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2-7-29 20:06:14
- 消息来源:辽宁日报社
大连市抢抓信息时代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发挥自身产业数字化的场景资源优势和数字产业化的数据资源优势,贯彻省委、省政府“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决策部署,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产业升级的突破口,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赋能实体经济,塑造振兴发展新优势,推动新时代大连“两先区”高质量发展。
双轮驱动
建设数字产业化高地
7月21日,位于金普新区的大连达利凯普科技股份公司高端电子元器件产业化项目竣工投产,为大连市打造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注入新动能。
作为我省数字产业化重点建设项目,该项目可实现年产射频微波瓷介电容器30亿只,逐步满足国内5G通信、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国产替代的急迫需求,对解决射频微波陶瓷电容器领域“卡脖子”问题,以及推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化发展和地区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具有战略意义。
从数字产业产品到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电子信息制造等数字经济发展先导产业,到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 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大连,一张上下游齐头并进、各地区协同发展的数字产业化版图正加快形成。
大连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起步于1998年,经过20多年的积淀和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形成了以大连高新区和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区,汇集软件企业3000余家,产业集群规模超过千亿元。
作为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先行者,大连高新区进一步放大其发展数字经济的“基因优势”,全面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升级跨越,同频推动数字技术在元宇宙、车联网等八大领域的垂直应用,打造以数字技术为主导,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元宇宙、车联网等九大产业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今年5月,大连市重点产业项目之一的SK海力士非易失性存储器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在电子信息制造业领域,大连市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加快形成以集成电路等为主导的产业布局。围绕重点项目,持续吸引建设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研发、设计等全产业链发展,做大做强产业规模,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建成千亿产业集群。
大连金普新区正在向东北地区最佳数字新型基础设施高地和最具活力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的目标昂首迈进,所打造的“大连数谷”是东北地区唯一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四大领域新基建项目于一体的数字产业园区,总投资额超过100亿元,大连云数据中心、北方国家版权交易中心等项目均坐落于此。“北硅谷”则是东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亚太电子等十余家集成电路企业在这里集聚,并吸引大连前沿半导体科技创新中心落地。
目前,大连市已建成大连高新区和金普新区两大数字产业化核心集聚区,形成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集成电路制造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成为东北领先、国内著名的数字产业基地。2021年,大连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584.8亿元,同比增长13.7%,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7.5%。
数字赋能
激发传统工业新变革
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
大连市将产业数字化作为数字经济的主战场,加快推进传统优势产业数字赋能,在船舶制造、汽车及零部件、轴承、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工业领域,大力实施以智能化、高端化、服务化为方向的新一轮技术改造工程,全面推广“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建设一批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促进制造业向智能、绿色、高端、服务方向转型升级。
走进中车大连公司旅顺口新厂区,偌大的城铁构架生产车间内,看不到几个人影。只见自动导引运输车在构架数字化自动焊接生产线的各工位之间来回穿梭,根据MES调度系统设定的程序,将生产所需的物料精准地运送到各个工位上。焊接机器人空闲下来后,会自动呼叫工件,由机械手臂将工件从立体库自动搬运至焊接机器人上进行自动焊接,焊接完成后的工件将自动送回到立体库位中进行冷却,产线人员会呼叫完成冷却的工件进行打磨、拼装后运输至自动组焊工位形成最终产品。
中车大连公司利用搬迁契机,建设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精益化、数字化、自动化“三化融合”柔性产线,应用数字孪生技术,通过虚拟场景与物理场景的实时互通、互动、融合,实现产线全场景的实时、立体展示,实现制造资源的优化配置,产品质量稳步提升、生产能力大幅跃增,产线预计年节约各项成本费用1300余万元。
和中车大连公司一样,大连众多“老字号”通过数字赋能,实现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型蝶变,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
中远川崎实施智能化改造,生产效率提高2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17.5%,在钢材利用率、全员劳动生产率、造船生产率、单位土地产能等方面处于行业前列;大冷股份实施制冷压缩机产线智能化改造,实现制冷压缩机关键零部件柔性生产和智能制造,缩短设计周期和交货期,生产效率提高35%;坚山(大连)有限公司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实现了西装产品的高效柔性生产,生产效率提高20%,运营成本降低15%,生产周期缩短70%……
以工业互联网为重点,深入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大连工业领域产业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规模以上重点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均处于中上水平,居东北地区首位。
目前,大连市企业上云达到8000多家,20多家企业获评国家试点示范和优秀解决方案,培育了“长征云”“擎起网”等9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一批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其中“长征云4.0”获评全省第一个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2021年,“长征云”“冰山云”“擎起网”等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设备数量超过35万台套、工业APP超过1000个。作为数字经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4个标识解析二级节点项目通过了国家评审,其中1个综合节点已经实现数据与国家顶级节点联通。
优化生态
谋求数字经济新突破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带动经济增长、引领产业变革的重要动力。如何让“数字引擎”动力更强劲?大连市强化政策、创新、人才资源供给,不断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生态,推动数字经济实现新突破,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积极主动拥抱智能时代,以高“含金量”的政策引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大连市编制《大连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大连市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等规划方案,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重要的大型数据枢纽、全国知名的数字技术创新高地、全国一流的数字产业化发展高地、全国领先的数字经济融合应用高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12%左右,年均增速在10%左右。
围绕数字经济发展目标,大连市同时制定保障措施,并出台大连市支持数字经济发展十条政策、《大连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2028行动纲要》《大连市5G发展规划(2019—2023年)》《大连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大连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及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智能化改造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数字经济茁壮成长培育肥沃土壤,营造良好环境。
提升数字经济创新能力。大连市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组织机构深度合作,进行前瞻性、战略性、基础性、应用性技术研究,开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数据安全等前沿技术创新,打造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平台与载体, 推进新一代数字技术研发和应用。
在数字经济领域,大连市先后成立了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5G产业联盟、数字化转型服务联盟、车联网产业创新联盟等一系列联盟。各联盟搭建交流平台,通过整合技术、人才、政策等资源,聚合各方力量,强化制造产业上下游企业联动协同,助力制造业产业升级。
聚焦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人才需求,大连市加强人才支撑能力建设。大连市政府与华为公司共建人才培养云平台,近两年来投入资金2857万元,向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民族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大连大学等8所高校提供补贴,涉及课程35门,覆盖师生8000余人,对促进产教融合,提高实践性人才培养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乘风而起,顺势而为。今日的大连,一幅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画卷正在加速展开,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