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走进红色景区 厚植家国情怀
    清明小长假期间,鸭绿江畔滨江路上游人如织、车水马龙,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共享春日好时光。图为4月4日,鸭绿江断桥景区迎来11384名游客,省内外游客走进红色景区,聆听英烈故事,厚植家国情怀。记者:刘海东编辑:邹润
    04/09
  • 赓续红色血脉 凝聚振兴力量
    4月2日,在振兴区烈士陵园举行了一场主题为“清明祭英烈”的实践活动,志愿军老战士和驻军某部官兵、振兴区委组织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站前街道办事处、鸭绿江双拥文化研究院、六纬路小学新区分校等20余家单位的党员代表、学生代表近300人参加了活动。当天9时30分,活动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启幕。全场默哀1分钟,深切缅怀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在《献花曲》的深情旋律中,礼兵将象征敬仰与追思的花篮敬献于烈士纪念碑前,寄托对英烈的无限哀思。全体人员依次瞻仰烈士纪念碑,并擦拭墓碑。志愿军老战士刘克二、刘吉惠、姜守英在祭扫过程中深情讲述了战友们的英雄事迹,让在场人员深受感动。参加活动的党员群众纷纷表示,要继承革命先烈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振兴发展事业,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记者:于上茹编辑:邹润
    04/09
  • 服务进社区 健康连万家
    近日,振兴区临江街道清花园社区开展“服务进社区,健康连万家”公益活动。医护志愿者为居民义诊,解答健康问题咨询,送去健康关怀。记者:张尧
    04/09
  • 上门服务解民忧
    “警察同志,我母亲身份证丢了,办不了医保手续,想让你们帮帮忙。”近日,丹东边境管理支队鸭绿江边境派出所综合窗口接到群众求助电话。民警通过上门服务的方式,解决群众的急难事。接到求助电话后,民警进一步了解相关情况,得知申办人因为身体不好,无法去派出所补办身份证。民警将居民的实际困难向上级部门作汇报说明,申请使用外接指纹采集设备进行上门服务,为申办人补办身份证。随后,民警携带设备来到申办人住处,耐心采集照片和指纹信息,帮助群众在最短时间内办好身份证。近年来,鸭绿江边境派出所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推出“上门办”“预约办”“延时办”等便民举措,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记者:刘作庆
    04/09
  • 暖心志愿行动共筑和谐邻里
    在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中,丹东市临江街道工人村社区积极探索新路径,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服务活动,有效促进邻里关系和谐,为构建温馨和睦的社区环境持续助力。工人村社区定期组织志愿者开展便民服务活动,免费为居民磨剪子戗菜刀,维修自行车、理发;关爱特殊群体,定期上门探访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及时提供帮助;积极参与居民纠纷调解,及时化解矛盾,受到了辖区居民的肯定和赞扬。作者:沈粹
    04/09
  • “志愿蓝”+“公安蓝” 共绘群防群治“同心圆”
    派发普法宣传单、收集群众法律需求、参与矛盾纠纷调解、排查风险隐患点位……近日,在振兴区汤池镇,随处可见一群“蓝马甲”忙碌的身影,一幅生动的基层治理画卷正徐徐展开。“志愿蓝”与“公安蓝”携手共进,打造汤池“平安蓝”群防群治品牌,为汤池镇的繁荣稳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大爷,您点这个按钮,反诈APP启动后就能帮您拦截诈骗电话啦。”街头巷尾,志愿者与民警耐心地为村民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并详细讲解其功能。“蓝马甲”普法小分队凭借对当地情况的熟悉,将民法典、交通安全法、土地管理法以及全民反诈知识带到村民身边。无论是乡村小路还是田间地头,都是他们的普法阵地。通过面对面交流,切实提升了村民的法律意识和防骗能力。警力有限,民力无穷。“蓝马甲”巡逻小分队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入户走访。面对土地纠纷、邻里矛盾等,志愿者们结合身边案例,以拉家常的方式巧妙说理,刚柔并济,努力将矛盾化解于萌芽。他们及时掌握社情民意,排查风险隐患,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蓝马甲”志愿服务小分队与民警密切配合,走进集贤村蓝莓大棚,助力春耕。他们学习育苗技术,帮忙播种、浇水,以实际行动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同时,根据大棚分布和蔬菜生长阶段,灵活调整巡防力量,有效遏制涉农违法犯罪。“我们晚上从大棚回家的路上,时不时看见警察和警灯,心里安全了很多,也对今年的收成充满了信心。”一位菜农说。记者:张津硕
    04/08
  • 用爱守护“星星的孩子”
    4月2日是第18个世界孤独症日,丹东市第三医院联合市残疾人联合会、市心理卫生协会举办了“促进孤独症群体全面发展”主题公益宣传活动。现场展出孤独症儿童的绘画及手工艺作品,专家团队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引导公众关注孤独症群体。活动邀请11位孤独症儿童体验感觉统合训练和社交技能训练特色课程,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孩子学习社交技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同步举办公益讲座,普及孤独症知识,解答家长疑问。市第三医院设立了孤独症关爱热线,为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免费咨询服务。记者:栾柏醇
    04/08
  • 倡导文明祭祀 树立绿色新风
    3月25日,由丹东市民政局主办、盛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的“倡导文明祭祀,树立绿色新风”主题宣传月活动在欧尚广场启幕,现场人头攒动。本次活动采取“主会场+分会场”联动模式,盛源社工中心统筹振兴区、振安区、元宝区民政服务站协同发力。欧尚广场、帽盔山公园、元宝山公园三大主会场,通过展板讲解、互动问答、现场直播等方式深化宣传效果;各街道民政服务站同步开展“文明祭祀进社区”活动,通过入社区宣讲、发放倡议书等形式实现全域覆盖。活动中,丹东市民许明询问工作人员海葬的费用,社工与志愿者拿起《丹东市举办海葬活动指引》宣传单进行详细介绍。他听后,不禁感慨:“以前总觉得烧纸钱是尽孝,现在想开了,觉得清净安宁才是对先人最好的告慰。等我走后,告诉我的儿女海葬、树葬都行。”记者:李美臻
    04/08
  • “替扫”10年,烈士亲属:“谢谢丹东人!”
    4月3日上午,“我替志愿军烈士亲属去扫墓”公益活动在丹东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数百名志愿者代替烈士亲属,扫墓献花、寄托哀思。这是我市连续10年开展这项公益活动。志愿者们向长眠的英烈鞠躬致敬,敬献鲜花、描红碑文、擦拭墓碑。志愿者代表与吴奇、李忠芳烈士的亲属连线,让烈士亲属通过视频远程参与祭扫、寄托哀思。山东济南历城区的李洪新是烈士李忠芳的侄子,他通过手机屏幕看到志愿者们为伯父扫墓的画面,眼里噙满泪花,激动地说:“谢谢丹东人!”陈琳记者/刁庆峰刘海东
    04/07
  • 书香润警心
    日前,丹东边境管理支队联合丹东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开展“书香润警心”读书分享会,组织民警畅谈学习感悟,分享阅读带来的快乐和收获,进一步丰富警营文化,激发工作热情。记者:吴琼
    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