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创建文明城市 畅通城市“动脉”
    为进一步助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给群众出行创造平安、和谐、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城市集中整治行动,严查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及时纠正交通陋习,以文明交通为抓手,为市民安全出行保驾护航。宽甸公安局交警大队积极落实创城工作推进会会议精神,持续提升道路交通秩序管理水平,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当前主要任务来抓。大队全体民辅警深入一线,将路面交通管理作为“主战场”,全面加强重点路口、重点时段、重要节点的管理。各值勤点根据不同路段的实际交通特点逐一细化工作措施,将管控责任逐级落实到岗位民警,实行民警分段、分片责任制,提高路面见警率、管事率,还加大巡逻管控密度,确保城区道路交通秩序安全畅通。走文明路、行文明车、做文明人、创文明城。行动期间,执勤交警全面筛查各个路口、路段,对交通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严管、严治、严查、严处,全面整治机动车乱停乱放、非机动车和行人不按规定通行、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等扰乱交通秩序的交通违法行为,全力确保“创城”文明交通工作达到预期目标。为推进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他们严厉查处酒驾、无牌无证和超员超载等违法行为,切实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并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开展文明交通“七进”主题宣传活动,倡导广大群众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提高文明交通意识和法律意识。记者:曲丹凤
    05/22
  • “青鸽”+“红枫” 助力再就业
    丹东市元宝区解放社区是省级优秀充分就业社区,在助力辖区失业人员再就业方面取得了不小成果。为进一步促进社区失业居民实现再就业,解决企业用工需求和务工人员求职愿望,进一步让辖区居民了解就业创业政策,更好地促进社区居民就业。近日,解放社区以党建引领新型志愿服务工作,在党委书记王艳丽的带领下,着力打造以青年人为主的“青鸽志愿服务队”,联合“红枫志愿服务队”,双管齐下,开展就业宣传服务活动。活动中,志愿者向居民派发了就业宣传单,讲解了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介绍企业岗位、福利待遇等信息,了解居民就业意向,协助居民进一步了解就业政策和信息。同时,对有求职意向的居民和商铺主动添加微信,方便以后跟踪服务。居民们表示,通过本活动,了解到就业创业的知识,增加了对就业政策的认识,也了解了很多就业网站及资讯,很多辖区内年轻的居民都期望社区的青鸽服务志愿队能提供更多的就业资源,促进社区青年居民就业。记者:王俊
    05/22
  • 举办民企招聘会提供岗位241个
    5月11日,由丹东市振兴区人民政府主办、振兴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振兴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服务中心承办的“助力振兴新突破,推进民企新发展”现场招聘会在万达广场举办。本次招聘会共吸引了45家民营企业参加,覆盖化工、电子、电力、纺织、轻工、食品、装备等多个行业,提供专业技术、办公文员、市场营销等多种类型岗位241个,岗位需求人数1284人,收取简历84份,现场达成就业意向204人。现场设立了就业政策咨询服务台,工作人员向求职者宣传解读就业创业等惠民惠企政策,扩大政策的社会知晓度,并为求职者进行免费的职业指导。为扩大宣传效果,现场还设置了“直播带岗”环节,振兴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来到直播间,与网友现场互动,介绍招聘岗位信息,直播实时观看人数8316人次。下一步,丹东市振兴区人社局将继续推进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在振兴区落实落细,积极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全方位招聘服务,强化求职者与用工企业的对接力度,收集有效就业岗位,畅通用工对接服务渠道,加大人岗匹配精准度,为各类求职群体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帮扶。记者:李美臻
    05/22
