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振安区五龙背敬老院(振安区养老服务中心)通过文化养老与理论宣讲“双轮驱动”,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全力为老人们营造幸福家园。
思想之光点亮银龄岁月
敬老院创新理论宣讲形式,把党的声音传至“寻常老人家”。结合老人生活实际,将“中国梦”和尊老爱老等重大主题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家常话”,通过老党员带头讲、志愿者上门讲,让理论宣讲接地气、有温度。“红色基因传承馆”和“五老培训基地”定期开展政策解读、红色故事分享会等活动,把理论宣讲融入日常生活,让老人们在聆听中感受党的关怀。
以传统之韵滋养精神家园
这里的文化养老,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对老人精神需求的精准回应。
市书法家协会采风基地、市残联文学艺术活动基地、振安区作家协会创作基地、市残疾人服务中心手工艺品制作培训基地等建立于此。从廊厅里的“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主题书画展”,到乐龄书法创作室里老人挥毫泼墨的身影,书画艺术成为老人们抒发情怀、涵养心性的重要载体。这些作品不仅装点了敬老院环境,更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着清正廉洁、孝老爱亲的价值观。
市民进艺术团的迎新春送祝福活动、省文化和旅游厅的辽宁省戏曲进乡村活动,以及丹东市文联、作家协会、民间艺术家协会、朗诵艺术家协会、戏剧家协会、文艺评论家协会和七彩义工等志愿者服务队,连续多年走进五龙背敬老院,开展一系列文化助老活动,营造出以文化赋能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
兴趣活动添活力。象棋对弈、乐器演奏等活动常态开展,老人们在博弈中锻炼思维,在乐声中愉悦身心。台球室里老人们专注击球的场景,正是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生动写照。
以文化人 以理润心
五龙背敬老院将理论宣讲与文化养老深度融合,让老人在文化熏陶中深化对理论的认同。书画创作以“孝”“廉”“和”为主题,既传承传统文化,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象化;理论宣讲结合丹东红色资源,让老人们在了解家乡红色历史的同时,感悟党的初心使命。这种融合,让老人们在精神上有寄托、思想上有共鸣,实现了“老有所养更老有所乐,老有所学更老有所悟”。五龙背敬老院以理论宣讲铸魂、文化养老聚力,今后将继续深耕文化养老与理论宣讲融合之路,让每一位老人都能享受文化的滋养、理论的熏陶,安度幸福晚年。
记者:王一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