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2-11-14 11:54:38
- 消息来源:辽宁日报
位于丹东市中心的锦江山风光秀丽、景色宜人。资料片
① 改造后的大东沟水清、岸绿、景美。 林焕东 摄
② 曾经的大东沟河道被淤泥阻塞,是名副其实的“臭水沟”。 资料片
③ 新建的大东沟生态景观长廊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刘晓阳 摄
核心提示
近年来,丹东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突出位置,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丹东蓝”“丹东绿”成为亮丽名片。
2019年、2020年,丹东市连续两年荣获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优秀等次。2021年,丹东市获评中国气候宜居城市。今年截至10月31日,丹东市PM2.5日均浓度为每立方米21.7微克,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9%;全市12个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比例均值达到100%,地表水劣五类比例为0,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扛起主体责任 建设幸福宜居城市
徜徉于东港市大东沟岸边,放眼远望,碧波荡漾的河水、秀美的两岸景观与宏伟壮观的大桥、鳞次栉比的高楼交相辉映,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美丽图画。昔日的“臭水沟”,如今已蜕变为环境优美的生态景观长廊。
近年来,东港市先后启动大东沟水系生态景观综合治理工程和城市内河综合治理工程PPP项目,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1年5月,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正式完工并投入使用,全部达到“I级A类”排放标准,日处理能力达5万至6万吨,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彻底消除了大东沟“黑臭”现象,建成区内河流域水环境大幅提升。
多年来,丹东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导向,推动绿色发展转型,激发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内生动力,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并重,加强改革创新,强化基础能力,科学设定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指标和重点任务,推进幸福宜居丹东建设。
丹东市坚持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成立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统筹推进解决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问题。出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和责任清单,不断压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深入一线调研指导,推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久久为功,必有所成。2018年以来,丹东市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超过35亿元用于生态环境保护,推动解决了环境基础设施薄弱、农业面源污染、工业企业污染等一大批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成效显著,凤城市大梨树村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宽甸满族自治县河口村被命名为辽宁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提升治理能力 筑牢生态保护屏障
守护绿色家园,筑牢生态屏障。丹东不断提升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水平。年初以来,丹东市以市人大“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为契机,全面总结全市各部门法定职责落实情况,进一步推动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环境治理格局;修订《丹东市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定(试行)》,对194项环境违法情形进行细化量化,压缩裁量空间;出台《丹东市生态环境局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丹东市生态环境局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丹东市生态环境局生态环境行政执法公示制度》《丹东市生态环境局生态环境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持续打造公平公正、秩序良好的执法环境。与此同时,不断更新治理模式,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建立实施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一证式”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严格落实风险评估、生态补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行业治理实现多部门联合发力,治理成效明显提升。
在环境监管上,丹东持续转变执法理念,优化执法方式,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着力提升执法工作的精细化、科学化水平。执法监管实行差别化、远程化、智慧化、网格化,治理攻坚实现清单化、标准化、系统化。新环保法实施以来,开展“亮剑斩污”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偷排偷放、恶意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同时,坚持精准执法,指导帮扶企业解决环境问题,动态更新全市生态环境执法正面清单,对纳入清单的企业做到无事不扰。
持续巩固成效 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以全面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丹东持续推进“亮剑斩污”“蓝天碧水净土”等专项行动,护好绿水青山。
为守护一方蓝天,年初以来,丹东市重点加强烟花爆竹禁售禁放管控、焚烧祭祀管控、秸秆禁烧管控、重点企业管控,统筹道路清扫保洁、垃圾露天焚烧管控、建筑工地扬尘管控、移动源管控。开展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对39个重点行业企业绩效分级进行审核上报,完成全市重点行业企业应急响应操作方案备案,形成应急减排清单。完成发电行业碳排放核查工作,完成2930户散煤直燃炉具替代改造工作,推进10家重点管控企业挥发性有机物突出问题排查整治,持续巩固“一厂一策”治理成效。
为守卫一方碧水,丹东市实施重点断面动态化管理,以大洋河桥和草河大桥国考断面水质达标为重点,强化桃花水期间水质稳定达标工作,制定大洋河达标攻坚工作方案,实时管控断面水质变化情况。开展入河排污口规范整治工作,制定并印发《丹东市2022年入河排污口规范整治工作方案》,将1234个入河排污口全部纳入并制定“一口一策”整治清单,目前已完成整治280个,预计年底前完成省下达的年度工作任务。强化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运行,联合推进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开展涉疫废水处置工作,确保定点医院和隔离点废水在排入市政管网前得到有效处理。强化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防控,推进乡镇级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巩固县级以上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开展入海排污口规范整治工作,对全市840个入海排污口制定“一口一策”,预计年底前完成整治年度工作任务。制定8条入海河流“一河一策”消劣方案,定期开展人工巡河,推进入海河流消劣。
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丹东市成立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专门委员会,加强污染源头防控,将全市11家企业纳入土壤重点监管单位名单进行管理。强化污染地块监管,生态环境部门会同自然资源部门评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40个,发放备案意见21个。通过加强源头减量、规范台账申报、加强处置利用管理等工作,强化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管理,形成从源头减量、过程严管到违法严惩的全过程环境监管体系。结合美丽宜居村创建,全市启动76个行政村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预计年底前全部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