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开放丹东
开放丹东
丹东市直机关2021年第一季度最佳实事
  • 发布日期:2021-4-19 10:34:00
  • 消息来源:丹东新闻网

组团参展“2021中国国际服装博览会”

应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服装协会特别邀请,3月17日至3月19日,市工信局组织相关单位和企业共计86人参加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的“2021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春季)”,硕果累累。一是对接在谈的2个项目,加工无纺布项目和利用板栗皮的植物印染项目。目前,已于投资方达成初步共识,投资方将于3月末4月初来丹实地考察。二是本次展会达成意向合作项目141个,预计合作额为30亿元,其中意向采购、加盟、代理、合作运营我市自主品牌的项目高达47个,含基本明确下订单的2个,加工企业与波司登、海澜之家、红豆集团、太平鸟集团、江苏梵高、上海兰升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达成意向加工合作的94个,含基本明确下订单的32个,以上企业已于近期陆续来丹考察验厂。本次展会极大地提升了我市双名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我市纺织服装企业发展、寻找合作伙伴开拓了更大更广阔的空间。

推进“厕所革命”和城区公厕升级

2020年1月至今,市住建局多措并举,建管并重,提升服务,强力推进“厕所革命”各项工作,完成现有老旧公厕升级改造共计28座,总建筑面积2143平方米,总投资600余万元。此次“厕所革命”所改造的老旧公厕多数附属于其他办公楼或酒店等建筑的主体上,在保持原有公厕主体框架不变的基础上,对内部空间重新进行规划设计,充分提高空间利用率,将空间条件允许的公厕设计出独立盥洗室,配套服务间,增设第三卫生间和轮椅通道及各种残障人辅助设施,方便母婴及残疾人如厕需求。经过此次集中改造,全市重点景区景点、交通集散地、商贸旅游区、城市公园(广场)等处公厕均达到“厕所革命”相关标准要求,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两节”期间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市民政局扎实开展2021年“两节”期间社会救助工作,在省内率先制定救助新举措,通过提前实施低保救助,在春节前将2月份城乡低保金、特困人员供养金和照顾料理费、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金3150万元及时发放到全市7.3万保障对象手中;开展临时救助工作,为800多人次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发放临时救助金71万元;在全省率先出台城乡困难群众“两节”生活补贴措施,对城市低保、城市分散特困人员家庭和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家庭每户补贴400元,农村低保、农村分散特困人员家庭每户补贴300元;全面实施冬季城乡困难家庭取暖救助工作,为全市5.4万户困难家庭发放取暖救助金1924万元。上述措施累计投入1.3亿多元,惠及我市困难群众36万人次,确保困难群众温暖过冬,安心过年。

建立司法工作联系点

市司法局围绕重点领域开展先行先试,全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司法行政的亮点品牌。市司法局在全省率先组织召开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推进会,提出争创国家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首创“一线三点”建设模式,提前6个月率先在全省实现“村民评理说事点”建设全覆盖;稳步快速推动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清理1980年以来市本级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1792件,废止464件、修改13件,并逐一确认文件责任部门。创新执法培训方式,组织开展全市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网络培训考试,合格率达到96.88%。被确定为辽宁省惟一的司法部部级工作联系点,也是东北三省惟一的市级工作联系点。

争取上级地方政府债券资金支持

按照省财政厅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市财政局与市直各有关部门、各县(市)区财政局积极行动,自去年9月末就启动了2021年地方政府债券需求的梳理工作,前后共进行了三次面向全地区的债券项目征集和筛选,顺利完成了2021年地方政府债券需求申报工作。2021年,全市地方政府债券需求共计189个项目355亿元,其中,一般债券需求87个项目138亿元,专项债券需求102个项目217亿元。项目紧紧围绕“两新一重”“五大安全”“三篇大文章”“数字辽宁、智能智造”,以及我市“十四五”规划,涵盖生态环保、乡村振兴、教育、医疗健康、社会保障、交通基础设施、农林水利、城乡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以及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以地方政府债券的形式予以资金支持,助力丹东全面振兴。

开展系列文化惠民活动

春节、元宵节期间,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组织文艺团体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四大类14项公益性文化惠民活动,为全市市民送上节日“文化大餐”。

