里的茉莉花(摄于4月24日)。新华网发(杨晓国摄)  基地里的茉莉花(摄于4月24日)。新华网发(杨晓国摄)  在茉莉花基地里,花农采摘茉莉花(摄于4月24日)。新华网发(杨晓国摄)  基地里的茉莉花(摄于4月24日)。新华网发(杨晓国摄)  基地里的茉莉花(摄于4月24日)。新华网发(杨晓国摄)  在滨江大道中段,工人正在工作(摄于4月24日)。新华网发(杨晓国摄)  在施工现场,建筑工人们忙碌着(摄于4月24日)。新华网发(杨晓国摄)  在施工现场,建筑工人们忙碌着(摄于4月24日)。新华网发(杨晓国摄)  在施工现场,建筑工人们忙碌着(摄于4月24日)。新华网发(杨晓国摄)  环卫工人在清扫着街道(摄于4月24日)。新华网发(杨晓国摄)  环卫工人在清扫着街道(摄于4月24日)。新华网发(杨晓国摄)  环卫工人在清扫着街道(摄于4月24日)。新华网发(杨晓国摄)
    04/28
  • 《30秒看广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丰碑》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位于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境内,是湘江战役三大阻击战之一——脚山铺阻击战旧址所在地。纪念园主要包含纪念馆和纪念林两大功能区,以“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丰碑”为主题,总占地面积为970亩。图片来源:广西日报。黄克梁凯昌/摄纪念馆区建设内容为纪念馆、馆前广场及相关配套设施。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是展示红军长征历史全貌的专题纪念馆,全面、系统地展示了湘江战役和红军长征的整个历程,以及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展厅共三层,采用多种先进展陈手段进行展示,展陈既有历史文物、文献、图片资料等,又有大型雕塑、绘画、场景模拟和声光影像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图片来源:广西日报。黄克梁凯昌/摄进入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英雄史诗不朽丰碑”八个大字映入眼帘,一幅红军奋勇突破湘江的巨型浮雕扑面而至,握拳振臂、持枪负重的红军战士们前进在炮火纷飞、枪林弹雨的浮桥上,靠着顽强的意志奋勇突破湘江……一个个生动立体的形象再现了红军抢渡湘江时的壮烈场景,震撼人心。图片来源:广西日报。黄克梁凯昌/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内撼人心魄的雕塑。邓华/摄纪念林区依山就势规划建设,包括凭吊区(雕塑长廊)、战壕遗址、纪念石林、军民连心树、战地救护所、覆土停车场,连通纪念林区和纪念馆区的下穿隧洞等。图片来源:广西日报。黄克梁凯昌/摄图片来源:广西日报。黄克梁凯昌/摄目前,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挂牌成立广西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现场教学基地等,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廉政教育、红色研学等活动的主阵地。一山一石一丰碑一草一木一忠魂青山埋忠骨湘江颂英灵湘江战役的硝烟早已散尽但它迸发出激荡人心的强大精神力量仍跨越时空深植时代在中华民族的奋进史中生生不息
    04/28
  • 全国首个“城市穿梭博物馆” 就在长春G19路公交车上!
