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辽宁丹东:大山里的“义东班”
  • 发布日期:2022-3-23 11:00:14
  • 消息来源:丹东日报社

3月9日8点,国网丹东供电公司输电工区结束班前会,40名输电线路巡视人员有序到院中将设备装车,赶在早高峰之前驶向当天的巡视线路。

“今天是输电工区春季巡线大会战的开端,大伙要打起精神,开好头、起好步,将‘义东’精神发扬光大!”“义东班”班长武晓明在出发前对大家说。

据武晓明介绍,输电“义东班”——输电运检一班由8名经验丰富的输电一线员工组成。当天他们的工作任务是巡视220千伏凤丹1号线的81至88号塔。

9点半,车辆行驶进石安村。武晓明这组巡视的起点是220千伏凤丹1号线的81号塔,位置就在眼前这座山的顶端。山不高,但很陡,加上初春冻土将化,洇湿的泥土树叶加上湿滑的冰雪,给攀登带来了难度。班员们背着近5公斤重的测量仪器和背包,用手拉住树干,深一脚浅一脚向上攀登。待登至山顶,雾气散去,太阳高照,每个人的底衫都已被汗水湿透。来不及休息,他们立即投入工作。

塔下,班员们需要分别测量导线、耐张线夹、接续管以及连接金具等设备的温度,仔细查看每一个螺栓,观察塔基是否沉降、塔材是否缺失,周围线路下方及防护区内是否有漂浮物……如发现有隐患,立即处理。巡视一个基塔需要20分钟左右,一行人有条不紊地完成工作后,将漂浮物进行集中处理。每一个环节,每一项任务,都体现着攻坚克难、忠于职守的“义东精神”。

“现在这个季节是比较好的时候,条件最恶劣的是冬天和夏天。”“义东班”里从事输电专业20余年的老师傅林波说,严冬时积雪及膝,北风凛冽,他们要克服低温冰冻气候,巡视恶劣天气下的输电线路运行情况。酷夏时烈日炙烤,繁密的枝叶遮挡视线、绞住手腕脚踝,只能靠经验摸索前进,和毒蛇蚊虫为伍更是常有的事。“义东班”每年累计巡检4000到5000个基塔,大概2000公里。每次巡线,输电人员要不间断步行五六个小时,从“透心凉”到“满身汗”,午饭就着山野的风,边前进边简单对付一口,经常在下午两三点才能吃上热乎饭菜,但大家都习以为常。

95后员工张家铭是“义东班”最年轻的成员,这是他从事输电专业工作的第5年。他跟着师父武晓明,日日行走在人烟稀少的旷野山头,梳理着空中的行行银线。“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师父给我讲过七天七夜的故事,去年在宽甸,我和师父爬到塔上作业,我们所在的塔的位置距离70年前抢架的义东线非常近,我在塔顶环顾四周,遥望鸭绿江,想象着先辈们就在这片土地上,用七天七夜铸造的电力架线史上的奇迹,自豪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张家铭整理一下左臂的“义东班”袖章,对自己的工作由衷感到骄傲。当代“义东”人使命在心,责任在肩,要将“义东精神”传承发扬,守护电网线路安全。

“义东班”在全面巡视工作开端这天,还进行了一次特殊党日活动,烈烈山风吹动党旗,“义东班”成员面向党旗,面向阳光,说出誓言,让“义东精神”随银线绵延。输电线在阳光下闪着光泽,跨过山谷连接到对面山头的下一基塔,大山里的“义东班”要继续前进,去完成剩下的7基塔的巡线工作。

编辑:邹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