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布日期:2025-8-15 9:34:34
- 消息来源:辽宁日报




核心提示
初秋的鞍山,骄阳似火,项目建设的热潮比这天气更显炙热。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战决胜的关键节点,鞍山市牢牢扭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期中答卷”。数据印证成效,项目落实数、年度计划投资、开复工率均创下五年来最高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7%,高于全省水平。这一个个喜人的成果,无不彰显出老工业基地在转型升级道路上迸发出的强劲动能。
今年,鞍山市树立“项目为王”导向,大力开展“比谋划看储备、比招引看落地、比开工看投资、比竣工看实效”的“四比四看”系列活动,上下一心,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促发展。从精准谋划储备项目夯实发展根基,到强化招商引资为项目建设注入新动能;从加快项目开工建设跑出发展加速度,到护航项目竣工投产提升成果转化率,鞍山市在项目建设各环节都下足功夫,推动项目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振兴新突破积蓄了磅礴力量。
热潮
秋日的钢都大地,处处能感受到项目建设的蓬勃脉动。工地上,塔吊长臂舒展,搅拌机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们额头上的汗珠折射着阳光,俯身忙碌的身影与钢筋水泥构成一幅火热的建设图景,一个个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奏响激昂的发展交响乐。位于海城市的海城三鱼泵业有限公司,其数字化改造三期数字化一车间高效不锈钢泵产业化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焊花飞溅映红了工人的脸庞,运输建材的车辆往来穿梭,技术人员手持图纸在各个作业面间快步巡查。
“项目总投资1.5亿元,建成后将形成年产200万台各品类高科技高效不锈钢泵产品的生产能力,年营业收入目标达10亿元。”三鱼泵业副总经理张雨介绍,项目将引入智能立体仓库、智能化冲床、智能化钢管生产线等一系列智能设备,同时整合SAP、MES制造执行系统等信息化管理软件,最终实现水泵从订单下达、物料供应到生产及成品交付的全流程智能化生产管理。
视线转向岫岩满族自治县,总投资91亿元的岫岩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紧锣密鼓进行着。项目选址经过反复勘察论证,目前各项审批手续正加快办理,预计下半年正式开工。项目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上水库、下水库、输水发电系统、地面开关站及补水系统等。项目建成后,将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促进新能源消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
今年,鞍山市建立“谋划储备、招引签约、开工建设、竣工投产”四个一批项目库,制定市级领导工作推进清单,实时解决土地、配套等要素问题。253万吨钢渣利用、2400万吨尾矿再选、60万吨青岛啤酒、14万吨安井食品、国际食品商贸物流港等662个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西鞍山铁矿首条巷道短路实现贯通、陈台沟铁矿深井掘进超千米,国电投和三峡风电项目并网发电,高标准农田往年项目全部完成;千山湾生态公园、投资14.8亿元东烧球团、投资5亿元有机颜料等134个项目实现竣工;后英30万吨镁基合金、雨森18万吨生活用纸等236个项目签约落地。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鞍山市已落实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770个,总投资达2155亿元,超出全年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任务目标10个,年度计划投资485亿元。其中,已开复工项目672个,总体开复工率88.4%,较上年同期提高4.2个百分点。一个个项目的落地建设,如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鞍山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层层涟漪。它们不仅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还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发展红利。
担当
项目建设的亮眼成绩源于机制创新与实干担当。鞍山市对标全省“抓招商、推项目、促落地”部署,出台专项行动方案,构建“四个一批”全周期管理体系,以机制创新、精准服务、闭环攻坚为项目保驾护航。
