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辽宁省丹东市:商标专利数量稳步增长
    3月24日从丹东市知识产权局获悉,2022年,丹东市专利授权222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91件,同比增长2.25%。有效发明专利总量1059件,同比增长3.72%,万人有效发明专利4.92件。全市商标注册量为3186件,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20312件。这些创新成果充分展示了我市企业发展活力。据了解,市知识产权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中心,从企业发展需求介入,发挥知识产权服务与保护“双引擎”作用,围绕专利助推创新型经济发展,围绕商标助推品牌经济发展,围绕地理标志助推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切实发挥知识产权无形资产的潜在价值,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近段时间以来,该局主动深入基层,帮助生产企业解决产品生产源头识别问题,开展系列活动,解决各层级知识产权方面的实际需求;通过政策保障、健全机制、宣传引导等措施,确保全市商标受理工作平稳运转;集中开展“非正常专利申请”专项治理,在我市主流媒体上公布知识产权典型案例,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开展国家、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作,推动高价值专利产出,持续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今年,市知识产权局将进一步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面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部署,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新发展格局,为丹东全面振兴和全方位振兴贡献新力量。
    03/28
  • 辽宁省丹东市:线上线下齐发力“拥抱”年轻求职者
    眼下,越来越多的“00后”步入职场。年轻的求职者更看重什么?招聘企业有怎样回应?招聘方式又有哪些变化?3月20日,记者来到丹东市百企千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现场招聘会上一探究竟。当天上午8时40分,招聘会还未正式开始,大部分招聘展位已布置妥当。记者注意到,此次招聘岗位不仅涵盖制造业、商务服务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等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还针对我市就业创业和惠企惠民政策设立了专门区域进行解答。9时许,招聘会启动仪式结束,驻丹高校应届毕业生、各大中职院校的应届毕业生步入会场,在各用人企业展位前排起了“长龙”。记者发现,求职的学子们大多结伴而行、三五成群,他们或是浏览招聘简章,或是围在招聘专员身旁咨询岗位需求、薪资福利待遇等,场面十分火爆。“你有叉车证、物流证,年纪轻轻证书不少啊。”记者注意到几个年轻人正在与丹盛草莓港集团的招聘专员交谈。来自辽宁航道交通职业学院的李咏告诉记者,他是东港市前阳镇人,出生于2001年,专业是物流管理,他期待的薪资待遇是5000元以上。李咏说自己上学时就十分注重实操,这次来就是想在家乡招聘会上“试试水”,希望能在家门口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你们俩都是‘00后’,找工作时更看重什么?是薪资待遇还是个人能力提升?”记者问另外两个结伴而来的“00后”女生。“希望能在好玩中学到东西!”两个女生给出的答案出人意料。采访发现,除工资待遇外,步入求职场的“00后”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及兴趣契合。多年负责人事工作的张先生表示,这几年他在招聘过程中接触了一些“00后”,这些年轻求职者在找工作中透露出从容和淡定,背后是择业观的悄然变化——当下的求职者更有主见,择业观更加多元化、个性化,这对企业形成了“倒逼力量”。在他看来,企业和相关部门应仔细考虑如何“拥抱”新人,例如多考虑工作与生活平衡程度,以确保年轻人愿意工作,留得久些。某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负责人表示,眼下,企业招人难、应届生求职难的问题依旧存在。要解决这个问题,求职者既要放平心态,更要脚踏实地,而企业不仅要把工资待遇、权益保护落到实处,更要将企业文化、人文环境做优做实,这样才能招得来人、留得住人。线下招聘遍地开花,线上招聘更是热火朝天。当天与求职者同样忙碌的,还有穿梭在人群中的“主播”。记者注意到,不少丹东本地“网红主播”应邀来到招聘会现场。