      提起博物馆,相信不少市民都会认为它会在固定场所、固定地点,供市民前往参观游览。你见过穿梭在城市街道,随时都能进入的流动博物馆吗?  4月27日10时,全国首个以城市公交车为载体的博物馆——“城市穿梭博物馆”专线在长春正式开馆。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为更好地推动长春党建教育走深走实,长春公交集团西昌公司G19路车队联合长春之窗、长春记忆博物馆,共同打造了全国首个“城市穿梭博物馆”专线。  G19路由人民广场往返汽车厂,透过车窗乘客或游客不仅能感受到一汽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还能在车内感受到长春这座城市的变迁历程。城市穿梭博物馆专线,目前设置车辆20台,未来将增加至33台。  进入车厢,逝去的旧时光仿佛就在眼前,一张张老照片,又或是文字、声音、影像、老物件……它们不仅见证了这座城市百年间的沧桑巨变,更让人深刻地体会到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  首批设置的主题车厢包含三大版块,包括“城市记忆展馆”、“公交记忆展馆”和“党建记忆展馆”。不同的展馆主题,将给市民带来不同的时代记忆和党建记忆。  中国吉林网了解到,城市穿梭博物馆同时设置线上展示,在市民登上公交车后,可通过馆内设置的二维码进入线上展馆,浏览更多长春记忆。  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高畅  图片由G19路车队提供
    04/28
  • 2021长马“恢复”的背后写满“不容易”
      2017年,长春市举办了第一届国际马拉松比赛。从那以后,每一年的5月末,这项赛事都会如约而至,长春市的人们似乎也习惯了这一赛事的存在。在这一天,或举家参与其中,或在街头巷尾驻足观看赛事,其乐融融。  但是,因为疫情原因,这种“其乐融融”在2020年被“终止”了一次。所幸的是,2021年,长马又回来了!可以说,恢复长马,真的很“不容易”。  三届长马,给长春带来了不小的“变化”  2021长春国际马拉松,这已经是长春这座城市第四次举办马拉松比赛了。在经历了前三届比赛之后,“马拉松”这三个字,对于很多长春人而言,已经从“新鲜”“好玩”,逐渐变成了“习惯”。    “长马”被冠以“国际”字样,换而言之,就是说咱们的长春马拉松比赛是国际赛事。不得不说,通过前三届比赛赛事举办的经验积累,使得长马赛事水平不断提高,长春国际马拉松也从原来的一般比赛变成了如今的国际田联铜牌赛事。  可以说,无论从赛事本身的组织、筹备,以及参赛选手的实力,甚至包括咱们城市市民的参与度、认可度等方面看,长春国际马拉松比赛都已经越来越有“国际范儿”了。  同样,作为一个赛事,报名参赛选手的数量和名气,都能够折射出这一赛事的水平。记得在2017年长春市首次举办长马的时候,当时的赛事组委会向很多国际跑手发出了邀请,希望他们能够来长春参赛。最终,2017年长马国外参赛选手71人,来自英国、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肯尼亚等21个国家。赛事报名更是持续了三天左右。  到了2018年,长春国际马拉松比赛有包括来自德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肯尼亚、加拿大、埃塞俄比亚、韩国、乌干达、朝鲜、坦桑尼亚、新加坡等超过16个国家和地区的121名选手参赛。明星跑手的人数远远超过第一届。报名通道开启后,更是瞬间爆满。  这种情况在2019年同样得以延续,尤其是报名时间,在报名通道开启后甚至可以用“秒满”来形容,真的是“手慢无”。  同样,在长春市体育局公布了2021长马即将举行的公告后,按照长春市体育局的说法,一时之间,单位电话铃声不断,很多都是在询问何时能够参与报名的热心市民。  参赛选手名气越来越大,群众关注度越来越高,这些足以说明,长春国际马拉松已经越来越被大众认可。  长马暂停,也曾经一度有过不少“谣言”  2020年,因为疫情原因,长春国际马拉松暂停。在暂停期间,坊间确实是出现过不少关于长马的“谣言”。在第三届长马结束之后,曾经一度有传闻,说长马有可能“就此停摆”。事实上,这就是一起乌龙事件。