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辽宁
多彩辽宁
一路前行奏强音——朝阳市龙城区十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 发布日期:2022-9-19 10:54:58
  • 消息来源:辽宁日报社

党的十八大以来,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奏响高质量发展强音,全区各项事业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经过十年发展,龙城区工业企业达到455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38.33亿元。形成了以现代钢铁、装备制造、轮胎化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农产品食品深加工六大产业集群为主导,多业融合、链条互补的现代工业体系。

这十年,是龙城区农业发展力度大、农民得到实惠多、农村面貌变化显著的黄金发展阶段。全区实现了林业生态由局部脆弱到整体稳定,进而向良性发展的重大突破,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经过多年发展,朝阳浪马轮胎有限责任公司年销售收入从2.45亿元攀升至28.4亿元。
经过多年发展,朝阳浪马轮胎有限责任公司年销售收入从2.45亿元攀升至28.4亿元。

在转型升级中积蓄“蝶变”力量

经过多年发展,朝阳浪马轮胎有限责任公司资产已由最初的3.4亿元增长到32亿元;轮胎生产能力从当初年产35万条提高到现在的400万条;年销售收入从2.45亿元攀升至28.4亿元。近10年来,年利润都在亿元以上。朝阳浪马轮胎有限责任公司的快速发展是龙城区工业企业“蝶变”的一个缩影。

今昔对比更显非凡成就。

2012年初,龙城区工业企业近350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产值101.9亿元。经过十年的发展,截至2021年末,全区工业企业达到455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38.33亿元。十年间,龙城区坚持秉承“项目立区、工业强区、科技兴区”的发展战略,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全区工业经济和科技事业积蓄“蝶变”力量,总体水平实现大幅跃升。

近年来,龙城区更是紧紧抓住国家新一轮东北振兴的战略机遇,努力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全面实现工业的“提质升级”。目前,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4户、科技型中小企业74户、瞪羚企业6户、雏鹰企业9户、中国驰名商标4个、国家省市级名牌产品21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户、省级“专精特新”产品22个,享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51户,有实际出口额的企业24户,重点出口企业7户,基本形成了以现代钢铁、装备制造、轮胎化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农产品食品深加工六大产业集群为主导,多业融合、链条互补的现代工业体系。

聚力“一县一业”,龙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以津融谦诚特种材料产业基地项目为依托,以配套产业园建设为重点,大力引育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加快推进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化发展。目前,龙城区已有“一县一业”电子信息产业企业13户,其中重点企业6户,2021年实现产值7.4亿元,同比增长20.7%;在建项目17个,总投资36.6亿元,其中续建项目10个,新建项目7个,另有储备项目16个,计划总投资31.33亿元。龙城区紧紧围绕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向链条化延伸、规模化集聚、高端化攀升。围绕8个集群14条产业链,2021年谋划项目52个,总投资192.47亿元,实施项目43个,总投资112.21亿元,完成投资37.69亿元;2022年谋划项目84个,总投资291.33亿元,已实现项目45个,完成投资6.87亿元。

日前,在龙城区,总投资2.94亿元的朝阳钢铁数智中心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二期建设。该项目由鞍钢集团朝阳钢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从2022年3月开始建设,目前一期铁前集控、能源集控平台已经建成运行。二期炼钢集控、轧钢集控、化检验快分和一体化管控平台等项目正在建设实施,2023年3月全部投入使用后,可实现“铁、钢、轧、能”全流程集控、一体化管控。这是龙城区用数字与科技为工业经济插上翅膀的一个缩影。

龙城区深入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不断引导企业转换动能,创新发展。目前,龙城科创网平台正式上线,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提供了平台支撑;前行·58科创龙城数字新经济产业园开园,签约企业已达25户,实现开园即满园。朝阳浪马轮胎数字化MES管理系统已全线贯通,实现产品从原材料至成品出厂的全流程追溯,成为朝阳市数字化改造标杆企业。朝阳热电数字化基础建设项目已投入运营,实现智慧电厂统一平台集成一体化。

在希望的田野上谱写发展新篇章

时下,从龙城区西大营子镇出发,往海龙街道饮马池村和半拉山村、大平房镇、联合镇方向出发,沿着主路一路穿行,定会看到一幅幅生动图景:一项项农业产业快速发展,一个个涉农项目加速推进,一座座村镇焕发美丽容颜……行进在龙城大地,希望的田野展现勃勃生机。

