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丹东:汇聚爱心暖流 建设慈善丹东
今年12月份,是丹东市第11个“慈善活动月”。设立“慈善活动月”,旨在利用活动载体,扎实开展慈善募捐和公益活动,促进慈善丹东建设。11年来,丹东市慈善总会通过建立30多个慈善冠名基金,开辟近百个慈善项目,共募集慈善资金3.5亿元,全部用于救助困难群众等群体,30余万人次受益。今年突发疫情时,作为扶贫济困的社会组织,丹东市慈善总会立即启动应急捐赠机制,发起“抗击疫情公开募捐”,开通微信二维码等捐款渠道,即时生成电子捐赠证书,实现捐款“直通车”。同时,与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提供捐赠物资车辆牌照信息,交通部门简化高速公路手续,让其免费使用物流配送场地。非定向捐赠的医疗物资,由丹东市发改委对接发放;生活物资由丹东市商务局对接发放,确保快速精准发放到位。截至7月中旬,丹东市慈善总会共接收捐赠款物2212万元,其中捐款449万元,捐赠物资1763万元。共有85个单位7591名个人参与捐赠,捐赠1万元以上的单位85个、个人13人,捐赠金额为历史之最。在工作上采取“双轮驱动”模式,号召10余个义工站550多名志愿者,投身到社区(村)、小区、封控区和隔离点参与信息采集、辅助检测、送餐、送物资、消杀、回收垃圾、执勤、维持秩序等工作,志愿服务总时长达11万余小时。多年来,丹东市慈善总会通过开展“慈善扶贫”“慈善情暖万家”“蓓蕾医疗救助”“春蕾助学行动”“儿童励志助学”“致敬志愿军老战士”“江边景区环保”“社会救助基金”等慈善项目,帮助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其中,与丹东市民政局联合在全省首创的社会救助基金,目前已向全市社会救助政策暂时无法覆盖的医疗、教育刚性支出较大的特殊困难家庭发放救助款70多万元,为“社会救助+慈善帮扶”提供了有益尝试。据了解,今年“慈善活动月”,丹东市民政局、丹东市慈善总会将鼓励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在元旦、春节前开展“慈善情暖万家”等活动。下一步,丹东市将加快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健全慈善组织机构,创新慈善募捐方式,做强慈善品牌项目,形成全民参与慈善的良好氛围。作者:王子宁
12/12 - 辽宁丹东:举办“纪念中国—新西兰建交50周年系列活动”
今年是中新建交50周年,为了进一步促进中新双方的文化互鉴、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近日,由丹东市人民政府、辽宁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新西兰驻中国大使馆联合主办的“纪念中国-新西兰建交50周年系列活动”在丹东正式启动。本次活动以象征丹东与新西兰之间友好使者—候鸟斑尾塍鹬为切入点,以“友情跨越山海、助力绿色发展”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纪念交流活动。据了解,丹东市青少年候鸟保护科普周活动已线上启动,面向丹东市小学生们发起的“我与候鸟斑尾塍鹬”主题作品征集大赛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孩子们将以象征中新友谊的特殊使者塍鹬鸟为载体,通过征文、绘画、短视频等表现形式,表达对两国人民友谊的美好祝愿。据介绍,科普周预热活动结束后,将会启动中新摄影家斑尾塍鹬摄影作品“云上交流展”活动。通过中新摄影家的镜头聚焦斑尾塍鹬等鸻鹬类涉禽从新西兰米兰达海滩,到中国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的迁徙过程,展现鸭绿江口湿地、米兰达海滩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近年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可喜成果。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飞越万里的斑尾塍鹬,承载着友谊,见证了绿色发展。相信此次活动定会为中新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谱写新篇章。
12/12 - 辽宁丹东:放飞“蓝天的精灵”
12月8日上午,丹东市林业和草原发展服务中心野生动物保护站救助的三只燕隼和一只鵟,经救助站专家和工作人员的科学治疗与喂养,成功实现了野外放生,再次翱翔蓝天。8月份,丹东市林业和草原发展服务中心野生动物保护站收到七道派出所送来的三只隼型鸟类,经鉴定这是三只燕隼幼鸟。燕隼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隼科的小型猛禽之一。经野保站工作人员观察,三只燕隼幼鸟比较虚弱,没有外伤。工作人员根据燕隼的生活习性,对它进行科学喂养补充食物,让其迅速恢复体能。经过多日观察,三只小燕隼具备了野外放归条件。11月初,丹东市林业和草原发展服务中心野生动物保护站救助了一只鵟,经野保工作人员观察是一只成年鵟。鵟是鹰科鵟属28种猛禽的通称。从被救助鵟的羽色和动作可以看出没有外伤,但非常虚弱,可能是长时间没有捕猎到食物导致营养不良,体力不支。经过一个月的营养补充,满足放生条件。作者:刘海东
