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振安区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开展得有声有色
  • 发布日期:2021-4-16 10:41:08
  • 消息来源:丹东新闻网

“龙一共分4种,今天我们来剪行龙。”4月13日上午,在振安区九连城镇市二十九中学科技教室里,劳动教育教师张金香正在为七年级四班的同学上劳动教育课。当天的教学内容是传统文化——“剪纸”。教室内摆放了几张环形桌子,40余名同学分成几个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剪行龙。期间,张金香老师还为同学们讲解龙的传说等知识。“我们楼的后面有实验田,过几天学生的劳动教育课是种地和整理花坛。”张金香老师介绍说。

近年来,振安区教育局统筹督促全区中小学校开设劳动教育课,建立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9所,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1所,中小学在校学生8261人,中小学教师1087人,劳动教育教师34人、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教师16人。我市唯一一所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在振安区,可为全区中小学生集中开展劳动教育提供场地,同时学校与周边社区、企业、公益单位合作共建了校外劳动教育基地,为学生开展劳动教育提供有利条件。同时,还聘请劳模、职业学校教师、民间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等作为兼职教师。去年,振安区教育局被评为丹东市振安区劳动课程开发先进单位,校外劳动教育基地组织撰写的《以综合实践课程纲要为指导,构建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获得十三五国家级课题并结题。多年来,振安区各学校均将劳动教育纳入了课程体系,制定课程计划,按要求开足开齐开好劳动教育课。

为了调动学生参与校园劳动的热情,各学校通过主题班会、卫生保洁、公益宣传、值日、种植、花卉、园艺等时机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在劳动教育中,各学校大力组建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俱乐部等。此外,学校还主张发挥家庭基础作用,鼓励学生做家务劳动,养成劳动习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洗碗、洗衣、扫地、春种、秋收、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及体力劳动作业,让家长指导孩子进行家务劳动,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据了解,振安区所有中小学全部将劳动教育纳入了课程体系,为配合课程开展,基地在校园周边开垦了数块小型农业园和果园,在农业体验等各种室外课程中,磨练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除此之外,内务课程等也将学生劳动实践活动贯穿于始终。除了线下课程,基地也注重打造线上课程,2020年上半年,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展了以“教育资源在线学习微案例”活动,设计了以家庭为主战场,贴近生活,操作简单安全的包括“豆芽发芽生长过程观察“、 “长寿面条”、“花式面点制作——吉鼠迎春”等12门课程,充分体现“用劳动启思、用劳动增智、用劳动健体”的教学特色,其中有两节课被省教育平台播出,并得到全省中小学生的喜爱。

截止到2020年11月,丹东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已成功接待50期逾两万人次的中小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

姜慕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