当时,长春体育局的相关负责人还针对此事进行了辟谣,“长春期待世界各地的朋友前来欣赏美丽的‘北国春城’,我们也希望广大市民朋友走出家门,走向赛场,以最有人情味的胸怀和真情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宾朋,让长春国际马拉松赛成为宣传长春、展示长春的城市名片。希望大家能够通过长马持续关注长春,聚焦赛事,宣传报道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让更多的朋友了解长春、爱上长春。”  无独有偶的是,在2021年4月份,网上一张关于2021年长马赛事路线图的照片开始被广为流传。这张照片虽然是假的,但通过对这一事件的辟谣,长春市体育局已经公开透露出一个信息,那就是基本可以确定,2021年长春国际马拉松赛事将会举办。  当时,长春市体育局负责2021长马相关组织工作的工作人员告诉中国吉林网,“长春市体育局已经将相关计划上报到长春市政府,同时,也已经向中国田径协会提出了举办2021长春国际马拉松比赛的赛事申请。我们初步的计划是,2021长春国际马拉松比赛的日期将定在5月30日。”  长马恢复,是各方努力的结果,“很不容易”  5月30日,2021长春国际马拉松就要鸣枪开跑。从现在开始算,到比赛开始的日子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按照长春市体育局的说法,一届马拉松比赛的成功举行,背后需要很多人的努力,也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现在我们的赛事运营商已经确定,接下来,就是大家按部就班地抓紧开展工作。可以说,时间很紧,任务很重。2021长马能够举办,是各方努力的结果,真的很不容易。”长春市体育局的相关负责人这样对中国吉林网记者说。  确实如此,从赛事组织角度说,接下来,赛事安全保障、医疗服务、赛道补给等各类服务保障性工作需要跟多个部门进行协调,并陆续展开,这些工作精准到位,是一届马拉松比赛成功举办的基本保障。同时,赛事志愿者的招募,也需要尽快展开。  从赛事的本身而言,赛道的制定,专业团队的丈量并最终确认,这也需要一个过程。  再者,就是赛事的报名工作,以及报名工作完成后的相关统计工作,都将会异常繁琐。  “接下来的工作会很多,也很繁重。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吧。不过我们也很有信心,毕竟此前已经举办过三届长马赛事,很多工作人员都很有经验,驾轻就熟。”长春市体育局的相关负责人这样说。  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于洋图片为中国吉林网资料图片
    04/28
  • 拥抱自然的运动之旅!首届昆明盘龙区山地徒步大会举行
      云南网讯(记者王琼梅通讯员曹霞)4月18日,华远杯•第十二届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暨首届昆明盘龙区山地徒步大会在昆明野鸭湖景区举行,本次活动设10.5公里和6.5公里两个组别,吸引了来自全市近1000名户外运动爱好者参与,一同演绎了一场健与美的徒步盛会。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全民健身发展趋势的改变,大众健康观念与健身习惯发生了转变,要求以更为科学的态度,积极推进全民健身事业、不断提升人民健康水平。  徒步,作为一项集运动健身、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户外运动,兼具低碳、环保、健康的理念,正成为一项简单、时尚、成熟的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首届昆明盘龙区山地徒步大会,引入“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品牌,借鉴该活动的成功经验,通过科学的规划、有效的组织,积极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精神,实现文体旅产业的融合发展,营造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围,打造盘龙区自己的群众体育品牌赛事活动。  上午,1000名户外运动爱好者齐聚野鸭湖景区,“出发”!