12/12 - 辽宁丹东:市民乐享冰雪之乐
进入冬季,丹东市不少市民参与冰雪运动,乐享冰雪运动的独特魅力。日前,记者在青年湖公园天然冰场看到一番热闹的场景。孩子们或三五成群,或在家长的陪同下滑冰车,感受冰雪带来的乐趣。滑冰运动爱好者穿着滑冰鞋,绕着冰场一圈圈滑行,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抒发冬季竞技体育的激情。还有一些青少年在学习滑冰,教练耐心指导孩子们滑冰技巧。虽然气温很低,但阻挡不住市民的健身热情,寒冷的冬日因此充满了勃勃生机。作者:吴琼
12/12 - 辽宁丹东市社保中心:“一个电话”解难题
记者从丹东市人社局获悉,自11月以来,丹东市社保中心为民服务再升级,推出电话业务咨询、申报、办理、完结提醒的一条龙服务,通过“一个电话”解难题,用“非接触”方式提供精细化服务,积极为企业、群众纾困解难,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据了解,2020年以来,丹东市社保中心结合疫情形势,通过疫情防控“六个办”、社会保障智慧大厅自助办、全市通办等举措,确保了服务经办“不打烊”,服务群众“不打折”,各项服务举措走在全省前列。11月份以来,为有效缓解大厅人员聚集,丹东市社保中心以“服务为本,恪尽职守”为己任,创新理念,挖掘潜力,推出以电话“唱主角”的业务咨询和具体业务办理一条龙服务,即充分发挥通过电话办理业务的优势,专门在大厅窗口开设五部对外业务电话专线,选拔业务精、素质高、能力强的工作人员负责电话业务咨询和具体业务办理。信息中心负责人策划并亲自参与具体工作,调度指导与税务、人社、就业、银行等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力求政策咨询解答清楚到位,业务办理及时精准。通过电话办理业务的企业经办人员和群众,可以通过电子邮件、QQ或微信等形式提供电子申报材料,电话咨询人员通过视频电话确认来电人身份,在接收到来电人申报的电子材料后通过人社快办平台系统进行受理,简单业务即办即回复,复杂业务即时受理,待业务办结后快办系统自动向来电人发送办结提醒短信,极大方便了群众。截至目前,该服务共接听电话8000余通,通过视频电话办理业务632笔。作者:王玉
12/12 - 辽宁丹东振安区法院:开展宪法日系列活动
12月4日至10日是今年“宪法宣传周”。连日来,丹东市振安区人民法院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宪法日系列宣传活动。11月28日至12月8日,振安区法院组织干警通过“丹东司法行政在线”微信公众号,参与国家工作人员法律知识考试。干警通过考试进一步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核心要义,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振安区法院还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今日头条、官网等媒体平台,积极转发“12·4”国家宪法日、宪法知识科普宣传文章,引导群众尊崇宪法、学习宪法,增强法治观念,进一步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共建法治社会。作者:张丽娴
12/12 - 辽宁丹东天桥沟滑雪场:全面开启造雪模式
滑雪季即将来临,连日来,位于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双山子镇境内的天桥沟滑雪场,全面开启造雪模式。“2022-2023辽宁冬季体育旅游启动暨丹东天桥沟冬季旅游季”相关活动进入倒计时,天桥沟滑雪场也在全力推进造雪进度。轰隆隆的造雪机,营造出漫山遍野雪花飞舞的唯美景观。纷飞的白雪将雪道覆盖,满目的白色与蓝天相映,令人心旷神怡。造雪机轰鸣声在崇山峻岭间回荡,承载着滑行于林海雾凇之间、飞行于高山雪原之上滑雪爱好者们的欢乐与浪漫。天桥沟滑雪场地处北纬41度“世界黄金滑雪带”,与滑雪胜地阿尔卑斯山处于同一纬度。天桥沟滑雪场降雪量充沛,自然粉雪资源十分丰富。长白山老岭支脉的森林资源,赋予天桥沟滑雪场穿梭丛林的神秘感。较长的日照时间,形成了独特的冬日暖阳小气候。在北京冬奥会雪季,天桥沟滑雪场被评为全国首批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滑雪场。这里冬季雪季长达110天,冬季平均温度为零下5至零上4摄氏度,有效规避寒风的同时也保护了雪场雪质的蓬松度,让滑雪者能更好地享受滑雪体验。作者:刘海东张晓强
12/12 - 【科普】一图科普老年人疫苗接种与科学防疫12/09
- 【快看】支持居民换购住房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来啦!12/09
- 收藏!动态图教你get新冠抗原自测法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