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辽宁丹东:“五个一”体系有效推进“评理说事”
  • 发布日期:2022-3-8 13:11:09
  • 消息来源:丹东日报社

近日,早晨一上班,丹东市振安区楼房镇楼房村的邢辉照例走进村民评理说事点,打扫卫生后,开始补充村民矛盾调解记录。

“评理说事点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邢辉介绍,楼房村11个村民组5000多人口,邻里间发生点小矛盾,村民都愿意到村民评理说事点说道说道,两年来,有50多起矛盾纠纷在这里得到化解。

像楼房村的村民评理说事点一样,全市668个行政村和190个社区的评理说事点,也在基层发挥着作用。

2020年以来,丹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建设工作,由丹东市司法局牵头推进。2021年,评理说事工作向190个社区拓展,实现全市村(居)民评理说事点的建成率和达标率均达到100%。经过两年的实践探索,丹东市形成了一套具有丹东特色的评理说事“五个一”工作体系,更加畅通了群众的诉求表达渠道,有效推进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建立一套制度,实行市、县、乡、村四级分管领导负责制。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充分发挥牵头职能作用,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采取深入基层调研、征求各方意见等方式,结合村(社区)工作实际,从工作流程、调解员设置、建立工作台账等多方面,研究制定居民评理说事点12项制度,印发《丹东市“村民评理说事点”工作手册》,切实用制度管人、管事、规范工作。

创建一个模式,首创“一线三点”建设模式,即:在行政村成立村民评理说事点,在有条件的村民组成立评理说事村组点,在志愿者家成立评理说事家庭点的“一线三点”模式,延伸村民评理说事点的触角。

打造一批亮点。针对丹东地区沿江、沿边、沿海的特点,在港口、码头建立港口、码头村民评理说事点;在农村集市设立评理说事集市点,及时化解集市买卖双方纠纷;利用警用巡逻车设置评理说事移动点,打造“评理说事110”;在纳凉处建立评理说事亭,开展评理说事工作:在超市、小卖店、公益彩票站等设立评理说事信息点,更加广泛收集问题线索;依托文明驿站建立居民评理说事点文明驿站点,投放宣传材料、书籍和宣传品,呈现多“点”开花的评理说事效果。

完善一套机制。丹东市司法局与丹东市财政局联合制定下发通知,强化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工作经费和“以案定补”经费制度落实;与公安机关制定下发《关于建立公安(边境)派出所与乡镇(街道)司法所工作联动机制》,建立“警调联动”“重点人群管控”“法治宣传教育”“‘点’‘格’对接”等系列对接工作机制。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民警调解席”,将村(居)民评理说事点纳入警务网格建设,及时有效化解矛盾。对于疑难复杂、易激化的群体性纠纷,调解席民警可配合评理说事员控制现场,防止矛盾纠纷激化。

总结一种方法。本着主动介入、预防为主的原则,总结出评理说事的事前预防、事中调处、事后回访的工作方法,形成了闭合循环。

2020年至今,全市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共收集信息线索8000余条,化解矛盾纠纷1万余件,解答法律咨询1万余人次,开展普法宣传5000余场,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0余万份,有效完善了我市基层治理体系,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

编辑:邹润 陶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