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2-5-31 13:09:03
- 消息来源:辽宁日报社
没有高效能的基层社会治理,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发展。
继今年2月召开2000余人参加的全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会议后,近日,大连市出台《大连市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彰显了大连市委、市政府精准把握“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这“两先区”建设的核心要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打赢基层社会治理这场事关大连振兴发展全局关键之战的信念和决心。
《实施方案》明确实行“十个推进”重点任务、143项务实举措,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创新、治理方式重塑、治理体系重构,奋力走出一条具有大连特色,尊重治理规律,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发展需要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夯实加快新时代大连“两先区”建设,当好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跳高队”,三年挺进“万亿GDP城市”的基石。
强化党的领导
构筑好基层社会治理“桥头堡”
基层社会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核心是党的领导。在《实施方案》中,“推进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强化党对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导”被列在“十个推进”之首,着重从强化基层党组织统筹协调能力、激励党员干部发挥作用、选派干部充实基层一线力量等方面多管齐下,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针对过去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对基层单位指挥调度缺机制、缺抓手的问题,《实施方案》要求全市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都要健全“大工委”“大党委”工作机制,吸收驻区行政执法部门、公用事业単位、医疗卫生单位、规模较大的“两新”组织等党组织负责人作为兼职委员,实现资源共享、工作互动,统筹解决小区民生需求。
创新提出了“1331”工作法,即由乡镇(街道)党建工作办公室牵头统筹策划,每年要提出工作计划,制定工作要点;乡镇(街道)、村(社区)与驻区企事业单位互相提供资源、需求、项目“三个清单”,建立定期会商、定期活动、定期反馈三项制度;最后,由党群服务中心做好具体工作承接落实。
《实施方案》还提出,在全市重新划分综合网格的基础上,坚持把党支部建在网格上,健全村(社区)网格党组织,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疏通影响基层治理效率的痛点堵点。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大连市不断拓展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构筑好基层社会治理“桥头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100米”。
物业管理事关基层社会治理和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实施方案》明确推动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对符合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及时成立党组织,做到应建尽建。加强党组织对业主委员会的领导。推行社区与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提升服务质效,破解小区综合管理难题。
党建阵地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平台,《实施方案》明确了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即街道的党群服务中心一般不小于1000平方米,社区的达到每百户30平方米以上。同时,合理划分政务服务、党群活动、协商议事、文体康养等功能区域,构建多功能复合型党群服务阵地。力争到明年年底前,全市实现党群服务中心全部达标。
坚持强基导向
让基层“有人、有财力、有权、有事干”
基层社会治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从最严峻的风险防起、最突出的漏洞堵起、最明显的短板补起。”《实施方案》强基导向鲜明。针对困扰基层的难点、痛点、堵点,《实施方案》以多项实招、硬招精准推进“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向基层倾斜”,确保基层“有人、有财力、有权、有事干”,实施高效能治理。
针对目前社区工作者缺口严重的现状,《实施方案》提出,按照200户配备1名社区工作者的标准选优配齐。预计到今年底,大连市社区工作者将增加3000人左右。
同时,从干部下沉、单位结对共建方面给予实实在在的支持。组织市县两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与村(社区)一对一结成“亲戚”,对口向全市928个村和743个社区选派3000余名干部,实现所有行政村和社区全覆盖。
此外,全市近20万名在职党员在原来进社区的基础上,按照居住地就近、就便编入网格党组织,参与网格各种志愿服务活动,积极为基层社会治理贡献力量。
在财力保障上,大连市县两级每年增加财政预算3亿元,专项用于基层社会治理。其中,专门增加了村党组织服务专项经费,解决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无钱办事的突出问题,标准为大村(人口1500人以上)每年10万元,小村每年5万元。
针对“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普遍现象,《实施方案》积极回应基层工作者所思所盼,勇于破题。明确强调为基层明责减负、赋权强能,着力发挥乡镇(街道)在基层治理中的龙头作用。
强能上,《实施方案》提出,为乡镇(街道)增加行政事业编制1500个,将派驻乡镇(街道)的事业单位分支机构,整合设置为乡镇(街道)所属事业单位。解决基层工作者的身份问题、待遇问题、出路问题,激发基层干部队伍活力。
赋权上,《实施方案》提出三条明确意见,首先要落实乡镇(街道)党(工)委对辖区的综合管理权、统筹协调权和应急处置权,强化其对涉及本区域重大决策、重大规划、重大项目的参与权和建议权;对于继续实行派驻体制的机构,乡镇(街道)党(工)委对其工作考核和主要负责同志任免具有建议意见权;依法赋予乡镇(街道)行政执法权,以乡镇(街道)名义开展执法工作,同时接受县(市、区)有关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明责减负上,《实施方案》明确,建立乡镇(街道)权责清单,明确条块权责关系和事权边界,建立职责准入制度。未经党委和政府统一部署,区市县直部门不得将自身职责范围内的行政事务委托或交由乡镇(街道)承担。
