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1-9-27 10:57:01
- 消息来源:学习强国
日前,新华社以《特教老师:为了每一种色彩都发光》为题,图文并茂地报道了凤城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场景。据了解,从去年冬天至今,新华社记者多次来到凤城特殊教育学校,报道老师与学生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点滴。是什么原因,吸引了新华社记者如此关注?
凤城特殊教育学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有教职员工52人,在籍生220人,受学生自身条件所限,实际在校生只有127人,剩下的93人都要靠老师上门送教。送教上门是指对因身体等特殊原因,无法到学校接受正常教育的适龄残疾儿童,采取学校教师走进家门进行有计划、有目的、个性化教育的教学方式。
今年的教师节是周五,7点多,教师孙海婷就前往石城子村,为居住在那里的学生刘畅畅送教上门。她的行为并非个例。每周五,学校教师都会早早出门,因为他们每人在这一天,都要到四个学生家里上课。即使当天是教师节,老师们也如以往的每个周五一样,奔赴在路上。
孙海婷刚入职一年,是学校最年轻的老师。她坦言,参加工作以后才体会到,特教老师比想象的还要辛苦。刚走进校园的特殊孩子大多自理能力非常差,吃饭、穿衣都需要老师帮。老师手把手教他们锻炼、助他们康复,带他们做游戏。新来的孩子在老师的呵护下由哭变笑、含笑入梦;聋哑孩子则是老师手把手、脸贴脸地教手工、学技能;哪个孩子衣服、鞋破了,是老师们给他们缝;哪个孩子不舒服了,是老师们带着求医问药,喂他们吃药……
虽然当一名特教老师很累,但是孙海婷被身边的一位位老教师的坚持与付出感动着,更加努力地学习着。和孙海婷同组送教的王黎黎主任,在为重度脑瘫学生上课时,不仅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数学,还注重孩子的艺术培养。虽然有的学生没有语言和行动能力,但有认知能力,不仅能学习文化知识,还能欣赏美、感受美,王黎黎就在这方面开发孩子的潜能;李红是康复组的学科组长,在校生当中,有一个学生由姥姥抚养。每月除去租房子的费用,生活费所剩无几。但老人不愿给学校增加负担,对给予的帮助都婉言谢绝。李红知道这个情况以后,经常买米面粮油、买肉买菜,送到他家以后,善意地谎称是自己在农村的婆婆送来的,家里吃不了,怕浪费了才送给他们祖孙俩;还有一些老师,送教的地方单程开车就需要两个半小时,一天去四个学生家里上课,午饭都没时间吃,只能一边开车一边吃两口面包……
走进凤城特殊教育学校,“师爱育爱,有爱无碍”八字校训格外瞩目。“有爱无碍”是社会理想,“师爱育爱”则是全校每名教职员工的行为准则。特殊教育学校不只有语文、数学等常规课程,还陆续开发出串珠、十字绣等手工课堂,烹饪、家政等生活课堂,乐器舞蹈、球类运动等艺术、体育课堂,每项科目都凝聚着特教老师的智慧和辛劳,每次教学都见证着孩子们的收获和成长。作为国家级职业教育基地和省级艺术教育基地,凤城特殊教育学校遵循“关注全体、康复身心、强化技能、扬长发展”的办学方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开展职业教育、艺体教育、个别化教学,构建“融情补偿应用”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有效康复学生身心。与凤凰医院等六家单位结成“医教结合普特融合”共建单位,通过社会助力、科研提升等途径成就专业化教师队伍。近几年来,学校顺利完成了十项国家级、省级课题,教师发表论文190多篇,开发国家、省市优秀课20多节。有15名体育特长生先后参加辽宁省首届特奥会、冰雪运动季特奥运动会,夺得20金11银8铜共39枚奖牌。艺术队学生参加辽宁省残疾人艺术大赛、全国残疾人“糖宝宝”节目,连连获奖。
从1959年的“凤城县聋哑学校”到如今的凤城特殊教育学校,校名几经更改、校址几经搬迁,但这所学校“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办学宗旨始终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