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辽宁
多彩辽宁
  • 辽宁:农村公路串联起群众致富希望
      辽宁东港市乡级公路西孙线沿线的村民这几天迎来喜讯,家门口这条超期服役的“坑洼老路”即将换新颜。作为全省农村公路改造的重要工程之一,西孙线开始动工改造,8月底前就能完成。  建设改造农村公路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今年,辽宁省将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重点实施老旧公路和窄路基路面改造,将建设改造农村公路5500公里,危桥改造130座、安防工程1000公里,同时将创建美丽农村路2000公里。图为沈阳市蒲河景观路。(辽宁省交通运输厅供图)  在辽宁这片广袤的黑土地上,农村公路如同一条条血脉,串联起乡村与城市,也串联起群众的致富希望。近年来,辽宁大力推动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乡村振兴和农民致富铺就了坚实的道路。  夏日里,本溪满族自治县东营坊乡新城子村内的各个“农家乐”客流不断、欢声笑语。“村里有了好路,城里来旅游度假的人就多了,累是累了点,但心里高兴啊。”村民朱兴林指着眼前宽敞平坦的村路高兴地说。  东营坊乡山林茂密、风景秀美。但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经济发展始终上不去,其中不便的交通是村民们的首要心病。县交通运输局局长于凤海说,为了给全县乡亲们修好这条振兴之路,县里以平均每年新建130公里的速度全力推进,困住村民的泥泞路一天天由窄变宽,由“通”向“好”。  农村公路不仅是交通线,更是经济线、民生线。盘锦市通过构建以港口为龙头的综合交通体系,实现了农村道路黑色路面全覆盖和全域客运公交一体化改造,解决了农村“出行难”问题;本溪满族自治县则以“四好农村路”打通乡村振兴“主动脉”,新改建及维修改造功能道路280公里,通过实施交旅合作,打造“路+景”模式,带动了乡村旅游经济发展。  自2014年起,辽宁省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坚持需求导向,深入调查研究,形成了“一村一图”“一镇一图”“一县一册”的详细资料,为农村公路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2014年以来,辽宁省累计投入160余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3.3万公里,实现了乡镇100%通三级路、具备条件的自然村100%通硬化路。(记者丁非白)
    06/20
  • 辽宁:以文体旅融合之笔 绘就振兴发展新画卷
      新华网沈阳6月18日电(刘舒)6月的辽宁,万物并秀,生机盎然。在刚刚闭幕的2025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上,来自海内外的业界人士齐聚朝阳,探讨文体旅深度融合路径,挖掘合作商机。  自2023年辽宁省首次召开以文旅为主题的省级大会以来,全省上下把握高品质要求,创新大融合路径,持续打造“山海有情天辽地宁”品牌,促进文体旅融合发展步入快车道。  数据显示,2024年辽宁全省接待游客6.5亿人次、收入突破6300亿元。今年前5个月接待游客人次和收入分别增长16.5%、15.9%,继续保持强劲态势。  辽宁的真诚好客、热情敞亮,成为跨山越海、联通内外的“流量密码”。图为2025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期间举行的演出活动。新华网发  资源活化,激发文体旅产业新活力  初夏时节,太阳刚刚升起,沈阳故宫大清门前就人潮涌动。从冬看红墙白雪,到春赏玉兰花开,拥有400年历史的这座世界文化遗产一直游客不断,近年来不断上新的精品文物展、特色文创产品更是引来网友追捧。  在辽宁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来自北京的小学生研学团队在这里探寻“第一朵花绽放、第一只鸟起飞”的远古奥秘。“暴龙这么大!”“大树也可以变化石!”惊叹声此起彼伏……  山海相映的辽宁,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入春后,丹东河口的桃花、锦州北镇的梨花竞相盛开,各地赏花游、踏青游此起彼伏。进入初夏,演唱会游、赛事游、研学游日渐升温。  图为辽宁朝阳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展出的展品。新华网发  凭借“万物皆可烤”的烧烤、千年古刹奉国寺、海上奇观笔架山,锦州市成为社交网站上的文旅“新星”。“既有人间烟火又有别样风情,锦州是旅行者的快乐老家。”北京游客张紫涵说。  数据显示,今年端午节假期,辽宁全省共接待游客同比增长29.8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31.60%,“文旅热”在辽宁遍地开花。图为在辽宁省文体旅融合发展交流展示活动中的朝阳馆,工作人员展示紫陶制作技艺。新华网发  与此同时,各类文旅新玩法持续升级迭代。  