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点滴之间,涵养文明乡风
  • 发布日期:2025-9-19 10:59:32
  • 消息来源:丹东市融媒体中心

在田间地头,各具特色的文明实践活动一点一滴涵养着乡风、民风、家风,绽放出更加耀眼的时代光芒,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绵延不绝的内在动力。

东港市新城街道小寺村:大喇叭发出乡村新声

每周二、周四的8点10分,东港市新城街道小寺村的应急广播大喇叭准时响起,大喇叭化身“空中课堂”,对乡村振兴、人居环境、秸秆禁烧等重点工作进行宣传,大大提升了村民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自2024年11月应急广播平台正式启用以来,每周二、周四定期播报,从不间断,成为村民日常生活中熟悉且温暖的声音。目前,小寺村共设立17个广播点位,实现全村90%的人口覆盖。

在应对极端天气、地质灾害、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时,大喇叭能第一时间发布预警信息和应对措施。

大喇叭还播放村里的风土人情、好人好事、典型榜样、爱国歌曲等内容,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凭借在基层治理与文明建设方面的卓越成效,小寺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和“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

凤城市宝山镇代家村:“五式工作法”为幸福加码

凤城市宝山镇代家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秉持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运用“宣讲式、桥梁式、保姆式、管家式、开放式”的“五式”工作法,开展德耀村庄、文明浸润、情暖村民系列活动,引领群众转思想、兴产业、解难事、纾民困、惠民生,有效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代家村“两委”不断创新、丰富基层党员群众教育形式,除了每月一期的“党员课堂”外,还开设党史小课堂、科普网络课堂、传统文化课堂,组织“百姓名嘴”“五老成员”讲述红色故事、身边孝老爱亲事例等,传递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在特色兴农、科技助农上持续发力。邀请农技专家、相关部门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户科学选种、精准管理田间、指导病虫害防治,确保农业产业实现优质高产。

此外,代家村“两委”开展“管家式”服务,为独居老人、留守儿童、困难家庭、残疾人等重点关爱人群建立台账,定期开展义务理发、打扫卫生、走访慰问等志愿服务活动。

宽甸毛甸子镇:老训新传润乡风

宽甸满族自治县毛甸子镇以“家训重光”文化传承活动为载体,培育文明家风。

“实训认领”仪式,庄重而温情。村民们在展陈的家训卷轴间驻足品读,认真挑选与家族精神理念契合的家训。年过七旬的赵奶奶带着儿媳妇认领了“和待乡邻,宽容谦恭,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口中有德,目中有人”的祖训,回忆着早年村里谁家遇上困难,大家都伸手帮忙、借米送柴的情谊。

这场以文化自觉为内核的家训复兴活动,让“孝亲睦邻”“耕读传家”等朴素哲理重焕生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记者:柴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