“主播”们面对镜头边走边推荐,逐一介绍企业用工需求,分享线下招聘情况。招聘会上特设的9个抖音直播间位于会场中心位置,10余名主播同时开播,累计观看人数2.25万人次。“丹东就业”抖音直播间工作人员表示,将对当天的招聘企业、招聘岗位、福利待遇等进行在线讲解。随后,市人社局领导走进直播间,介绍就业创业和惠企惠民政策。直播开始后,在线求职者不断以弹幕形式询问岗位情况、人才政策,现场互动频繁。幼师专业毕业的于雪和朋友们对这种“云端求职”充满兴趣,现场关注了“丹东就业”抖音号。与传统招聘方式相比,线上招聘依托网络平台,降低了求职者搜寻招聘信息的成本,为求职者带来了更新颖、更立体的全景式求职体验,供需对接的精准度和匹配有效性得到很大提升。“直播带岗是一种很好的形式,我们是一家生产企业,急需高精尖理工科人才,只要是适合的人才,我们都愿意招来。线上招聘不仅能更好解决企业用工需求,也能为丹东发展引来更多人才。”某企业人事专员表示。
    03/28
  • 辽宁省丹东市:开展“春风行动”提升环境质量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环境卫生整体水平,丹东市从3月20日起至5月1日,在全市开展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整治“春风行动”,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卫生水平。在“春风行动”中,丹东各区、各环境卫生责任部门,对全市街路、庭院、广场、绿地、铁路沿线、城市出口路、城乡接合部、交通枢纽周边、农贸市场周边、景点、内河堤坝、建筑工地及行道树池等区域,围绕越冬垃圾、积存垃圾、卫生死角等开展集中整治,通过城市道路水洗作业、刷洗环卫设施、整治卫生死角等措施,全力整治环境卫生突出问题,实现“环境大转变、形象大提升”。此次“春风行动”包括六大行动:开展城市积尘清理行动,采取“一清、二洗、三刷、四冲、五擦”方式,全面开展城市平面积尘清理作业,去除冬季蒙尘污渍;开展湿式作业行动,根据气温回升条件,启动机扫、冲洗、刷洗、洒水及人工“五位一体”作业模式,达到路面、道线、护栏、隔离桩、街设家具干净整洁,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内无垃圾、无杂物、无污渍、无烟头的标准;开展街巷路卫生整治行动,切实解决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脏乱差问题,对绿化带内、树坑内垃圾污物进行清理,保证街路及两侧绿化带内无残留垃圾、污物等;以及开展提升环卫设施管理行动,开展“门前四包”整治行动,开展城乡接合部垃圾排查清理行动。
    03/28
  • ​辽宁14市“水”榜单发布,丹东两项第一!
    03/27
  • 【创城】千名“红马甲”助力环境卫生整治
    3月24日下午,市直机关工委开展“助力城市小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72家市直单位结合“共建共促”,组织1000余名党员干部深入111个对接社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积极投入到本次创城活动,发挥机关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配合社区做好清理小广告、楼道堆占、周边乱堆乱放、垃圾纸屑杂物和有序摆放非机动车等活动。同时,落实文明城市创建相关工作要求,集中整治不文明现象,维护环境卫生秩序,提升城市整体风貌。在当天的活动中,党员志愿者们充分发挥不怕脏、不怕累的优良作风,小区内外、街头巷尾、广场绿地,处处呈现出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让环境卫生面貌焕然一新,受到了居民的赞誉。下一步,市直机关工委将结合“共建共促”,继续发挥好机关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持续深入社区开展环境卫生治理、文明城创建宣传、办实事解难题等志愿服务活动,营造人人参与创城、人人支持创城的浓厚氛围。
    03/27
  • 辽宁省丹东市:扮靓城市“面子” 做实民生“里子”
    连日来,围绕深入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找准民心坐标,丹东市元宝区各街镇、各部门积极夯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措施,凝聚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同德同向的文明力量,在扮靓城市“面子”、做实民生“里子”、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上下功夫,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加快推进创城目标落地落实。七道街道组织志愿者清理辖区绿化带垃圾。九道街道对老旧小区内乱堆乱占杂物进行清理。元宝区城管局执法人员对占道经营商贩进行劝导。交警元宝大队整治违规停车行为。初步统计,各街镇、各部门累计清理小广告近3000处、建筑垃圾100余处、乱堆乱占240余处、占道经营90余处;清运垃圾40余吨,更换垃圾桶150余个,规范摆放非机动车1000余辆;现场教育违规遛狗40余起,处罚违停车辆150余起。
