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雪为令,闻雪而动!他们温暖全城
12月2日下午,我市迎来降雪,17时雪量增大。记者在市住建局了解到,市除雪指挥部提前向各区各责任部门下达了除雪指令,市区两级环卫除运雪队伍,以雪为令,迅速反映,17时30分全部集结完毕,开展除运雪作业。据介绍,为确保城市道路畅通、市民顺利出行,市区环卫除雪队伍共出动人员873余人,奋战在除雪第一线;滚刷除雪车、铲车等设备87台,对我市主次干路进行清扫;对桥梁、坡路等路段撒布融雪剂,进行重点清理;为防止天气突变,安排专人值班值宿,随时待命。截止12月3日早7点40分,已经基本完成主次干道除雪工作,随即加紧对道两侧的积雪进行清运,对人行步道积雪进行清除。同时,市住建局所属鸭绿江风景局、公园部组织除雪人员240人,出动推雪铲、扫雪机、除雪车、运雪车等机械设备23台,连夜作战,截止12月3日早8点30分城市各公园基本除雪完毕。记者|王子宁
12/05 - 健康科普|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12/05
- 辽宁丹东:启动秋冬季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工作
近日,丹东市生态环境局按照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总体要求,正式启动丹东市秋冬季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工作。按照《2022-2023年丹东市空气质量改善秋冬季监督帮扶工作方案》,此次监督帮扶工作,将在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积极服务“六稳”“六保”大局的前提下,依照突出“五个”精准、帮扶主基调、标本兼治、协调联动的基本原则,每月开展一个轮次现场核查,重点聚焦重污染天气应急、异常高值区域排查、重点企业治理及合规达标排放、面源污染治理等方面。针对列入首批监督帮扶的钢铁、供热、化工、水泥和造纸行业的30家企业,丹东市生态环境局采取“线上+线下”的工作模式进行帮扶:充分利用在线自动监控、无人机等远程监管手段,更精准发现并锁定问题,网络在线推送督办任务清单;现场监督帮扶突出发挥专业队伍的作用,着重检查典型问题和突出短板,排查问题隐患,加快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助力丹东市空气质量的改善。作者:戚文
12/05 - 辽宁丹东市社保中心:推出“电话办理一条龙”服务
从11月起,丹东市社保中心推出“电话办理一条龙”服务,旨在阻断疫情传播蔓延的同时,又不影响群众办理业务,作为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社保经办部门,丹东市社保中心业务经办大厅每天的人流量都很大,疫情防控任务艰巨。为做到业务办理和疫情防控两不误,2020年和今年4月24日疫情期间,丹东市社保中心结合不同时期疫情特点,通过疫情防控六个办、社会保障智慧大厅自助办、全市通办等“特殊”举措,确保了服务经办“不打烊”,服务群众“不打折”,各项服务举措走在全省前列。此轮疫情,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和市人社局工作要求,为有效缓解大厅人员聚集、减少群众交叉感染风险,市社保中心以“服务为本,恪尽职守”为己任,创新理念,挖掘潜力,再次推出电话唱主角的“电话办理一条龙”服务。“电话办理一条龙”是指此次疫情期间,为避免群众办理业务聚集,丹东市社保中心充分发挥通过电话办理业务的优势,专门在大厅窗口开设五部对外业务电话专线,同时选拔业务精、素质高、能力强的工作人员负责电话业务咨询和具体业务办理。信息中心负责人策划并亲自参与具体工作,调度指导与税务、人社、就业、银行等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力求政策咨询解答清楚到位,业务办理及时精准。对于想通过电话办理业务的企业经办人员和群众,可以通过电子邮件、QQ或微信等形式提供电子申报材料,电话咨询人员通过视频电话确认来电人身份,在接收到来电人申报的电子材料后通过人社快办平台系统进行受理,简单业务即办即回复,复杂业务即时受理,待业务办结后快办系统自动向来电人发送办结提醒短信,极大方便了群众。截至目前,“电话咨询一条龙”服务共接听电话8000余通,通过视频电话办理业务632笔,取得良好的效果。作者:李美臻
12/05 - 【科普】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有哪些好处?12/02
- 辽宁省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市工商联共建涉企案件在线调解对接机制
日前,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丹东市工商联、市司法局共同协商,共建“人民法院+工商联”丹东地区涉企纠纷在线调解对接机制。法治既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其良性运行的根本保障,丹东中院持续深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为市场主体良性运行厚植法治土壤。丹东中院与丹东市工商联在前期良好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协作,达成充分发挥商会调解优势,共同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与商会调解服务平台对接互通信息共享,充分发挥商会调解在化解民营经济领域纠纷的优势。此次,丹东中院与工商联携手共建涉企案件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在丹东地区实现“工商联商会调解服务平台”进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通过平台对接,当事人可以在线选择商会调解组织提请调解、在线申请司法确认,商会调解组织可以在线受理调解案件,应用音视频在线调解等功能开展调解,可以进一步深化涉企纠纷诉调对接机制建设,推动涉企纠纷通过调解方式得到化解。涉企纠纷在线调解对接机制的建立,实现了多部门联手,共同发挥人民法院在多元化解纠纷中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共同促进和引导民营企业依法经营、依法治企、依法维权,推进民营经济领域纠纷多元化解。记者王卢莎
12/02 - 【科普】疫情反复,如何提高自身免疫力?
