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凤城“窗口”民警 为民排忧解难
  • 发布日期:2021-1-27 10:23:01
  • 消息来源:丹东新闻网

近日,家住凤城市凤山街道的居民白女士,来到凤城公共服务中心公安窗口送上一面锦旗,感谢民警为其捡拾的婴儿落实了户口,并解决孩子问医看病的问题。原来,2020年4月的一天,白女士在草河街道草河村捡拾一婴儿,一直没上户口。去年10月,该婴儿患病因缺少身份信息无法就医。在公安窗口,民警告知该婴儿落户所需的材料和程序,并针对孩子落户审批权限为地市级的情况,多次与丹东市公安局社区警务支队沟通并说明相关情况,最终帮白女士解决了孩子户口身份问题。

在凤城公共服务中心公安窗口,民警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 满腔热情服务群众,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赢得群众的认可和赞誉。

原户籍在凤山街道南山委五组的王女士,1997年离家出走。2015年,公安部门根据社区证实及当年省厅下发的有关文件精神,将王女士户口做删除处理。去年7月,远在黑龙江已结婚的王女士,由父母陪同到公安部门咨询办理身份证业务,发现其户口已被删除。根据现行有关要求,其户口需按“失踪寻回”恢复处理,需市局户口职能部门审批。窗口民警向王女士及家人详尽解答有关政策、要求并协助办理相关手续。当年8月经派出所、社区警务科和丹东市公安局警务支队三级审批,完成了王女士户口落户工作。23年没有身份的王女士拿到临时身份证的瞬间,不禁热泪盈眶,连声向办证人员道谢。

工作中,窗口民警发现,有部分长年患病、失能卧床的老人,存在着身份证丢失、到期没有及时补办或更新的现象,影响这些群体的就医、医保报销等问题。为此,窗口民警积极探索户政方面“容缺受理”和“承诺受理”工作方式,将群众的急事、难事摆上议事日程,解决部分老弱病残群众办理身份证难的问题。对个人要求办理的,窗口走简易程序,仅要求直系亲属出示法律承诺书,同时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对单位统一办理的,则要求发函说明情况,统一采集近期照片和指纹。去年以来,该公安窗口为50多名脑瘫而无法出门的患者上门办理身份证,为大堡蒙古族乡养老院部分老人办理身份证13人次。在第七次人口普查过程中,办理了数千人次的死亡未注销、参军入伍未注销及新生儿未及时落户等问题。

对到公安窗口办理业务的群众,民警坚持指导他们注册“健康码”并扫描保存出行轨迹,对不会注册人员手把手指导录入。在支持复工复产工作中,运用公安资源为企业员工提供信息支撑,建立涉爆、涉毒企业微信群,实行窗口随时预约办理许可证业务,累计为数十名省外人员通过“容缺”办理方式,受理了跨省办理身份证问题。有一次,他们还通过“不见面审批”的方式,为山东济南秦女士办理了户口迁移。

栗粟 记者 刁庆峰  编辑 邹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