随着发令笛的鸣响,所有参赛选手精神抖擞、热情高涨,迈着稳健的步伐浩浩荡荡地奔赴赛道。本次徒步线路由昆明市盘龙区国家登山健身步道1号线(野鸭湖环湖步道)、2号线(溪谷步道)、3号线(山岳步道)的部分路段集数条岔道组成,有林间落叶小路、傍水路、乡村路、木栈道、石板路等多种路面,沿途自然风光优美,既有野鸭湖环湖自然风光、溪谷风光,又可以体验沿途自然村落的风土人情。这条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徒步线路,让广大徒步爱好者享受了一段愉悦的运动之旅,更充分感受拥抱自然的美好。  本次活动由北京市门头沟区体育局指导,中共盘龙区委、盘龙区人民政府主办,盘龙区教育体育局、盘龙区体育总会承办,云南行知探索体育文旅产业有限公司策划运营,北京奥健国际山地运动发展中心、双龙街道办事处、野鸭湖度假区协办。
    04/27
  • 听山歌品三道茶 来太平光崀大村逛逛“三月街”
    活动现场。供图  云南网讯(记者熊瑛舒珺珩)白族姑娘煎好了喷香的喜洲粑粑,端出风味独特的三道茶,舞起欢快的霸王鞭,各族儿女唱响山歌表达“心向党”……夏初时节,安宁太平新城光崀大村里繁花似锦,欢乐祥和。  4月26日,太平新城街道2021年新时代文明实践暨首届“白族欢歌荟·情系三月街”民俗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在此启动。活动现场。供图  “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咏比赛、民族服饰展演、非遗手工扎染、白族三道茶、三月街集市、白族特色小吃品展……此次民族节庆活动,可谓是精彩纷呈,欢乐无限。到场游客无不为太平新城风光之美,民族风情之盛,活动趣味之风流连赞叹。活动现场。供图  太平新城被誉为“安宁太平白族乡”,蕴藏着悠久的白族文化历史。“三月街”是白族群众传统而盛大的节日,结合建党100周年,此次活动融入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等内容,进一步展现出在党的领导下,辖区少数民族群众不断增进的获得感、幸福感。
    04/27
  • 吉林农业大学赏花打卡,发现隐秘的樱桃花海
      又到一年赏花时,不仅各大景区繁花似锦,高校里的鲜花也开得正当时。吉林农业大学被誉为花园校园,校内有580多种植物,现在正是樱桃花、杏花、梨花、李子花开的季节。4月26日,中国吉林网邀请网友们跟着直播镜头,一起去吉林农业大学云上赏花。  隐藏在学校的樱桃花海  现在这个季节,吉林农业大学怒放的鲜花是一种很少在路上看到的樱桃花。学校主干道步行街上,有一片樱桃花海,400多株樱桃树连绵不绝,白色、淡粉色的樱桃花树上,一片片单瓣花朵随风摇摆,洒落一路樱桃花雨。透过花海,学校的主楼掩映鲜花中。  樱桃花海不只好看,还非常实用,到了秋天,樱桃花海就变成了樱桃园,一串串红色的樱桃酸甜爽口,而且是不加农药化肥的纯天然绿色水果,不但能吃还能酿酒。学生们非常保护这片花海,从不会折枝。下课路过,大家都会三三两两打卡拍照。  学校后勤保障部会对樱桃树做定期养护,让它们每年都开得如此美丽。  不同月份欣赏不同的花  吉林农业大学校内做过植物图鉴,所有植物加起来有580多种,入校就是满目葱翠,被称为花园大学。  学校中各处花丛都被精心设计过,不同的时间来能看到不同的花朵。吉林农业大学后勤保障处的于福胜老师说,三四月是迎春花开放的季节,校园内处处都是黄色的小花;四月中旬杏花盛放,好几条路都被杏花掩映着;四月末开的花最多,梨花、李子花、樱桃花、山樱……会一直开到五月中上旬;五月开始海棠花开了,吉林农业大学校园里有不同品种的海棠花,绽放不同的美。  五月中旬,吉林农业大学最有特色的牡丹开花了!校园中的牡丹园是长春最美的景色之一,各种珍品牡丹都没有被围起来,而是和游人零距离接触。五月下旬到六月初,玫瑰花和芍药花开了,玫瑰花就种植在寝室门前,是最长情的表白。到了六月底毕业季,玉簪花会开满校园,吉林农业大学的毕业歌就叫做《玉簪花开的地方》,曾见证十万学子离开校园各奔前程。  赏花最佳时段是什么时候?  赏花也有最佳的时间,于福胜老师说,最好的时间是上午八九点,迎着晨曦,露水将散未散,是最好的赏花时间,透光、顺光都有各自的美。  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殷维王涛文/图
    04/27
  • 怒江,我为你歌唱!
