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2-6-21 12:06:03
- 消息来源:工人日报
海天相接处,一轮红日喷薄欲出,缓缓撩开了轻纱似的薄雾。云霞之下,绿树成荫的一座小岛为雾茫茫的黄海平添了几分灵动。从辽宁丹东东港市北井子镇坐船,向西南方向行驶35分钟,就来到了这里——獐岛村。
獐岛是我国海岸线北端起点第一岛,与朝鲜、韩国隔海相望。獐岛村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为龙头产业、捕捞业、养殖业为两翼的绿色海岛产业品牌。如今,这座陆域面积1.2平方公里、常住690人的小岛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岛。
从“绿”开始
海风习习,沿着环岛公路步行,近处海浪徐徐、渔船歇脚,远处陆地遥相望。东行观日出,西处看日落。再从村里的广场向上,是一条环山路。山路两旁,树木茂密,有几棵树竟长在路中,成为岛上一景。
“为了留住岛上的树木,修路时没舍得挪。这些年,我们在岛上栽花种树,花了不少功夫,岛上的绿化率达到了70%。”望着满山翠绿,獐岛村党支部书记张忠有颇为自豪。
獐岛村的“逆袭”故事就是从“绿”开始的。
当年的獐岛村山还没这么绿,从岛外运输燃料不便且成本高,村民靠上山割草烧火做饭。2005年,村里决定将分产到户的山草收回,由集体统一管理。村里边栽树边管理,最终让山林复绿。
前几年,獐岛建起了垃圾处理厂,可燃垃圾送去焚烧,贝壳类垃圾被填埋,啤酒瓶等可回收垃圾则被送出岛回收。村里指导村民将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分类投放。
在岛上,见不到几辆机动车。为了重点发展旅游业,更好地整治环境,减少尾气排放,同时保证游客安全,岛上只有5辆机动车,用于消防、垃圾清运、村民和游客接送应急等。
每家都有污水井,生活废水不许往海中排放;每年村干部都会带领村民,带着机械去打捞清理渔民遗留在海上的破网;每月的党员活动日,党员们去捡拾海上漂浮物……獐岛的环境越来越好。
转型突破
早晨5时,獐岛村村民由桂琴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作为獐岛渔佳乐酒店的经营者,她要为客人准备早餐。
2016年,他们夫妇将几间平房翻新成了二层小楼,屋内设施按城里酒店的标准更新升级。“这是大海螺,这是梭子蟹……多新鲜呐!”由桂琴从水池捞出活蹦乱跳的海货。丈夫出海打鱼供给自家餐厅,她经营酒店,一年能收入四五十万元。
过去,岛上村民以海洋捕捞为生,2000年一场特大赤潮,村集体负债2800万元,“靠天吃饭”陷入困境。2016年,村委会探索转型,经多方论证和考察,调整了发展思路为打造以旅游业为龙头,捕捞业、养殖业为两翼的绿色产业。
从那时起,獐岛村不断完善岛内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铺设海底供水、供电管道,翻修卫生院、学校,修建景观路、环岛路和环海栈道。鼓励村民建民宿、开饭店,逐步形成了集“观海、垂钓、海水浴、品海鲜”为一体的旅游观光体系。
村里还拿出一半的集体经济收入购置客船、改扩建码头,獐岛客运公司已拥有大小船只11艘,专用码头3座,年运送游客20万人次,解决了游客增多导致的航线运力不足问题。
“现在,村集体资产超过2.2亿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1400万元,全村人均年收入超过7万元。”张忠有说。
反哺富民
“以前,我们这里穷,岛上的姑娘都外嫁了,小伙子也都外出打工,村里人均年收入就几百元,仅能维持温饱。”回忆起当年的生活,94岁的村民张洪玉说。现如今,家家收入高了,大学生有奖学金,老人还有生活费。
在獐岛,部分饭店或旅店门口统一悬挂“共产党员服务户”标牌,并在醒目位置公开村支部主要负责人联系方式,随时接受游客监督和投诉。“挂牌3年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咱是党员咱得带头’。”村民张忠民说。
村里共有党员35人,其中经营饭旅店的就有25人。通过悬挂标牌,形成了党员模范带动效应。同时,村委会每年举办4次全岛村民参与的评议活动,集中对服务不规范、不到位和拉客压价等扰乱市场经营秩序的行为开展评议,并按规定处理,有效维护了獐岛的旅游市场秩序。
村集体富了,反哺村民有了底气。村里不断提高福利待遇,为村民缴纳合作医疗保险、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每人每年发放环境治理交通补贴1500元,为考入大学的学生发放奖学金,为6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100元生活费等,村民年人均福利达6000元以上。
岛上东南角山崖上镌刻着“万里海疆第一岛”,只是地理意义上的第一岛。张忠有表示,我们的目标是让全村年综合收入达到1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0万元,村集体年收入超2300万元,把獐岛打造成中国第一富岛、第一美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