系列活动主要包括:“丹东市朝鲜族迎新春文艺晚会”、“艺术迎新春文化进万家”少儿京剧专场演出、辽宁文化云平台直播音乐剧《最可爱的人》等线上歌舞剧节目;国图公开课精选展播、“中国年俗文化推送周”、征集“晒出幸福味道”年夜饭图片展、线上“迎新年·猜灯谜”元宵节活动等群众文化主题活动;“家乡美·幸福年”优秀短视频系列展播、“朝鲜族元宵节民俗游戏—掷柶”体验、“名家谈传统文化”直播等民风民俗主题活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迎新春剪纸农民画优秀作品展、“花艺、花图展示”、“寻找记忆中的春节”留言集赞、“我们的节日”等文化场馆活动。

以上系列文化活动的开展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传承和发扬了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精神,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增强了人民群众的爱国情怀。活动直接参与人数近万人次,直接观看近6万余人次。

开展“民主人士经丹东北上”登陆地及活动考证工作

市政协大力开展学习党史、挖掘丹东红色历史活动,全面启动“民主人士经丹东北上”登陆地和活动考证工作。召开“民主人士经丹东北上”文史课题考证工作座谈会,制定工作方案并成立考证工作领导小组。先后组织相关人员深入省(市)档案馆、省图书馆、省政协文史馆、全国政协文史馆等处,查找 “民主人士北上”背景资料、过程留存资料共计100余册(篇)、500余万字。

课题组历时3个月,先后6次跨省市调研考察,足迹遍布鸭绿江口沿线、五龙背及北京、无锡、广东、沈阳等民主人士所到之处,在实地考证调研基础上,结合资料证据,形成了《民主人士经丹东北上登陆地及活动考证报告》。2020年12月7日至8日,辽宁省政协组织专家团来我市就“第二批民主人士经丹北上登陆地”课题进行评审,最终肯定丹东浪头港(原安东浪头港上端二道沟)为第二批民主人士北上登陆地。

“揭榜挂帅”名列三甲

“揭榜挂帅”制度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的一种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的方式。市科技局以此为契机,落实好科技攻关“揭榜挂帅”机制,全面提升强化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建设,其中辽宁恒星化工功能纺织材料产学研联盟等7个联盟被列入首批“辽宁省首批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名单”。科技局主动集聚、整合优势创新资源,积极指导并大力推荐我市企业申报“2021年辽宁省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其中辽宁东方测控工业智能检测产学研联盟“露天矿矿车无人驾驶系统”等5项重大科技项目积极揭榜并成功挂帅,挂帅项目数列全省第三位。为我市构建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创新型城市,开启 “十四五”新征程打响了开局之战。

开展系列走访慰问活动

春节期间,市总工会开展“我在丹东过大年——2021温暖启航”职工春节系列活动,对困难企业、困难职工、坚守岗位的一线职工进行走访慰问,为热力供暖、供水、供电、燃气、科技企业一线职工送去千份思乡饺子和万张消费优惠券。在全市49个工会劳动者服务站开展“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工会送祝福活动,为5000余名就地过年的农民工、务工人员、户外劳动者等群体送上对联和福字。向公共服务一线班组,困难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招商引资新落丹大项目等企事业单位、一线职工共1458人,发放送温暖慰问金72万余元。为公交公司、国家电网、欣时代生物化工等企业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坚守一线、辛勤付出的2417名职工,发放送温暖资金73万余元。

为漂泊在外的留丹职工找寻一份安心、留住一丝暖意,也为丹东建设“开放型城市、创新型城市、幸福宜居城市”献上真情。

搭建全市招商引资信息桥梁

为在全市上下推动形成聚精会神谋项目、推项目、促项目的强大合力,丹东日报社,聚焦市委十二届十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全市“项目年”暨专项工作表奖大会部署的各项重点工作任务,精心组织策划了“建设开放型城市、创新型城市和幸福宜居城市”“聚焦项目年”等系列报道,并特别策划推出了“这里是鸭绿江畔,仙境宽甸”“这里是中国海角东港”“这里是魅力之城振兴区”、“这里是振安区:上风上水,紫气东来”“这里是元宝区 丹东百年开埠发祥地”“这里是祥瑞凤城”“这里是高新区”等系列报道,总阅读数30000余人次,通过媒体宣传把市委市政府抓项目、上项目的信心、决心、举措传达到全市各级党员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为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搭建信息桥梁和沟通平台,号召鼓舞全市上下紧盯目标任务,真抓实干,奋力推动项目投资工作再创新佳绩、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