鞍钢工业遗产群开发钢铁博物馆、工业遗址公园,推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题研学旅游线路;抚顺西露天矿转型为生态旅游区,打造矿坑景观、地质研学基地……在辽宁,“老资源”焕新颜,文化“活水”成了润泽经济沃土。  “资源整合加速,业态更加多元,场景更具创意,活动日益丰富,服务持续暖心。”沈阳市副市长刘克斌说出了推动沈阳文旅从“网红”走向“长红”的经验。  大自然的馈赠、历史文化的底蕴、文体活动的延伸……面对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辽宁通过创新驱动,实现资源深度活化,推动文体旅产业全方位升级,让每一处资源都成为产业振兴的支点。  打造品牌,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  6月,2025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如约而至,一系列文体旅活动,让与会的国内外来宾邂逅三燕古都,畅游山海辽宁。  活动期间,走在位于朝阳市双塔区的慕容街上,辽宁省14个地级市及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的展馆依次排开,全方位展示各地文体旅融合发展的亮点与成果。  在慕容街周边,由大连博涛文化带来的“肖将军机甲神车”——“奇幻海洋号”以浪漫的造型和满满的科技感吸引了众多游客打卡拍照。  “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全球首创的仿生机甲花车类艺术装置,更是一次传统文化与未来科技的对话。”博涛文化政策外联部副总监张海龙说,博涛文化以现代智能科技高端装备之姿,向朝阳古都致敬。  “不仅有静态的展示,还有文艺演出和互动环节。一些展区设计感满满,既有东北大炕头,也有科技感十足的智慧场景,很新奇!”游客王鑫说。  图为游客、市民行走在朝阳市慕容街上。新华网发  这场大会,不仅是辽宁文体旅融合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推动产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  参加2025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让原野趣资产管理CEO李孟杰对辽宁省的区位优势有了更直观的体会,刚出朝阳高铁站就开始规划哪些项目可以在辽宁落地。  “辽宁不仅交通便利,而且气候宜人。马上到七八月份,我们的项目要加快落地,抓住避暑时机。”李孟杰说。  图为辽宁省文体旅产业专题招商活动现场。新华网发  在辽宁省文体旅产业专题招商活动现场,与会嘉宾聚焦温泉、酒店、冰雪三大产业领域开展专题招商推介,15个项目现场签约,意向签约金额达73.18亿元,为辽宁文体旅产业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  大会期间,《辽宁省加快推进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在繁荣文化中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明确提出2027年“文体旅产业成为全省战略性支柱产业”目标,为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锚定方向。  据辽宁省文旅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辽宁深挖“山海有情天辽地宁”品牌内涵,突出四季旅游、全域旅游特色,以文体旅融合为引擎,形成了“月月有热点、全域皆场景”的消费氛围。  未来,辽宁将聚焦场景融合、业态融合、机制融合,健全“文化铸魂、体育助力、旅游促进”融合发展路径,放大文体旅发展合力,为“山海有情天辽地宁”注入新内涵。图为辽宁省文体旅融合发展交流展示活动中的沈阳馆。新华网发  优化服务,提升文体旅体验品质  地铁站名“沈阳站”被网友吐槽,沈阳马上改回“沈阳站站”;港东五街“火”了后,大连立刻设立游客中心和免费饮用水站……  近年来,辽宁聚力推动文化、体育、旅游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统筹多业态特色资源,不断完善旅游公路、特色餐饮、便捷支付等设施服务,让“暖”成为文旅服务的鲜明标识。  朝阳市文旅局局长王永辉坦言,对游客将心比心,才能以心换心。不断优化的服务,将为辽宁、为朝阳聚拢更多人气。  在推进文体旅融合发展进程中,辽宁始终将提升服务质量、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核心目标,彰显出融合发展的初心与担当。图为2025朝阳“文旅大集”活动现场。新华网发  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沈阳小河沿早市设立免费行李寄存处,为游客消除后顾之忧;丹东开放机关停车场,缓解自驾游客“停车难”;大连建立外籍游客“一站式支付中心”,境外信用卡畅刷无阻。  在提升服务质量方面,沈阳、大连两市分别斩获“全国游客满意度十佳城市”和“旅游市场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建设试点城市”。