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布日期:2022-5-27 13:17:29
- 消息来源:丹东发布
分秒必争
“核酸样本转运工作每一个环节都不允许出错,早一分钟送达检测,早一分钟出检测结果,就少一分传播风险。”元宝区七道街道核酸检测样本转运工作负责人陈霖每天的目标就是——全贯通、车等人、快接转、保安全,哪怕是睡觉手机也不离手,生怕遗漏任何重要消息。
陈霖是七道街道所有核酸采集点的样本转运“中枢大脑”,在他的统筹协调下,5辆转运车、10名转运队员每天手不停、脚不停、车不停。
为提高工作效率,陈霖会在头天晚上组织转运团队开会,合理安排分工,规划好转运路线,在优化转运流程、保障转运人员安全、处理突发情况等方面打好提前量;为节省转运时间,每名转运人员都尽量少喝水。遇到紧急情况时,不管多晚,只要接到指令,陈霖都会独自一人开车转运。
“快点,再快点!”在陈霖的带动下,七道街道核酸样本转运环节衔接越来越流畅,转运效率越来越高。截至目前,已转运30余万份核酸样本,全部高效送达检测地点。
心系抗疫不忘责
疫情发生后,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的薛英主动申请参战。下沉社区首日,天还未亮,他便马不停蹄地准备核酸采样物品,搬桌子、拉警戒线、划分区域。
振兴区站前街道二街社区多以老旧楼房为主。为不漏一户一人,薛英挨家挨户通知做核酸检测,几栋楼跑下来,腿哆嗦得站不起来。
5月4日上午,忙完方舱医院建设收尾工作后,薛英又被调到华夏村社区,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每次见有老年人排队等待核酸采集,他总是上前搀扶,细心服务。有一次,一位老人突发心脏病,听见群众呼喊“速效救心丸”,薛英立即向小区对面的药店跑去,用最快速度取回了药,及时给老人服下,老人很快恢复了正常心跳。面对群众的点赞和老人家属的由衷感谢,薛英表示: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
接受考验 义无反顾
疫情发生后,合作区党政综合办公室的方贵楠被抽调到区疫情防控专班核酸检测组,变身“大白”。
每轮核酸检测,方贵楠都坚守在岗位上,细心地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遇到没有智能手机、仅携带身份证的人员,他总是耐心地进行扫描,“录入可以慢点,但不能出差错!”
方贵楠所在的核酸采集组负责的企业和建筑工地量多且分散,每轮核酸检测结束后,他都认真核对样本数量、清理医疗垃圾……方贵楠说自己最年轻,这些是应该承担的事情。
前方积极战疫,后方神器助力
防护服没有口袋,无法装手机、资料等;夏天室外光线足,手机扫码总是不成功;宣传标语不生动、喇叭听不清……在这些难题面前,高新区安民镇的居民和志愿者各显神通,自制各种“小神器”,用特殊方式助力抗疫。
安民镇中和村的志愿者动手制作了防疫小挎包。因为防护服没有口袋,“大白”入户发放抗原检测试剂盒时,手机、笔、登记表往往没处放。“用胶带把防护服包装袋粘起来,做成一个挎包,简单实用,可以腾出双手来。”一名志愿者灵机一动。
受室外强光影响,手机扫码时经常“卡壳”,志愿者一开始是用手挡,后来用伞遮,影响了登记速度。中和村党总支委员张娜开动脑筋,把一个纸杯底部掏空,将纸杯倒过来用胶布粘在手机上遮光,大大提升了扫码登记效率。
连日来,安民镇各级党组织发动志愿者,在日常巡逻中开启流动“小喇叭”。居民们纷纷表示,宣传小喇叭一听就明白,让大家更积极主动配合辖区防疫工作。
就地转为志愿者
疫情发生后,丹东海事局的王本龙和妻子就地转为小区志愿者,承担起了小区居民日常生活保障工作。
线上,夫妻俩组织年轻人成立志愿者团队,统计居民所需生活物资,宣传防疫知识。线下,联系社区、保供单位,为居民订购放心菜、放心粮。物资送达小区后,他们认真核对数量,严格完成包裹消杀,配合物业人员逐户配送,减少居民交叉感染风险。
“蔬菜50份。”“药品正在联系购买。”“一会儿就配送到您家。”……这是王本龙夫妻日常说的最多的话。他俩把每一名居民的需求都放在心上,尽心尽力解决每一个人的生活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