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丹东:扬帆奋进正当时
  • 发布日期:2021-2-24 10:11:17
  • 消息来源:丹东新闻网

重点抓好投资5000万元以上开复工项目30个;谋划包装储备投资亿元以上项目30个;引进国内资金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针对今年“项目年”工作,振兴区早谋划、早部署、狠抓落实,积极打造项目建设新方阵,力争第一季度经济发展“开门红”。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发展。面对两区融合发展的新机遇,振兴区立足“四区两中心”发展布局绘蓝图、谋划项目,力争在招引大而强的企业、好而优的项目、新而特的产业、高精尖的技术上有新突破。此外,依托现有资源,深度挖掘、盘活闲置资源,谋划储备项目,增强发展后劲,全力推进纤维厂地块开发等40个在谈项目早日落地。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通过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方式,完善招商机制。建立产业招商“链长制”,绘制好产业现状图和全景图,将安顺微电子、富田精工等优势企业集聚起来,探索发展半导体电子信息产业联盟,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围绕“一轴五业五圈”发展布局,壮大中央商贸商务集聚区建设,汇聚人气、激活商气,力推网红探店、网红夜市等活动,做大做强“网红经济”,促进消费升级。同时,依托红色旅游、朝韩风情游等旅游业发展推动服务业提质升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和“商养学闲情奇”新老旅游六要素,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大力发展旅游业。

项目兴,则产业兴;项目多,则势头旺。振兴区提升汤池经济开发区产业集聚度,加快推进园区路网结构、基础配套、循环化改造、智慧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园区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并在发展精密制造、电子信息、康养医疗服务3个主导产业上下力气,将园区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产业发展的主阵地。

推进新农利合东北亚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一期项目、欣时代生物医药项目、铁矿沟开发项目等30个重点开复工项目按期建设;力争3月底前,丹东市医疗卫生综合楼项目、振兴区2021年老旧小区等项目如期实现开复工……一个个新建、续建项目建设快马加鞭,将“规划图”变为“施工图”,离不开振兴区的高度重视。该区全力推动30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开复工,计划总投资144亿元,形成谋划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滚动接续格局。

重点项目如何推进?振兴区发挥项目推进“五大机制”作用,落实重大项目领导包扶责任制和项目谋划工作专班,推行“横向化调度、集成化作战、扁平化协调、一体化办理”工作机制,针对重点项目,按照“红绿灯”管理机制,根据时间节点,倒排工期,为项目争取时间、赢得速度。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加强重大项目调度会、日常协调工作的有效衔接,及时准确了解重点项目进展情况,认真分析研究影响项目进度的主要症结,推动重点项目问题得到解决落实。

如何更好服务企业,是一道“必答题”,也关乎高质量发展。为此,振兴区做好常态化入企服务,千方百计优化营商环境。领导以身作则、以上率下,问需于企、问计于企,做好项目管家服务。各相关部门深入企业,奔着问题去,奔着服务去,主动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简化企业开办程序,全面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政务服务“一窗”受理比例不低于80%,“即办率”不低于30%,审批时限再压缩50%,一般性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2个工作日以内,提升“一网通办”水平,让政务服务驶入“快车道”,真正把方便让给企业和群众。发挥营商环境社会监督员作用,及时反映企业关注的营商环境问题,在企业和政府之间搭建表达诉求的绿色通道。与此同时,振兴区坚持硬环境、软环境“两手抓”“两手硬”,以良好的营商环境换取项目投资的“成功指数”和“绩效指数”。

“围绕重点项目,要强化综合评估、加强协调配合、突破瓶颈要素”“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要把项目建设作为立区之本,扑下身子抓项目,不遗余力抓落实”“区委、区政府将建立项目年专项表奖制度,创新设立经济贡献综合奖、招商引资优胜奖、项目建设成效奖”……前不久召开的振兴区经济工作会议为今年“项目年”工作注入了强劲动力。

新起点,新征程,再奋进。“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振兴区将在“你追我赶”的发展赛道上奋勇争先,全区上下将持续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与时俱进的发展思路、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为建设开放型城市、创新型城市、幸福宜居城市贡献力量。记者 陆丽明

编辑 邹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