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丹东
一位老船长的“出海经”
- 发布日期:2025-11-25 10:56:25
- 消息来源:丹东市融媒体中心
“天气很重要。”11月19日,在东港市老高船坞,记者见到回港避风的船长吴永军,在谈及出海安全经验时,吴永军如是说。

吴永军拥有27年船上作业经验,担任船长近25年。海上生产作业,安全至关重要,根据自身出海经历,吴永军总结出一套“出海经”,包含四个重点,“大风回港”是吴永军强调的第一点。
“以前遇到过突然起风的天气,船往回跑都来不及。”说起海上所遇突发情况,吴永军仍心有余悸。为了确保出海作业安全,时刻关注天气成为这位老船长的习惯。过去,个人获取准确天气信息的来源十分有限。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制度的完善,属地政府成为渔船民的贴心“管家”。“我们微信群里会预报大风天气,及时召回渔船。”记者在吴永军提到的新城街道渔船主工作群里看到,遇到大风大浪、寒潮等特殊天气时,工作人员会及时发送预警,通知渔船回港或就近择港避风避浪,这些预警让吴永军获得了出海安全“秘钥”。

“人员在岗,设备无误,才能出海。”作为船长,不仅要细心、耐心,还要思虑周全,负责好全船人的安全,守好“出海关”是吴永军强调的第二点。每次出海前,吴永军都会仔细检查渔船,查看船舱壁、舱底、水密门、舱口盖的完整性;电气线路是否存在老化裸露、接头松动、漏电等问题;船用北斗、AIS、甚高频、中高频、号灯等通导设备是否正常;是否配备足够数量的有效瓶装灭火器、灭火弹等消防设施……每次检查都要仔细且不厌其烦,每一个安全细节关键时候都能救命,而每一次侥幸都会埋下危险隐患。

“放网时注意安全,手利索点,注意脚下绳子;货要放在船上稳当位置,别放偏了……”出海作业时,吴永军充当“家长”的角色,时刻关注船员安全。确保安全、规范作业,这是吴永军强调的第三点。临海作业时,船员必须穿好救生衣,救生圈要放在手能够到的位置。遇到有风天气,救生衣要一直穿着,确保遇到突发状况时的人身安全。

吴永军拥有27年船上作业经验,担任船长近25年。海上生产作业,安全至关重要,根据自身出海经历,吴永军总结出一套“出海经”,包含四个重点,“大风回港”是吴永军强调的第一点。
“以前遇到过突然起风的天气,船往回跑都来不及。”说起海上所遇突发情况,吴永军仍心有余悸。为了确保出海作业安全,时刻关注天气成为这位老船长的习惯。过去,个人获取准确天气信息的来源十分有限。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制度的完善,属地政府成为渔船民的贴心“管家”。“我们微信群里会预报大风天气,及时召回渔船。”记者在吴永军提到的新城街道渔船主工作群里看到,遇到大风大浪、寒潮等特殊天气时,工作人员会及时发送预警,通知渔船回港或就近择港避风避浪,这些预警让吴永军获得了出海安全“秘钥”。

“人员在岗,设备无误,才能出海。”作为船长,不仅要细心、耐心,还要思虑周全,负责好全船人的安全,守好“出海关”是吴永军强调的第二点。每次出海前,吴永军都会仔细检查渔船,查看船舱壁、舱底、水密门、舱口盖的完整性;电气线路是否存在老化裸露、接头松动、漏电等问题;船用北斗、AIS、甚高频、中高频、号灯等通导设备是否正常;是否配备足够数量的有效瓶装灭火器、灭火弹等消防设施……每次检查都要仔细且不厌其烦,每一个安全细节关键时候都能救命,而每一次侥幸都会埋下危险隐患。

“放网时注意安全,手利索点,注意脚下绳子;货要放在船上稳当位置,别放偏了……”出海作业时,吴永军充当“家长”的角色,时刻关注船员安全。确保安全、规范作业,这是吴永军强调的第三点。临海作业时,船员必须穿好救生衣,救生圈要放在手能够到的位置。遇到有风天气,救生衣要一直穿着,确保遇到突发状况时的人身安全。
“在海上,船与船之间要互帮互助。”“抱团取暖”是吴永军强调的第四点。有一次,与吴永军在同一编组里的一艘渔船遇险,大家合力帮助,最终,人船都安全回来。当天,该艘渔船因撞到网墙而破损,紧要关头,在附近作业的渔船紧急奔赴支援,救下船上人员后,十余艘渔船合力将不断进水的渔船拖回码头。“因为船已经进水,很沉,大家一起努力,用了一天的时间才把船拖回来。”吴永军告诉记者,危险时刻,作业是其次,人员安全、船只回港才是关键。遇事不慌,大家拧成一股绳,在海上无助时,身边一起漂泊的同伴就是彼此的依靠。
记者/张瑞 编辑/赵晴 编审/邹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