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布日期:2020-4-9 9:56:46
- 消息来源:丹东新闻网
“感恩遇见,武汉,下次见。”3月28日9点56分,贾楠在微信朋友圈留下道别语,配上与“战友”们的合照,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28岁的贾楠是丹东市中心医院普外一科的护师。2月2日,作为第二批丹东驰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抵达武汉,进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支援抗“疫”一线。“刚下飞机到武汉的第一感觉就是冷清,街上也没有人和车。” 贾楠说,自己怀着一腔热血去武汉,但望着空旷的街头,心里特别难受,同时感觉到疫情的紧迫和肩上的压力。第二天,贾楠郑重地写下入党申请书,她希望把对党的忠诚和信仰书写在前行的征途上,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2月4日,在结束短暂的岗前培训后,贾楠所在的医疗队开始进入病区。由于病患较多,需要把病区15个患者的配备变成44个患者配备。抬床、挪床、搬床头桌……贾楠说,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不仅行动不便还很闷热,不一会儿汗水就浸湿了衣服,但她不能停下来,急需诊治的患者正在等候,稍不小心耽搁时间,就有可能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
贾楠被分配在第四病区电脑班,负责处理医嘱、打印口服药及输液卡片,打印各种处置单,核对医嘱发药,装药,还要负责缓冲间里的消毒液更换等工作。记者与贾楠沟通时,她笑称自己工作的处置室像一个“小黑屋”,工作时看不到医生和患者,与外面沟通只能依靠对讲机。贾楠解释说,虽然病区很大,但不能随意走动。在岗期间,她需独自一人在处置室为病区40多名重患完成药物配制,并将医嘱录入电脑传达给负责病房的护士。处置室是个封闭的工作环境,没有窗户,她将配置好的药物放置在简易的药物传送窗口内。由于病区新冠肺炎患者多,所需药物种类也多,贾楠完成一轮配药工作至少需要3个小时。在连续6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里,贾楠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即便如此,每天下班时,贾楠还是会主动到病房帮忙。有一次,她正好看到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刚做完直肠手术有造瘘,便上前帮忙为其更换好造瘘口袋。
3月5日那天,是贾楠28周岁生日。当天清早,丹东第二批驰援湖北医疗队队长、丹东市中心医院全科医学科护士长孙妮为贾楠准备了鸡蛋糕,所居住的酒店制作了生日蛋糕,“战友”们也纷纷送上精心准备的礼物。贾楠说,这个生日既特别又有纪念意义。驰援武汉期间,她每天都在重复同样的工作,但从不觉得辛苦和枯燥,患者早日康复和家人团聚,是她驰援武汉的初衷,也是她28岁的生日愿望。 记者 曲艺
- 美不胜收!大美辽宁欢迎您
- 辽宁“时代楷模”:丹东市融媒体中心《铭记》工作部
- 首届“雪花鸭绿江杯”全国中老年羽毛球邀请赛在丹东开幕
- 【鸭绿江畔 丹东真好】振兴区:夏日雅集 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 “丹东·凤凰山”号旅游专列首发 启程连接沈阳与丹东
- 丹东市中考顺利开考 各考点温情护航
- 辽宁:以文体旅融合之笔 绘就振兴发展新画卷
- 推动文体旅融合 打造“鸭绿江畔 丹东真好”城市新名片
- 丹东港大宗货物吞吐量跨越式增长
- 辽宁省第二批地名文化保护名录公布,丹东占俩!
- 鼓韵悠扬 文化共鸣 ——2025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丹东鼓乐展演精彩上演
- 鸭绿江畔 丹东真好 ——丹东精彩亮相2025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