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丹东四中一位“园丁”自述:每个学生都是一粒美好的种子
  • 发布日期:2022-10-19 10:37:43
  • 消息来源:鸭绿江晚报
2009年的金秋,我走进丹东四中,成为一名数学教师。“上课!”当第一次走进教室面对学生那好奇又怀疑的眼神,想象中的美好和现实中的捉襟见肘让我冒出一身冷汗。想要成为一名令学生信服的老师,自己得先成为学生啊!入职前五年,我每天听两节课,上两节课,下午八九节自习课给学生辅导答疑,了解学情。从两个教学班,到三个教学班;从理科班到文科班,教学成绩一直领先。回顾成长历程,“博采众长、勤思善问”一直是我的秘籍,知识的获取不光来源于同行,同时也来自多才多艺的学生。

2009 级11班有位石同学,有一天下课后悄悄对我说:“老师,您讲得不错,就是板书缺乏美感,立体图形角度不对。”孩子真诚的眼神让我顿感羞赧,便问道:“嗯,我也这么觉得,那你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教教老师吗?”孩子的眼睛立马一亮:“老师,我学过美术,可以在课前帮您把图画在黑板上。”“好啊!太谢谢你啦,明天开始!”从那时起,这位石同学从帮老师黑板画图,到教同学们怎么作图,甚至怎么看图。他告诉我作为一名老师板书的重要,也启发了我如何利用简单的工具在黑板上漂亮地作图。

自2015年开始,我开始担任班主任工作,初为班主任时,对班级的管理事无巨细,搞得自己焦头烂额,学生也谨小慎微,天天琢磨老师的脸色,不能安心学习。于是,我想了个办法——列清单,把学生的问题罗列出来,然后进行归类,仅靠一己之力“管”不过来,我就以月为单位,每个月主抓一项重点工作,,每项工作由班委制订班级标准,班会讨论通过,值日班长监督执行,教室内很快就“静”了下来。七年来,我带过三个班级,126名学生,从第一届摸着石头过河,到第二届的家访调查,到现在根据学生成长环境和特点为其量身定制,班主任的工作变得更细致,更精准。2019级1班有位王同学,是个阳光帅气的大男孩,父母是打工一族,他自己对学习没什么目标,行为懒散。高一一年完成了对他行为习惯的修正,上了高二,班级组织生涯规划开放班会,让他来主讲第一期,他开场时,真诚地说:“同学们,我想考军校。”大家先是一愣,而后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极大地激励了他,从此认真对待学习。到了高三,他功夫还是下得不够,冲刺百日那天,我厚着脸皮请校长帮忙,请校长送他一盒百乐笔,要求在高考前用完,结果这孩子把笔拿回教室就分给其他人帮着写,我只好将笔在我手中寄存,写完一支换下一支。从此,他低头的时间长了,书写也认真了,正好在高考前用完最后一支,最终考入了武警工程大学。我的教育故事还没写完,但过往让我坚信:每个学生都是一粒美好的种子,我愿做阳光,给他们以温暖;愿做雨露,给他们以滋润;愿做土壤,给他们以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