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2-10-12 11:15:50
- 消息来源:丹东日报社
“救命啊……”
天色暗了下来,在丹东大鹿岛礁石上玩耍的一对情侣发现涨潮时,海水已然包围了礁石,二人难以脱身,大声呼救。
潮水越涨越快,情况万分危急,恐惧伴着汹涌的海浪和海风从四面八方袭来。“太无助,太害怕了!”二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心有余悸,“不知道东南西北,看不见离岸多远,只知道海水一个劲儿地涨。”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亮起一束灯光,二人高声疾呼起来。男孩兴奋地跟女孩说道,“是救生艇来了!”随着这束光的靠近,他们的恐惧渐渐被驱散。
民警抵达礁石后便立刻开展施救,“救生绳、救生衣……来,顺着石头走下来,我在下边接你。”通过民警们熟练又细致的营救,这对情侣很快登上救生艇,细心的民警还给他们带了两件厚外套。此时,一对年轻人已激动得热泪盈眶。事后二人表示,每每回忆起救生艇上的那一束光,心中便充盈着温暖。
对于这对情侣来说,这束光是希望。对于大鹿岛居民和游客来说,这束光是守护和温暖。365天的每一个夜晚,大鹿岛边境派出所的值班室、值勤点、救生艇上都亮着永不熄灭的光。
今年夏天的一个午后,丹东市大鹿岛边境派出所突然接到报警电话:西口前滩有人突发心脏病。民警到达现场后,看到一名约60岁的男子躺在沙滩上,满身泥沙,脸部发黑,身体发青。经询问同团人员得知,该男子患有心脏病,刚下海游泳不到10分钟便倒在水中。民警迅速将携带的速效救心丸放入该男子口中,同时联系村卫生院对其进行诊治。经诊断发现,男子血压过高,呼吸困难,需出岛进行救治。民警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联系120急救中心,派遣救护车在岛外码头等候,并协调大鹿岛客运公司临时调派船只在岛内码头等候,派出所、卫生院、村治安办联合护送其到达岛外。因抢救及时,该男子转危为安。
“这样的突发事件很多,游客和居民遇到的一切危险和麻烦,都需要我们冲锋在前。”大鹿岛边境派出所所长王晓南说,虽然配备药品不在民警的工作范围之内,但却是长期以来大鹿岛民警根据经验养成的习惯。“我们可以顶着大浪狂风与死神搏斗,也可以细致到帮群众带一件外套,带一颗小小的速效救心丸。”
“无论是打110、119还是120,都是我们去。”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大鹿岛边境派出所是岛上唯一的执法力量,这里的民警“一警多能”,除了办案和服务外,需要防火时,他们就化身森林消防员;需要调解物价纠纷时,他们就化身市场监管员;游客下海出现险情时,他们又成了救生员。
驻岛民警把细心留给了群众,却把“粗心”留给了家人。 旅游季时,由于岛上警务繁多,警力不足,再加上交通不便,民警们回不去家是常态。“我的小儿子出生刚两个月时,我就来到了大鹿岛,从此和家人们过上了聚少离多的日子。每当回家时,看到儿子对我陌生又敬畏的样子,非常心酸。”所教导员孙刚感慨道。今年,丹东疫情防控最关键时期,大鹿岛边境派出所积极作为,不等不靠,紧盯风险点,挺进最前沿。仅有的12个人全员出动,24小时不间断站岗巡逻,确保疫情防控更加严密精准。“家里的事我都顾不上,感觉亏欠家里太多太多,只能等过年放假回去好好补偿他们。”在岛上值班五个月没有回家的所长王晓南说。
“苦和累都不要紧,岛上的居民就是我们的亲人。”王晓南说,在停航物资供应不上时,是居民们主动借米借菜给民警。岛上出现不法分子时,还有居民积极提供线索,甚至帮助抓捕。
“他们太累了,老百姓有难处,游客们碰到急事险情,都是他们的事儿。”大鹿岛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宗义说,“所里的执勤灯永远亮着,他们是俺们海岛的卫士!”
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驻岛卫士,远离城市喧嚣,扎根大鹿岛,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与使命,把青春奉献在这个远离陆地的小岛上。“好多游客都说很羡慕我们在这里的生活,远离城市的喧嚣。其实,在这里住一两天是旅游,住一两年,那就是坚守了。”孙刚说,他六年前刚来到大鹿岛时,这里还没有很长的沥青马路,岛上还是渔村经济,旅游业也没有今天发达。如今的大鹿岛颜值攀升,处处都是靓丽的风景线,干净整洁的步道,充满寓意的文化墙,还有村民们出钱投资的一栋栋独具特色的海边民宿,群众生活也越来越好。
民警的坚守和贡献,赢得了大鹿岛居民和广大游客的认可,也赢得了一串串响当当的荣誉——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辽宁省最佳警队、辽宁工人先锋号、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大鹿岛边境派出所连续两年荣立集体三等功,多名同志获评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这个国庆节,驻岛民警依然坚持全天候值班巡逻。王晓南说,孤独不是理由,艰苦不是借口,我们的父母妻儿身处不同地方,同样被战友们守护着,所以,我们要责无旁贷地坚守岗位,做大鹿岛上一束永不熄灭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