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徐宏祥:守正创新担使命 融媒一线传党声
  • 发布日期:2025-11-11 11:02:50
  • 消息来源:丹东市融媒体中心

在市融媒体中心,有这样一位新闻工作者:他以镜头为眼,捕捉时代脉搏;以笔杆为犁,耕耘主流舆论沃土;以初心为舵,在信息纷繁复杂的浪潮中始终锚定正确航向。

他就是丹东市融媒体中心新闻采访一部记者徐宏祥。从业16年来,先后荣获“丹东市劳动模范”“实绩突出先进个人”“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采写的多篇作品获省级新闻奖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融媒体记者的政治担当、职业操守与奋斗本色。

徐宏祥的记者生涯是从民生新闻开始的。衣食住行水电气,这些百姓身边的要紧事、烦心事成为他的工作日常,其中既有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的喜悦,也有力所不及的遗憾。这段经历,让他对之后10年党政新闻的报道角度和工作方式有了更深的理解:那就是不能停在会场里,要沉到基层、蹲到一线。

2024年,丹东市融媒体中心进行资源和机构整合,原报社、原广电台各自设置的新闻中心、时政部、要闻部被重新整合成新闻采访部,要求记者不仅具备跨媒介叙事的能力,还要培养写作、摄影、摄像能力,成为新闻业务复合型“多面手”。

对徐宏祥而言,曾经的摄像与文字工作经历,不再是割裂的两段,而是在融合背景下被赋能“1+1>2”的效果。在今年夏天汛期,徐宏祥深入青山沟等乡镇,通过“图文+短视频新媒体平台实时报道、滚动播出”的形式,及时、真实地报道了水情、雨情、灾情和当地干部群众抢险自救、保卫家园的生动场景,进行了一次融媒体报道的有益实践,树立了信心,积累了经验。

在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采制工作中,志愿军老战士真诚的爱国情怀、高尚的人生境界、质朴的生活方式,让徐宏祥深深震撼、肃然起敬。为加强抗美援朝口述历史成果应用,徐宏祥参与创作了《抗美援朝文物故事》《鸭绿江不会忘记》《11月8日》3部纪录片,连续三年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为丹东打造抗美援朝出征地品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作出了贡献。

“新闻工作是一项崇高的事业,需要坚守,更需要热爱。”面对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挑战、新机遇,只有不忘初心、才能走得更远。未来,徐宏祥将继续以践行“四力”为根本,不断树立新思维、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努力成为一名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全媒体记者,在深度融合的大潮中奋勇争先,用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精品力作,讲好新时代辽宁故事、丹东故事。

   记者:李杰 童仕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