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美中国
- 天鹅舞春晖2月24日清晨,在山东荣成天鹅湖畔,两只大天鹅在朝霞中飞舞。 随着天气转暖,在山东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天鹅们活动频繁,即将开启迁徙之旅。 新华社发(王福东摄) 2月24日清晨,在山东荣成天鹅湖畔,一群大天鹅映着日出飞翔。 2月24日清晨,在山东荣成天鹅湖畔,两只大天鹅映着日出飞翔。编辑:邹润陶嘉悦02/25
- “海上春耕”美如画2月24日,在山东省荣成市寻山街道爱伦湾海域,渔民进行海上作业。 眼下正值春季海上生产的重要时期,在山东省荣成市,渔民们驾驶着渔船、舢舨在海面上穿梭,进行藻类管护、更换养殖浮漂等养殖作业,呈现出一派“海上春耕”生产繁忙景象。 新华社发(李信君摄) 2月24日,在山东省荣成市俚岛镇俚岛湾海域,渔民进行海上作业(无人机照片)。 2月24日,在山东省荣成市俚岛镇俚岛湾海域,渔民们驾驶着渔船、舢舨出海作业(无人机照片)。 2月24日,在山东省荣成市俚岛镇俚岛湾海域,渔民们驾驶着渔船、舢舨迎着朝阳出海作业(无人机照片)。 2月24日,在山东省荣成市俚岛镇俚岛湾海域,渔民们驾驶着渔船、舢舨迎着朝阳出海作业(无人机照片)。编辑:邹润陶嘉悦02/25
- 湖南花垣:日出美如画2月24日早上拍摄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雪后日出(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龙恩泽摄) 2月24日早上拍摄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雪后日出(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龙恩泽摄) 2月24日早上拍摄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雪后日出(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龙恩泽摄)编辑:邹润陶嘉悦02/25
- 春收2月23日,江苏省兴化市垛田街道王横村农民在收获香葱(无人机照片)。 春播春种的季节,一样有收获的幸福。 新华社发(汤德宏摄) 2月24日,贵州省从江县刚边乡三联村村民在田间采收萝卜。 春播春种的季节,一样有收获的幸福。 新华社发(罗京来摄) 2月24日,在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涂市镇涂家寨村,村民采收青菜头。 春播春种的季节,一样有收获的幸福。 新华社发(冉川摄) 2月24日,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的农民在装运冬瓜。 春播春种的季节,一样有收获的幸福。 新华社发(蒙钟德摄) 2月23日,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李渡镇蔡家坝村300亩榨菜丰收,村民转运新鲜榨菜,准备运往市场(无人机照片)。 春播春种的季节,一样有收获的幸福。 新华社发(余中华摄)编辑:邹润陶嘉悦02/25
- 冰雪如画这是2月23日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七舍镇境内拍摄的雪景(无人机照片)。 降雪过后,群山、田野、公路、民居披上银装,风光如画。 新华社发(刘朝富摄) 2月23日在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富文乡石头埠村拍摄的雪景。 降雪过后,群山、田野、公路、民居披上银装,风光如画。 新华社发(毛勇锋摄) 2月23日在浙江省东阳市三单乡金航村拍摄的雪景(无人机照片)。 降雪过后,群山、田野、公路、民居披上银装,风光如画。 新华社发(包康轩摄) 2月23日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乐江镇江口村拍摄的雪景。 降雪过后,群山、田野、公路、民居披上银装,风光如画。 新华社发(韦吉阳摄) 2月23日拍摄的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李家坑村雪景(无人机照片)。 降雪过后,群山、田野、公路、民居披上银装,风光如画。 新华社发(胡学军摄) 2月23日拍摄的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茅镬村雪景(无人机照片)。 降雪过后,群山、田野、公路、民居披上银装,风光如画。 新华社发(胡学军摄)编辑:邹润陶嘉悦02/25
- 山西广灵飞来丹顶鹤2月23日,两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在山西省大同市广灵县壶流河湿地驻足栖息。新华社记者马毅敏摄编辑:邹润陶嘉悦02/24
- 早春时节抢抓农时2月23日,江苏省兴化市垛田街道王横村农民在收获香葱(无人机照片)。 早春时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加紧春季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人勤春早忙碌景象。 新华社发(汤德宏摄)编辑:邹润陶嘉悦02/24
