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0-12-22 10:16:12
- 消息来源:北斗融媒
近日,辽宁卫视《第一时间》栏目播出《我和我的小康》专题片,全方位多角度看丹东,描绘了丹东岁物丰成的景象,称“大自然给了这座城市特有的偏爱”。
山水相拥,江海环绕,丹东这座镌刻着红色印记的英雄城市、沿江沿海沿边的宜居之城,丹东人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带着实干加巧干的“幸福密码”在圆梦奔小康的路上昂首前行。
“大梨树”干出来的幸福生活
秋分刚过,清晨的阳光暖暖地荡漾河面上,泛起的闪闪粼光把大梨树村的早晨映衬得格外清新透亮。在河边上开土特产店的关淑珍老两口早早地就把店铺打开,开始向游客售卖自家酿造的小烧酒。
关淑珍的儿子孙长华则用短视频平台进行直播,让网友们目睹纯粮白酒酿造的全过程。
哎,各位老铁,现在开始出酒了。看看这酒花,大概能有60多度。
在村外七彩田园现代农业展示馆里,管理员正在查看馆里的实时数据,在这里,通过智慧农业温室物联网系统,就可以将空气中的温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和土壤水分等数据实时输送到电脑终端,管理人员只需通过电脑,就能实现远程调控大棚内的环境。十几年来,大梨树村的每一天都是在忙碌中开场,忙碌让村民的生活变得富有,忙碌让每家的日子都过得带劲儿、红火、亮堂。幸福不会从天降,幸福生活是干出来的,30多年前,毛丰美带领村民弯大腰流大汗,苦干、实干加巧干,硬是将一片贫瘠的土地变成富裕的“世外桃源”。而今天大梨树开启了二次创业,实施生态农业观光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示范区建设等六大项目,旅游产业链条更加完整。
辽宁省凤城市大梨树村党委书记 毛正新
我就想要引进一些新奇特的品种,通过加强管理、技术提升,在我这儿让它正常生长下来。这样的话我始终走在前面。
2017年,大梨树联合邻村一起建成千亩蓝莓种植园,成为东北地区集体经济面积最大的单体园区,并形成种植、育苗育种和果实采摘、包装运输一条龙的生产模式,如今大梨树村的蓝莓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成为几大生鲜电商平台的直供商。
辽宁省凤城市大梨树村蓝莓园
管理员 李晓晨
实现了蓝莓苗木销售60万株,今年总体温室的产果和露天田地的产果,实现销售收入1500万。
2019年,大梨树村社会总产值实现16亿元,村集体资产超过6个亿。连续五年,村集体可支配收入都在2500万元以上,人均年收入达到22000元。
辽宁省凤城市大梨树村村民 李萍
现在的农村生活一点儿都不比城里差。你看我爸和我妈那么大岁数了,没事儿和邻居喝喝茶、聊聊天儿,还有退休工资拿,你说这生活不就是小康生活嘛,多好。
“干”字精神不仅让大梨树村民过上了小康生活,也让很多来大梨树观光旅游的客人流连忘返,本溪市的退休职工张其华、郝莹娟夫妇,干脆租了一户民房,在大梨树村定居下来。
张其华、郝莹娟夫妇
当地人他们的生活是很积极的,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产业、事业,而且社会环境非常好,这儿的人特别好,所以我们就在这住下来了,来了以后就离不开了。
大梨树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桃花源里新天地
宽甸满族自治县河口村村民 于丽霞
今天摘的桃老好了,这个都有1斤,这个都有8两,今天发货明天就到了,省内可快了,还好吃,又甜又大。
距离大梨树村一百公里的宽甸河口村紧邻鸭绿江,这里因桃而闻名。每年的9月末,到了燕红桃成熟的季节,河口村就到了最忙碌的时节。吉洪洲两口子的手机就一直没有闲着。
宽甸满族自治县河口村村民 吉洪洲
记者:电话一天不断是吗?都销往哪啊?