通过辽宁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各市文旅部门倾听游客心声,提供更加精细化、专业化的服务。  “‘主动听、立刻改、用心办’的工作方式早已形成标准化服务流程。”刘克斌说。  在2025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期间,来自国内外的众多嘉宾参加了一系列文体旅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热情周到的服务,加深了他们对辽宁的认识,并洞察到了投资合作的机遇。图为2025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期间举行的演出活动。新华网发  “通过这样高规格的文体旅大会,全国同行都看到了辽宁文体旅产业的新业态、新产品,这对打造辽宁文体旅品牌形象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中国旅游协会秘书长葛磊表示,通过文体旅产业的融合发展,辽宁深厚的文化内涵、优越的生态环境资源实现了价值转化。  场景焕新、品牌打造、暖心服务……不靠“一招鲜”、不吹“一阵风”,辽宁着力行稳致远。如今,“山海有情天辽地宁”的品牌已成为辽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亮丽名片。
    06/20
  • “蔷薇姑娘”解锁城市浪漫新地标
    近日,市民陈静带着朋友们来鞍山市铁东区工人街打卡拍照。美丽的“蔷薇姑娘”笑意盈盈,轻声低语,讲述人间温暖。“我家就住在附近,看到这么美的墙画忍不住跟朋友们分享,一定要带我的朋友们来这里拍照。”陈静说。2025年,铁东区大力推进工人街青年巷等三条街区建设,为这个充满烟火气的街巷增添了文化和时尚元素。特别是工人街青年巷的彩色墙绘已经刷爆朋友圈,成为鞍山市民追捧的“文化打卡地”。它不仅是花与画的碰撞,更是鞍山这座钢铁城市与温柔浪漫的碰撞。如今,这面画墙正在进行下一阶段的绘制,它不仅成为街区颜值担当,更化身文化纽带,让老鞍山人重温记忆,新青年读懂城市,外地游客也透过艺术窗口,瞥见鞍山的历史厚度与青春活力。据介绍,这些墙绘以“青春视角讲家乡故事”为设计初衷,用艺术语言点燃年轻人对鞍山的热爱,让城市记忆与青春活力同频共振。漫步巷中,一幅巨型墙绘格外醒目:“鞍山1948二一九”以厚重笔触呈现,红色“1948”与蓝色“鞍山”交相辉映,下方“二一九”的拼音注解,成为这座城市生动的历史注脚。转角处,古典风格的女性画像头戴繁花,身着绣有中国元素的服饰,眉眼间流淌着对家乡的眷恋,将鞍山的艺术美感与人文情怀融为一体,尽显城市的温婉与厚重。记者:王琳
    06/19
  • 把城市引力拉满——辽宁省北票市立足资源禀赋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
    秀美壮丽的山水风光、醇厚浓郁的乡土气息、熠熠生辉的民俗文化,为北票这片热土增添了无限魅力,也为北票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源。近年来,北票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立足生态和人文两大资源优势,依托历史文化和自然人文生态景观景点,精准把握文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新机遇,持续抓好文旅项目建设,积极创建文旅品牌,推动北票文旅向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助推北票经济高质量发展。用好优势资源打造文体旅融合发展新业态6月1日,家住朝阳市双塔区的李建军与骑友们来到驼山子大桥,一起进入北票绿道开展自行车骑行运动。一路绿树成荫、花香四溢,金先生与骑友们沿着北票绿道骑行几小时后,到达北票市凉水河湿地。运动爱好者在北票绿道锻炼。(摄影:李晓东)“自北票绿道全线贯通后,我和骑友们经常来这里骑行,感受沿线的自然环境,体验骑行运动带来的快乐。”李建军说。辽西北票山清水秀。这里自然风光瑰丽,文化底蕴深厚,素有“龙鸟故乡”“三燕故地”“乌金之埠”等美称。这里有距今约1.26亿年至1.24亿年世界最早的“中华龙鸟”化石,这里有被誉为“辽西绿岛”的大玄山旅游风景区,这里有北方重要越冬天鹅栖息地的红村天鹅湾景区……大自然的慷慨赠予、历史的厚重积淀,为北票这片热土增添了无限魅力,也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北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旅项目建设工作,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多次开展调研、召开会议,针对全市文旅项目建设工作,推出了多项政策措施。持续深挖化石文化、三燕文化、煤城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加快推进博物馆馆藏青铜器文物保护修复和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台吉万人坑遗址遗骨保护工程、红村天鹅湾、鸟化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化石遗址遗迹保护设施、玺游水坊度假村等文旅建设项目,为北票文旅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北票市以“文旅+”为引领,通过建设“北票绿道”,串联起南八家、凉水河、台吉、五间房、东官营5个乡镇的国、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并融合绿地林地、湿地公园、河湖水库、历史景点、传统村落等文旅资源,全面打造农文体旅融合发展新业态。