目前国内新冠疫情反复,市民预防新冠,除了要做好个人自身防护外,提高自身免疫力也很重要,那么,提高个人免疫力有哪些好方法?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病毒、细菌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
12/01 - 辽宁丹东:群众满意是旧小区改造唯一标准
近日,丹东市振兴区站前街道世纪园小区的外墙处,几位涂墙师傅正在进行收尾工作。举目望去,小区里的每栋楼都换上了“新衣裳”,在这个初冬带给居民暖心气象。世纪园小区建成已有十几年,楼房有了明显的岁月痕迹,墙体褪色斑驳、防水排水等楼房“慢性病”让居民们有些担心。为了让居民住得安心、舒心,小区开启改造计划。改造前,物业广泛听取居民需求,决定主要从外墙保温涂料、屋面防水、外墙雨水管方面入手,为小区做一次“保养”。今年6月末,改造工程如火如荼地展开,小区一天一个新模样。“我们小区现在变化很大,楼立面做了修复,统一换成乳黄色,看在眼里连着心里也亮堂了。”居民赵一霖欣喜不已地介绍着,“我很满意!”“家住在顶楼,就怕漏水,这次改造做了楼顶防水,加装外墙雨水管,而且外墙保温做得非常好,冬天家里暖和了。”住在顶楼的宁作鹏高兴地说。硬装到位,“软装”也不能差。世纪园小区一直关注环境建设。居民想放养几条锦鲤美化一下小区环境,物业方腾出小区中央的景观池,放置水泵,锦鲤畅游其中,一度成了孩子们嬉戏的好去处。“经过这次改造,我们小区更加美观、更加整洁,幸福指数提高了。”居民们纷纷点赞。作者:郑鑫
12/01 - 辽宁丹东:确保失业保险待遇及时发放
记者从丹东市人社局获悉,疫情期间,为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丹东市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采取有效措施,会同各县(市)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指导企业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进行申报及审核,并积极联系银行沟通,确保失业保险待遇及时发放。按照失业保险省级统筹要求,自2022年1月1日开始,失业保险待遇每月分两批发放。截至11月10日,全市完成当月第一批失业人员待遇发放工作,共计为4765名失业人员发放待遇615.42万元;11月22日,完成当月第二批失业人员待遇审核工作,为903名失业人员发放待遇141.71万元。同时,完成11月份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工作,正在丹东市人社局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结束后,预计为510名符合领取条件的企业职工发放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75.85万元。作者:王玉
12/01 - 辽宁丹东市新安村:美好生活百姓看得见
“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新安村有着生动实践。以前的新安村是一个贫困村,村民主要靠种植玉米为生。如今,在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的共同努力下,解决了集体经济落后等诸多问题,不断发展壮大的产业让村民尝到了甜头;加快农村基础设施改造,一件件脚踏实地的民生工程让村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依托自然山水等特色优势,村里打造以中华蜂养殖和蓝莓种植基地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园,带动农户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新安村盛产板栗,成熟早、抗寒抗病能力强、果实皮薄、肉质细腻、甜软适口,市场销路不错。“除了板栗,俺家还种植中草药40亩,仅此一项年收入15万元左右,今年还发展新品种嫁接红松45亩,预计明年就能见到可观的收益。”8组村民高华锋信心满满。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下一步村里紧紧依托区位优势和自然生态资源禀赋,整合农产品资源、拓宽电商销售渠道,进一步做强特色产业,让乡村振兴的路越走越宽。作者:邢漫
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