  • 新增3家农业产业化 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5月18日,从丹东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日前经省农业农村厅实地考察、组织专家评审、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审议、社会公示,全省第18批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认定结果出炉,丹东市3家企业榜上有名。据了解,去年丹东市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申报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的工作要求,认真组织各县(市)区开展了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申报工作。丹东市依照企业自主申报、市县农业农村部门筛选审核、实地考察等流程,向省农业农村厅推荐丹东元一海产精制品有限公司、辽宁泰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东港市五四农场集团有限公司参加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评定,最终成功入选。截至目前,丹东市已拥有农业产业化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58家。记者:邢漫
    05/22
  • 辽宁省丹东市:现场解决“不能办证”问题
    “非常感谢不动产登记中心的工作人员到我们村现场办公,为我们解决了多年的‘心病’。”5月16日,丹东市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党员先锋队持续开展“党建+不动产登记”服务活动,组织业务骨干来到丹东市振兴区纤维街道瓦房村委会现场办公,瓦房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姜黎娜高兴地说。据了解,丹东市振兴区纤维街道瓦房村集中存在“不能办证”的历史遗留问题,居民无法正常办理不动产登记。丹东市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得知后,由不动产登记党员先锋队主动谋划,相关工作人员多次深入村民家中丈量核实,现场解答相关政策,以高效便捷的程序为村民解决房子的手续问题。当天下午,市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党员先锋队共为28户村民办理业务。记者:李美臻
    05/22
  • 5·19中国旅游日 你准备好来丹东了吗
    远方,始终令人神往2023年5月19日是第13个“中国旅游日”你准备好了吗春阳和煦照大地春光明媚景致新田园春色童丽娟摄梦境桃源齐艳华摄进入五月丹东各景区迎来最美花季桃源深处有人家邹晓龙摄辛勤耕耘阎军摄春风拂面王春梅摄各地游客慕名而来放飞在暖春的怀抱陶醉于四溢的芬芳锦山夕照尤明摄花如海陈然摄在锦江山公园和鸭绿江公园市民们迎着温暖的阳光席地而坐畅游在春色满园中儿童们欢快地奔跑分享一抹抹柔美的春光春意盎然张颖摄律动的音符刘海东摄晓雾迷蒙张震摄在河口景区的花丛中伴着音乐起舞的游客成为春天里律动的音符于诗情画意间搅动了湖光山色黄金海岸曾伟摄山水无言,静候君至趁着微风不燥,趁着阳光正好就在这人间五月天计划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把最美的年华和最好的山河一起定格走啊!去旅游!记者/刘海东编辑/邹润
    05/19
  • 抗美援朝纪念馆红色朗读亭上线
    5月17日,丹东市抗美援朝纪念馆红色朗读亭正式上线。位于展厅出口的红色朗读亭,既能带给参观者全新的抗美援朝历史朗读体验,又可以让参观者将自己心中激荡着的爱国情、报国志,通过朗读方式予以抒发。红色朗读亭由抗美援朝纪念馆联合喜马拉雅APP共同推出,参观者进入朗读亭页面后,可以浏览、诵读带有全景反映抗美援朝历史的八大版块内容,包括场馆介绍、经典战例、英模人物、馆藏文物、抗美援朝大事记、志愿军战士家书和出征誓词、抗美援朝名篇名著、抗美援朝影视歌曲。八个篇章近10万字的内容涵盖了抗美援朝纪念馆展厅的主体部分,从不同角度再现历史,让参观者走出展厅后,通过沉浸式的朗读体验,抒发情感,升华参观体验。本次红色朗读亭上线,是该馆创新推出的城市公共数字阅读和公共文化项目,旨在通过“科技+文化”的方式,引导参观者诵读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推动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走进千家万户。记者:刚越
    05/19
  • 丹东市:新区9座公厕24小时开放