同时,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科学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体验基地,推出多个红色旅游新地标。北票是辽西地区著名的“百年煤城”,拥有着多处矿山遗址。北票市积极做好矿山遗址调查工作,并邀请专业团队,针对台吉、三宝国家生态矿山遗址公园、山体公园和城区铁路沿线,打造生态休闲景观带,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和居住环境,丰富文旅产业发展场景。北票市泉涌山景区。“我们还充分发挥化石、文物、矿石等资源优势,持续推进四合屯鸟化石科普馆等域内博物馆提升工程,丰富展品品类,科学做好布展工作,为进一步拓展研学游发展市场打下坚实基础。”北票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局长郝福银说。今年,北票市在往年文旅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开工建设黑城子城址局部保护展示工程、红村天鹅湾景区(二期工程项目)、朝阳北票市鸟化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化石原址遗迹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北票市玺游水坊度假村建设项目等文旅项目8个。在推进全市文旅项目建设的同时,北票市结合文旅项目实际,进一步完善文旅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大对交通、停车场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提高文旅项目建设水平。截至目前,北票市大玄山旅游景区有停车位980余个、红村天鹅湾景区有停车位234个,并设有游客提示标识,方便游客出行和游览。不断提升旅游接待设施质量,按照景区实际,建设中型酒店3处,并提升民宿饭店等旅游接待设施能力,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丰富推广形式叫响城市特色文旅品牌6月2日,在朝阳北票市南八家子乡红村天鹅湾景区,水清河畅、绿树成荫,停车场、天鹅小镇美食街、观鹅廊道等区域干净整洁。网红打卡点前,游客三五成群,或是打卡拍照留念,或是观赏景区风光。随着生态环境的逐年改善和志愿者的竭力保护,自2016年起就有天鹅在红村天鹅湾景区栖息越冬,到2023年,越冬天鹅数量达700余只,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越冬天鹅栖息地。每年10月中旬到来年3月中旬,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和游客来到红村天鹅湾景区,近距离观赏越冬天鹅和雾凇奇景,感受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红村天鹅也因此成为北票知名的文旅品牌。北票市拥有的文旅品牌远不止于此:2023年,北票市南八家子乡红村天鹅湾景区成功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获评“中国鸟网观鸟基地”;2024年1月,北票市被列入中国天然氧吧创建示范名单;2024年6月,北票市大黑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获得“中国(辽宁)特色气候小镇”称号;……一个个荣誉称号,代表着北票走好打造文旅品牌、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之路的决心与意志。近年来,北票市将打造一批有特色、叫得响、推得出的文旅品牌作为工作目标,持续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特色文旅、举办体育赛事等方面持续发力,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绩,为提升北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促进北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市民沿河骑行,沉浸式体验城市美景。北票市结合地区实际,着力促进文化、旅游与农业、体育等产业交叉融合发展,构建起现代文化旅游体系。持续发展乡村旅游,创新打造农旅融合项目,让游客在体验农事活动、品尝农家美食、采摘水果的过程中,感受农村旅游独有魅力。举办马拉松、自行车赛等体育旅游赛事,吸引众多体育运动爱好者来到北票,在参与体育运动的同时,感受北票的美丽风光。