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宜居丹东
宜居丹东
丹东唱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发布日期:2020-5-15 13:08:31
  • 消息来源:丹东日报

原标题:聚焦大气污染防治、水源地环境监管、土壤污染防治 丹东唱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山川草木葱茏,天空澄澈碧蓝,河流清澈见底……这是每个丹东百姓对生态环境的美好憧憬,也是建设美丽丹东的美好蓝图。近年来,我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中心,聚焦大气污染防治、水源地环境监管、土壤污染防治,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开创生态环境保护的新局面。

积极推进集中供热联网和拆除工业用和服务业领域的燃煤锅炉,严格管控秸秆焚烧、下大气力切断机动车“黑尾巴”,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推进应急减排清单企业落实“一厂一策”……一系列举措让我市实现了城区空气质量领跑全省的目标。2018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349天,达标率95.6%,位列全省第一;2019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339天,达标率92.9%,排名全省第一;六项污染物浓度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去年,全地区累计完成电供暖准入项目158项,涉及供暖面积53万平方米。印发了《丹东市2019年燃煤锅炉达标改造计划》,113台燃煤锅炉已全部完成达标改造任务。推进散煤替代工作,全年共计替代散煤约2.5万吨。开展机动车环保检测,共检测柴油车53743台,全年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9931辆。这些行之有效的工作为大气质量的保持巩固和提升奠定了基础。”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生态环境科负责人孙怀同说。

5月14日,位于鸭绿江上游的丹东市鸭绿江水源保护区,水面碧波荡漾,一棵棵树木扎根两岸,枝头的新叶随风摇曳,与岸边的隔离网一同构筑起了一道守护水源地的绿色屏障,岸边巨大的“关爱生命,珍惜水源”宣传牌时刻提醒,保护水源就是保护丹东市民的生命。

近年来,我市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切实加强水源地保护,不断推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建设,完成了25个县级水源和20个市级水源的问题整改工作,我市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2019年,我市又对农村日供水量在1000吨以上或供水人口在10000人以上的水源地进行了保护区的划定工作。今年将实施立标整治,消除环境风险隐患,确保饮用水安全,让广大人民群众喝上放心的水。”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负责人戴庆智介绍说。

除此之外,我市在水生态环境保护及污染防治工作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据介绍,我市河流众多,水系发达,为全面掌握河流水质变化情况,国家在我市重要河流上设置了8个水质考核断面,从“十三五”至今年河流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7.5%以上。建成区内的花园河、五道河、白房河、北部山区截洪沟、九道河等5条河流的截污管线和清淤工程已全部完成,黑臭水体整治见成效。

为推进净土保卫战,我市确定了2020年重金属污染物排放较2013年降低9%的总体目标。制定《丹东市固体废物堆存场所环境整治工作方案》,完成重点监管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已覆盖642个行政村,覆盖率达96%。

打赢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事关广大农民的福祉。目前全市384家大型规模养殖场全部完成粪污装备配套设施建设,设施配套率达到100%。我市还出台了《丹东市落实“千村美丽、万村整洁”行动工作方案》,将农村“厕所革命”内容纳入“重强抓”考评体系,2019至2020年农村改厕任务10332座,现已完成7792座。同时,开展美丽示范村创建活动,全市创建34个美丽示范村,一幅生态文明建设美好图景,正在我市农村大地铺展。

近些年,我市在蓝天碧水净土等领域取得的经验和典型成果,为今后工作提供了遵循,也为2020年全市夺取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者 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