      编者按:摆脱贫困是全世界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和共同理想,是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共同使命,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大任务。作为实施精准扶贫中的“怒江实践”,为全球减贫事业、国际经济合作发展提供了“独特启示”和“典型样本”。本文提出我省应深入总结怒江经验,将怒江打造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民族团结、绿色减贫和沿边开放的新样板”,为周边国家乃至世界各国推进减贫工作提供参考借鉴,加快推动全球减贫事业。  目前全球仍有7亿多人口挣扎在贫困线上,世界减贫工作依然任重道远。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将消除极端贫困列为首要目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减贫成就加速了全球减贫进程。怒江州作为“三区三州”之一,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文化交融和发展条件缺乏的特殊州情决定了怒江在脱贫工作中的特殊地位。近年来,怒江州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全力打造绿色转型样板、民族团结典范,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成绩也开创了新局面。2019年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被命名为国家第三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020年怒江州被命名为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创造了具有国际意义的“独特实践”。因此,“怒江经验”将推动建成绿色开放怒江,实现怒江对外开放水平新跨越、新发展、新突破。面向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怒江州提出了绿色开放的新思路,打造面向南亚和东南亚的“国际民族团结、绿色减贫和沿边开放的新样板”。  一、推动怒江打造“国际民族团结、绿色减贫和沿边开放的新样板”的重大意义  打造“国际民族团结、绿色减贫和沿边开放的新样板”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重要指示的“怒江实践”,是“三区三州”新发展阶段的重要体现,为全球减贫事业、国际经济发展提供了“独特启示”。  从国际意义看,按照世界银行每人每天1.9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有8亿多人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的70%以上。怒江州具有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具有的贫困特征和没有的贫困特征,怒江打造“国际民族团结、绿色减贫和沿边开放的新样板”,不仅是对中国、对云南打造示范样板,也是为全球边疆发展、民族团结打造“中国样板”、“云南样板”,体现“中国力量”、“云南力量”。  从政治意义看,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接见”、“两次回信”、“一次听取工作汇报”、“多次指示批示”为怒江州实现全面脱贫指明方向,将推动怒江打造绿色开放的新局面。怒江州打造“国际民族团结、绿色减贫和沿边开放的新样板”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重要指示的“怒江实践”,推动怒江打造边疆民族团结发展新样板形成“国际经验”对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定,拓展新国际减贫交流与合作途径、开辟世界经济发展新空间具有重大意义。  从经济意义看,怒江州打造“国际民族团结、绿色减贫和沿边开放的新样板”,有利于促进怒江州稳固脱贫攻坚成果凝聚强大合力,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怒江州现代化经验模式,对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怒江毗邻的缅甸属于最不发达国家之一,2019年人均GDP仅为1400美元,据世行最新预测显示,缅甸贫困率将从2019年末的22.4%升至27%,将怒江打造成为缅甸等国家经济较为落后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典型示范,为全球减贫贡献伟力的“怒江实践”。  二、区位优、特色强、资源丰,怒江实践成果颇丰  独特的开放区位优势。怒江州国境线长达450公里,占中缅边境线的22.3%,是中国进入缅甸、印度的最佳捷径,是中国面向印度洋开放、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前沿。怒江的片马口岸是滇西北通往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唯一陆路通道,也是我国进入“两亚”、沟通“两洋”、连接“欧亚”大开放格局中的重要陆路贸易通道,具有独特的对外开放区位优势。  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一直是怒江州的工作主题,是怒江最基础、最关键、最核心的工作之一。