为更好地提升全社会野生动植物保护意识,持续打造北票市“天鹅之城”特色文旅品牌,推动北票生态旅游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今年3月,北票市举办了朝阳北票第三届天鹅节,进一步擦亮了北票市“天鹅之城”特色文旅品牌,助力北票文旅向产业融合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朝阳北票第三届天鹅节启动仪式上,两只憨态可掬、洁白美丽的天鹅“北北”和“票票”成为北票市的城市IP,正式与公众见面。借助“北北”“票票”这对城市IP,北票市别出心裁,以动漫形式,通过“北北”“票票”的引领,将当地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物产、秀美的风光进行了全方位展示,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对北票的地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北北”“票票”天鹅主题文创产品。(摄影:查金辉)今年以来,北票市充分发挥地方文化资源优势,创新将文创产品开发与文物宣传展示相结合,通过馆企双方合作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设计生产更多独具北票特色的文创产品,为北票市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截至目前,北票市海丰食品有限公司设计生产的部分文创产品已在北票市博物馆文创产品区内进行展出,北票的精品文物、名胜古迹等精美礼盒也正在制作中。品牌打造,宣传先行。北票市结合地区实际,采取多项措施,全方位开展文旅品牌打造和文旅形象宣传工作。北票市制定了统一的文旅品牌形象和宣传口号,并利用多种渠道进行传播。其中,以越冬天鹅为主题,结合北票市生态环境优势,推出了“天鹅之城,生态北票”的宣传口号,进一步提升北票城市形象和文旅品牌知名度。掩映在青山绿水间的北票市白石水库。本文图片除署名外由北票市委宣传部提供“我们积极拓宽文旅宣传途径,通过‘北票文化云’等平台,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打造文旅宣传矩阵。同时,我们还邀请网红达人、旅游博主等新兴媒体走进北票,沉浸式体验北票文旅项目和文旅活动,并以短视频、旅游攻略等方式宣传北票,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北票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副局长王丽说。北票市高度重视文旅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提升工作,持续开展导游、景区工作人员等培训活动,进一步提高文旅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同时,积极建立健全旅游服务质量监督机制,及时处理游客的投诉和建议,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记者:崔毅
    06/19
  • “悦”读沈阳——2025沈阳全民读书“晒书”大会开幕
    6月13日,“悦”读沈阳——2025沈阳全民读书“晒书”大会在沈阳市图书馆拉开帷幕。活动当天举办“晒书”大会读书市集,以“晒古籍、晒技艺、晒生活、晒文化”为主线,通过“传统+科技”“静态展览+动态体验”的创新融合模式,吸引全市各公共图书馆、出版社、书店、数字资源企业、医疗机构等40余家单位参展,打造了一场全民共享的书香文化盛宴。读书市集设特藏文献、古籍文化、图书文创、公共图书馆、智慧阅读、阅读与眼健康、百姓书摊七个展区,为市民带来沉浸式视听体验。在古籍文化体验区,市图书馆镇馆之宝《明实录》、国家级珍贵古籍《杜工部诗通》相继亮相,在图书文创展区,集中展示茅盾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图书等众多优秀出版物。在智慧阅读体验区,神州共享大唐丝路XR体验、书童AR4D涂书创作等体验项目,让市民切身感受现代科技与智慧阅读的魅力。在公共图书馆展区,突显全市各级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主阵地的行业力量。在百姓书摊展区,以市民自主参与、互动共享的方式,搭建以书会友、交流藏书的平台,彰显活动“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全民阅读理念。读书市集历时三天,期间举办图书馆之夜活动,上演国潮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和《绿野仙踪》《小飞侠》优秀童话剧。此外,读书市集还在各区、县(市)设立分会场,让书香阅读热潮辐射全城。据悉,2025沈阳全民读书晒书大会,还将陆续在全市开展百姓创意晒书、中华经典诵读、中华典籍与传统文化系列讲座、明盲文绘本阅读之旅等十项主体活动,整体活动持续至今年11月。近年来,为全面推动全民阅读“书香沈阳”建设,创建了众多新型阅读空间,全市建成城市书房28座、书屋180间。精心打造“全民阅读朗诵会”“沈图讲座”“文溯少图讲坛”等优质阅读品牌活动。年均开展全民阅读活动500余场,组织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读友会”活动千余场。