吉洪洲:省外的也有,省内的也有,这个是北京的。
早晨从桃园里摘的燕红桃,打上包装,再通过物流销往全国各地。
宽甸满族自治县河口村村民 吉洪洲
忙的时候最多的时候,光工人就得六七个,忙的时候就没有法说了,早上饭都吃不上,中午饭也吃不上,就晚上回家凑合一口,吃两口饭赶紧睡觉。
三面环水一面傍山的河口村,有着种植果树的传统,但是当年的村民们还是吃不上饭。80年代,果树技术员外出学习时带回一段桃枝,让村民们纷纷开始尝试种植燕红桃,吉洪洲也成了第一批尝到甜头的人。
宽甸满族自治县河口村村民 吉洪洲
看这个桃子品种很好,口感各方面都很好。等稍微有点产量的时候,收入还挺可观的,就大量发展这个了。
自从尝到了甜头,吉洪洲开始扩大果园的规模,现在已经种植了100多亩的燕红桃树。在河口村,和吉洪洲一样,村民们的收入与燕红桃息息相关,2005年河口村成立了燕红桃协会,2008年又成立了合作社,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改变。
宽甸满族自治县河口村村民 吉洪洲
觉得收入老高了,一年收个30、20万的老百姓有的是,都扬眉吐气了,小车都开上了。
燕红桃让河口村富了起来,更让村民们没想到的是,除了采摘的季节,每年五一,慕名而来看桃花的游客,也为村民们带来了不少收益。从2010年起,吉洪洲总有亲戚朋友在桃花盛开的季节,来到家里做客,也让他萌生了更多的想法,他开始盖起了新房子,也简单做些农家菜,当年的五一当天,他家院子就接待了100多桌游客。
宽甸满族自治县河口村村民 吉洪洲
这个是18年建的,一共是14个房间,做了一个会议室,15个间都是独立卫生间的,现在出来玩,要求的都非常高。
如今,吉洪洲一年靠着果园有20多万元的收入,经营民宿也能够赚十多万元。今年,吉洪洲新建了冷库,延长桃子的保存时间,也更好卖。在果园里,他还专门辟出一块小的试验田,想尝试做更精品的燕红桃。
宽甸满族自治县河口村村民 吉洪洲
我现在想做高品质,无公害的、纯绿色的,看着不那么好看,但是好吃、甜,以这个高品质来做。
金沙滩上逆势突围的杂色蛤
从河口沿江而下,出鸭绿江口就是丹东东港市,这里有可开发利用滩涂面积2.42万公顷,江海交汇物产富饶,东港每年杂色蛤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主要出口日韩、欧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仅在国际上打响了丹东的名头,也让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今年受到海外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出口严重受阻。面对逆境,东港人不等不靠,开始了出口转内销的新探索。过去出口海外产品以初级加工为主,转为内销,如何赢得国内消费者青睐成了最大的难题。各家企业销售团队和研发人员多次碰撞,尝试推出新产品。
新上市的休闲麻辣即食海鲜系列产品立刻受到国内市场的青睐,而且各家企业还注重开辟线上销售新渠道。东港市相关部门主动和天猫、京东等电商对接,组织产销合作交流对接会,帮助当地80多家做杂色蛤的外贸企业与上游食品销售领域企业深度合作。
上海圣约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鹏
从电商渠道、视频直播带货,包括商超渠道,包括社区团购都在快速发展,我们跟港珠合作,利用港珠上游这些资源,我们大力发展下游,从大包装变为小包装,从普通的口味变成特殊的口味,满足市场的需求。
东港市港珠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郝振波
过去是我们生产什么,客户就来买什么,现在是我们合作以后,客户提出来,市场需求什么,我们做什么。
丹东泰宏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厂长 杜敏
现在主要是加工真空杂色蛤和蒸煮杂色蛤两种产品,每天原料加工量在150吨左右。
上下联手,让东港的杂色蛤外贸企业成功地闯进了国内的消费大市场。面对困境,上游渔民逆势增收,下游生产企业持续稳定就业,今年上半年,大部分杂色蛤外贸企业销售额增幅都在百分之三十以上。
丹东东港市副市长 郑毅
从今年上半年的运行数据来看,我们目前出口受阻,应该是达到了1.5亿美元,但是在国内市场内贸方面,我们已经突破了两亿美元,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苗头,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做好这个市场。
鸭绿江边幸福健身路
一条鸭绿江不仅给丹东带来了丰富的物产资源,还成就了丹东人独特的休闲文化生活。
2012年,国网丹东供电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员工们自发成立了跑团,每天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将跑步变成解压的一种方式。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陈润晶
白天各自忙着不同的岗位,晚上正好借这个机会参加跑,另外也能研究一些创新的工作。
在这个跑团中,苏海南是佼佼者,从参加工作开始,她每天都在江边跑步,从业余选手,成为了专业的全马跑者,也见证了鸭绿江边的点滴变化。
国网丹东供电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 苏海南
健身步道也好,跑道也好,都越来越宽。其实你们来的路上也能看到,修缮了好多公园,以前7、8公里的时候,可能人车都比较少,现在就不会,现在基本上夜跑的话也会有路灯,都很安全。
一条鸭绿江,承载着丹东的历史与记忆,如今,鸭绿江畔已经成为丹东人精神文化和运动健身的聚集地。
在江边的笼式篮球场里,孩子们正跟着教练刘浩学习篮球。这个笼式篮球的场地由政府免费提供,现在找刘浩教篮球的家长越来越多。
篮球教练 刘浩
我最开始就带了几个小孩子,在这练一练。之后就有人来看了,带孩子来说俺们孩子跟你学,我说我是免费的领大家,就是在这培训培训,教一教,锻炼锻炼身体就这样,所以一点一点就都来了,来了许多孩子。
目前,丹东市沿鸭绿江边打造的笼式篮球、笼式足球场地已经达到10余处,每到清晨或者傍晚,这里总是聚集着一群群运动健身的市民。
篮球教练 刘浩
这里锻炼身体的不光是小孩子,成人、大学生,甚至一些中老年人,也没事上这来锻炼,开车骑车来锻炼,都特别好,早上也有一些人在这锻炼,所以说整个笼式篮球场建在这边,甚至前面还有这,都是非常非常好的,给所有丹东市民带来一个好的健身环境。
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体育科
科长 吴波
这个江其实就是我们丹东的名片,利用的也是我们江这个特色,我们江边有很多公园绿地,大中小各种广场,所以群众活动非常广泛,像木兰扇、柔力球、毽球,还有广场舞。
鸭绿江奔腾,北黄海潮起,山海江田、灵秀丹东,大自然用一份特有的偏爱,给这座城市描绘了一幅岁物丰成的景象,而丹东人更用勤劳的双手捧起满满的幸福,用干字精神奏响了一曲小康生活的和谐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