怒江州傈僳族、怒族、独龙族、普米族等22个少数民族占全州人口的93.97%,集“直过民族”、人口较少民族、独有民族、跨境民族于一体,各少数民族与缅甸同民族之间的友好交流、互联互通不断加强,建立起牢固的互利合作关系,促进边境地区共同发展。  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绿色是怒江的生态底色,也是怒江山区贫困群众脱贫的成色,2020年,怒江成为全国草果的核心产区,种植面积达111万亩,16.5万名贫困群众从中受益。怒江州地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是世界级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拥有高山峡谷观光、民族风情体验、文化生态科考神奇秘境探险、休闲养生康体为一体的丰富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是大滇西旅游环线的最后驿站。近年来,怒江充分发挥在特色生态农业、低碳工业、文化旅游等绿色产业的比较优势,将推动怒江提高绿色产业吸纳与产品辐射能力,打造成为绿色开放怒江。  丰硕的怒江实践成果。怒江州作为“三区三州”之一,占怒江州总人口60%的32万“直过民族”摆脱千年贫困,创造了我国精准扶贫事业“一步跨千年”的奇迹。怒江按照“进城抵边”的安置思路,通过与大型国有企业合作,推行EPC建设模式,把易地扶贫搬迁与小城镇建设有效衔接,实现守边固边、稳定脱贫与生态保护共赢。近年来,怒江对缅互联互通能力加速提升,贸易便利化程度进一步提高,2019年全州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7000万美元,是2015年的3.68倍。怒江将建设半山酒店作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行动,打造产业扶贫示范区的重要抓手,促进云南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2020年怒江建成6个半山酒店、4个精品酒店和16家旅游民宿。“怒江实践”生动诠释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和追求。  三、聚合力、创样板、谋发展,推动建设绿色开放怒江  充分利用怒江多民族优势,创新多民族文化合作方式,以边疆繁荣稳定、绿色开放发展为目标,从“牢固基础、创新模式、推广宣传”三方面提出怒江巩固脱贫攻坚“新成果”、打造边疆团结“新样板”、开启绿色开放“新篇章”的建议。  (一)牢基础,巩固脱贫攻坚“新成果”。  通过建立防止返贫致贫机制、落实民生保障、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等举措,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奋力推动怒江州在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道路上大踏步前进。  一是建立防止返贫致贫机制,织牢防返贫网。建立返贫预警监测和帮扶机制,针对有效防止建档立卡脱贫人口返贫和档外人口致贫风险,压实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干部、村民组长责任,对全州农户现有劳动力、收入支出和家庭产业发展能力以及“三保障”等情况,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并开展常态化监测。建议省级、州级财政加大对怒江防止返贫致贫机制的支持,联合帮扶企业设立专项奖励资金项目,对现有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保持帮扶政策和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拓展扶贫贴息贷款、创业担保贷款和助学贷款等帮扶措施。  二是加快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织密民生保障网。建议由怒江州人社部门牵头,支持各县区对返岗就业的贫困劳动力给予交通补贴、稳岗就业补贴和防疫补贴。加快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支持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创新,继续推行“党支部+龙头公司+合作社+农户”、“村社合一”发展模式,依托兰坪通甸现代农业产业园、泸水老窝沃柑产业基地等大型农业产业基地,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严格推行“一站式”及时结算和落实“互联网+”支付政策,加强与医保、商保、银联、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拓展在线支付功能,把患大病、慢性病贫困群众和残疾人作为重点监测对象,完善医疗救助和大病保险制度。  三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织好人才引进网。继续完善怒江公路网体系,支持兰坪丰华机场加密省内及周边省份新支线及短途运输航线,开通机场至兰坪县、泸水市的“陆空联运直通车”,提高怒江州人文交流便利性。加大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投入力度,完善口岸、园区等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开辟对外商贸人文交流的新场景。建议省级、州级财政在履行本级教育支出责任的同时,加大对怒江引进人才的支持力度,设立人才引进专项资金。建议怒江州借助外界力量发展职业教育,建立职业院校结构化教学团队,积极开展与缅甸地区教育和人才培育合作,把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怒江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训中心。