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辽宁丹东:特校学生助力冬奥登上央视
  • 发布日期:2022-1-21 10:05:50
  • 消息来源:丹东日报社

1月17日,央视新闻频道以《聋哑学生圆了滑雪梦》为题,报道了丹东市特殊教育学校4名聋哑学生,参加中小学生“助力冬奥 冰雪进校园”活动。新华网、国家体育总局网站、《南方都市报》、中青在线等多家媒体及网络平台也先后对此事进行了专题报道。

记者从丹东市特殊教育学校了解到,这次活动参与的人数虽然不多,却筹备多日。学校经过反复研究和斟酌,最终选出一名7岁、一名9岁和两名18岁的聋哑学生参加活动。平日里,这些学生即便戴上助听器,也只能听到微弱的声音,而滑雪时需要戴头盔,根本听不到任何声音。为此,学校给每名学生都配备一名老师全程陪同,为他们与滑雪教练做翻译。为保证安全,活动开始前,学校做了充分的安全讲解和预案,并多次召开会议,与市冰雪协会工作人员和陪同老师就活动内容、安全细节等问题进行详细商讨。

1月10日,丹东市特殊教育学校师生们来到宽甸天桥沟滑雪场,实地感受冰天雪地氛围,感受冬奥气息。在老师和教练的引导下,学生们依次有序领取滑雪装备,穿好滑雪服,进入滑雪场。因年龄关系,本次滑雪体验分为两组,第一组是年龄较大的孩子,学单板;第二组是年龄小的孩子,学双板。

滑雪教练从最基础的上板教起。每讲解一个动作,陪同老师就一点点给学生翻译。有的滑雪专业术语并没有现成的手语翻译,老师只能自己先消化、理解,再翻译给学生。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结合教练示范进行学习。对于正常人来说,上板动作并不难,可对于残疾孩子而言,光练习上板就花费了很长时间。特别是头一天,孩子们基本上都是在摔倒、爬起、摔倒中度过的。三天学习时间里,孩子们在零下十几度的雪地里学多久,老师们就在冰雪中站多久。两位负责后勤保障的老师也片刻不敢放松,一直站在山脚下,随时应对各种可能的突发情况。

第一天活动结束后,孩子郭桂露的脚上磨起了一个大水泡,老师和教练都劝她休息一天,可孩子坚决不同意,坚持继续学习。孩子们积极努力的态度,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滑雪体验结束后,孩子们都能自由地在雪场上驰骋,体验滑雪带来的快乐,这种经历是他们前所未有的。在央视采访中,孩子们用手语表达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从没学过滑雪,很享受这个过程,非常开心、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