    06/18
  • 辽宁大连:“一店一策”创新提升零售业发展水平
      在大连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一名售货员以快板的方式推销美食商品(6月13日摄)。  作为全国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辽宁大连以“一店一策”模式推动商业焕新:全国知名商业街天津街引入京东MALL项目、老旧的东关街改造升级为历史文化街区等,依托这些重点项目,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和就业增长,为商业繁荣注入新活力。  新华社记者李钢摄  游客在大连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打卡拍照(6月13日摄)。  游客在大连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打卡拍照(6月13日摄)。  大连天津街京东MALL商场的摄影摄像销售专员姜小姐(左二)向顾客推荐照相机(6月13日摄)。  大连天津街京东MALL商场的游戏体验官(左)陪着顾客操控游戏角色(6月13日摄)。  大连天津街京东MALL商场的咖啡体验官(右)陪顾客体验咖啡制作过程(6月13日摄)。  游客在大连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游览(6月13日摄)。
    06/18
  • 辽宁省文体旅融合发展成果亮相朝阳市慕容街
      2025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于6月13日至14日在朝阳市举办。作为大会的重要活动之一,辽宁省文体旅融合发展成果交流展示活动在朝阳市慕容街同步举行。  本次交流活动,辽宁省内14个城市和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精心布局,通过实物展示、图文介绍、多媒体演示等多种形式,全面呈现自2023年以来全省各地在“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建设进程中的创新实践与显著发展成效。
    06/17
  • 辽宁省阜新市:露营湖畔 邂逅星光
    日前,以“湖光星野漫享海州”为主题的果州湖首届户外露营节在阜新市海州区韩家店镇果州湖度假休闲中心盛大启幕,吸引了众多户外爱好者、露营达人在湖光山色间感受诗意与活力。活动现场,沿湖而设的露营地内,游客们或围炉煮茶、谈天说地,或带着孩子嬉戏玩闹,或体验刺激的水上运动,在自然与烟火气交织的氛围中,勾勒出一幅惬意的休闲画卷。为满足多元化的游玩需求,果州湖度假休闲中心贴心规划多功能露营空间,在1万平方米的场地内建设了11个固定帐篷提供便捷租赁服务,预留了大片自由区域供游客随心扎营,并划分了饮品区、餐饮区、打卡区与音乐表演区等,同时还精心准备了“水上飞人”、摩托艇、环湖徒步、骑行、烟花秀等精彩项目,为游客打造全时段的游玩盛宴。此次露营节是海州区创新探索文旅新业态、深耕“露营经济”的重要实践。接下来,海州区将持续挖掘生态与文化资源优势,推动露营与文化、体育、农业等产业深度融合,着力打造集观光、娱乐、文化于一体的特色旅游名片,推动“流量”变“增量”,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文旅动能。记者:张新朱学著
    06/17
  • 非遗活态传承 文旅融合发展——2025朝阳“文旅大集”启幕
    图为“文旅大集”活动现场。新华网发  新华网沈阳6月14日电作为2025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的系列活动之一,6月13日,以“文旅大集乐享好物”为主题的2025朝阳“文旅大集”在朝阳市今朝辉煌广场启幕。图为“文旅大集”活动现场。新华网发  本次活动为期3天。其间,通过非遗展示、互动体验、文艺表演、旅游“后备箱”商品展示展销等形式,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让现场观众感受朝阳非遗的魅力。图为“文旅大集”活动现场。新华网发  活动现场,云集了凌源皮影戏、建平剪纸等非遗项目以及海峰糕点、建平鸭蛋、红山陶韵喀左紫砂、化石谷化石、红山手语石头画等特色食品、地域好物和文创产品,全面展示了朝阳市的文旅资源。图为活动现场进行的传统乐器表演。新华网发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非遗文艺表演区,观众可以欣赏古筝、古琴、马头琴等传统乐器表演。此外,多位非遗传承人在现场进行非遗技艺展示并与观众互动,让其在动手实践中更深入地了解非遗,实现“见人、见事、见生活”的传承理念。图为活动现场开展的文艺表演。新华网发
    06/16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辽宁省百余活动邀你狂欢——古韵新生 辽宁潮起来