推进国门学校建设,支持边境城市与国际知名院校开展合作办学,加强缅甸地区中小学生跨境就读管理。  (二)创模式,打造边疆团结“新样本”。  通过打造“绿色开放新高地”、“绿色香料之都”、“峡谷怒江养心天堂”生态旅游牌等模式,积极探索生态“创建”向“示范”转化,打造“国际民族团结、绿色减贫和沿边开放的新样板”,巩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成果。  一是加快发展沿边开放型经济,打造“绿色开放新高地”。依托区位人文优势,以片马口岸等开发开放平台为载体,支持片马口岸转新开为一类口岸,将怒江打造成为云南对缅开放合作新高地、国家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新支点。依托片马口岸、岗房、金索朗、俄嘎、亚坪、丹珠五条通道,提升六库镇、上帕镇、茨开镇、片马镇等重点沿边城镇发展能力,强化边境城镇口岸建设,建设国门口岸特色城镇,打造一批不同类型、有特色、能复制、可推广的边境小康。全面推进边境贸易,促进边民互市贸易创新发展。支持怒江州建设一批加工贸易产业园区、边民互市落地加工试点,发展“边民合作社+边境落地加工”模式,推进建设片马边贸扶贫产业园,发展适合边境贸易特点的电商新业态,推动“边境贸易+电商”发展。  二是持续抓好峡谷特色农业,建设中缅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创建“绿色香料之都”。全面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建设,建议由怒江供销社牵头,引导和支持企业、合作社建设“三品一标”,积极创建“绿色香料小镇”,构建集“科研+种植+加工+展示+销售+旅游+康养”于一体的绿色香料全产业链体系,开发草果浆、草果汁、草果酒等衍生品,打造怒江高原生态产品品牌。利用全国扶贫日、怒江傈僳族阔时文化旅游节、怒族仙女节、独龙族卡雀瓦节、普米族情人节和泸水澡塘会等传统民族节庆活动,展示推介农产品,提高本土特色农产品知名度。推动与缅方合作建设中缅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以草果、高黎贡山牛等特色农业为发展重点,推进跨境种植、跨境养殖,以种养加循环经济的方式,带动怒江周边地区经济发展。  三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打响“峡谷怒江养心天堂”生态旅游牌。依托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美丽公路建设机遇,建设片马、独龙江跨境旅游小镇,打造集高山生态观光、户外运动体验、高山峡谷探险、民族风情体验于一体的片马—拖角—劳洪—密支那滇缅跨境旅游线。支持各县区依托怒江独特的峡谷地貌优势,结合县市政府驻地区位条件、重要景区景点等,在贡当神山、石门关、石月亮、腊母甲、依地坝、丙舍坝等具备建设条件的悬崖、半山坡建设半山酒店。继续发挥怒江生态资源、民俗风情等优势,利用边民互市优势,打造观光农业、中药材种植康养基地、民宿等,支持怒江与友好城市共建中医治疗中心,推动针灸学术国际研究基地建设,使中医药成为怒江对外开放合作的特色名片。  (三)强宣传,谱写绿色开放“新篇章”。  通过讲好边疆民族故事、做好新媒体营销、增强与周边地区联动宣传等渠道宣传推广绿色开放怒江。  一是讲好边疆民族团结故事。培养一批创建工作讲解员队伍,通过“民族团结宣传月”、自治州成立纪念日、纪念活动、民族节庆、胞波狂欢节、中缅智库高端论坛等活动,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拓展交往交流交融平台。开展民族团结进校园、进社区以及民族政策宣讲等活动,采取唱红歌、说身边事、巡回宣讲等形式,讲好民族团结、乡村振兴“小故事”。创新探索“红色教育+民族团结+乡村振兴”模式,积极探寻红色教育基地在党员干部党性教育中的实现路径,打造“边疆民族团结进步长廊”,以片马风雪丫口纪念馆为中心,讲好红色故事,搭建并延伸党性教育大课堂。以怒江州“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民族团结”为案例,在贡山县积极筹划“两山”理念主题教育实践基地,打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样板。  二是做好新媒体营销。基于微信公众号生态体系,推出“爱怒江、讲怒江、游怒江”专栏,着力宣传“峡谷怒江养心天堂”生态旅游牌。由州政府牵头拍摄《怒江》纪实片,并对外翻译出版和版权贸易,依托“云南网”、缅甸媒体YTV电视台、爱奇艺海外宣传平台等媒体策划重大主题宣传,推动《怒江》“走出去”,加大力度宣传怒江在世界减贫进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联合云南省政府网、怒江州政府网、新闻网等官方微博平台面向社会推出广泛征集“绿色开放怒江VLOG”形象拍摄大赛,设置奖项等级,利用评选活动提升关注度。邀请“直播网红达人”到拍摄民族团结实纪、感悟等视频上传到朋友圈、抖音等大型平台,宣传“独龙族故事”、“舌尖上的怒江”、“草果飘香”等怒江特色文化,增加荧幕曝光度。  三是增强海内外联动宣传。以网约车、旅游巴士等交通工具为载体,发挥高速公路密集等交通资源丰富的优势,利用其流动性,提高怒江“国际民族团结、绿色减贫和沿边开放的新样板”宣传的覆盖度。宣传推介“怒江实践”。建议以侨为桥搭建推广平台,鼓励海外云南人成为“怒江实践”宣传员,传递中国声音,讲好怒江故事,向世界积极宣传怒江成功的实践案例,解读打造“国际民族团结、绿色减贫和沿边开放的新样板”的历史新机遇。充分发挥海外华侨华人社团优势,充分调动海外侨胞在资金、技术、管理、人脉等方面的优势和资源,协助怒江政府部门和企业、科研单位到海外开展各类经贸科技人文交流活动。(保蕊李婷)
    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