- 杭州亚运会电竞馆竣工在即从空中俯瞰即将竣工的杭州亚运会电竞馆(无人机照片,2月23日摄)。 据了解,杭州亚运会电竞馆已完成全部外立面安装,室内装修、设备安装及室外道路、景观等项目也已进入扫尾施工,将于近期完成全部建设工作。杭州亚运会电竞馆以“星际漩涡”为设计理念,外形酷似“星际战舰”,是国内首个承接亚运会赛事的专业电子竞技场馆项目。 新华社发(龙巍摄) 从空中俯瞰即将竣工的杭州亚运会电竞馆(无人机照片,2月23日摄)。新华社发(龙巍摄) 从空中俯瞰即将竣工的杭州亚运会电竞馆(无人机照片,2月23日摄)。新华社发(龙巍摄) 从空中俯瞰即将竣工的杭州亚运会电竞馆(无人机照片,2月23日摄)。新华社发(龙巍摄)编辑:邹润陶嘉悦02/24
- 峰林踏雪探“侠”踪2月23日,张家界市武陵源山地应急救援队一名队员在黄石寨进行索降训练(手机照片)。 当日,湖南张家界雪后初霁,张家界市武陵源山地应急救援队队员来到黄石寨景区,在悬崖峭壁间开展低温冰雪条件下的应急救援索降训练,以提高应对恶劣气候和环境下的应急救援能力。这支救援队每年不定期组织训练,被游客亲切地称为“红衣侠”。 新华社记者赵众志摄 2月23日,张家界市武陵源山地应急救援队队员利用安全绳传送装备。 2月23日,张家界市武陵源山地应急救援队队员在训练中。 2月23日,张家界市武陵源山地应急救援队队员在黄石寨利用安全绳进行团体协同配合训练(手机照片)。 2月23日,张家界市武陵源山地应急救援队队员在黄石寨进行索降训练。 2月23日,张家界市武陵源山地应急救援队一名队员在黄石寨进行索降训练。 2月23日,张家界市武陵源山地应急救援队一名队员在黄石寨进行索降训练。 2月23日,张家界市武陵源山地应急救援队队员在黄石寨进行索降训练(无人机照片)。 2月23日,张家界市武陵源山地应急救援队队员在黄石寨进行索降训练(无人机照片)。编辑:邹润陶嘉悦02/24
- 山西万荣:发展菌菇产业这是2月23日拍摄的万荣县香菇产业园一角(无人机照片)。 近年来,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把发展菌菇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打造多个菌菇生产基地,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新华社记者杨晨光摄 2月23日,工作人员在万荣县香菇产业园内整理生产菌棒的原料。 近年来,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把发展菌菇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打造多个菌菇生产基地,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新华社记者曹阳摄 2月23日,工作人员在万荣县香菇产业园内在搬运菌棒。 近年来,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把发展菌菇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打造多个菌菇生产基地,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新华社记者曹阳摄 2月23日,工作人员在万荣县香菇产业园内检查生产线上的菌棒。 近年来,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把发展菌菇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打造多个菌菇生产基地,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新华社记者曹阳摄 2月23日,工作人员在万荣县香菇产业园内加工菌棒。 近年来,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把发展菌菇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打造多个菌菇生产基地,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新华社记者曹阳摄 这是2月23日拍摄的万荣县香菇产业园内的菌棒生产线。 近年来,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把发展菌菇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打造多个菌菇生产基地,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新华社记者杨晨光摄 2月23日,工作人员在万荣县香菇产业园内加工菌棒。 近年来,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把发展菌菇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打造多个菌菇生产基地,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新华社记者杨晨光摄 这是2月23日拍摄的万荣县香菇产业园内的香菇大棚(无人机照片)。 近年来,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把发展菌菇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打造多个菌菇生产基地,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新华社记者杨晨光摄编辑:邹润陶嘉悦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