党的十八大以来,龙城区围绕农业高产、高效、优质、绿色的发展方向,在广阔的龙城大地上,书写新时代“三农”工作发展新篇章。

粮食生产登上历史新台阶,重要农产品保障水平稳步提升。这十年,龙城区坚决维护粮食安全,加快推进国家重要粮食功能区建设,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始终严守30万亩耕地保护红线,全区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9万亩,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10万亩。加快推进国家重要粮食功能区建设,推动良种良田良机良法配套。建设高标准农田,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产量稳步提升。2021年,全区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2.02亿斤。肉蛋奶、瓜果菜品种丰富、供应充裕,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这十年,龙城区加快推进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做深做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构建,技术装备支撑能力明显增强,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全区发展设施农业1万余亩,产量超5万吨,引进培育香菇、生姜、大樱桃等高效农业优良品种,食用菌、生姜、大樱桃、鲜枣、杂粮、制种等特色农业产业面积达6.5万亩;累计建设22.6万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实施玉米田间试验示范1300亩,实现耕地的可持续利用;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实现良种全覆盖,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

这十年,龙城区大力发展畜牧产业,全区现有规模以上养殖场91个;畜产品加工企业6家;饲料生产加工企业14家;猪、牛、羊、禽饲养量分别达到38.01万头、4.55万头、20.64万只、403.35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3.9万吨、1.47万吨、2.5万吨。2021年,全区畜牧业产值实现14.4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0%以上,成为龙城农业高速发展的顶梁柱和主力军。

这十年,龙城区大力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供销加一体化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设施果蔬、食用菌、采摘和休闲观光等特色乡村产业,农产品加工产业年营业收入达到35亿元,15家企业跻身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联合镇获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联合镇、饮马池村分别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村,区、镇、村联动发展的产业格局正在形成。

龙城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全区69个行政村共配备保洁人员416人,垃圾处理体系覆盖全部行政村,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建设秸秆打捆直燃锅炉集中供暖项目3个,秸秆综合利用率提升到90%;完成无害化厕所改造3961户,有效提升了农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创建省级美丽示范村、省级美丽宜居村15个,乡村环境整体提升。党组织领导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乡村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在生态建设中绘就绿色发展底色

初秋的清晨,走进龙城区乡间,移步换景,举目皆绿。街道边,田野间,公路上,扑面而来的都是郁郁葱葱的绿色景象。这是龙城区始终坚持“生态立区”战略定位,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结出的丰硕成果。

龙城区联合镇大力发展香菇产业,获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
龙城区联合镇大力发展香菇产业,获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

多年来,龙城区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林业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地位,充分发挥林业在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持还绿于民,为城市增绿,扎实推进造林绿化,依法加强资源管护,发展壮大林业产业,深化完善林业改革,培育弘扬生态文化,迈出了坚定的步伐。十年间,累计造林44.88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7.48万亩,封山育林15.4万亩,飞播造林2万亩。

实施生态修复行动,国土绿化取得新成绩。制定了《现代林业发展规划》,先后制定并实施了林业建设三个五年规划,坚持山上治本,主攻宜林荒山荒坡,因地制宜开展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飞播造林,实施天然林保护、重点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坚持身边增绿,突出抓好城市、道路、园区、景区、流域和山地六大重点区域绿化。

实施生态保护行动,依法治林迈上新台阶。落实各级政府森林资源保护责任制,按照林长令要求,全区各级林长、各部门以林长制为抓手,狠抓林业重点任务落实,持续巩固林长制成果,推动林长制由“建章立制”向“推深做实”转变。坚持开展“植树节”“森林日”“爱鸟周”等生态文化主题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植绿、爱绿、护绿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实施生态富民行动,林业产业实现新突破。调研并提出了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林业产业发展思路,开展特色果园建设,推广“五项关键技术”增产增收,助推农民脱贫致富。鼓励支持以林业种植、林下养殖为主的林下经济。林业产业健康发展,推进了国土增绿、农民增收,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水利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龙城区深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统筹推进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促进全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河流面貌实现明显改观,水资源利用方式实现变革,水资源配置格局实现优化。

龙城区积极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累计完成94平方公里;有效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共建设集中供水工程131处,工程受益人口达5.66万人,完成投资4036万元;落实国家和省、市一系列水库移民政策,重点通过项目扶持,帮助水库移民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累计发放直补资金2112.21万元,在基础设施、乡村环境治理、基本粮田改造、水利设施配套、社会事业等方面完成项目资金6382.49万元。

全面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河湖焕发新的生机。严格落实区、镇(街)、村三级河长制,河道垃圾清理专项行动和“清四乱”工作持续开展,河道巡护长效机制基本建立,河湖管理范围有序划定,退耕还河生态封育工作顺利开展。封育工作实施至今,退耕还河生态封育成果显著,现封育区内绿草茵茵、鸟语花香,成为村民休闲小憩的绝佳场地。

这十年,龙城区连续4年获“全省农村水利管理绩效考核先进区”第一名;9次获得省政府农田基本建设“大禹杯”竞赛优胜单位,且多次区级排名第一。

如今的龙城大地,天蓝树绿,山清水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