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布日期:2022-7-13 13:50:37
- 消息来源:丹东日报社
今年,凤城市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依托大数据创建“智慧凤城”平台,运用智慧化手段,发挥网格员、志愿者的“穿针引线”作用,密织“听民声、察民情、知民意、解民忧”的“服务网”,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格”外用心用情用力,扎实推进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接地气、聚民气、有生气。
“智慧凤城”共分为组织指导、志愿服务、便民服务、就业服务、诉求办理、网格管理、营商环境、应急处理、平安建设9个板块。平台辐射网格员、村(社区)、乡镇(街道)、指挥中心四个层级,实现了四级上下贯通、联动处置、一体运行的治理模式。形成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街道),难题市里解决的基层治理机制。从网格员日常上报问题,到指挥中心分流交办,再到责任单位联动处置,回到网格员反馈评价,整个诉求处置形成闭环。
4月,凤城市发生疫情后,“智慧凤城”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组织842名网格员就地成为志愿者,下沉防疫一线,担起了“防疫卫士”和“一线哨兵”的职责。53岁的凤山街道茧站社区网格员王红燕,连续20多天没有休息,每天天不亮就开始工作,布置核酸检测现场,协助社区组织居民排队,进行信息录取、体温监测、环境消杀……她说:“我多干一点,效率再高一些,让居民早点回家,降低交叉感染的几率,大家都平平安安的。”
在这场疫情防控大考中,智慧平台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强化网格化治理,织牢织密“疫情防控安全网”,彰显党建治理工作新成效。
“佳怡,上网课要认真听讲,别溜号。”“艾叔叔,我写完作业了,您看看我这道题做得对吗?”“艾叔叔”名叫艾利民,是凤城市宝山镇岔路村网格员,也是岔路村2组留守儿童小佳怡的“临时家长”。小佳怡跟随耄耋之年的爷爷奶奶靠低保过日子。了解他家的情况后,艾利民主动当起了孩子“家长”。通过他的努力,小佳怡变得开朗,学习成绩也有提高。小佳怡的爷爷奶奶提起艾利民,竖起大拇指说:“艾利民真是好样的!”
网格员在巡访过程中,发现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能协调解决的,他们就地协调解决;无法解决的,收集相关信息,把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以诉求件的形式上报“智慧凤城”。凤凰城街道爱民社区网格员齐景权在巡查时发现,龙原小区内的道路多处出现井盖塌陷和路面破损问题,给车辆和居民通行带来不便,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由于社区无法解决,他用手机拍了照片和小视频,将问题形成诉求件上报平台,信息经过流转后,凤城市住建局接单并反馈解决。
该平台从3月下旬试运行以来,凤凰城街道、凤山街道、草河街道、宝山镇岔路村4家单位842名网格员依托平台开展工作。每个网格员负责约100户居民,每天至少用2小时巡逻辖区。截至7月1日,网格员共整理上报有效诉求件361件,其中大部分诉求件被网格员、社区、街道等消化在基层,有137件转到指挥中心。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接到诉求件第一时间反馈,想办法予以办结。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凤城市诉求件办结率73.34%、按时反馈率100%,群众满意度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