    近日,不少丹东市新区市民发现,江边几处公共卫生间外墙多了一块蓝色告示牌,上面的公共卫生间开放时间有了变化,3月——11月期间,实施24小时开放制。近年来,新区滨江路陆续进行了升级改造,除了对沿江健身步道进行改造,增设亮化灯带外,还在沿途建设了多处厢式篮球场、足球场,不断满足人们夜间健身需求。随着夏季来临,江边成为人们散步、休闲的热门之处,为满足市民和游客夜间如厕需求,从5月7日起,合作区对沿江9座具备条件的公共卫生间实行夏季24小时开放,为百姓休闲、健身、娱乐提供服务和方便。“这里干净、明亮,没有异味,变得越来越好了。”在新鸭绿江大桥附近的一座公共卫生间前,市民高女士发出感慨。小公厕连着大民生,公共卫生间不仅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社会文明的窗口。本次9座24小时开放的公共卫生间中,有5座是近三年新建完成。这些公共卫生间的选址充分考虑了附近市民、出租车司机、外卖员、上下夜班的工作人员以及到公园锻炼身体的市民的如厕需求。公厕24小时开放,看似不难,实则不易。“现在是夏天,大家晚上都喜欢在外面休闲娱乐,甚至到了凌晨也时常有市民到公共卫生间来,在满足他们如厕需求的同时,也要注意他们的如厕安全。”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做好24小时公共卫生间的卫生环境,他们加强了对公共卫生间管理人员的培训,还设置保洁员负责制,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质量标准,做好24小时清洁、消毒工作,巡查人员不定时对辖区公共卫生间进行巡查,监管卫生、设施、消杀等方面的完备情况,营造干净整洁、安全有序的如厕环境。记者:孙新语
    05/19
  • 丹东市:举办“五彩鸭绿江”群众合唱、广场舞展演系列活动
    5月6日、7日18点,在鸭绿江畔演艺广场,来自丹东市各县(市)区27支、800余人的合唱、广场舞文艺团队,用群众文化特有的方式为广大市民奉献了两场精彩的文艺演出。据了解,此次丹东市“五彩鸭绿江”群众合唱、广场舞展演系列活动由丹东市委宣传部、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主办,丹东市文化体育旅游发展服务中心、丹东市群众艺术馆承办,是2023年首场群众性公益文化广场演出活动。记者:王子宁
    05/19
  • 【科普】全民营养周|一日三餐,怎么吃更健康?
    2023年5月第三周是第9届全民营养周一日三餐怎么吃均衡营养是关键人类的食物多种多样,每种食物都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但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同,除母乳可以满足6月龄以内的婴儿营养需要外,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同时,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也各不相同。所以,人体每日的饮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做到平衡膳食,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要,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这也是与不同的经济水平和饮食习惯相适应的。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平均每天至少摄入12种食物,每周至少25种,烹调油和调味品不计算在内。多种食物应包括饮食误区要避开误区代糖食品可以放肆吃×所谓代糖,就是吃起来甜甜的,但热量极低的甜味剂。其实,大量研究显示长期大量吃代糖食品也会存在健康风险。虽然目前市面上合格的代糖食品,所添加的代糖都符合食品安全要求,但代糖食品不等于无糖食品,更不能直接等于健康食品,切勿将代糖食品神化,更不能毫无节制地大量食用。误区吃肉不如喝汤×肉汤里的营养成分,主要取决于肉在熬制过程中哪些物质能溶解到汤里面。然而,溶于汤中的营养成分仅仅为肉本身营养成分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的优质蛋白质、铁、钙、锌、维生素A等并没有“转移”到汤中。此外,由于肉汤里含有较多的嘌呤类物质,不推荐痛风和高尿酸人群食用,血脂偏高的人也要避免喝脂肪含量较高的肉汤。不少人在熬制汤品的过程中,为了口感和味道更丰富,可能还会多放油、盐等调味料,汤的总体营养价值就更加大打折扣了。误区孩子多吃肉才能长个×动物性食品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对于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孩子而言,是非常需要的,但同时也含有较多的脂肪,肉的种类不同,脂肪含量也不同。膳食脂肪和能量摄入过多与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发生具有很强的相关性。钙、镁、锌、碘、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矿物质和维生素对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想健康长个儿,除了吃肉还需要吃蔬菜和水果。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才是健康成长的不二法宝。来源/健康中国编辑/邹润
    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