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辽宁东港市:粮食作物秋收基本结束
    近日,种粮大户李连山位于辽宁省东港市北井子镇的水稻种植基地机械轰鸣,3台收割机正在紧张地进行最后几块水稻田收割。今年,李连山共种植水稻1600余亩,预计亩产1100斤左右,11月10日前将全部完成收割任务。丰收时节,忙着收获的除了水稻,还有大豆、玉米、花生等作物。记者从东港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截至目前,东港市秋粮已收获109.598万亩,占任务数的98.4%,其中玉米37.73万亩、豆类7.6万亩,1.26万亩薯类、0.008万亩高粱、63万亩水稻也已接近尾声。今年水稻秋收早于往年,东港市农业农村局提前组织发布、对接农机作业服务供需信息,做好机具调度和跨区机收,加强农机具调试检修指导和农机手培训,强化机收减损技术推广,提高收获质量。坚持每周定期调度,及时掌握全市秋季机收进展情况。水稻收割高峰期间,正值省内疫情多地爆发,东港市农业农村局根据疫情形势和收割实际需要,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全面摸排域外来港收割机底数,联合属地政府严格落实域外来返港人员疫情防控政策,保障收割作业安全顺利进行。全市共投入水稻联合收割机1364台,其中本市收割机601台、域外收割机763台。秋收结束后,东港市将以秸秆禁烧为基础,全面做好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秸秆还田工作,加快推进变废为宝。作者:孔丽娜刘光曌王璐黄超
    11/15
  • 辽宁丹东合隆村:苹果丰收
    10月30日,在丹东东港市合隆村果农何军苹果园中,苹果树整齐排列,红彤彤的苹果缀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沁人的果香。果农们正抓紧采收苹果,采摘、搬运、分拣,大家分工明确,配合默契。今年何军20亩的苹果园共收获苹果5万公斤。“今年的苹果价格和产量都不错,客户的订单也非常多,预计一周之内全部售罄。”何军说,今年苹果园引进了其他品种,主打绿色、有机“两张牌”,吸引了更多顾客。作者:孙新语
    11/15
  • 辽宁丹东:机械收割好“丰”景
    日前,在丹东东港市示范繁殖农场的稻田里,众多水稻收割机同时开镰。机声隆隆的收割机,在金色的稻田里来回穿梭。农机手们根据水稻的高度,适时调整机器高度和行进速度。一串串饱满的稻穗卷入收割机中,接着一粒粒稻谷被收割机尽收“囊中”,近处收割机轰鸣作响,远处稻谷香随风飘扬,金色田野上,奏响了一曲丰收乐章。截至目前,丹东东港市63万亩水稻秋收基本结束。水稻联合收割机成为秋收的“主角”。秋收以来,丹东东港市共投入水稻联合收割机1364台,其中本市收割机601台、域外收割机763台。今年丹东东港市水稻秋收工作早于往年。为了做好秋收工作,东港市农业农村局提前组织发布、对接农机作业服务供需信息,做好机具调度和跨区机收作业,加强农机具调试检修指导和农机手培训,强化机收减损技术推广,提高收获质量。农业农村部门坚持每周定期调度,及时掌握全市秋季机收进展情况。还根据疫情形势和收割实际需要,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全面摸排域外来港收割机底数,联合属地政府严格落实域外来返港人员疫情防控政策,保障收割作业安全顺利进行。作者:刘海东
    11/15
  • 【科普】一图了解 | 新冠肺炎、流感和感冒的区别以及常见误区你都知道吗?
    进入冬季,降温频繁也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不少人会出现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有了这些情况是感冒?流感?还是新冠肺炎?大家知道它们有什么区别吗?有哪些常见的认知误区?“一图了解”来啦关于新冠、流感和感冒的一些常见误区也要警惕!
    11/14
  • 【科普】市民外出采购莫大意,做好防护记心里!
    菜市场、商场、超市是老百姓生活中必去的公共场所,随着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陆续恢复,人员流动性、聚集性增加,目前疫情还存在不确定因素,加上秋冬季是流行病高发期,市民在出行、购物等方面要做好防护。尤其是在外出采购时要从细节上做好个人防护,一定要全程规范佩戴好口罩,切不能疏忽大意。商场、超市这些公共场所存在交叉感染风险商场、菜市场、超市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且公共场所人流量较大,空间相对封闭,空气不流通,如果前去采购的市民没有规范佩戴口罩,有时还拉开口罩试吃熟食、近距离讨价还价,在人流密集的情况下就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需要注意严格防护。外出采购这些防护细节别留漏洞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等。外出采购时,需做好以下这几方面,避免出现防护漏洞:
    11/14
  • 丹东擦亮生态底色提速幸福宜居城市建设
    休憩亭、步行道错落有致,乔木、灌木高低相间,水鸟起落在河面,市民漫步在岸边……丹东市区大沙河畔的初冬景致,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大沙河如同一扇窗,映照出丹东市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近年来,丹东市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始终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不动摇,让绿色成为城市最厚重的底色、最鲜明的特质以及最持久的优势。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十大宜居城市、十大养老胜地、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中国气候宜居城市……丹东向绿而行、不断培厚生态环境“含绿量”。在全省各市空气质量和城市水环境质量排名榜上,丹东常年位列全省第一,“丹东蓝”“丹东绿”成为这里的城市名片。截至今年10月31日,丹东市PM2.5日均浓度每立方米21.7微克,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9%;全市12个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比例均值达到100%,地表水劣Ⅴ类比例为零,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稳步推进……保护好丹东的绿水青山,让丹东越来越美丽、越来越文明,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这是丹东建设绿色发展、美丽文明的幸福宜居城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丹东市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紧扣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生态治理力度,积极推动绿色转型。今年以来,丹东市通过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老旧小区改造等行动,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促进老城区功能优化,进一步完善新城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丹东市还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建设幸福宜居城市的重要抓手,坚持“创城促振兴、创建惠民生”,补短板、强弱项,全力抓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断满足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记者黄宝锋
    11/14
  • “防疫三宝”不能忘!
    出入公共场所这“三宝”可千万不能忘!
    11/14
  • 【科普】讲卫生,防疾病
    11/11
  • 辽宁丹东:开展人行步道改造工程
    连日来,在丹东市振八街人行步道改造工程现场,施工人员正加紧铺设方砖和建筑花坛,确保工程项目尽快完工,改善周边群众的生活和出行环境。作者:吴琼
    11/11
  • 辽宁丹东新兴街道:整治街路环境 提升城市形象
    近日,丹东东港市新兴街道聚焦辖区街路两侧、居民小区重点区域,持续推进环境整治,提升城市形象。工作人员对浪东线铁路口周边、东外环路两侧违章建筑、破损广告牌、占道经营、杂草等进行清理整治,对公路两侧、沿街商铺门前车挡、地墩、围栏等障碍物进行拆除。截至目前,已经更换彩旗100余面、广告牌匾20余个,清理流动商贩100余起,区域环境得到明显提升。各社区同步行动,联合综合执法中心对辖区私搭乱建、乱堆乱放开展清理整治“回头看”,并对山川路、长在路、友谊路等4条沿街8公里道路两侧杂草、市民私自开辟的“小菜园”、废弃物进行清理,仅东港七中至八中之间路段就清理“小菜园”1万余平方米。作者:张瑞
    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