在项目谋划上,由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分管副市长领衔专项推进组,紧扣国家战略及民生、产业“补短板”需求,强化项目储备。建立“4+1”资金争取机制,全程跟踪政策资金项目落地,目前已储备重大项目1886个。总投资80亿元的大唐热电联产等项目是鞍山市精准谋划的典型。项目从谋划之初就充分考虑全市能源结构和民生需求,经多次调研论证制定科学建设方案,相关部门全程跟踪服务,帮助企业做好项目包装和申报,确保顺利获得国家资金支持。
项目招引方面,鞍山市强化招商引资,激活项目建设“新动能”。围绕重点产业与新兴领域,创新靶向招商模式,高频开展产业链招商。通过深入分析产业链上下游,找准重点目标企业精准对接,提高招商成功率。同时,鞍山市深化“鞍心”服务品牌,对重点项目提供“一对一”全流程服务,协调解决落地难题。在年产1.8万吨特种新材料等签约项目引进过程中,“鞍心”服务团队全程参与,从洽谈、选址到手续办理提供全方位服务。针对企业提出的用地、用工等问题,服务团队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在最短时间内解决,让企业安心落户。
项目审批采取“串并联”模式,主动上门进行审批,助推项目早落地、快建设、速达产。同时畅通政企交流,以多种形式逐个调度重点项目,听取汇报、破解难题、部署工作;开通“鞍心直通车”绿色通道,实现企业诉求“即时响应、闭环解决”;持续召开全市开工项目座谈会,面对面倾听企业诉求与建议,解决难点问题,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
项目建设过程中,鞍山市拿出实打实举措推动“加速跑”。实行包保服务,发挥市级领导牵头示范作用,市级领导挂帅深入一线,了解项目手续办理进度,逐个县区、逐个项目“过筛子”“解难题”。每个项目配备项目管家团队,提供“保姆式”全程帮办代办服务。鞍山市直单位树立“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理念,各包保项目小组提前介入建设流程,有效解决负责领域手续办理问题。在海城三鱼泵业项目建设中,包保小组多次现场办公,针对审批难题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建设进度。
在完善项目管理上,鞍山市创新“1+3+16+10”项目管理机制,即1个市级领导小组统筹、3类项目分线推进、16个专项组协同、10个县区属地落实,实行“条统块责”分工。建立项目建设问题三级化解机制,分层分类解决要素保障难题,确保项目推进“零障碍”。在要素保障上,鞍山市系统梳理全流程审批事项,明确各环节前置要件、责任单位及办理时限,针对总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逐个编制“鱼骨图”,分析手续解决堵点难点问题,分类制定解决方案打通审批堵点。
冲刺
上半年的优异成绩为全年目标实现奠定坚实基础。但鞍山市清醒地认识到,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已进入决战决胜关键阶段,下半年任务更艰巨、责任更重大。如今,全市上下正以决战决胜的姿态,锚定项目建设不放松,全力冲刺“全年胜”,以高质量项目支撑全面振兴新突破。
精准谋划储备,继续夯实项目建设“基本盘”是下半年重要工作。鞍山市围绕国家战略和民生、产业“补短板”需求,聚焦“8+1+4”产业方向,谋划更多跨地区重大项目。同时积极争取超长期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国家资金支持,为项目建设提供充足资金保障。大唐热电联产等重大项目将作为重点推进对象,确保按计划实施。
继续扩大废钢、铁精矿等产业规模,推动钢铁精深加工,稳定钢铁产量。持续深化菱镁专项整治,启动菱镁新材料创新中心建设,举办菱镁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确保完成产业转型升级和淘汰落后产能年度任务,全力稳住工业。
强化招商引资,进一步激活项目建设“新动能”。鞍山市将继续围绕重点产业与新兴领域,创新靶向招商模式,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通过举办招商推介会、实地考察等形式,吸引更多国内外知名企业来鞍投资兴业。对于年产1.8万吨特种新材料等签约项目,将全程跟踪服务,推动加快落地建设、早日投产达效。
提速开工建设,努力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围绕三年行动决胜目标,依托“1+3+16+10”项目管理体系,实行清单化销号管理。常态化开展手续办理及要素保障攻坚,解决建设中的各种难题。下半年,继续全过程服务项目,推动岫岩抽水蓄能电站、齐大山铁矿扩建、南沙河综合整治、本岫庄高速公路等剩余108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全面开工。
风劲帆满海天阔,奋楫潮头逐浪高。从车间里的智能生产线到工地上的轰鸣机械,从政策机制的创新突破到服务效能的持续提升,一个个项目的落地生根,汇聚成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磅礴势能。如今,鞍山市正以决战决胜的姿态,紧盯项目建设各环节,以更优服务、更实举措推动储备项目早落地、在建项目早竣工、竣工项目早见效。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项目建设的热潮将持续涌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记者:崔治