    在沈阳公众考古活动季(第三季)上,参与者亲手尝试古代纹饰绘制。受访者供图6月14日是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让文物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围绕主题,辽宁省多地、多个文博机构展开丰富多彩的系列主题活动。辽博将延迟闭馆,推出数字体验和讲座等多项活动。沈阳全市同步开展百余项惠民活动,让市民近距离感受文化遗产魅力。此外,全省各地的非遗展演、手工体验、夜间市集等创新形式,让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推动全民共享文化盛宴。辽博多项创意活动解锁文物新玩法6月14日当天,辽宁省博物馆将延时开放至20时(19时30分停止入场)。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东北地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敦煌文化展——“山海有情·大漠鸣沙——在辽宁遇见敦煌”展览,还可以感受沉浸式XR大空间体验《探秘海昏侯国》、大型宇宙探索VR沉浸体验展《宇宙猜想·启程》等数字项目,打卡“漫步美中——古罗马时期女性主题文物展”“唐宋风华——数字画境中的艺术世界”等多项展览。6月15日,辽博将推出两场讲座,观众既可预约现场观看,也可通过抖音、微信视频号在线观看。其中一场是浙江省博物馆研究馆员蔡琴结合正在辽博展出的“漫步美中——古罗马时期女性主题文物展”,带领大家一起“从文物管窥汉代女子的生活图景”;另外一场是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副所长丁小胜为观众带来的《数字敦煌:多学科协同下的文化遗产科技保护创新实践》。“博谈雅集”也将推出系列专场活动。观众可受邀走进“满族民俗展”,聆听文物背后的故事,体验传统绒花制作技艺。当天,围绕“山海有情·大漠鸣沙——在辽宁遇见敦煌”展览开展的“‘寓’见敦煌”系列教育活动再次启动,届时,大家可以根据“敦煌藻井”图案,自己动手制作一枚掐丝珐琅冰箱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辽博还将推出“藻井织梦敦煌行”特色讲解活动、辽博Star*研学院系列活动之“战国隋唐数字光影”“秦小开历险记”“叩开历史之门”短剧展演等。此外,主题志愿讲解服务与进基层展览也将在今年主题日期间同步启动。沈阳全城联动打造雅集嘉年华“发现文物该怎么上报?”“历史建筑能随意改造吗?”6月11日下午,激烈的抢答声在会场内此起彼伏。这是沈阳市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中的一项,即:2025年沈阳市文物保护知识全民挑战赛决赛现场的一个画面。活动当天,沈阳市的主题活动正式启动,沈阳公众考古活动季(第三季)也同步宣告启动。不是单兵作战,而是全面开花。沈阳的主题系列活动覆盖全地区,13个县(市)区及文博场馆同步铺开100余项线上线下文化惠民活动,展览、竞赛、讲座、研学、宣讲、非遗展演、公众考古,丰富多彩的活动成为全民乐享的文化大餐。沈阳中国工业博物馆举办“共和国印记——工业之光耀中华”全国首展,聚焦100项工业见证物与77项保护利用案例,串联起新中国工业壮阔历程;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联合推出“巾帼英雄赵一曼”专题展;张学良旧居陈列馆引进珐琅器精品展,展现东西方工艺交融;“雅人深致——沈阳故宫院藏高士题材绘画展”“和合大同——沈阳故宫建筑技术文化展”等将在沈阳故宫开展,这些展览以多元主题展览矩阵担纲文化遗产日“主力”,让历史文化、工业印记、红色基因、非遗匠心与历史文明在新展中触达人心。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辽宁省非遗主场活动将在沈阳红梅文创园举办,设非遗体验基地成果展、非遗旅游线路发布、新青年作品展等板块,夜间展演结合灯光艺术,让老字号非遗焕发潮流活力;1905文创园“犀牛长街·收藏家的收藏夹”汇聚非遗手作、复古好物,打造“非遗+文创”夏日市集;沈阳博物馆举办“端午绒韵,翠影含香”非遗首饰展,现场呈现绒花、点翠等非遗技艺“亮绝活”。此外,我省其他各市也将举办丰富多彩的遗产日活动。6月12日,2025年辽宁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辽阳举行。仪式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辽宁省宣传活动正式启动。“三阳开泰”旅游线路发布、非遗市集和非遗展演、“鉴往知来,镜放光彩——辽阳博物馆馆藏铜镜专展”“古韵新声·礼遇千年”三重奏音乐会等一系列活动同步进行。6月13日,“文旅振兴聚合力,朝光焕彩绽风华”朝鲜族特色活动在辽阳市太子河区朝鲜族风情村——朝光村举行。朝鲜族表演团队的节庆表演,朝鲜族传统美食制作体验,参观朝鲜族民俗展示馆等活动,将吸引众人前往。在盘锦的辽河绿水湾景区,主题日活动从端午节就已启动,这个历时半个月之久的活动,集合了非遗展示、民俗文艺演出和端午习俗体验,让人耳目一新。本溪市博物馆是此次主题日活动的主阵地,“霓裳——经典旗袍艺术展”6月14日将在本溪市博物馆一楼临时展厅正式开展。同时,“大音古意,雅韵遗风”——古琴文化沉浸式体验、“穿越千年,品味宋韵”——宋代点茶技艺体验等,也将在本溪市博物馆一楼展厅举行。记者:朱忠鹤
    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