健全村(社区)承担工作事项准入制度,对申请进入的工作事项,通过实施乡镇(街道)、村(社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评审制度,真正赋予基层话语权。对于清单以外的工作,让村(社区)真正有底气说不,切实为社区工作人员“松绑减负”,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下沉到网格,能够积极主动为百姓干实事、解难题。
共建共治共享
画出基层社会治理“同心圆”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大连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贯穿社会治理全部工作中,着力解决好老百姓最关切的实际问题,让人民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最大受益者。
其中,社会稳定与否,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振兴发展大局,受关注度最高。为此,在《实施方案》中,“十个推进”中有三个方面聚焦了“安全稳定”,分别为“推进社会矛盾风险化解”“推进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推进社会治安风险防控”。
稳定压倒一切。为营造持续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大连市积极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团助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共治“同心圆”。
在推进社会矛盾风险化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发挥社区警务人员、网格人员、人民调解员、律师、平安志愿者等“前哨”作用,持续开展拉网式、滚动式排查,确保第一时间发现、报告或现场处置矛盾纠纷。为提高矛盾纠纷源头化解能力,乡镇(街道)应配备2名以上专职人民调解员,有条件的可为村(社区)配备1名以上专职人民调解员。
在推进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提升城乡本质安全水平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建立乡镇(街道)、村(社区)、相关职能部门、社会组织、人民群众多方参与的安全教育、风险防范和应急动员响应体系。乡镇(街道)独立设置安监机构,并至少配备3名监督检查人员,村(社区)至少明确1名专职监督检查人员。
在推进社会治安风险防控,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建立联防、联治、联控的组织体系,构建专群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格局,增强社会治安风险预警、预防能力,提升基层社会治安防控社会化、智能化水平。要求优化治安防控人员配置,派出所警力达到县级公安机关总警力40%以上,社区民警占派出所警力不低于40%。
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是有效应对风险挑战、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先手棋”。大连市充分发挥基层哨点作用,激发群防群治活力,推动治理模式从事后应对向事前防范转型,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打好主动仗。
《实施方案》提出重塑网格化治理体系,加强网格化管理服务。城市社区按照200至300户标准、农村原则上一个村民组或自然屯划分为一个网格,让社区工作者、村民小组长等担任网格员,每50至100户设立1名网格信息员,织密服务管理“一张网”,通过网格员、网格信息员深入楼院、深入群众,做到矛盾纠纷和社会风险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同时,注重发挥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等快速增长的新业态群体作用。一方面引导他们到附近的社区报到备案,帮助他们解决就餐、饮水、如厕、充电等实际需求;另一方面组织他们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平安建设、文明创建等社区志愿服务,在全社会凝聚共治合力。
突出鲜明特色
实施“十个推进”和143项务实举措
“句句是实话,项项要干货!”回顾《实施方案》起草、修改直至印发的整个过程,多位大连市相关部门的参与者表示,“语言平实,内容务实”是大连市委主要负责人为《实施方案》提出的要求,确保《实施方案》“既是行动纲领,又是具体施工图”。
“网格党组织怎么建”“人怎么配”“有没有钱”“现在全国是什么情况、大连是什么基础”……市委主要负责人带头逐条逐项过筛子。粗略统计,从今年1月20日以来,工作专班人员围绕《实施方案》的起草,先后召开业务研讨会37次。
《实施方案》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结合大连实际。全市12个地区、72个部门的参与制定者边调研、边谋划、边实践,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基层一线工作人员建言献策,充分体现本地特色。
不仅如此,反复锤炼、数易其稿的《实施方案》,大到整体结构,小到具体内容,全部针对基层实际事务、实际状况制定,聚焦补短板、强弱项精准发力。“十个推进”重点任务和143项具体举措指向明确、路径清晰,无须反复解读,即可执行。
比如,“开展在职党员进网格工作”一项,《实施方案》要求,在职党员向社区报到并编入网格党支部,按居住地分配到楼院党小组。根据基层党组织安排和自身实际,在职党员要利用八小时以外和节假日时间,积极主动到所在网格党组织参与各种服务活动。按照平时服务、战时应急的要求,在遇到特殊情况时,根据需要参加党员突击队,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同时明确,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在职党员进社区情况,将作为党建目标责任制考核、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和年度民主评议党员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说,从具体做法、任务目标到考核管理都很明确,均体现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实施方案》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和目标导向,所采取的都是实招硬招,含金量高”,大连市委党校教授宿玥认为,每一项举措都切实回应基层干部所思所想和人民群众所期所盼,彰显大连市委、市政府做好基层社会治理这篇大文章的坚定决心。
方案务实可行,贵在落实执行。
为确保基层社会治理按时间节点达到预期目标,即今年6月底前形成体系,12月底前让全市人民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到2025年基本实现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连市专门制定工作清单,143项举措分别由副市长和市委常委领衔挂帅,带头干、具体办。全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每半月召开一次例会,专题协调推动,全力确保各项推进措施落实落地,努力实现大连城市更加亮丽安全,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更加幸福安康。
编辑:邹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