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红色热土激荡澎湃动力
  • 发布日期:2021-12-15 11:12:49
  • 消息来源:丹东发布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丹东是一片红色热土,曾经书写了气壮山河、波澜壮阔的红色史诗,从东北抗联的前赴后继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众多珍贵的红色遗址遗迹。传承红色基因,发展红色旅游,如今的丹东已成为辽宁乃至全国红色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片土地红得格外耀眼。

1.5万平方公里的丹东大地,众多红色革命遗址点缀于秀美山水之间,如同一个没有围墙的历史博物馆。今年3月,辽宁省公布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其中不可移动革命文物650处。丹东174处,高居全省第一。4月,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策划推出10条建党百年精品红色旅游线路。位于我市的抗美援朝纪念馆、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地下指挥所旧址、鸭绿江断桥等11处红色旅游资源在其中占据重要位置。

6月,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进一步展示丹东英雄城市的红色文化魅力,由各县(市)区文化旅游广电局推荐,经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审定,将凤城蒲石河红军洞、宽甸天桥沟东北抗联遗址、宽甸青山沟抗联小路、凤城新开岭战役纪念碑、凤凰山解放纪念塔、辽东解放烈士纪念塔、鸭绿江断桥、抗美援朝纪念馆、宽甸河口断桥、宽甸河口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宽甸上河口国门、毛岸英纪念馆、凤城大梨树村、东港獐岛村、宽甸河口村、东港大鹿岛村、虎山长城共17处景点列为丹东红色旅游打卡地,旨在展现我市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红色印记,引导游客在观光赏景的同时接受红色精神洗礼,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不断提升丹东红色旅游影响力,使丹东红色旅游景点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实践课堂,推进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深入人心。

宝贵的红色文化遗产,为丹东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不竭动力。我市立足域内旅游资源优势,积极抢抓全域旅游发展机遇,确立了“辽宁中部城市群的休闲度假地、东北亚区域旅游的观光目的地、全国红色旅游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发展目标,形成了边境、红色、生态、温泉、江海五大精品旅游集群。其中,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鸭绿江断桥、抗美援朝纪念馆、天桥沟、大梨树等景区为支撑的红色旅游精品集群广受欢迎,丹东已经成为国内红色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目前,我市已形成四大红色主题旅游集群——以抗美援朝纪念馆、志愿军十三兵团指挥部遗址、鸭绿江断桥、马市志愿军赴朝渡江处、凤上线、河口断桥为重点的抗美援朝主题红色旅游集群;以青山沟、天桥沟、天华山、蒲石河、鸡冠山为重点的抗联主题红色旅游集群;以大鹿岛、獐岛为重点的甲午海战主题旅游集群;以大梨树、丹东舰为重点的新时期改革创新主题红色旅游区。依托红色主题旅游集群,我市重点布局了5条与城市休闲、历史文化、生态民俗旅游相结合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使之成为丹东红色旅游发展的联动纽带。

我市已初步编制完成《丹东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21-2035年)》和《丹东市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两项规划均对我市红色旅游发展进行了专题阐述,将通过搭建新平台、培育大项目、打造红色IP等手段,进一步科学合理规划红色旅游发展方向,促进红色旅游稳步长远发展。持续加强红色旅游宣传推广,积极向文化和旅游部申报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多个红色旅游景区入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精品线路、兴边富民·辽吉风光精品线路。赴吉林白山、通化,内蒙古赤峰,开展红色旅游资源交流推介活动,共同打造东北红色旅游区。

同时,加快推进红色旅游项目建设。推进赛马镇三浓新村抗联史馆建设项目,将建设成集红色旅游、休闲娱乐、餐饮住宿、观光采摘于一体的综合旅游体验项目;加强对丹东舰的保护开发利用;大力研发红色文创产品,丹东城建文旅集团大力研发1950系列文创产品,并在市内主要景区开设的1950便利店内进行展销。根据国家文旅部、省文旅厅通知精神,派送抗美援朝纪念馆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裴亚男代表辽宁省参加文旅部组织的百名红色讲解员讲百年党史宣讲活动;策划推出17处旅游打卡地,通过百度、网易等知名线上平台,辽宁日报、丹东发布、丹东日报、鸭绿江晚报等主流新闻媒体,以及丹东旅游资讯网、丹东旅游微信小程序等官方平台,加大红色旅游景点宣传推广力度,提升丹东红色旅游知名度。

作为红色旅游先行者,通过积极探索和大力推进,我市成为全省红色旅游发展的“领跑者”。新征程要有新作为,下一步丹东将以打造“全国红色旅游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目标,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全面促进红色旅游再提升、再发展,继续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