    03/27
  • 辽宁省丹东市:白天鹅重归自然
    3月22日,3只被救助康复的野生白天鹅,在丹东东港市小甸子镇大洋河岸成功放飞。重归大自然的天鹅欢快地扇动翅膀,飞向蓝天。3月7日,东港市小甸子镇发现4只伤病白天鹅。市林业和草原局、市林业和草原发展服务中心、东港市林草局、鸻鹬鸟类研究所等单位第一时间妥善安排救治工作。半个月来,东港市惠安动物医院兽医张永刚、志愿者刘长良等精心照顾伤病白天鹅,及时对天鹅进行了针剂和口服药物治疗,并给天鹅补充营养,让它们迅速恢复体能。经评估,有3只白天鹅已经康复,可以放飞。3月22日,野保专家和志愿者们为3只天鹅佩戴了卫星跟踪器,以随时了解天鹅的位置、活动量及温度、高度等信息,全面及时跟踪天鹅的飞行路线和生存状况,并对天鹅进行了放飞前的最后体检。随后,野保专家和志愿者们驱车把3只天鹅送到被救助的地方,帮助它们迅速归队,继续向北迁徙。
    03/27
  • 辽宁省丹东市:深入开展森林防火宣传
    随着天气转暖,踏青活动增多,为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丹东市沿江边境派出所发挥党建优势,积极推进“党建红飘带”品牌工程创建,在各村成立“网格党小组”,组建了一支责任心强的森林防火队伍。工作中,森林防火队伍与镇林业站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集镇、三岔路口等,开展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和扑救安全常识宣传。特别是在森林火灾安全隐患高的村庄,他们挨家挨户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讲解防火知识,引导群众树立“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意识,达到群防群治的效果。
    03/27
  • 辽宁省丹东市:备足农资 不误农时
    3月23日,从丹东市供销社获悉,2月中下旬以来,丹东市供销社充分发挥购销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完善系统农资保供工作机制,积极构建市县两级农资应急保供体系,做好春耕期间农资储备、调运、供应工作。指导农资企业和经营网点根据市场需求抢抓货源、加强调度,确保系统农资应急保供体系顺畅衔接、高效运转。丹东市供销社通过加强产销对接,强化技术服务,有力调度指导系统农资企业,做好用肥用药需求调查。组织专技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春耕期间土壤、肥料信息调查,监测农作物病虫害,严格把控在田作物的培育、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生产技术环节,全力提高管理水平,做好春播备耕各项准备。同时,结合农户实际情况,指导农户加强田间管理,为夺取全年农业丰收奠定坚实基础。为及时全面掌握春耕备耕期间农资供应情况,在丹东市县两级供销社成立农资保供专班,全系统实行春耕备耕农资周调度工作制度,持续跟踪全市化肥、农药市场行情、库存结构、下摆进度等情况,及时调整保供方案,确保农资供应充足。根据专班调研情况,认真分析研判,加大有机肥、水溶肥、缓释肥等新型增效肥料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采购供应。同时鼓励系统农资企业与化肥生产企业建立良性合作机制,督促农资企业保持合力进销差价,降低成本费用,让利于农民。截至3月中旬,全地区供销社系统备肥实货2.9万吨,已经下摆17128吨,较同期实物储备略有下降,各类化肥价格同期比较略有下降。全地区供销社系统现有订货和在途农资实物量4万吨左右,4月上旬将完成下摆到位。通过目前农资储备和销售情况来看,由于供销系统农资企业和网点储备充足,广大农民群众可以买到品质安全、品类齐全的化肥,群众对供销系统的化肥销售工作满意,认为供销系统农资网点确实严格把控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和质量,使农民增强了对供销社“老字号”的信任感,保障了广大农民的利益,社会效益得到了提高。据了解,丹东市供销社将持续发挥农资供应“蓄水池”“稳定器”作用,完善农资流通网络,夯实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履行好社会责任,完成好农资储备任务,不误农时,不断提升农民群众对供销社农资供应工作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擦亮供销社农资保供品牌。
    03/27
  • 辽宁省丹东市:春耕忙
    3月20日,在丹东东港市马家店镇的田地里,蓝莓种植户们开始撤去蓝莓防寒土,为果树复苏做准备。
    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