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布日期:2020-3-24 10:01:50
- 消息来源:丹东日报
当各地支援武汉医疗队员开始返乡,全国人民最希望看到的,是这些逆行英雄摘下口罩后的样子。而作为逆行者之一,吴薇薇最大的遗憾是未能看到并肩战斗55个昼夜的战友们的模样。
吴薇薇,市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11年的呼吸科工作经历,让她成为科室骨干。所以,疫情发生后,她当仁不让地请战:“我能行!保证完成任务!”
1月26日,农历大年初二,作为辽宁援湖北第一批医疗队员,吴薇薇辞别父母、丈夫与年仅3岁的女儿,踏上了逆行驰援之旅。“出发前最不敢想不敢看的就是我姑娘,看一次哭一次,那一夜我几乎没睡。第二天六点起来,告诉爸妈我要去湖北了,六点半走。爸妈惊愕地看着我,老妈赶紧给我做早饭,但我没空吃,匆匆地走了。”
抵达武汉之初,正是疫情紧急、人们对病毒又知之甚少的危急时刻。毫不夸张地说,奋战在前线的医护人员面对的,是生与死的考验。吴薇薇被安排支援协和江北医院济和院区。护目镜、口罩、防护服……第一个夜班,她就在“雾茫茫”中熟悉工作系统和查房。
初入科室那段日子,患者非常多,床住满了,还有很多患者在等床。同时,医疗物资紧缺,医护人员们都尽量少喝水、少吃东西。闷热的手套,每天无数次的手消保护的同时,也让她的手反复起疹,瘙痒疼痛,直到回丹也没好利索。
面对如此凶悍的新冠病毒,冲在最前线的医务人员岂能不怕?但吴薇薇所想却又不同:“肯定有心理负担,但想想武汉的搭档们,我们又怕什么?我们去支援,有困难,但是我们有大辽宁这个强有力的后盾罩着,而他们呢?他们的母亲生病了,千疮百孔,他们拼了命地保护、治疗他们的母亲。”
并肩作战,两座英雄城市的儿女们结下的,是同生共死的战友情谊。但是,每天上班就是防护装,下班累得回驻地倒头就睡,共事55天,吴薇薇和武汉的同事们竟未亲眼见过彼此的模样。他们之间能凭声音和身形就认出彼此。有一次加班,吴薇薇一进屋,看到一位医生防护服上没写名字,却马上叫出了对方的名字。
“梅艳主任总是来的最早,孩子今年高考;王依启医生很有才气,平时不爱说话,却能写诗,和我们告别时还送了一首;朱丹医生、晏飞医生、袁林主任、汪晓燕医生、黎春医生、熊勇熊弟弟……”回丹后接受采访,吴薇薇不怎么说自己做过什么,却对并肩战斗的同事们的事说个不停。“周游主任,一个很有趣的人。有一次,病房转走很多患者,空了很多床,周主任说,‘熊医生收满床啊!’结果,真的收满了……第二天,大家异口同声说他是乌鸦嘴。”说着说着,吴薇薇就笑了起来,仿佛所有的磨砺,都只为今天这一抹笑容,振奋又温暖人心。
从医院撤离那天,大家依然带着口罩。“其他人都见过照片,就朱丹医生我还没见过。”吴薇薇耿耿地说。记者 田治华
- 美不胜收!大美辽宁欢迎您
- 辽宁“时代楷模”:丹东市融媒体中心《铭记》工作部
- 首届“雪花鸭绿江杯”全国中老年羽毛球邀请赛在丹东开幕
- 【鸭绿江畔 丹东真好】振兴区:夏日雅集 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 “丹东·凤凰山”号旅游专列首发 启程连接沈阳与丹东
- 丹东市中考顺利开考 各考点温情护航
- 辽宁:以文体旅融合之笔 绘就振兴发展新画卷
- 推动文体旅融合 打造“鸭绿江畔 丹东真好”城市新名片
- 丹东港大宗货物吞吐量跨越式增长
- 辽宁省第二批地名文化保护名录公布,丹东占俩!
- 鼓韵悠扬 文化共鸣 ——2025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丹东鼓乐展演精彩上演
- 鸭绿江畔 丹东真好 ——丹东精彩亮相2025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