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辽宁
多彩辽宁
盐碱滩上的“生态惊喜” 盘锦湿地发现海韭菜
  • 发布日期:2025-10-14 10:21:46
  • 消息来源:辽河晚报

     在近日开展的盘锦湿地植物专项调查中,盘锦市林湿局科研人员在辽宁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了一位神秘的“湿地居民”——海韭菜。这位“新成员”,不仅揭开了盘锦生物多样性的又一奥秘,更以其独特的生存智慧,为这座“国际湿地城市”的生态保护写下了生动注脚。

    这种名为海韭菜的水麦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虽名含“韭菜”,却与水培蔬菜毫无关联。它根茎短粗,密生须根,条形叶片全部基生,直立的花葶顶端开着绿色的总状花序,6棱状椭圆形蒴果成熟后会6瓣开裂,形态别致而富有野趣。

海韭菜主要定居于辽河三角洲河口区域的盐沼——草甸过渡带及浅水沼泽边缘。 王金爽摄
海韭菜主要定居于辽河三角洲河口区域的盐沼——草甸过渡带及浅水沼泽边缘。( 王金爽 摄)

    调查显示,海韭菜主要定居于辽河三角洲河口区域的盐沼——草甸过渡带及浅水沼泽边缘。这些区域土壤盐碱化程度高,水体呈半咸水性质,在潮汐的日夜冲刷下,生存条件堪称苛刻。然而,海韭菜却在此蓬勃生长,用生命的韧性诠释着河口湿地物种的独特生存策略。

    作为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员,海韭菜堪称“多面手”。茂密的草丛为底栖生物和鸟类提供了理想的栖息与觅食场所;发达的根系如同天然防波网,牢牢稳固滩涂,有效减缓海岸侵蚀;它还能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盐,发挥净化水质的“湿地之肾”功能,对维系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与物质循环具有重要作用。

    海韭菜作为典型的盐湿生植物,其分布格局与种群动态可灵敏地反映河口湿地的环境变化,是名副其实的“生态指示物”。它的出现,为科研人员观察和研究盘锦湿地生态健康状况提供了一个天然窗口。

    这一发现,标志着盘锦生物多样性记录得到重要完善,对深化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研究具有积极意义。多年来,盘锦市坚持“生态立市”战略,通过退养还湿、协同创建辽河口国家公园、实施生态补水等多措并举,持续加大湿地保护修复力度。海韭菜的发现,正是盘锦久久为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佳见证,彰显了这座“国际湿地城市”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扎实成效。

    湿地点翠,生生不息。成片海韭菜的出现,不仅丰富了盘锦湿地的植物群落,更让人们看到了这座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坚定步伐。它那柔弱却坚韧的生命姿态,恰如盘锦湿地保护事业的缩影——在盐碱与潮汐的考验中,绽放出最动人的生态之美。

                    记者:陈春梅 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